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鸣回想起当时与倭寇作战的情景,还觉得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生的一样:“就是这样。(本书转载文学网.)当时不光杀了三十几个倭寇,还缴获了十几把倭刀和三只鸟铳,算得上是大获全胜。但是我们也被倭寇打死了两个人,还有十几个人都被倭刀砍伤了。有人被砍的深可见骨,陈大侠费了好大的劲才保住他们的性命。”
李三思叹了口气,道:“只可惜我们都用些锄头木棒,最好也不过是些铁刀铁剑,不是软就是脆,还动不动就生锈。哪里是倭刀鸟铳的对手。”
吴一鸣不让李三思再接着回忆下去:“你听我接着说啊。你是本地人,可知道李铁匠之前是谁经营铁匠铺子?”
李三思想了想,半天才道:“我小的时候,确实不是李铁匠。但我不知道当时那铁匠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有一部大胡子,我还时常担心他那胡子被打铁时飞溅起来的火花点着了怎么办。”
吴一鸣哈哈大笑道:“我虽然没见过那人,但想必你说的不错。据李铁匠说,他的师父是个西域人,叫热西提.阿布都热依木。西域人,可不净是大胡子么。”
李三思忍不住笑道:“也亏您能把这阿什么提的名字记住。”
吴一鸣道:“我从前去过西域,认识些西域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个热西提,擅长锻造宝刀宝剑,最奇的是,他锻造这些刀剑比起其他的铁匠要快很多。”
“他有什么秘诀?”李三思插嘴道。
“所谓秘诀,不过是往一般的铁矿石里增加一种叫做‘精钢石’的矿石粉末。这种精钢石的产地就在西域,当时热西提来到本地随身携带了一些,到他去世的时候,这粉末也用的差不多了。只给李铁匠留下了一点点,这么多年来,李铁匠一直也没有舍得用。这次听陈大侠提及此事,他才将一直珍藏着的精钢石拿出来。一试炼,果然成功了。”
李三思不等他说完,急切的问道:“那如今这么多的精钢石,是从哪里来的?”
“陈大侠专程跑了一趟西域,果然那里有这种矿石,并且还很便宜,他就带了很多回来,顺便还去华山看了看打擂。他一回来,我们就着手挖了这个地道,都是在夜里挖的,除了本地的一些人和教内相关的人知道,对其他的人暂时还是保密为好,免得消息泄漏出去,让倭寇有所准备。”
李三思知道堂主指的是云龙二人,满口答应下来。幸好云龙、子墨二人从海边回来,也不再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只是听从吴一鸣的安排罢了。
转眼就到了九月,这是收获珍珠的季节,当地的老百姓却是喜忧参半。本来因为闹倭寇,当地人已经有好几年不曾养殖珍珠了。谁料今年开春,陈大侠却派人对大家说,今年大伙儿可以安安心心的养珠蚌,保证到了年底不会被倭寇抢走。
虽说大家一向对陈大侠都非常的信服,这次却不免有些将信将疑。但大家这些年被倭寇抢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有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又有谁愿意放弃?更何况,陈大侠应承替大家出绝大部分的蚌苗钱,即便最后被倭寇抢了,无非也就是浪费几个月的劳力。穷苦人的劳力,又算得上什么!
当地的珠农为了集中养殖,沿海放了几千个竹筐,珠蚌就养在这些竹筐里面,既能保持海水流动,又可以防止珠蚌被海中的其他动物所伤。为了固定竹筐,他们又用藤条将竹筐牢牢的拴在木排上,木排上还绑了大石块,保证它们可以老老实实的沉在水底。这样一来,如果倭寇硬要来抢劫,必须要潜到水底,用刀或斧砍断藤条,如此才能取出珠蚌。这样做需要耗费很多的功夫,足够当地的民兵集结。
不知是这个办法奏了效,还是倭寇有了什么新主意,总之从前一年年末到这年九月,这一地区始终都没有倭寇的消息。虽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几个月,每个人却越来越担心,倭寇这不是明摆着要等着大伙儿收完了珍珠,再来不劳而获么。白莲教的弟兄们却并不担心,还乐乐呵呵的忙活着,派了几十个兄弟日夜在放置竹筐的地方沿岸巡逻。
云龙和子墨自然都没有见过收获珍珠,好奇的不行。云龙早就随着白莲教众人为这些珠农们站岗放哨,子墨则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到处跑来跑去,也不知道是帮忙还是添乱。
九月十九日,按黄历上讲,宜开市、宜纳财,当地珠农选择这一天作为开始收获珠蚌的第一天。当天一大早,子墨比谁都积极,卯时二刻就起身梳洗打扮。她晚上常常要读书,故而吴一鸣特别给她一间独自的房间,并不与教中其他女子合住。
子墨梳洗完毕,出门就到不远处的云龙和李三思的房间外面叫门。叫了半天,里面才有一个声音应道:“谁啊,这么早。”
子墨听出是李三思的声音,答道:“李大哥,是我子墨,今天不是要开始收珠了么?你们怎么还不起来。”
李三思从温暖的被窝里探出身子,朝窗外看看,笑道:“天还没亮你就来了,也太着急了吧。”
子墨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冬日天亮的晚,都快到辰时了。”
李三思哑然失笑道:“还不到辰时?大冷的天,小姑奶奶,你再让我睡一会儿。”
子墨可不答应,一个劲的拍着门:“那让晓杉哥哥赶紧起来,陪我到海边去看看。”
李三思看了一眼旁边的床,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床单也平平整整:“白兄弟昨天晚上轮到在海边守夜,还没回来呢。”
子墨一拍脑袋:嘿!自己光顾着兴奋,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她匆匆跟李三思道了个歉,便朝海边跑去。李三思嘿嘿一笑,翻个身继续睡觉去了。
李三思叹了口气,道:“只可惜我们都用些锄头木棒,最好也不过是些铁刀铁剑,不是软就是脆,还动不动就生锈。哪里是倭刀鸟铳的对手。”
吴一鸣不让李三思再接着回忆下去:“你听我接着说啊。你是本地人,可知道李铁匠之前是谁经营铁匠铺子?”
