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慕林很快就写好了信,通过谢徽之的手,走“瑞记”的渠道,顺利发了出去。
她本人则继续装作没事人一般,与家中的兄弟姐妹们一同陪伴着二房与三房的两位长辈,结束了在苏州的愉快行程,再次踏上旅途。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谢家众人都多添置了不少东西,谢慕林这里有时新花样的衣料、首饰,也少不了各式新奇别致的文具、刺绣与一大箱的杂书。这一回,她收罗到的旧书、残书不多,倒是买到不少实用的书本,医书、游记、农书都有,虽然不好搞什么“内容摘抄”,把书房空间里的资料偷渡出来,但这些书本的内容都还算靠谱,勉强也可以充作资料的来源了。反正别人也未必有精神一本一本地仔细翻查过去,糊弄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宋氏那边也收获了不少好书和文房用品,有一些是预备着回到北平老家后送亲戚朋友的。她问了一下谢慕林买到的书,苦笑着叹息:“你这孩子,还是这么喜欢杂书,多看点儿诗词歌赋不好么?哪怕是看看史书也好呀。你的天赋不错,记性好,学会什么都能举一反三,为何就是不爱在诗词学问上多下点功夫呢?”
这两三年里,谢慕林一直跟着宋氏读书,学到的东西比在族中女学学到的还多,文学水平大有提高,常识基本补足,连编造一下白话文式的“古文”,也勉强能上手了,不会弄得通篇都是破绽,叫人一眼就瞧出来。若遇到某些场合,需要她作点诗呀词的,她也可以胡诌一首打油诗应付了事,不至于落入出丑的境地。由于她的进步太大,用时却少,宋氏颇为惊喜,认定她潜力巨大,就一直劝她多在诗词上下功夫,争取挣个“才女”当当。
谢慕林真没兴趣做什么才女。她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学到与一般甚至是比较优秀的官家闺秀们同等的文化水平,她努力一下是没问题的,眼下也能跟大姐谢映慧比一比,偶尔还能小胜一两回。但真要努力到成“家”的地步,那就省了吧。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深知能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女诗人是什么水平,她要有那个本事,在现代时就已经成名了,又怎会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
她又不走炒作成名、自抬身价好争取嫁入高门的路子,何必费那精力呢?有时间,她还不如在自己书房空间里的资料上多下点功夫,争取多研究出一些来自现代的技术,为身边的人,为周围的平民百姓,多谋一点利?最起码,她也可以先让自己家的生活过得舒适一些,让自己的日子更加便利一点……
宋氏心里深感遗憾。女儿谢梅珺出嫁后一直做贤妻良母,如今与丈夫析产别居了,又忙于照顾孩子,外孙女杨沅则不好此道,她找不到继承自己学问的传人。好不容易有个嗣孙女,颇有天赋,也谦虚好学,结果却更喜好实务,而不重视诗文……她又不可能让决定走科举士途的孙辈们荒废学业,专攻诗词一道。她这一肚子的学问,该传给谁去呢?身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寡妇,她如今连个能诗词唱酬的人都找不到了,只能天天回忆早逝的丈夫……
在宋氏的长嘘短叹中,谢家的船停在了无锡的码头。在这里,谢映慧分别收到了好朋友马玉蓉与卢飞云的来信。
由于谢映慧如今与二妹谢慕林关系最要好,遇事也爱找她商量,于是谢慕林有幸来到大姐的舱房,看到了这两封书信的内容。
谢映慧即将回京,撞上那位再度与丈夫闹翻,哭回京城找娘家兄姐撑腰的母亲曹淑卿。为了让谢映慧避开某些尴尬的场合,不受这位不省心生母的牵连,马玉蓉与卢飞云也是煞费苦心,特地帮她打听了许多消息。
