执行火星登陆任务的登陆器是“华夏3号”,和金甬波一同登上华夏3号的另外二位宇航员是,指令长俞志广,宇航员黄伟宏。
这次飞火星有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宇航员的平均年龄最小,中国第一次有女宇航员参与。
可是在履历表上却是这样写着:俞志广年三十八岁,海洋科学专家,气象环境保护专家,土建工程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十二岁的儿子;黄伟宏年二十五岁,未婚,农村出生,高级农艺师,土壤学专家,长期在农村从事种植和养植工作。
陈波,男,年二十六岁,未婚,生命科学硕士,医师。
她明明是女的,为什么传送到火星神州站的档案上却成了男的?这令金甬波一直疑惑不解。
神州3号经过漫长的七个月飞行,终于,在公元2o55年5月31日,平稳地在火星上登陆。
登陆舱着陆的地点是在著名的战神谷(1)地区北部——北纬21.2度,东经3o.1度。那是一片非常平坦之地,没有嵩山峻岭,只有一些小碎石,有利于登陆器安全降落,他们以往的登陆点都是选择在这个地区。
她出了登陆舱,目光所到之处,全是醒目的红色,吸引她去观察。这是火星,没错,真的是红火星。它的土地是红的,它的山峦也是红的,像是走进了一个锈迹斑斑的废钢堆场,把天空都锈了。
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二步,既没有往下陷下去,也没有飘起来,才确定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土地。
她开始向四周贪婪地打量着,并且用力地用双脚蹬了蹬地面,试试能不能踩出脚印来,因为她突然想起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时,曾说的那句著名的话:他走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真奇,她的脚印确实留下来了。她回头看看每个人穿着奇怪而肥重的火星服,仿佛自己从一个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正同另一类生物相遇一般。要是真的有上帝存在的话,那么一定还能跟上帝握上手。
不一会儿,一辆天蓝色的火星车开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依次上了火星车。女士优先,指令长俞志广把金甬波拉到副驾驶的位置。火星车启动了,一路上是火星车辗出来的车辙,在无数的灰尘和碎石中,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尽头。
远处,是一片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建筑物。最高的建筑物反射着银白的光芒,是建在山顶上的一个通讯塔,塔尖直指天空,旁边有一个雷达像哨兵似的守卫着它。
随着火星车的移动,他们渐渐地靠近这片建筑物,然后看见最前面的广场上矗立着的一面五星红旗,红旗后面那些银色的类似蒙古包的圆顶建筑物,就是他们将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了——中国火星科学考察基地:神州站。
在这片古老寂寥的土地上,他们的家显得尤其突出和醒目。
六分钟后,火星车停在一个高大的蒙古包前。
这个蒙古包被老队员称为8号公馆,是一个很气派很神秘的名字。
他们沿着有一米高的铁楼梯,拾级而上。那个火星车驾驶员打开8号公馆的圆形外闸门,请他们进去。
里面是一个同飞船一样的气闸舱,进舱后他们脱了火星服,一色的露出了天蓝色的工作服。
舱内是一个大厅,面积差不多有十六平方,饭厅兼会议室,正中的一个触摸式的薄膜大屏幕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大屏幕对面是一个厨房。
进门就在大屏幕与厨房之间。
金甬波看见进门的两旁,依着舱壁种植着一列垂直的郁郁葱葱的无土生菜;对面有另外一道出口,出口左侧是通向楼上又细又窄的楼梯,在空隙处摆放着一盆红色的小辣椒,显得生机勃勃,让她一度产生了幻觉,像是回到了地球上。
“哦,终于回家了!”金甬波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没想到她的一句话,引来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看来,这时她才明白,显然是因为她是这里唯一一个女人,难怪吸引大家的注意。
金甬波在男人们那种惊叹而略带贪婪的目光中,搜寻着她所认识的那个人。
她透过人缝,看见了那个人了。他站在最后面,是最后一个进来的。
那是一张微黑的,坚毅而刚强的脸庞,宽阔的下巴,高挺的鼻梁,跟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但比原先白净了,大概由于缺少阳光照晒的缘故吧。
她在打量他的同时,他也用一种疑惑而迷茫的神情迅地扫了她一眼,然后面向众人:“同志们辛苦了!现在我们先上楼体检,体检后唐教授带你们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一小时后再为大家洗尘接风。”
她这时才知道火星车驾驶员就是唐教授。
在唐教授引领下,他们依次上楼梯。
楼梯很窄很细,其实是因为火星上引力小的缘故,为了减轻飞船的载重量和材料,物品往往做得比地球上细小,所以不能再凭地球上的习惯来感受和分析,就是人走路姿势也不同于地球,就像我们踩在棉花上一样。
魏教授是最后进入医务室,进来后就坐在一张桌子前,那桌子和椅子的腿同样是很细的,魏中华就坐在这样细脚伶仃的椅子上,看上去像随时都要折断一样。
金甬波看着这样一个大男人坐在这样纤细的椅子上,感到特别滑稽,心里直想笑。
指令长向魏教授提交了他们的个人档案,魏教授接过来后,一本一本地翻看起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你不是金甬波?”