李三思想了想,半天才道:“我小的时候,确实不是李铁匠。但我不知道当时那铁匠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有一部大胡子,我还时常担心他那胡子被打铁时飞溅起来的火花点着了怎么办。”
吴一鸣哈哈大笑道:“我虽然没见过那人,但想必你说的不错。据李铁匠说,他的师父是个西域人,叫热西提.阿布都热依木。西域人,可不净是大胡子么。”
李三思忍不住笑道:“也亏您能把这阿什么提的名字记住。”
吴一鸣道:“我从前去过西域,认识些西域人,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个热西提,擅长锻造宝刀宝剑,最奇的是,他锻造这些刀剑比起其他的铁匠要快很多。”
“他有什么秘诀?”李三思插嘴道。
“所谓秘诀,不过是往一般的铁矿石里增加一种叫做‘精钢石’的矿石粉末。这种精钢石的产地就在西域,当时热西提来到本地随身携带了一些,到他去世的时候,这粉末也用的差不多了。只给李铁匠留下了一点点,这么多年来,李铁匠一直也没有舍得用。这次听陈大侠提及此事,他才将一直珍藏着的精钢石拿出来。一试炼,果然成功了。”
李三思不等他说完,急切的问道:“那如今这么多的精钢石,是从哪里来的?”
“陈大侠专程跑了一趟西域,果然那里有这种矿石,并且还很便宜,他就带了很多回来,顺便还去华山看了看打擂。他一回来,我们就着手挖了这个地道,都是在夜里挖的,除了本地的一些人和教内相关的人知道,对其他的人暂时还是保密为好,免得消息泄漏出去,让倭寇有所准备。”
李三思知道堂主指的是云龙二人,满口答应下来。幸好云龙、子墨二人从海边回来,也不再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只是听从吴一鸣的安排罢了。
转眼就到了九月,这是收获珍珠的季节,当地的老百姓却是喜忧参半。本来因为闹倭寇,当地人已经有好几年不曾养殖珍珠了。谁料今年开春,陈大侠却派人对大家说,今年大伙儿可以安安心心的养珠蚌,保证到了年底不会被倭寇抢走。
虽说大家一向对陈大侠都非常的信服,这次却不免有些将信将疑。但大家这些年被倭寇抢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有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又有谁愿意放弃?更何况,陈大侠应承替大家出绝大部分的蚌苗钱,即便最后被倭寇抢了,无非也就是浪费几个月的劳力。穷苦人的劳力,又算得上什么!
当地的珠农为了集中养殖,沿海放了几千个竹筐,珠蚌就养在这些竹筐里面,既能保持海水流动,又可以防止珠蚌被海中的其他动物所伤。为了固定竹筐,他们又用藤条将竹筐牢牢的拴在木排上,木排上还绑了大石块,保证它们可以老老实实的沉在水底。这样一来,如果倭寇硬要来抢劫,必须要潜到水底,用刀或斧砍断藤条,如此才能取出珠蚌。这样做需要耗费很多的功夫,足够当地的民兵集结。
不知是这个办法奏了效,还是倭寇有了什么新主意,总之从前一年年末到这年九月,这一地区始终都没有倭寇的消息。虽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几个月,每个人却越来越担心,倭寇这不是明摆着要等着大伙儿收完了珍珠,再来不劳而获么。白莲教的弟兄们却并不担心,还乐乐呵呵的忙活着,派了几十个兄弟日夜在放置竹筐的地方沿岸巡逻。
云龙和子墨自然都没有见过收获珍珠,好奇的不行。云龙早就随着白莲教众人为这些珠农们站岗放哨,子墨则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到处跑来跑去,也不知道是帮忙还是添乱。
九月十九日,按黄历上讲,宜开市、宜纳财,当地珠农选择这一天作为开始收获珠蚌的第一天。当天一大早,子墨比谁都积极,卯时二刻就起身梳洗打扮。她晚上常常要读书,故而吴一鸣特别给她一间独自的房间,并不与教中其他女子合住。
子墨梳洗完毕,出门就到不远处的云龙和李三思的房间外面叫门。叫了半天,里面才有一个声音应道:“谁啊,这么早。”
子墨听出是李三思的声音,答道:“李大哥,是我子墨,今天不是要开始收珠了么?你们怎么还不起来。”
李三思从温暖的被窝里探出身子,朝窗外看看,笑道:“天还没亮你就来了,也太着急了吧。”
子墨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冬日天亮的晚,都快到辰时了。”
李三思哑然失笑道:“还不到辰时?大冷的天,小姑奶奶,你再让我睡一会儿。”
子墨可不答应,一个劲的拍着门:“那让晓杉哥哥赶紧起来,陪我到海边去看看。”
李三思看了一眼旁边的床,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床单也平平整整:“白兄弟昨天晚上轮到在海边守夜,还没回来呢。”
子墨一拍脑袋:嘿!自己光顾着兴奋,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她匆匆跟李三思道了个歉,便朝海边跑去。李三思嘿嘿一笑,翻个身继续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