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素质教育怎么了?
文/安如山成稿于2008年6月24日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块好吃的烙饼。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要改变这种积淀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思维模式谈何容易!?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在启蒙的第一天起,就被应试教育缚住了手脚。
大兴素质教育的议题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首先,谈谈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应试教育。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应试教育的巅峰期里求学过来的。那时的高考上线率极低,“一般”的完全中学,弄不好“上线率”是要吃零蛋的。农村、城市的孩子,都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上大学跳“农门”,这是唯一的“仕”的道途。我们从小学读到初中,又从初中读到高中,再从高中读到大学,一直没有人怀疑过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现在我们回想起来,我们作为过来人,却并没有得到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多大好处。
高考成绩能够作为度量一个学生十二年寒窗之学业成绩的标尺吗?现在,我们只能给它一个完全否定的回答。
我记得,我们那一年的高考,数学、地理两科的题目出得出奇的容易,几乎都是满分。这时,你有天大本事也只是个满分。这怎么能检验出一个学生十二年学习的具体成果呢?这种“一锤定乾坤”的考试方式,早就要改了。高考已经搞了将近30年,许多有识之士,看出了它的弊端,改革呼声渐起。怎么改呢?这就牵涉到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在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安如山坚定地认为,还是要素质教育,而应放弃应试教育。
要搞好素质教育,关键要有两点:一是要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二是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
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就是要对现行高考制度加以否认,特别是要对现行高考考试试题的标准化方向加以否定。
这里,我们打一个学英语的浅显比方。搞应试教育,其标准化试题是呆板的,固定的,而且是有规律的。这就导致了学与教上的呆板和固定及所谓规律,所成就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这种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是与语言学习运用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为语言的本身是活的。例如,有这样一道英语选择题。
today,teatherliuspeaks------thethodsofstudyingwithus,it'snecessaryforustodo.
aofbaboutcondin
此题的被选答案自然是babout。但这里的语境不全面。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渺视老师讲授的内容不科学、不全面的话,则a、c|、d都可以成为被选答案。出这种类型的题目,考语言的运用能力,能考出什么样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呆板地做习题,是一种可怕的教学方式,明智的教育者,都知道个中的利害关系。因此,必须革除这种教学模式。
要搞好素质教育,应分三步走。一是废除标准化式的高考考试制度;二是要彻底放弃应试教育思想;三是要大兴素质教育。这三步是连贯一体的。有的人想在保留高考制度下搞素质教育。这是异想天开,是不能实现的。
现在抓素质教育,就要从现在小学一年级抓起。从小学开始,就要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因为,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还要等十二年才到高考的时候。或者到了那个时候,就有了废除高考制度足够成熟的条件了。然而,从目前的情形看,现在小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还没有迈开第一步。
因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有四:一是考试制度;二是学校的教育思想;三是老师一时改不了的教学方法;四是家长。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在孩子身上解除家庭所给予的压力。我们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自学、研究、创新的基本能力就足矣。成绩是无所谓的。我们一直是持这一观点的,应该从这个方向上去引导他们。
现在,小学一年级十二省搞了个什么“注提教材”。我看这个“注提教材”,就不是素质教育的方向。这个“注提教材”的实践,还牵涉到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尚无定论的理论问题——汉语的拉丁语音化问题。一般的语言学者认为,汉语的拉丁语音化方向是行不通的,这是由汉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我就不需要累述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了。即使拉丁语音化方向是可行的,我认为这个所谓“注提教材”也是不切合6、7岁小孩的思维实际的。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写下“我和tongxue一qishao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孩子们在写这个的时候,懂得了什么。他们是不是能把“shao”与“扫”联系起来?他们是不是能在读“shao”的时候,也能在报纸上把“扫”字认出来。安如山可以肯定是不能的。而且我也不知道孩子们在写这个句子的时候,能不能产生语言的交互作用。我敢肯定也是不能的。
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洋泾滨”式的汉语。这个教材所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的拼音搞了个一知半解,汉字也不认识多少,语言能力也没有提高多少。我有意识地引导我的一个侄儿去认识汉字,但侄儿却说老师不教多少汉字,告诉他们,不会写的字写“拼音”就可以了。
我真奇怪,儿童的记忆力本来是相当了得的,一个汉字只要多写两遍,多记两遍,在课堂上多默写两遍,牢固地记下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真的为侄儿子捏几把汗,真不知道他到时到底能不能掌握汉语言的技巧。这可是个大问题。孔乙已研究“回”字有四种写法,而现代的孩子连“回”字的一种写法也不研究了。主张采用“注提教材”的学者,可能认为不知道“回”字怎么写,不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只要知道“hui”的写法,似乎就是素质教育的表现,真使我有点莫名的惊诧。我怕的是,所谓的“拼音”素质高到了极致,孩子们也仍看不懂“shishishishishi,shishishishishi”是什么家伙的。汉语拼音作为标准化语音学习的辅助手段和工具的优点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事实上,汉语是不可能向拉丁化方向发展的。
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大家似乎明白又不明白。或者说,只是在口头上明白,而在行为上并不明白;只是在理论上明白,而在实践中不明白。
我认为,要辩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很简单,就一个基本道理:不看过程,只看实质性结果的教育方式就是素质教育,非此即应试教育或其他教育方式。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老作家汪曾祺把他写的一篇文章拿给他正在读三年级的孙女儿看,他孙女儿竟指出他的文章的诸多错误:一是未开门见山破题;二是未点明中心思想;三是文章首尾未呼应等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刻板的“八股”作风,就可见一斑。汪老评价:“刻板的教育方式只能教育出刻板的思维模式来。”一个学生写作文写得如何,老师的心目中也有一些框框,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点题破题”等,作为评判其文章优劣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何等的可怕。
