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来的小伙计是沽酒送菜的。共六人,每人手里端着一只大托盘,上面摆放着四吊酒各配四盘不同品种的菜肴,五颜六色,看去鲜嫩可口,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但向每人脸上望去,都跟怀里揣了只小兔子似的,面带紧张之气,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跳。而走在最前头的田掌柜,更是神情变换不定,一上来便忙着打拱作辑,说是酒菜已经全备齐,问在几楼开宴。
原来他在楼下早就听到楼上的对话声,虽听得不大真切,但那“唇枪舌剑”的阵势,足已嗅出其中浓重的火药味,特别是那声楼板的剧烈响动。他真怕上面因此而打起来,那倒霉的先就是他古风酒家。
他可明白,今天来的都是练家,尤其知道后到的那十一个人,全是京城来的大内高手,这要一动手,免不了要操家伙,那还不得把他这个酒楼给拆了呀。汗!
因此,他赶紧得命人沽酒上菜,这样转移一下,或许能侥幸平息这场灾难。
还真是算他聪明机智,见多识广,俗语说的好啊:佳肴可平肝气,美酒能解千“仇”。估计这些人远路到此,久未吃东西了,已是饥肠辘辘。那藏仲英还尚可,其余十人一见酒菜端将上来,闻之香气引面而来,更是两眼涣散,刚才想要随时开仗的劲头,早被盘中餐一掠而空,消了斗志。
况听了柳石基那一句半真不假的话,再看看刘府尹满脸不自然的表情,藏护卫心中也就明白了几分。虽然他受隋炀帝指使,暗中窥查这琼花太守的动向,但并不需要跟他过不去,与他结仇更是大可不必的荒谬。
行一时之气只会凭添一世之徒劳,坏了大事,这是他藏仲英近段时间来的自我总结。其实他对于自己因意气用事,与同门反目下昆仑,有过自省。但也只在对恩师的偶尔感念,并无真正的悔过,终因其身刚愎自用的个性自误,直到死都没有醒悟,此为后话不提。
见田掌柜的问,藏仲英于是向他一挥手:“摆到四楼吧。”或许觉得刚才有点误会,亦是为了表现出他的大仁大义,顺口对柳石基等人道:“三位如若不嫌弃,也一同上来用点吧。”也算是给那刘府尹圆了场。
刘文欢一听,更是赶紧附和:“是啊是啊,柳太守也一起共宴吧。”
一直稳坐着的柳石基,此时闻言才站将起来,朝向邀请的两人一拱手,说是还有要事在身,改日再聚。说罢,拂袖下楼,扬长而去。
却不知那身后有一双眼晴,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的转角,而脚下的楼板又出一阵嘎吱吱的“哀鸣”。这便是石基与藏仲英的第一个回合,以不欢而散告终。
这边举酒畅饮,推杯换盏且不论,那边石基等仨人,唤出小白龙直出古风酒家也不说。单就那琼花观前脚走了观中太守,后脚跟着便有一僧上得门来。
此僧赖头,着百家衣,嘴哼“人人歌”,手拿破棍噹噹地以钵击之,示为伴奏。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进观里,仿佛如入无人之境。
“哎哎,我说准时赖,要饭要到琼花观里来了,这里可是皇上要驾临的禁地,沾不得一点浊气,走走走走。”说话的原是羊离观的守观老叟,见那僧进门,生怕被人看到秉告太守,说他失职,因此赶紧往外哄。
原来这僧恰是上文所提及的,柳石基才来扬州,在琼花观门前遇到的赖头和尚。他象是根本没有听见那老叟的说话,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仍是边敲边唱的朝前。
看门的见哄他不走,说他不听,连正眼都没瞧自己一眼,可真急了,伸手就去推他。却哪知,如同触碰在了坚硬的石块上,痛得他哎哟一声缩回,直甩手。
这还不算,更令他吃惊的是,在他喊疼抽手之即,赖头和尚不躲不闪,直面对他穿身而过,他只觉眼前白茫茫一片,旋即便不见了人影。
