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重生之再许芳华txt百度云
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夸,实非善事-重生之再许芳华txt百度云-重生之再许芳华-一本书
重生之再许芳华
作者:刹时红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子若这孩子确是乖巧。”
旖景在侍郎府交际应酬这日,老王妃也借着难得的晴天递了牌子入宫问安,干脆便将秦子若一并带了进来,刚刚在太皇太后面前磕了个头,老王妃又替她求情,得了许可去坤仁宫问安,那姑娘才跟着内侍退出暖阁,老王妃就不停嘴的说道秦子若的好话,对太皇太后逐渐阴沉的脸色置若不察。
狠狠夸赞了一番秦姑娘怎么妙口慧心,巧手贞静,识大体懂进退,对孙子确是一片真心,好好一个相府千金弄得被家族所弃无处安身,却不存那龌龊的心思,自打旖景平安归来,她就对虞沨“敬而远之”,谨守本份,不但对老王妃尽心尽力,对旖景也是恭敬有加,如是云云诸多种种,老王妃一气呵成。
长长一篇赞不绝口以江河绝堤之势无可抵挡的涌进太皇太后耳里,这位胸腔里顿时洪水泛滥,那滋味实不好受。
那些年秦相还没有“外戚专权”的威胁之时,太皇太后也是真心认可秦子若的才华机智,对这姑娘的赏识也是出于肺腑。
太皇太后自己没有女儿,便连个庶女都没保住,可她一贯又喜欢女孩,尤其喜欢那些并不扭捏造作才华卓绝长相清秀伶牙俐齿的闺秀,各种宫宴上,一旦有闺秀入了这位的青眼,不乏有获诏入宫的机会,陪着太皇太后趣话逗闷,要说其中最得太皇太后心意者,便是当年的旖景,甚至超出了严家的女儿们,简直被太皇太后视为亲出的孙女一般疼惜,再有卫昭与秦子若,也是个中翘楚。
太皇太后自认眼光不俗,但唯一就在秦子若身上看走了眼,当年许多次当众夸赞她的才智风度,哪料竟是利欲熏心锦绣在外败絮其中的丑恶嘴脸。
倘若秦子若单纯只是倾慕俊秀,才为那惊世骸俗自请姻缘的事,太皇太后倒也不会太过厌恶,比如当年的韦明玉,这位也没有心生反感,便是甄氏六娘闹出那样的风波,甚至被人“捉奸在床”,太皇太后问清实情是甄夫人陷害之后,也没有追究,放了甄氏六娘一条生路,主动替她遮掩,又促成了六娘嫁去邢家,总算也是个归宿。
但秦子若这事,先是天子出面逼迫虞沨另娶,不成,紧接着就闹出她甘为侍妾一事,秦相府未将大逆不道败坏门风的女儿禁闭在家控制外传,居然高调地驱逐出族,秦夫人这母亲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求去王府恳请收容,太皇太后哪能不知这里头的门道。
分明是秦家居心叵测,妄图与重权在握的亲王结势,以图将来权倾朝野,秦子若固然对虞沨确是心生倾慕,但动机并不单纯,太皇太后深知秦子若机智,并不比韦明玉的一根筋,哪会不知这般行为造成的影响,虞沨当时被天子那般逼迫,宁死不娶秦氏女,甚至连个侧妃的位置都不容,秦子若却贼心不死,闹出不图名份甘为侍妾之事,简直就是不知礼仪廉耻。
偏偏还想立牌坊,四处传扬她至情至性的名声,秦氏一族也无耻到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境界,以为把秦子若除族就能保住名誉,也就只能骗骗无知百姓罢了。
自打秦子若从家族净身出户,恬不知耻地把自己送去做了奴婢,太皇太后想到当初对她的赞誉,脸上就像被人刮了一个耳光,火辣辣的痛感便是寒冬腊月的冷风也镇不住。
而这时,直率单纯的老王妃好容易歇了口,托起茶盏,太皇太后刚觉耳根清静,哪知老王妃润喉之后,一开口又是子若如何,太皇太后终于忍无可忍,打断了老王妃的喋喋不休:“今日是秦氏提出要跟二嫂入宫,探望她的姐姐?”
