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郭淡谈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关于这一点,喜欢嫁孙女的陈方圆那是深有体会啊!
他也是最早得受害人。
当初郭淡为了帮助陈方圆高价卖掉陈楼,曾一度令陈楼生意火爆,但这也令陈方圆想反悔,然而郭淡却非常直白得告诉他,如果你要反悔的话,那我就将帮助金玉楼收购陈楼。
最终还是逼得陈方圆将陈楼出售。
时至今日,套路依旧,只是受害者变了。
郭淡在谈判初期,先画下一个大饼,令众将领为之兴奋,随后他又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条件,那个饼画得有多大,这个条件就有多么苛刻。
在令谈判对手陷入纠结、困惑之际,他又从身后拿出大棒来,扛在肩膀上。
仿佛是在告诉对手,如果你不答应,那么你们不但失去了大饼,同时还会受到伤害。
这几乎是郭淡惯用的套路,套路虽旧,但有用就行。
在与郭淡谈判完之后,李如梅、秦得倚等一众将士,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他们答应郭淡的条件,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财富,甚至于更大的权力,但是辽东将不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不再控制辽东的贸易、田地、人口,等等。
可如果他们不答应,未来又是什么呢?
......
卫辉府。
近日被辽东一案弄得茶饭不思的李成梁又来到火器研究院。
一生戎马,导致他始终难以适应闹市的生活,故此一旦心情不好,他就会来到这里走走。
与往常一样,刚刚来到门口,就听得一阵阵炮火声。
轰轰轰!
日日夜夜的炮火声,让当地居民将火器研究院取名为“雷区”。
同时,这里也出现了军校影子。
只不过这里只是负责训练专业士兵,而是高级将领。
这是因为在火器的研发、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际操作者,这些操作者本就是士兵,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滚瓜烂熟。
因此在西南战役中,研究院为李如松他们提供大量了的炮兵和工兵。
在大规模配备火器的军队中,这两种兵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军中也是非常吃香。
故此在西南战役结束之后,当李如松、赵士祯他们回头看时,发现这似乎能够一举两得,既能够为研究院提供足够人力,同时也能够源源不断为军队提供这些专业兵种。
故而赵士祯他们有意将火器试验过程? 当成一种培训。
当这一批士兵熟练掌握之后? 就立刻更换新兵。
“快快快!”
只见一名将官在催促着几十名士兵,赶着八辆马车快速前进,每辆马车后面拖着的一架火炮。
“停。”
又听得一声令下。
炮兵立刻马车调转过去? 将火炮口对准远处一扇扇巨大的红门。
“准备!”
士兵们立刻装弹。
准备就绪之后? 又是一声令下,八门火炮齐射。
四门红门应声而破。
虽然只是击中一半,但是命中率已经是非常可观。
要知道当初杨飞絮率领战舰进攻吕宋的时候,一轮齐发,那是无一命中。
李成梁看得是目瞪口呆? 走到赵士祯身边,问道:“赵主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赵士祯见过宁远伯。”
赵士祯先是行得一礼? 然后解释道:“我们这是在尝试着? 如何在野战中快速利用火炮进行攻击。”
“原来如此。”
李成梁点点头? 又道:“看来非常成功啊!”
赵士祯抚须一笑,道:“这还多亏了广州佛山来得那些铁匠。”
李成梁好奇道:“此话怎讲?”
“宁远伯这边请。”
赵士祯带着李成梁来到一门火炮前。
李成梁瞧着那火炮? 不禁眼中一亮,“这火炮.....!”
赵士祯道:“这是一种铜铁炮? 比青铜炮要更加轻? 比纯铁炮要更加耐用,威力也比二者更大,在各方面皆已经超过咱们曾今购买的弗朗机炮。”
他又指向边上那门更轻型的炮,“这门火炮乃是用钢与生铁铸造而成的,虽然耐用和威力不如铜铁炮,但要更轻,价格更加便宜,而这些冶炼技术,全都是佛山的工匠给我们带来的。”
说话时,他是一脸骄傲啊!
其实在此之前,大峡谷的生产的火炮,已经不弱于进口火炮,但不能说完全超越,而如今是全方面超越,其原因就是大明的冶炼、合金技术突飞猛进。
在炼钢、合金技术方面是要胜于西方的。
再加上郭淡的资本玩法,将全国大量的优秀工匠,都吸引来大峡谷,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但这些优秀工匠集中在一起,无疑刺激技术进一步发展,另外,卫辉府作为生产中心,许多技术是可以相互分享的,比如说铸币技术,就给予了大峡谷一些技术支持。
当然,李如松他们那些将军见大峡谷有求必应,跟以前的兵部和工部简直天壤之别,自然也就不会客气,是疯狂的挑毛病,关于火炮机动性的问题,就是李如松拼命吐槽得问题。
你们知道推着一坨铁走在崎岖的山路,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吗?