据说曹淑卿回京找曹皇后哭诉,曹皇后压根儿就不耐烦搭理她,连宫门都不想让她进。偏偏当时还未凉的林昭仪“路过”,很热心地想帮一帮皇后的亲妹子,让守卫宫门的侍卫放曹淑卿进去了。曹淑卿去到坤宁宫时,正值曹皇后与几位王府太妃、王妃坐着品茶,讨论曹家出孝后,几位少爷、小姐的婚事。曹皇后正为了没人接自己的话茬而烦心呢,就被妹子哭上了门,几位太妃、王妃竟也没有留下看戏的意思,纷纷借辞告退,令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送走客人后,曹皇后就直接冲着曹淑卿发火了。
结果是曹皇后急宣了承恩侯夫人进宫,把曹淑卿给带回了承恩侯府。连同曹淑卿带回京城的随从、下人与行李等,都一并被承恩侯安置了去。后来没听说曹淑卿再进过宫,倒是有其他几房的曹太太们去探望过姑太太,据说也是不欢而散。
但曹皇后与承恩侯也不是任由曹家女受了夫家欺负就算了,他们再看妹妹不顺眼,她也是姓曹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踩,更别说方闻山以前还是承恩公的亲兵之子了——在曹家的贵人们眼中,他跟家仆之子又有什么区别?就算曾经做到过禁卫大将的高度,奴才也依然是奴才。曹淑卿哭着喊着坚持要嫁给他,那是她自甘堕落,可方闻山竟然没把她供起来,胆敢欺负她,那就是不把曹家放在眼里了。
承恩侯直接让人找到了方闻山老家,拿他的双亲出气。方闻山在任上听闻,据说也是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他没办法擅离职守,只能写封亲笔信,带上丰厚的礼物,派上亲信上京向妻子曹淑卿赔礼,哄她早日回来。至于那个老妾和几个孩子,他心里固然认定他们无辜又可怜,是曹淑卿在无事生非,此时也不好再继续公然维护他们,只得派了心腹,把他们送回老家去,交给父母照顾。至于儿子们的前程,他也只能另想办法,托付至今还愿意与他维持交情的老朋友了。
信和礼物都送到了承恩侯府,但曹淑卿一直没有动静传出,谁也不知道她是否原谅了丈夫,又是否打算回陕西去。
但好消息是,京中关于曹淑卿的流言一直不大好听,所以承恩侯夫妻都不想让她出现在公众场合里了,即使是曹家自己举办宴会,也会跟客人们说,妹妹身体不适在休养,又或是正在斋戒,出城礼佛去了。反正,没有人在公开的场合里见到曹淑卿。
先前二皇子风头正劲时,依附他的人与林家人还会公开嘲笑曹家有位不要脸又倒霉的姑太太。如今二皇子眼看着要凉了,依附他的人与林家人忙着自保还来不及,谁还有空去讥讽一个不重要的曹家外嫁女?要攻击也该直接冲着东宫太子或承恩侯去!
而三皇子一脉眼下因为正主儿正忙着摆脱一门不想要的亲事,也没精力分心了。四皇子一系的人一向低调,除了跟人炫耀几句,四皇子又得了皇帝什么夸奖、什么赏赐,就没干过什么了。
因此,马玉蓉与卢飞云都在信里宽慰谢映慧,让她放松心情,只管放心进京。
她本人则继续装作没事人一般,与家中的兄弟姐妹们一同陪伴着二房与三房的两位长辈,结束了在苏州的愉快行程,再次踏上旅途。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谢家众人都多添置了不少东西,谢慕林这里有时新花样的衣料、首饰,也少不了各式新奇别致的文具、刺绣与一大箱的杂书。这一回,她收罗到的旧书、残书不多,倒是买到不少实用的书本,医书、游记、农书都有,虽然不好搞什么“内容摘抄”,把书房空间里的资料偷渡出来,但这些书本的内容都还算靠谱,勉强也可以充作资料的来源了。反正别人也未必有精神一本一本地仔细翻查过去,糊弄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宋氏那边也收获了不少好书和文房用品,有一些是预备着回到北平老家后送亲戚朋友的。她问了一下谢慕林买到的书,苦笑着叹息:“你这孩子,还是这么喜欢杂书,多看点儿诗词歌赋不好么?哪怕是看看史书也好呀。你的天赋不错,记性好,学会什么都能举一反三,为何就是不爱在诗词学问上多下点功夫呢?”