老叟赶紧扭头向后,见那赖头和尚已在两米开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错愕之中,可怖地死死盯住那远去的背影,象是看到鬼一样。
“人人都说扬州好,好就好在扬州水,人人都笑百姓痴,痴就痴在心里湿,泪痕挂满珠;人人都慕琼花美,琼花不知众生累,人人翘盼明月升,明月只念皇上恩,把酒谁人醉”随着声音的远去,那背影如一缕轻烟,在树间花丛中时隐时现,直至完全消失。
“天哪,我不是在做梦吧。”看门的老叟朝着人去的方向,使劲地揉着自己那本就老眼昏花的朽目。虽然他认识准时赖很多年,每隔一两年也总能见上那么回把回,但从没象今天这样古里古怪,令人张惶失措的。
正这时,他忽然看到赖头和尚又返身回来,不由得大喜,这下一定要把他抓住,看他到底是人是鬼。于是拔腿便飞奔上前,扑向来人,可还没跑几步,又立即停住。原来他真是眼花了,那从花丛后走出来的不是赖头和尚,却是本观老花匠武魁根老汉。
也无怪看门老叟仓惶中识错人。那武魁根原也是个秃子,而且全秃,整个脑瓜上没一根毛,平时因要干活,为了遮阳总戴顶草帽,不知今天是何缘故,肯舍其光顶与日同辉。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当魁根老汉走到看门老叟面前时,不觉被他的神色所吓。
“我看见鬼了。”珠不转动,眼晴仍然直。
“啊!”老汉手中花锄差点跌落:“在哪?”珠乱转,眼晴怵。
“那边。”老叟机械地把手向他身后一指:“你来的那个地方。”
“没有啊,我来的地方什么也没有,我一直都在那儿锄草,没看到有任何东西经过那里。”魁根老汉说着话,挠了挠光光的秃头,一副很肯定的样子。
这回,他看到老叟更加慌了。不知是天热还是吓出来的冷汗,瀑布般挂满老脸,仿佛树皮泡在水里一般,再是洗不去的一根根“愁容岁月”。
他们这正自疑神疑鬼,闹得不可开交,耳闻间,只听得一阵哒哒地清脆马蹄声响至门前。仿佛驱魔降妖之神到来,看门老叟如同服了解药一般,立时回过神来。
但向每人脸上望去,都跟怀里揣了只小兔子似的,面带紧张之气,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心跳。而走在最前头的田掌柜,更是神情变换不定,一上来便忙着打拱作辑,说是酒菜已经全备齐,问在几楼开宴。
原来他在楼下早就听到楼上的对话声,虽听得不大真切,但那“唇枪舌剑”的阵势,足已嗅出其中浓重的火药味,特别是那声楼板的剧烈响动。他真怕上面因此而打起来,那倒霉的先就是他古风酒家。
他可明白,今天来的都是练家,尤其知道后到的那十一个人,全是京城来的大内高手,这要一动手,免不了要操家伙,那还不得把他这个酒楼给拆了呀。汗!
因此,他赶紧得命人沽酒上菜,这样转移一下,或许能侥幸平息这场灾难。
还真是算他聪明机智,见多识广,俗语说的好啊:佳肴可平肝气,美酒能解千“仇”。估计这些人远路到此,久未吃东西了,已是饥肠辘辘。那藏仲英还尚可,其余十人一见酒菜端将上来,闻之香气引面而来,更是两眼涣散,刚才想要随时开仗的劲头,早被盘中餐一掠而空,消了斗志。
况听了柳石基那一句半真不假的话,再看看刘府尹满脸不自然的表情,藏护卫心中也就明白了几分。虽然他受隋炀帝指使,暗中窥查这琼花太守的动向,但并不需要跟他过不去,与他结仇更是大可不必的荒谬。
行一时之气只会凭添一世之徒劳,坏了大事,这是他藏仲英近段时间来的自我总结。其实他对于自己因意气用事,与同门反目下昆仑,有过自省。但也只在对恩师的偶尔感念,并无真正的悔过,终因其身刚愎自用的个性自误,直到死都没有醒悟,此为后话不提。
见田掌柜的问,藏仲英于是向他一挥手:“摆到四楼吧。”或许觉得刚才有点误会,亦是为了表现出他的大仁大义,顺口对柳石基等人道:“三位如若不嫌弃,也一同上来用点吧。”也算是给那刘府尹圆了场。
