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听人说过,时间是一剂可以疗伤的良药。
我不觉疑惑,这剂良药到底是治疗什么?是治疗心灵的伤痛、还是治疗记忆的创伤?
我的记忆永远是沧桑的,那些刻骨铭心、早已如吞噬般铭刻心头,深刻到以为早已忘却、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记起。
可是蓦然忆起时,才发现依然会痛彻心扉;依然会像挥之不去的梦魇、袭击着每根神经;才发现所有的伤痛,依然会清晰地定格在脑海中,--如影随行!
……
认识小旋姐,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算算时间,离第一次在武阳见到她时,已经隔了有五、六年了吧!那时的她,还没有同江老师复婚,我知道他曾经和江老师有一段短暂的婚姻,是因为小旋姐的父亲极力反对,他们当年才匆匆地结婚、又匆匆地离的婚。
在后来的五年罗马生涯中,我深知小旋姐同江老师在一起,究竟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楚,因为五年了,我竟从未见过小旋姐的父亲,即使在小旋姐生小慕雪时,也不曾。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从不去触碰到小旋姐的痛楚。所幸的是江老师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她当成小女生般、和小慕雪同样地宠着、爱着。
小旋姐对我,是不同于江老师的那种关心,江老师再怎么关心我,也只是出于老师对弟子的那种欣赏和怜惜,况且男女师生相处、总是有些不便的,所以江老师在回中国之前,特意慎重地将我交给了小旋姐,不管是受江老师所托,还是出于自身的关心,她对我可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以致于我后来找到工作、搬出江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因为怕我孤单,都会带着小慕雪,在我的单身小公寓和江家来回奔波。
我刚开始到罗马时,一直是住在江老师和小旋姐在意大利的家里的,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不断适应了意大利的气候,而且还在江老师和韦老(武阳音乐学院时我的校外指导导师,意大利籍华裔)的推荐下,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罗马一家非常著名的歌剧院做临时演奏者,说是临时演奏,就是歌剧院人员不足,古筝演奏者不够时,就会联系我。
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满足,其实是我的心里有数,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的不好,想发江老师和韦老推荐我时,也是费了不少力的。
这里中国民乐演奏者很稀少,因为经常会有些国际性的演奏,所以要求也特别严格,其实我能进去,也是沾了韦老和江老师的光,因为我的履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是用的叶宁这个名字,但是因为他俩力荐我,而且还让我当时演奏的几曲比较有难度的中国民乐,于是歌剧院当场就录用了我,但是因为我大型演奏经验一片空白,所以暂时只给了我一个临时演奏者的身份。
因为江家离歌剧院有一段距离,在小旋姐的极力挽留下,我还是搬到歌剧院旁,其实小旋姐也挺矛盾的,她平时一个人在家也挺孤单,好不容易有个人做伴,没过多久就要搬出去,她是非常不情愿的,她一方面担心我每天在江家和歌剧院之间奔跑不安全,又担心我一个人住在外面不安全,所以我们协商的结果是,江家保留着我的房间,如果第二天没有演出时,她派司机过来接我回江家住,有演出时则在公寓住。
江老师在意大利的家不是很大,但是很温馨,连着前后花园总面积约三百坪的二层别墅,前后院子很宽大,平时小旋姐也很少出门,江老师也不让她在外工作,无聊之余,喜欢在家里弄些花花草草的,所以偌大的家里只请了一个司机兼勤杂工,外加一个帮佣。
江老师每隔一、二个月就会从中国回来陪小旋姐一个星期的时间,一般在江老师回来的时候,我尽量不回江家,江老师与小旋姐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如今还要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我总是不忍心打扰他们的。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的,江老师每次回来,总会不着痕迹地说起一些和我有关的人或事,他知道我一定也很渴望知道在大洋的彼岸,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个人,想得知他们的近况如何?但是倔强的我,却每次在江老师略略提及之后,我理顾左右而言它。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出现,我索性每次在江老师回来之后尽可能的不回江家,反而在江老师假期完了,返回中国的前一天,我才会回江家,一来是汇报一下我的工作和进步情况,二来,他想说的那些,其实也是我极为想听的,所以久而久之,江老师也习惯了,我回去的一天时间里,他多半是过问我的在歌剧院演出的情况,还会抽时间在琴房对我给予我更深入的指导。其它的则只是稍稍、且不留痕迹地提及。
在歌剧院耳濡目染的环境里,我从来都不敢懈怠,因为有资格在这里演出的、听演出的都是有着一定的身份与地位的,刚开始半个月的时间里因为紧张,我与演奏团很难溶入一体,经常排练到到一半时,指挥便会中途喊停,然后在众人的诧异声中盯着我,用一堆不太熟练的英文,中间还夹杂着许多意大利语对我数落一通。
好在用到古筝演奏的音乐,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国乐及交响曲类的,大多数还是东方面孔,旁边有些善意的同伴会用纯正的英文帮我复述一次,否则,我想我可能根本无法融入这样的团队里面。有时在排练时遇到一些不能把握的演奏方式与技巧时,会专程同韦老通一次电话,当然,他都是不厌其烦地指点我,日积月累,在歌剧院呆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后,竟然郑重地邀请我以正式职员加入歌剧院,签约是3年,薪水优渥,但是3年之内不可以参加任何歌剧院以外的演出,3年合约期满了之后,可以自己选择去留。
签约那天,小旋姐专门陪我去了歌剧院方,签约方面的细节都是她帮我谈妥的,我在语言方面没有什么天份,所以来罗马半年了,对于意大利文却只学了个皮毛,大多时候都是用英文在交流。每每与人交流时这个我总是庆幸,幸好当初在国内时,英语基础打得还算不错。
我不觉疑惑,这剂良药到底是治疗什么?是治疗心灵的伤痛、还是治疗记忆的创伤?