我的士兵到达战场,都已经没有力气点火线。
跟西方不一样,自孙子兵法起,中国在军事上就一直强调机动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赵士祯也是深感羞愧,今年鸟铳的研发重点,是点火装置,而火炮的研发方向,就是增加机动性,那么减重自然是一个方向,这铜铁炮、钢铁炮是应运而生。
正当赵士祯在跟李成梁聊着还能如何改进火炮时,一个随从来到李成梁老仆身边,在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将一封信函递给那老仆。
老仆拿着信函,又来到李成梁身边,低声道:“老爷,辽东来信了。”
李成梁微微一怔,然后向赵士祯道:“赵主事,我这有点事要处理,明日再来跟赵主事详谈。”
“宁远伯慢走。”
刚转身走得几步,李成梁就拆开信,看了起来。
“原来如此!”
看罢,李成梁突然闭目叹了长叹一声。
这可是李如梅的亲笔信,而心中内容就是告诉李成梁,郭淡提出的条件。
原来李如梅和秦得倚他们商量半天,也没有个头绪,如果一诺粮行得计划得意施行,他们难以预判到底会怎么样,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写信给李成梁。
李成梁这老狐狸,一看就明白过来,这就是一个坑啊!
皇帝的目的就是要借火器,来改革军制。
而关于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因为他一直都有参与火器的研发,李如松也总是写信给他,告诉他这火器装备起来是多么的痛快,而郭淡在宁夏军制改革,更加印证了他的想法。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日会来得如此之快。
他是太清楚一诺粮草成立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不会再有什么李家军,戚家军,只有大明军。
但是他们李家在辽东经营这么多年,他心里又如何舍得将这一切交出来。
正当他纠结之际。
轰轰轰!
一阵炮声,将他惊醒过来,他回头望去,一门门火炮,令他五味杂陈。
他最初与郭淡接触,乃是希望借郭淡,来增强辽东军的实力,可不曾想,时至今日,竟被郭淡反噬。
这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成梁深知自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就这生产力,就这火器,就这财力,那真是圈一条狗都不见得会输,更何况皇帝身边是人才济济。
如果在这时候,他们李家有一点点动作,皇帝可能就会容不下他们。
那一诺粮行反倒是他们李家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他还想保持李家在军中地位。
身在卫辉府的李成梁并未纠结太久,因为卫辉府发生的一切,已经给予他明确的答案,他立刻写信给李如梅,将李家的一切化作股份加入一诺粮行。
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增加李家在一诺粮行得股份。
而就在七日之后,万历也终于露出了獠牙。
他以边军将领私养家兵一事,是大做文章,于是又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他命兵部尚书方逢时经略辽东,又升济南知府宋应昌为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升陕西按察使邢玠为兵部右侍郎,经略宣府。
三人立刻前往三镇,接管当地军务。
另外,万历还升李如梅为辽东镇大总兵,并且破格将赵士祯升为翰林院大学士,但仍在卫辉府就职。
与此同时,万历要求户部拨出五十万两给边军制备最新式火器。
朝臣们大吃一惊。
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万历这是要改革军制。
晋升赵士祯,就是要将火器研发纳入军政中。
然而,这事都是他们自己挑起的,万历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们总不能自抽耳光,告诉万历,私养家兵是我们胡说八道的,你千万不要相信。
当然,朝中很多大臣也都是支持的,首先万历这回是按规矩办事,没有将辽东、蓟州承包给郭淡,他们都还不知道,一诺粮行即将闪亮登场,这些文官可也不想武将实力太过强大。
辽东镇。
当方逢时从马车上下来时,迎接他的乃是郭淡抱怨。
“这恶事由我来做,恶人由我来当,但是功劳却都归方尚书,这可真是一个操蛋的社会啊!”
“你这奸商可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方逢时怒哼一声:“老夫一把年纪了,还送上门来给你当枪使,你可别不知好歹啊!”
郭淡嘿嘿一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到时功劳全算方尚书的,骂名全是我来背,如这种事,可别说当枪使,就是当马骑,我也乐意啊。”
方逢时道:“这功劳是算老夫的,但好处却都让你给拿走了,你当然乐意啊。”
郭淡神情一滞,心道,这老狐狸可真不好糊弄啊!