刘文欢一听,更是赶紧附和:“是啊是啊,柳太守也一起共宴吧。”
一直稳坐着的柳石基,此时闻言才站将起来,朝向邀请的两人一拱手,说是还有要事在身,改日再聚。说罢,拂袖下楼,扬长而去。
却不知那身后有一双眼晴,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的转角,而脚下的楼板又出一阵嘎吱吱的“哀鸣”。这便是石基与藏仲英的第一个回合,以不欢而散告终。
这边举酒畅饮,推杯换盏且不论,那边石基等仨人,唤出小白龙直出古风酒家也不说。单就那琼花观前脚走了观中太守,后脚跟着便有一僧上得门来。
此僧赖头,着百家衣,嘴哼“人人歌”,手拿破棍噹噹地以钵击之,示为伴奏。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进观里,仿佛如入无人之境。
“哎哎,我说准时赖,要饭要到琼花观里来了,这里可是皇上要驾临的禁地,沾不得一点浊气,走走走走。”说话的原是羊离观的守观老叟,见那僧进门,生怕被人看到秉告太守,说他失职,因此赶紧往外哄。
原来这僧恰是上文所提及的,柳石基才来扬州,在琼花观门前遇到的赖头和尚。他象是根本没有听见那老叟的说话,依然故我,我行我素,仍是边敲边唱的朝前。
看门的见哄他不走,说他不听,连正眼都没瞧自己一眼,可真急了,伸手就去推他。却哪知,如同触碰在了坚硬的石块上,痛得他哎哟一声缩回,直甩手。
这还不算,更令他吃惊的是,在他喊疼抽手之即,赖头和尚不躲不闪,直面对他穿身而过,他只觉眼前白茫茫一片,旋即便不见了人影。
老叟赶紧扭头向后,见那赖头和尚已在两米开外,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错愕之中,可怖地死死盯住那远去的背影,象是看到鬼一样。
“人人都说扬州好,好就好在扬州水,人人都笑百姓痴,痴就痴在心里湿,泪痕挂满珠;人人都慕琼花美,琼花不知众生累,人人翘盼明月升,明月只念皇上恩,把酒谁人醉”随着声音的远去,那背影如一缕轻烟,在树间花丛中时隐时现,直至完全消失。
“天哪,我不是在做梦吧。”看门的老叟朝着人去的方向,使劲地揉着自己那本就老眼昏花的朽目。虽然他认识准时赖很多年,每隔一两年也总能见上那么回把回,但从没象今天这样古里古怪,令人张惶失措的。
正这时,他忽然看到赖头和尚又返身回来,不由得大喜,这下一定要把他抓住,看他到底是人是鬼。于是拔腿便飞奔上前,扑向来人,可还没跑几步,又立即停住。原来他真是眼花了,那从花丛后走出来的不是赖头和尚,却是本观老花匠武魁根老汉。
也无怪看门老叟仓惶中识错人。那武魁根原也是个秃子,而且全秃,整个脑瓜上没一根毛,平时因要干活,为了遮阳总戴顶草帽,不知今天是何缘故,肯舍其光顶与日同辉。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当魁根老汉走到看门老叟面前时,不觉被他的神色所吓。
“我看见鬼了。”珠不转动,眼晴仍然直。
“啊!”老汉手中花锄差点跌落:“在哪?”珠乱转,眼晴怵。
“那边。”老叟机械地把手向他身后一指:“你来的那个地方。”
“没有啊,我来的地方什么也没有,我一直都在那儿锄草,没看到有任何东西经过那里。”魁根老汉说着话,挠了挠光光的秃头,一副很肯定的样子。
这回,他看到老叟更加慌了。不知是天热还是吓出来的冷汗,瀑布般挂满老脸,仿佛树皮泡在水里一般,再是洗不去的一根根“愁容岁月”。
他们这正自疑神疑鬼,闹得不可开交,耳闻间,只听得一阵哒哒地清脆马蹄声响至门前。仿佛驱魔降妖之神到来,看门老叟如同服了解药一般,立时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