当然不是,事实上是旖景的主意。
但老王妃当然不会这么说:“哪能呀,是我听子若时常提起皇后,懊悔不已,说当初她的错失,不仅连累家族,就连皇后也因而受了不少人言,子若实在愧疚,我见如此,才想让她去皇后跟前请罪,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两姐妹,血缘情深,哪能说摞手就摞手,子若也是可怜,好端端的大家闺秀,只因一时糊涂,如今有家归不得,只好屈为下人。”
话虽如此,听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却是另一层意思,她哪能不知老王妃的脾性,耳根子心肠都软,又最糊涂好骗,这次显然是被秦子若利用,她自己还瞒在鼓里。
于是好心提醒:“二嫂,秦氏可不简单,你别信她的表面。”
老王妃却连连甩头:“景丫头也这么提醒过我,说子若别有居心,但前几日发生的一桩事,便连景丫头都孤疑起来,倒有些相信了子若虽说倾慕沨儿,也真是时时事事都为他打算,眼下却没了那些妄想。”不待太皇太后追问,老王妃紧跟着说道:“秦夫人上回探望子若,告诉她圣上想留沨儿在锦阳,不让再去藩地,秦夫人也是怕与子若分隔两地,这话也是为了让子若安心,子若倒担心沨儿不愿留下,毕竟当初是沨儿自请赴藩,却也不曾以这个为借口接近沨儿,而是禀报了景丫头,可见到底是大家闺秀,就算当初执迷,也是以为景丫头不能平安,眼下是真不存妄想。”
好个秦子若!还真是当得机智过人四字。
太皇太后重重蹙眉,却问:“二嫂怎么看赴藩这事?”
“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我就这么一个孙子,哪舍得让他远去楚州,当初为了救回景儿,那也是不得已,眼下景儿平安归来,固然留在京都最好,便是沨儿,也没有再去楚州的念头,景丫头父母至亲也都在京都,更是不愿自己个儿去封地,他们两都觉庆幸。”
话到这里,老王妃的任务顺利完成。
太皇太后当然不会反对天子把虞沨留在锦阳就近防范,可她介意的是秦家竟有意事先泄露天机,什么意思?一来是让秦子若得个卖好的机会,向虞沨示诚,二来无非是认为虞沨赴藩更为有利,希望他提前有个准备,好应对天子。
秦子若眼下连个侍妾都算不上,不过就是侍婢,秦家就敢阳奉阴违阻挠圣意,这要是将来秦子若真钻子空子趁愿,让秦家得了楚王这门重势联手,那还不明晃晃的掣肘帝权?
老王妃不通时务心思单纯,哪晓得其中厉害,旖景只怕也是被老王妃压制着,有这位庇护,她也没法子对秦子若动手。
老王妃在自己面前对秦子若百般转寰诸多维护,可见是被人灌足了迷魂汤。
太皇太后琢磨着,眼下情势已不似先帝在位,虞沨势必清楚天子多忌,他虽对旖景一心一意,可到底是将来的当家人,也不能完全摒弃家族大局,秦家既然主动示诚,虞沨应当也不会拒人千里,便是显王也不会容他这般任性,这也能理解,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强,可这么一来,秦子若岂不是大有机会在楚王府立足?虞沨虽有不纳妾室誓言在先,但老王妃这么一个长辈若逼迫下来,先让旖景妥协,将来的事还真说不准。
听听老王妃刚才说起旖景提醒她秦氏别有居心,却明显不以为然,足见有多“疼惜”秦氏。
景丫头机警,许是已经料到将来隐患,但她身为王妃,必然有所顾虑。
倘若是她把这话说到自己跟前,万一被秦相察知,秦子若还不借机挑唆生事?老王妃眼下虽对旖景并无不满,一旦相信秦子若的话,认为旖景因为多妒不贤而视王府安危不顾,岂有不埋怨的道理?就怕虞沨也会因此与旖景生隙!