这两三年里,谢慕林一直跟着宋氏读书,学到的东西比在族中女学学到的还多,文学水平大有提高,常识基本补足,连编造一下白话文式的“古文”,也勉强能上手了,不会弄得通篇都是破绽,叫人一眼就瞧出来。若遇到某些场合,需要她作点诗呀词的,她也可以胡诌一首打油诗应付了事,不至于落入出丑的境地。由于她的进步太大,用时却少,宋氏颇为惊喜,认定她潜力巨大,就一直劝她多在诗词上下功夫,争取挣个“才女”当当。
谢慕林真没兴趣做什么才女。她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学到与一般甚至是比较优秀的官家闺秀们同等的文化水平,她努力一下是没问题的,眼下也能跟大姐谢映慧比一比,偶尔还能小胜一两回。但真要努力到成“家”的地步,那就省了吧。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深知能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女诗人是什么水平,她要有那个本事,在现代时就已经成名了,又怎会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
她又不走炒作成名、自抬身价好争取嫁入高门的路子,何必费那精力呢?有时间,她还不如在自己书房空间里的资料上多下点功夫,争取多研究出一些来自现代的技术,为身边的人,为周围的平民百姓,多谋一点利?最起码,她也可以先让自己家的生活过得舒适一些,让自己的日子更加便利一点……
宋氏心里深感遗憾。女儿谢梅珺出嫁后一直做贤妻良母,如今与丈夫析产别居了,又忙于照顾孩子,外孙女杨沅则不好此道,她找不到继承自己学问的传人。好不容易有个嗣孙女,颇有天赋,也谦虚好学,结果却更喜好实务,而不重视诗文……她又不可能让决定走科举士途的孙辈们荒废学业,专攻诗词一道。她这一肚子的学问,该传给谁去呢?身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寡妇,她如今连个能诗词唱酬的人都找不到了,只能天天回忆早逝的丈夫……
在宋氏的长嘘短叹中,谢家的船停在了无锡的码头。在这里,谢映慧分别收到了好朋友马玉蓉与卢飞云的来信。
由于谢映慧如今与二妹谢慕林关系最要好,遇事也爱找她商量,于是谢慕林有幸来到大姐的舱房,看到了这两封书信的内容。
谢映慧即将回京,撞上那位再度与丈夫闹翻,哭回京城找娘家兄姐撑腰的母亲曹淑卿。为了让谢映慧避开某些尴尬的场合,不受这位不省心生母的牵连,马玉蓉与卢飞云也是煞费苦心,特地帮她打听了许多消息。
据说曹淑卿回京找曹皇后哭诉,曹皇后压根儿就不耐烦搭理她,连宫门都不想让她进。偏偏当时还未凉的林昭仪“路过”,很热心地想帮一帮皇后的亲妹子,让守卫宫门的侍卫放曹淑卿进去了。曹淑卿去到坤宁宫时,正值曹皇后与几位王府太妃、王妃坐着品茶,讨论曹家出孝后,几位少爷、小姐的婚事。曹皇后正为了没人接自己的话茬而烦心呢,就被妹子哭上了门,几位太妃、王妃竟也没有留下看戏的意思,纷纷借辞告退,令她的如意算盘落了空。送走客人后,曹皇后就直接冲着曹淑卿发火了。
结果是曹皇后急宣了承恩侯夫人进宫,把曹淑卿给带回了承恩侯府。连同曹淑卿带回京城的随从、下人与行李等,都一并被承恩侯安置了去。后来没听说曹淑卿再进过宫,倒是有其他几房的曹太太们去探望过姑太太,据说也是不欢而散。
但曹皇后与承恩侯也不是任由曹家女受了夫家欺负就算了,他们再看妹妹不顺眼,她也是姓曹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踩,更别说方闻山以前还是承恩公的亲兵之子了——在曹家的贵人们眼中,他跟家仆之子又有什么区别?就算曾经做到过禁卫大将的高度,奴才也依然是奴才。曹淑卿哭着喊着坚持要嫁给他,那是她自甘堕落,可方闻山竟然没把她供起来,胆敢欺负她,那就是不把曹家放在眼里了。
承恩侯直接让人找到了方闻山老家,拿他的双亲出气。方闻山在任上听闻,据说也是大发雷霆,却又无可奈何。他没办法擅离职守,只能写封亲笔信,带上丰厚的礼物,派上亲信上京向妻子曹淑卿赔礼,哄她早日回来。至于那个老妾和几个孩子,他心里固然认定他们无辜又可怜,是曹淑卿在无事生非,此时也不好再继续公然维护他们,只得派了心腹,把他们送回老家去,交给父母照顾。至于儿子们的前程,他也只能另想办法,托付至今还愿意与他维持交情的老朋友了。
信和礼物都送到了承恩侯府,但曹淑卿一直没有动静传出,谁也不知道她是否原谅了丈夫,又是否打算回陕西去。
但好消息是,京中关于曹淑卿的流言一直不大好听,所以承恩侯夫妻都不想让她出现在公众场合里了,即使是曹家自己举办宴会,也会跟客人们说,妹妹身体不适在休养,又或是正在斋戒,出城礼佛去了。反正,没有人在公开的场合里见到曹淑卿。
先前二皇子风头正劲时,依附他的人与林家人还会公开嘲笑曹家有位不要脸又倒霉的姑太太。如今二皇子眼看着要凉了,依附他的人与林家人忙着自保还来不及,谁还有空去讥讽一个不重要的曹家外嫁女?要攻击也该直接冲着东宫太子或承恩侯去!
而三皇子一脉眼下因为正主儿正忙着摆脱一门不想要的亲事,也没精力分心了。四皇子一系的人一向低调,除了跟人炫耀几句,四皇子又得了皇帝什么夸奖、什么赏赐,就没干过什么了。
因此,马玉蓉与卢飞云都在信里宽慰谢映慧,让她放松心情,只管放心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