因为郭淡毕竟不是官员,万历也不可能将九镇都承包给他,他是没有权力推行改革的,他只能先过来将利益分配好,安抚好当地的将军,真正推行改革的是方逢时他们。
他也是最早得受害人。
当初郭淡为了帮助陈方圆高价卖掉陈楼,曾一度令陈楼生意火爆,但这也令陈方圆想反悔,然而郭淡却非常直白得告诉他,如果你要反悔的话,那我就将帮助金玉楼收购陈楼。
最终还是逼得陈方圆将陈楼出售。
时至今日,套路依旧,只是受害者变了。
郭淡在谈判初期,先画下一个大饼,令众将领为之兴奋,随后他又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条件,那个饼画得有多大,这个条件就有多么苛刻。
在令谈判对手陷入纠结、困惑之际,他又从身后拿出大棒来,扛在肩膀上。
仿佛是在告诉对手,如果你不答应,那么你们不但失去了大饼,同时还会受到伤害。
这几乎是郭淡惯用的套路,套路虽旧,但有用就行。
在与郭淡谈判完之后,李如梅、秦得倚等一众将士,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他们答应郭淡的条件,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财富,甚至于更大的权力,但是辽东将不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不再控制辽东的贸易、田地、人口,等等。
可如果他们不答应,未来又是什么呢?
......
卫辉府。
近日被辽东一案弄得茶饭不思的李成梁又来到火器研究院。
一生戎马,导致他始终难以适应闹市的生活,故此一旦心情不好,他就会来到这里走走。
与往常一样,刚刚来到门口,就听得一阵阵炮火声。
轰轰轰!
日日夜夜的炮火声,让当地居民将火器研究院取名为“雷区”。
同时,这里也出现了军校影子。
只不过这里只是负责训练专业士兵,而是高级将领。
这是因为在火器的研发、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际操作者,这些操作者本就是士兵,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滚瓜烂熟。
因此在西南战役中,研究院为李如松他们提供大量了的炮兵和工兵。
在大规模配备火器的军队中,这两种兵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军中也是非常吃香。
故此在西南战役结束之后,当李如松、赵士祯他们回头看时,发现这似乎能够一举两得,既能够为研究院提供足够人力,同时也能够源源不断为军队提供这些专业兵种。
故而赵士祯他们有意将火器试验过程? 当成一种培训。
当这一批士兵熟练掌握之后? 就立刻更换新兵。
“快快快!”
只见一名将官在催促着几十名士兵,赶着八辆马车快速前进,每辆马车后面拖着的一架火炮。
“停。”
又听得一声令下。
炮兵立刻马车调转过去? 将火炮口对准远处一扇扇巨大的红门。
“准备!”
士兵们立刻装弹。
准备就绪之后? 又是一声令下,八门火炮齐射。
四门红门应声而破。
虽然只是击中一半,但是命中率已经是非常可观。
要知道当初杨飞絮率领战舰进攻吕宋的时候,一轮齐发,那是无一命中。
李成梁看得是目瞪口呆? 走到赵士祯身边,问道:“赵主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赵士祯见过宁远伯。”
赵士祯先是行得一礼? 然后解释道:“我们这是在尝试着? 如何在野战中快速利用火炮进行攻击。”
“原来如此。”
李成梁点点头? 又道:“看来非常成功啊!”
赵士祯抚须一笑,道:“这还多亏了广州佛山来得那些铁匠。”
李成梁好奇道:“此话怎讲?”
“宁远伯这边请。”
赵士祯带着李成梁来到一门火炮前。
李成梁瞧着那火炮? 不禁眼中一亮,“这火炮.....!”
赵士祯道:“这是一种铜铁炮? 比青铜炮要更加轻? 比纯铁炮要更加耐用,威力也比二者更大,在各方面皆已经超过咱们曾今购买的弗朗机炮。”
他又指向边上那门更轻型的炮,“这门火炮乃是用钢与生铁铸造而成的,虽然耐用和威力不如铜铁炮,但要更轻,价格更加便宜,而这些冶炼技术,全都是佛山的工匠给我们带来的。”
说话时,他是一脸骄傲啊!
其实在此之前,大峡谷的生产的火炮,已经不弱于进口火炮,但不能说完全超越,而如今是全方面超越,其原因就是大明的冶炼、合金技术突飞猛进。
在炼钢、合金技术方面是要胜于西方的。
再加上郭淡的资本玩法,将全国大量的优秀工匠,都吸引来大峡谷,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但这些优秀工匠集中在一起,无疑刺激技术进一步发展,另外,卫辉府作为生产中心,许多技术是可以相互分享的,比如说铸币技术,就给予了大峡谷一些技术支持。
当然,李如松他们那些将军见大峡谷有求必应,跟以前的兵部和工部简直天壤之别,自然也就不会客气,是疯狂的挑毛病,关于火炮机动性的问题,就是李如松拼命吐槽得问题。
你们知道推着一坨铁走在崎岖的山路,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吗?