太皇太后倒也料到了老王妃今日之言,明面上虽是被秦子若蛊惑,但背后也有旖景的助势——旖景哪能不知老王妃口无遮拦又心思单纯,又被秦子若利用,势必会来慈安宫为秦子若求情,定是那鬼丫头有意把秦氏泄露天机的话说给老王妃知道,装作被秦子若“打动”,老王妃越发得意,更有可能在自己面前显摆,以此证明秦子若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说不定就是为将来纳秦氏为侧妃准备。
这么一来,旖景把她自己择得清清白白,而又让自己察知秦氏一族居心叵测,以及暗示她在楚王府的难处。
太皇太后暗赞旖景机警之余又不失慎重,不露痕迹地就把秦子若坑了一把,又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她借老王妃之口,对天家示忠,表示楚王绝无违圣之意,不会坚持赴藩,于夫家更无损害。
这才是机敏聪慧顾全周道的好孩子。
可惜世上无人未卜先知,这要是从前便让旖景嫁给四郎为正妃,眼下有她这么一个孙媳妇周全,天子也不会处处与严家为难,一昧急进,信重奸侫。
太皇太后长叹一声。
却在送走老王妃后,当即就诏天子来见,太皇太后悠悠闲闲地品着香茗,温和平缓地说道:“哀家也正想提醒圣上,原来圣上已有主意,倒是哀家白操心。”
天子如坠五云雾里。
好容易才盼得太皇太后放了茶盏释疑:“楚州是高祖起兵之地,又是边关重隘,显王一脉在军中威望甚大,楚王赴藩亲理封地军政总归不妥,只不过先帝留有遗诏,当初圣上也不好拒绝,不过远扬之所以自请赴藩,是因那时解救景儿心切,眼下景儿平安归来,圣上若以辅佐政务为由挽留远扬在朝也非不可,他始终仍是内阁学士,为天子分忧也是人臣之本。”
天子大惊——这事他还不及与楚王摊牌,仅只几个亲信知情,慈安宫竟得了消息?
“今日二嫂来问安,说起这事,也觉庆幸得很,她只有远扬这个孙子,也不想骨肉分离,听她的意思,远扬也没有坚持赴藩的想法。”
天子:!!!楚王竟然已经知情,老王妃居然就来谢恩了???
“这事少不得秦氏从中转寰,迫不及待就把圣上的美意转告了楚王府,二嫂且以为是秦相为远扬求的这恩典,今日倒将秦氏赞不绝口,专程领了她入宫,说是给皇后请罪,求个谅解……哀家原本生气秦氏不顾体统,知她已生愧悔倒也有些心软,到底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妹妹,相府千金,留在王府为婢也太荒谬,皇后脸上也不好看,依哀家说呀,圣上还是从中转寰,让秦相消消火,领了孙女儿回去,只经此一事,婚嫁上应是艰难了,嫁入大族无望,留个三年五载,送去家庵里静心悔过,待言论平息,远远嫁给户乡绅也不是没有可能。”太皇太后十分宽厚大度。
天子呆若木鸡。
这事居然是秦怀愚那老东西泄露天机!早知他心怀贪婪,却不料这般大胆妄为,秦子若这还未能趁愿,竟然就企图阻挠圣意。
虞沨倘若赴藩,当然比留在京都备受忌防要强,秦怀愚眼下竟已自居楚王姻长,为虞沨处处打算起来。
不过眼下还不是收拾秦家的时候,没了这个臂膀,岂不更要被慈安宫掣肘,沦为名符其实的傀儡。
太皇太后这是想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
倘若就这么把秦子若接回秦家,相府还不沦为人言笑柄?秦子若也就成了一枚百无一用的废棋。
天子眼睛里暗涌如潮,膝上指掌微握。
好半响才说道:“朕也劝过秦相,但他余怒未消,再者也正是得顾及皇后,才坚持不认七娘归族,秦七娘不顾礼法,眼下后悔也是晚了。”
太皇太后心下一冷——天子既知秦家居心叵测,却仍旧纵容,还寄望于秦氏能笼络王府为秦家助势。
先帝果然不是杞人忧天,秦家这个毒瘤必须清除,否则将来难保不会发生奸侫窃国!