我的记忆永远是沧桑的,那些刻骨铭心、早已如吞噬般铭刻心头,深刻到以为早已忘却、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记起。
可是蓦然忆起时,才发现依然会痛彻心扉;依然会像挥之不去的梦魇、袭击着每根神经;才发现所有的伤痛,依然会清晰地定格在脑海中,--如影随行!
……
认识小旋姐,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算算时间,离第一次在武阳见到她时,已经隔了有五、六年了吧!那时的她,还没有同江老师复婚,我知道他曾经和江老师有一段短暂的婚姻,是因为小旋姐的父亲极力反对,他们当年才匆匆地结婚、又匆匆地离的婚。
在后来的五年罗马生涯中,我深知小旋姐同江老师在一起,究竟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楚,因为五年了,我竟从未见过小旋姐的父亲,即使在小旋姐生小慕雪时,也不曾。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从不去触碰到小旋姐的痛楚。所幸的是江老师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她当成小女生般、和小慕雪同样地宠着、爱着。
小旋姐对我,是不同于江老师的那种关心,江老师再怎么关心我,也只是出于老师对弟子的那种欣赏和怜惜,况且男女师生相处、总是有些不便的,所以江老师在回中国之前,特意慎重地将我交给了小旋姐,不管是受江老师所托,还是出于自身的关心,她对我可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以致于我后来找到工作、搬出江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因为怕我孤单,都会带着小慕雪,在我的单身小公寓和江家来回奔波。
我刚开始到罗马时,一直是住在江老师和小旋姐在意大利的家里的,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不断适应了意大利的气候,而且还在江老师和韦老(武阳音乐学院时我的校外指导导师,意大利籍华裔)的推荐下,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罗马一家非常著名的歌剧院做临时演奏者,说是临时演奏,就是歌剧院人员不足,古筝演奏者不够时,就会联系我。
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满足,其实是我的心里有数,我现在的状态非常的不好,想发江老师和韦老推荐我时,也是费了不少力的。
这里中国民乐演奏者很稀少,因为经常会有些国际性的演奏,所以要求也特别严格,其实我能进去,也是沾了韦老和江老师的光,因为我的履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且是用的叶宁这个名字,但是因为他俩力荐我,而且还让我当时演奏的几曲比较有难度的中国民乐,于是歌剧院当场就录用了我,但是因为我大型演奏经验一片空白,所以暂时只给了我一个临时演奏者的身份。
因为江家离歌剧院有一段距离,在小旋姐的极力挽留下,我还是搬到歌剧院旁,其实小旋姐也挺矛盾的,她平时一个人在家也挺孤单,好不容易有个人做伴,没过多久就要搬出去,她是非常不情愿的,她一方面担心我每天在江家和歌剧院之间奔跑不安全,又担心我一个人住在外面不安全,所以我们协商的结果是,江家保留着我的房间,如果第二天没有演出时,她派司机过来接我回江家住,有演出时则在公寓住。
江老师在意大利的家不是很大,但是很温馨,连着前后花园总面积约三百坪的二层别墅,前后院子很宽大,平时小旋姐也很少出门,江老师也不让她在外工作,无聊之余,喜欢在家里弄些花花草草的,所以偌大的家里只请了一个司机兼勤杂工,外加一个帮佣。
江老师每隔一、二个月就会从中国回来陪小旋姐一个星期的时间,一般在江老师回来的时候,我尽量不回江家,江老师与小旋姐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如今还要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我总是不忍心打扰他们的。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的,江老师每次回来,总会不着痕迹地说起一些和我有关的人或事,他知道我一定也很渴望知道在大洋的彼岸,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个人,想得知他们的近况如何?但是倔强的我,却每次在江老师略略提及之后,我理顾左右而言它。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出现,我索性每次在江老师回来之后尽可能的不回江家,反而在江老师假期完了,返回中国的前一天,我才会回江家,一来是汇报一下我的工作和进步情况,二来,他想说的那些,其实也是我极为想听的,所以久而久之,江老师也习惯了,我回去的一天时间里,他多半是过问我的在歌剧院演出的情况,还会抽时间在琴房对我给予我更深入的指导。其它的则只是稍稍、且不留痕迹地提及。
在歌剧院耳濡目染的环境里,我从来都不敢懈怠,因为有资格在这里演出的、听演出的都是有着一定的身份与地位的,刚开始半个月的时间里因为紧张,我与演奏团很难溶入一体,经常排练到到一半时,指挥便会中途喊停,然后在众人的诧异声中盯着我,用一堆不太熟练的英文,中间还夹杂着许多意大利语对我数落一通。
好在用到古筝演奏的音乐,大部分都是中国的国乐及交响曲类的,大多数还是东方面孔,旁边有些善意的同伴会用纯正的英文帮我复述一次,否则,我想我可能根本无法融入这样的团队里面。有时在排练时遇到一些不能把握的演奏方式与技巧时,会专程同韦老通一次电话,当然,他都是不厌其烦地指点我,日积月累,在歌剧院呆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后,竟然郑重地邀请我以正式职员加入歌剧院,签约是3年,薪水优渥,但是3年之内不可以参加任何歌剧院以外的演出,3年合约期满了之后,可以自己选择去留。
签约那天,小旋姐专门陪我去了歌剧院方,签约方面的细节都是她帮我谈妥的,我在语言方面没有什么天份,所以来罗马半年了,对于意大利文却只学了个皮毛,大多时候都是用英文在交流。每每与人交流时这个我总是庆幸,幸好当初在国内时,英语基础打得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