我的士兵到达战场,都已经没有力气点火线。
跟西方不一样,自孙子兵法起,中国在军事上就一直强调机动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赵士祯也是深感羞愧,今年鸟铳的研发重点,是点火装置,而火炮的研发方向,就是增加机动性,那么减重自然是一个方向,这铜铁炮、钢铁炮是应运而生。
正当赵士祯在跟李成梁聊着还能如何改进火炮时,一个随从来到李成梁老仆身边,在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将一封信函递给那老仆。
老仆拿着信函,又来到李成梁身边,低声道:“老爷,辽东来信了。”
李成梁微微一怔,然后向赵士祯道:“赵主事,我这有点事要处理,明日再来跟赵主事详谈。”
“宁远伯慢走。”
刚转身走得几步,李成梁就拆开信,看了起来。
“原来如此!”
看罢,李成梁突然闭目叹了长叹一声。
这可是李如梅的亲笔信,而心中内容就是告诉李成梁,郭淡提出的条件。
原来李如梅和秦得倚他们商量半天,也没有个头绪,如果一诺粮行得计划得意施行,他们难以预判到底会怎么样,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写信给李成梁。
李成梁这老狐狸,一看就明白过来,这就是一个坑啊!
皇帝的目的就是要借火器,来改革军制。
而关于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因为他一直都有参与火器的研发,李如松也总是写信给他,告诉他这火器装备起来是多么的痛快,而郭淡在宁夏军制改革,更加印证了他的想法。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日会来得如此之快。
他是太清楚一诺粮草成立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不会再有什么李家军,戚家军,只有大明军。
但是他们李家在辽东经营这么多年,他心里又如何舍得将这一切交出来。
正当他纠结之际。
轰轰轰!
一阵炮声,将他惊醒过来,他回头望去,一门门火炮,令他五味杂陈。
他最初与郭淡接触,乃是希望借郭淡,来增强辽东军的实力,可不曾想,时至今日,竟被郭淡反噬。
这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成梁深知自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就这生产力,就这火器,就这财力,那真是圈一条狗都不见得会输,更何况皇帝身边是人才济济。
如果在这时候,他们李家有一点点动作,皇帝可能就会容不下他们。
那一诺粮行反倒是他们李家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他还想保持李家在军中地位。
身在卫辉府的李成梁并未纠结太久,因为卫辉府发生的一切,已经给予他明确的答案,他立刻写信给李如梅,将李家的一切化作股份加入一诺粮行。
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增加李家在一诺粮行得股份。
而就在七日之后,万历也终于露出了獠牙。
他以边军将领私养家兵一事,是大做文章,于是又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他命兵部尚书方逢时经略辽东,又升济南知府宋应昌为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升陕西按察使邢玠为兵部右侍郎,经略宣府。
三人立刻前往三镇,接管当地军务。
另外,万历还升李如梅为辽东镇大总兵,并且破格将赵士祯升为翰林院大学士,但仍在卫辉府就职。
与此同时,万历要求户部拨出五十万两给边军制备最新式火器。
朝臣们大吃一惊。
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所在。
万历这是要改革军制。
晋升赵士祯,就是要将火器研发纳入军政中。
然而,这事都是他们自己挑起的,万历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们总不能自抽耳光,告诉万历,私养家兵是我们胡说八道的,你千万不要相信。
当然,朝中很多大臣也都是支持的,首先万历这回是按规矩办事,没有将辽东、蓟州承包给郭淡,他们都还不知道,一诺粮行即将闪亮登场,这些文官可也不想武将实力太过强大。
辽东镇。
当方逢时从马车上下来时,迎接他的乃是郭淡抱怨。
“这恶事由我来做,恶人由我来当,但是功劳却都归方尚书,这可真是一个操蛋的社会啊!”
“你这奸商可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方逢时怒哼一声:“老夫一把年纪了,还送上门来给你当枪使,你可别不知好歹啊!”
郭淡嘿嘿一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到时功劳全算方尚书的,骂名全是我来背,如这种事,可别说当枪使,就是当马骑,我也乐意啊。”
方逢时道:“这功劳是算老夫的,但好处却都让你给拿走了,你当然乐意啊。”
郭淡神情一滞,心道,这老狐狸可真不好糊弄啊!
因为郭淡毕竟不是官员,万历也不可能将九镇都承包给他,他是没有权力推行改革的,他只能先过来将利益分配好,安抚好当地的将军,真正推行改革的是方逢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