旖景在侍郎府交际应酬这日,老王妃也借着难得的晴天递了牌子入宫问安,干脆便将秦子若一并带了进来,刚刚在太皇太后面前磕了个头,老王妃又替她求情,得了许可去坤仁宫问安,那姑娘才跟着内侍退出暖阁,老王妃就不停嘴的说道秦子若的好话,对太皇太后逐渐阴沉的脸色置若不察。
狠狠夸赞了一番秦姑娘怎么妙口慧心,巧手贞静,识大体懂进退,对孙子确是一片真心,好好一个相府千金弄得被家族所弃无处安身,却不存那龌龊的心思,自打旖景平安归来,她就对虞沨“敬而远之”,谨守本份,不但对老王妃尽心尽力,对旖景也是恭敬有加,如是云云诸多种种,老王妃一气呵成。
长长一篇赞不绝口以江河绝堤之势无可抵挡的涌进太皇太后耳里,这位胸腔里顿时洪水泛滥,那滋味实不好受。
那些年秦相还没有“外戚专权”的威胁之时,太皇太后也是真心认可秦子若的才华机智,对这姑娘的赏识也是出于肺腑。
太皇太后自己没有女儿,便连个庶女都没保住,可她一贯又喜欢女孩,尤其喜欢那些并不扭捏造作才华卓绝长相清秀伶牙俐齿的闺秀,各种宫宴上,一旦有闺秀入了这位的青眼,不乏有获诏入宫的机会,陪着太皇太后趣话逗闷,要说其中最得太皇太后心意者,便是当年的旖景,甚至超出了严家的女儿们,简直被太皇太后视为亲出的孙女一般疼惜,再有卫昭与秦子若,也是个中翘楚。
太皇太后自认眼光不俗,但唯一就在秦子若身上看走了眼,当年许多次当众夸赞她的才智风度,哪料竟是利欲熏心锦绣在外败絮其中的丑恶嘴脸。
倘若秦子若单纯只是倾慕俊秀,才为那惊世骸俗自请姻缘的事,太皇太后倒也不会太过厌恶,比如当年的韦明玉,这位也没有心生反感,便是甄氏六娘闹出那样的风波,甚至被人“捉奸在床”,太皇太后问清实情是甄夫人陷害之后,也没有追究,放了甄氏六娘一条生路,主动替她遮掩,又促成了六娘嫁去邢家,总算也是个归宿。
但秦子若这事,先是天子出面逼迫虞沨另娶,不成,紧接着就闹出她甘为侍妾一事,秦相府未将大逆不道败坏门风的女儿禁闭在家控制外传,居然高调地驱逐出族,秦夫人这母亲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求去王府恳请收容,太皇太后哪能不知这里头的门道。
分明是秦家居心叵测,妄图与重权在握的亲王结势,以图将来权倾朝野,秦子若固然对虞沨确是心生倾慕,但动机并不单纯,太皇太后深知秦子若机智,并不比韦明玉的一根筋,哪会不知这般行为造成的影响,虞沨当时被天子那般逼迫,宁死不娶秦氏女,甚至连个侧妃的位置都不容,秦子若却贼心不死,闹出不图名份甘为侍妾之事,简直就是不知礼仪廉耻。
偏偏还想立牌坊,四处传扬她至情至性的名声,秦氏一族也无耻到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境界,以为把秦子若除族就能保住名誉,也就只能骗骗无知百姓罢了。
自打秦子若从家族净身出户,恬不知耻地把自己送去做了奴婢,太皇太后想到当初对她的赞誉,脸上就像被人刮了一个耳光,火辣辣的痛感便是寒冬腊月的冷风也镇不住。
而这时,直率单纯的老王妃好容易歇了口,托起茶盏,太皇太后刚觉耳根清静,哪知老王妃润喉之后,一开口又是子若如何,太皇太后终于忍无可忍,打断了老王妃的喋喋不休:“今日是秦氏提出要跟二嫂入宫,探望她的姐姐?”