魏教授不由得失声地叫了出来。
(1)注:希腊语英文拼写为aresva11is,位于赤道北部,峡谷长1o5o英里,连接金州平原,有水流过的痕迹。
这次飞火星有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宇航员的平均年龄最小,中国第一次有女宇航员参与。
可是在履历表上却是这样写着:俞志广年三十八岁,海洋科学专家,气象环境保护专家,土建工程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十二岁的儿子;黄伟宏年二十五岁,未婚,农村出生,高级农艺师,土壤学专家,长期在农村从事种植和养植工作。
陈波,男,年二十六岁,未婚,生命科学硕士,医师。
她明明是女的,为什么传送到火星神州站的档案上却成了男的?这令金甬波一直疑惑不解。
神州3号经过漫长的七个月飞行,终于,在公元2o55年5月31日,平稳地在火星上登陆。
登陆舱着陆的地点是在著名的战神谷(1)地区北部——北纬21.2度,东经3o.1度。那是一片非常平坦之地,没有嵩山峻岭,只有一些小碎石,有利于登陆器安全降落,他们以往的登陆点都是选择在这个地区。
她出了登陆舱,目光所到之处,全是醒目的红色,吸引她去观察。这是火星,没错,真的是红火星。它的土地是红的,它的山峦也是红的,像是走进了一个锈迹斑斑的废钢堆场,把天空都锈了。
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二步,既没有往下陷下去,也没有飘起来,才确定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土地。
她开始向四周贪婪地打量着,并且用力地用双脚蹬了蹬地面,试试能不能踩出脚印来,因为她突然想起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时,曾说的那句著名的话:他走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真奇,她的脚印确实留下来了。她回头看看每个人穿着奇怪而肥重的火星服,仿佛自己从一个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正同另一类生物相遇一般。要是真的有上帝存在的话,那么一定还能跟上帝握上手。
不一会儿,一辆天蓝色的火星车开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依次上了火星车。女士优先,指令长俞志广把金甬波拉到副驾驶的位置。火星车启动了,一路上是火星车辗出来的车辙,在无数的灰尘和碎石中,一直延伸到天际的尽头。
远处,是一片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建筑物。最高的建筑物反射着银白的光芒,是建在山顶上的一个通讯塔,塔尖直指天空,旁边有一个雷达像哨兵似的守卫着它。
随着火星车的移动,他们渐渐地靠近这片建筑物,然后看见最前面的广场上矗立着的一面五星红旗,红旗后面那些银色的类似蒙古包的圆顶建筑物,就是他们将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了——中国火星科学考察基地:神州站。
在这片古老寂寥的土地上,他们的家显得尤其突出和醒目。
六分钟后,火星车停在一个高大的蒙古包前。
这个蒙古包被老队员称为8号公馆,是一个很气派很神秘的名字。
他们沿着有一米高的铁楼梯,拾级而上。那个火星车驾驶员打开8号公馆的圆形外闸门,请他们进去。
里面是一个同飞船一样的气闸舱,进舱后他们脱了火星服,一色的露出了天蓝色的工作服。
舱内是一个大厅,面积差不多有十六平方,饭厅兼会议室,正中的一个触摸式的薄膜大屏幕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大屏幕对面是一个厨房。
进门就在大屏幕与厨房之间。
金甬波看见进门的两旁,依着舱壁种植着一列垂直的郁郁葱葱的无土生菜;对面有另外一道出口,出口左侧是通向楼上又细又窄的楼梯,在空隙处摆放着一盆红色的小辣椒,显得生机勃勃,让她一度产生了幻觉,像是回到了地球上。
“哦,终于回家了!”金甬波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没想到她的一句话,引来了一阵不小的骚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看来,这时她才明白,显然是因为她是这里唯一一个女人,难怪吸引大家的注意。
金甬波在男人们那种惊叹而略带贪婪的目光中,搜寻着她所认识的那个人。
她透过人缝,看见了那个人了。他站在最后面,是最后一个进来的。
那是一张微黑的,坚毅而刚强的脸庞,宽阔的下巴,高挺的鼻梁,跟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但比原先白净了,大概由于缺少阳光照晒的缘故吧。
她在打量他的同时,他也用一种疑惑而迷茫的神情迅地扫了她一眼,然后面向众人:“同志们辛苦了!现在我们先上楼体检,体检后唐教授带你们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一小时后再为大家洗尘接风。”
她这时才知道火星车驾驶员就是唐教授。
在唐教授引领下,他们依次上楼梯。
楼梯很窄很细,其实是因为火星上引力小的缘故,为了减轻飞船的载重量和材料,物品往往做得比地球上细小,所以不能再凭地球上的习惯来感受和分析,就是人走路姿势也不同于地球,就像我们踩在棉花上一样。
魏教授是最后进入医务室,进来后就坐在一张桌子前,那桌子和椅子的腿同样是很细的,魏中华就坐在这样细脚伶仃的椅子上,看上去像随时都要折断一样。
金甬波看着这样一个大男人坐在这样纤细的椅子上,感到特别滑稽,心里直想笑。
指令长向魏教授提交了他们的个人档案,魏教授接过来后,一本一本地翻看起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你不是金甬波?”
魏教授不由得失声地叫了出来。
(1)注:希腊语英文拼写为aresva11is,位于赤道北部,峡谷长1o5o英里,连接金州平原,有水流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