当然不是,事实上是旖景的主意。
但老王妃当然不会这么说:“哪能呀,是我听子若时常提起皇后,懊悔不已,说当初她的错失,不仅连累家族,就连皇后也因而受了不少人言,子若实在愧疚,我见如此,才想让她去皇后跟前请罪,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两姐妹,血缘情深,哪能说摞手就摞手,子若也是可怜,好端端的大家闺秀,只因一时糊涂,如今有家归不得,只好屈为下人。”
话虽如此,听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却是另一层意思,她哪能不知老王妃的脾性,耳根子心肠都软,又最糊涂好骗,这次显然是被秦子若利用,她自己还瞒在鼓里。
于是好心提醒:“二嫂,秦氏可不简单,你别信她的表面。”
老王妃却连连甩头:“景丫头也这么提醒过我,说子若别有居心,但前几日发生的一桩事,便连景丫头都孤疑起来,倒有些相信了子若虽说倾慕沨儿,也真是时时事事都为他打算,眼下却没了那些妄想。”不待太皇太后追问,老王妃紧跟着说道:“秦夫人上回探望子若,告诉她圣上想留沨儿在锦阳,不让再去藩地,秦夫人也是怕与子若分隔两地,这话也是为了让子若安心,子若倒担心沨儿不愿留下,毕竟当初是沨儿自请赴藩,却也不曾以这个为借口接近沨儿,而是禀报了景丫头,可见到底是大家闺秀,就算当初执迷,也是以为景丫头不能平安,眼下是真不存妄想。”
好个秦子若!还真是当得机智过人四字。
太皇太后重重蹙眉,却问:“二嫂怎么看赴藩这事?”
“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我就这么一个孙子,哪舍得让他远去楚州,当初为了救回景儿,那也是不得已,眼下景儿平安归来,固然留在京都最好,便是沨儿,也没有再去楚州的念头,景丫头父母至亲也都在京都,更是不愿自己个儿去封地,他们两都觉庆幸。”
话到这里,老王妃的任务顺利完成。
太皇太后当然不会反对天子把虞沨留在锦阳就近防范,可她介意的是秦家竟有意事先泄露天机,什么意思?一来是让秦子若得个卖好的机会,向虞沨示诚,二来无非是认为虞沨赴藩更为有利,希望他提前有个准备,好应对天子。
秦子若眼下连个侍妾都算不上,不过就是侍婢,秦家就敢阳奉阴违阻挠圣意,这要是将来秦子若真钻子空子趁愿,让秦家得了楚王这门重势联手,那还不明晃晃的掣肘帝权?
老王妃不通时务心思单纯,哪晓得其中厉害,旖景只怕也是被老王妃压制着,有这位庇护,她也没法子对秦子若动手。
老王妃在自己面前对秦子若百般转寰诸多维护,可见是被人灌足了迷魂汤。
太皇太后琢磨着,眼下情势已不似先帝在位,虞沨势必清楚天子多忌,他虽对旖景一心一意,可到底是将来的当家人,也不能完全摒弃家族大局,秦家既然主动示诚,虞沨应当也不会拒人千里,便是显王也不会容他这般任性,这也能理解,多个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强,可这么一来,秦子若岂不是大有机会在楚王府立足?虞沨虽有不纳妾室誓言在先,但老王妃这么一个长辈若逼迫下来,先让旖景妥协,将来的事还真说不准。
听听老王妃刚才说起旖景提醒她秦氏别有居心,却明显不以为然,足见有多“疼惜”秦氏。
景丫头机警,许是已经料到将来隐患,但她身为王妃,必然有所顾虑。
倘若是她把这话说到自己跟前,万一被秦相察知,秦子若还不借机挑唆生事?老王妃眼下虽对旖景并无不满,一旦相信秦子若的话,认为旖景因为多妒不贤而视王府安危不顾,岂有不埋怨的道理?就怕虞沨也会因此与旖景生隙!
太皇太后倒也料到了老王妃今日之言,明面上虽是被秦子若蛊惑,但背后也有旖景的助势——旖景哪能不知老王妃口无遮拦又心思单纯,又被秦子若利用,势必会来慈安宫为秦子若求情,定是那鬼丫头有意把秦氏泄露天机的话说给老王妃知道,装作被秦子若“打动”,老王妃越发得意,更有可能在自己面前显摆,以此证明秦子若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说不定就是为将来纳秦氏为侧妃准备。
这么一来,旖景把她自己择得清清白白,而又让自己察知秦氏一族居心叵测,以及暗示她在楚王府的难处。
太皇太后暗赞旖景机警之余又不失慎重,不露痕迹地就把秦子若坑了一把,又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她借老王妃之口,对天家示忠,表示楚王绝无违圣之意,不会坚持赴藩,于夫家更无损害。
这才是机敏聪慧顾全周道的好孩子。
可惜世上无人未卜先知,这要是从前便让旖景嫁给四郎为正妃,眼下有她这么一个孙媳妇周全,天子也不会处处与严家为难,一昧急进,信重奸侫。
太皇太后长叹一声。
却在送走老王妃后,当即就诏天子来见,太皇太后悠悠闲闲地品着香茗,温和平缓地说道:“哀家也正想提醒圣上,原来圣上已有主意,倒是哀家白操心。”
天子如坠五云雾里。
好容易才盼得太皇太后放了茶盏释疑:“楚州是高祖起兵之地,又是边关重隘,显王一脉在军中威望甚大,楚王赴藩亲理封地军政总归不妥,只不过先帝留有遗诏,当初圣上也不好拒绝,不过远扬之所以自请赴藩,是因那时解救景儿心切,眼下景儿平安归来,圣上若以辅佐政务为由挽留远扬在朝也非不可,他始终仍是内阁学士,为天子分忧也是人臣之本。”
天子大惊——这事他还不及与楚王摊牌,仅只几个亲信知情,慈安宫竟得了消息?
“今日二嫂来问安,说起这事,也觉庆幸得很,她只有远扬这个孙子,也不想骨肉分离,听她的意思,远扬也没有坚持赴藩的想法。”
天子:!!!楚王竟然已经知情,老王妃居然就来谢恩了???
“这事少不得秦氏从中转寰,迫不及待就把圣上的美意转告了楚王府,二嫂且以为是秦相为远扬求的这恩典,今日倒将秦氏赞不绝口,专程领了她入宫,说是给皇后请罪,求个谅解……哀家原本生气秦氏不顾体统,知她已生愧悔倒也有些心软,到底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妹妹,相府千金,留在王府为婢也太荒谬,皇后脸上也不好看,依哀家说呀,圣上还是从中转寰,让秦相消消火,领了孙女儿回去,只经此一事,婚嫁上应是艰难了,嫁入大族无望,留个三年五载,送去家庵里静心悔过,待言论平息,远远嫁给户乡绅也不是没有可能。”太皇太后十分宽厚大度。
天子呆若木鸡。
这事居然是秦怀愚那老东西泄露天机!早知他心怀贪婪,却不料这般大胆妄为,秦子若这还未能趁愿,竟然就企图阻挠圣意。
虞沨倘若赴藩,当然比留在京都备受忌防要强,秦怀愚眼下竟已自居楚王姻长,为虞沨处处打算起来。
不过眼下还不是收拾秦家的时候,没了这个臂膀,岂不更要被慈安宫掣肘,沦为名符其实的傀儡。
太皇太后这是想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
倘若就这么把秦子若接回秦家,相府还不沦为人言笑柄?秦子若也就成了一枚百无一用的废棋。
天子眼睛里暗涌如潮,膝上指掌微握。
好半响才说道:“朕也劝过秦相,但他余怒未消,再者也正是得顾及皇后,才坚持不认七娘归族,秦七娘不顾礼法,眼下后悔也是晚了。”
太皇太后心下一冷——天子既知秦家居心叵测,却仍旧纵容,还寄望于秦氏能笼络王府为秦家助势。
先帝果然不是杞人忧天,秦家这个毒瘤必须清除,否则将来难保不会发生奸侫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