素质教育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但拿汉语言的运用规律来说,我认为,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我们暂且不管他教的方式何如,如果学生能够说的有条有理,头头是道,逻辑缜密,普通话标准;写的文章漂亮、得体、思想丰富,我看他的教学就是成功的。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所有教师要是都能树立这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既然要兴素质教育,那么小学、初中阶段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有何意义?能起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孩子还小,还不具备应对社会的心理素质,也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还不是考他们的时候。如果要考,也只能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参考标尺。可千万别给7岁的小孩以心理压力。如果考试考得小学生们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才真值得三思三思我们的教学方式了。我们要兴素质教育,不来别的,就首先取消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任何考试何如?再改革中考制度,进而彻底改革高考制度。
素质教育真乃任重而道远。我真希望孩子们在他求学、求知的过程中,能展开他们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上翱翔。
文/安如山成稿于2008年6月24日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块好吃的烙饼。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要改变这种积淀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思维模式谈何容易!?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在启蒙的第一天起,就被应试教育缚住了手脚。
大兴素质教育的议题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首先,谈谈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应试教育。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应试教育的巅峰期里求学过来的。那时的高考上线率极低,“一般”的完全中学,弄不好“上线率”是要吃零蛋的。农村、城市的孩子,都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上大学跳“农门”,这是唯一的“仕”的道途。我们从小学读到初中,又从初中读到高中,再从高中读到大学,一直没有人怀疑过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现在我们回想起来,我们作为过来人,却并没有得到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多大好处。
高考成绩能够作为度量一个学生十二年寒窗之学业成绩的标尺吗?现在,我们只能给它一个完全否定的回答。
我记得,我们那一年的高考,数学、地理两科的题目出得出奇的容易,几乎都是满分。这时,你有天大本事也只是个满分。这怎么能检验出一个学生十二年学习的具体成果呢?这种“一锤定乾坤”的考试方式,早就要改了。高考已经搞了将近30年,许多有识之士,看出了它的弊端,改革呼声渐起。怎么改呢?这就牵涉到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是一个现在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安如山坚定地认为,还是要素质教育,而应放弃应试教育。
要搞好素质教育,关键要有两点:一是要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二是要从小学一年级抓起。
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就是要对现行高考制度加以否认,特别是要对现行高考考试试题的标准化方向加以否定。
这里,我们打一个学英语的浅显比方。搞应试教育,其标准化试题是呆板的,固定的,而且是有规律的。这就导致了学与教上的呆板和固定及所谓规律,所成就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这种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是与语言学习运用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为语言的本身是活的。例如,有这样一道英语选择题。
today,teatherliuspeaks------thethodsofstudyingwithus,it'snecessaryforustodo.
aofbaboutcondin
此题的被选答案自然是babout。但这里的语境不全面。如果说这句话的人,是渺视老师讲授的内容不科学、不全面的话,则a、c|、d都可以成为被选答案。出这种类型的题目,考语言的运用能力,能考出什么样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呆板地做习题,是一种可怕的教学方式,明智的教育者,都知道个中的利害关系。因此,必须革除这种教学模式。
要搞好素质教育,应分三步走。一是废除标准化式的高考考试制度;二是要彻底放弃应试教育思想;三是要大兴素质教育。这三步是连贯一体的。有的人想在保留高考制度下搞素质教育。这是异想天开,是不能实现的。
现在抓素质教育,就要从现在小学一年级抓起。从小学开始,就要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因为,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还要等十二年才到高考的时候。或者到了那个时候,就有了废除高考制度足够成熟的条件了。然而,从目前的情形看,现在小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还没有迈开第一步。
因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有四:一是考试制度;二是学校的教育思想;三是老师一时改不了的教学方法;四是家长。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在孩子身上解除家庭所给予的压力。我们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自学、研究、创新的基本能力就足矣。成绩是无所谓的。我们一直是持这一观点的,应该从这个方向上去引导他们。
现在,小学一年级十二省搞了个什么“注提教材”。我看这个“注提教材”,就不是素质教育的方向。这个“注提教材”的实践,还牵涉到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尚无定论的理论问题——汉语的拉丁语音化问题。一般的语言学者认为,汉语的拉丁语音化方向是行不通的,这是由汉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我就不需要累述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了。即使拉丁语音化方向是可行的,我认为这个所谓“注提教材”也是不切合6、7岁小孩的思维实际的。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写下“我和tongxue一qishao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孩子们在写这个的时候,懂得了什么。他们是不是能把“shao”与“扫”联系起来?他们是不是能在读“shao”的时候,也能在报纸上把“扫”字认出来。安如山可以肯定是不能的。而且我也不知道孩子们在写这个句子的时候,能不能产生语言的交互作用。我敢肯定也是不能的。
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洋泾滨”式的汉语。这个教材所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的拼音搞了个一知半解,汉字也不认识多少,语言能力也没有提高多少。我有意识地引导我的一个侄儿去认识汉字,但侄儿却说老师不教多少汉字,告诉他们,不会写的字写“拼音”就可以了。
我真奇怪,儿童的记忆力本来是相当了得的,一个汉字只要多写两遍,多记两遍,在课堂上多默写两遍,牢固地记下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真的为侄儿子捏几把汗,真不知道他到时到底能不能掌握汉语言的技巧。这可是个大问题。孔乙已研究“回”字有四种写法,而现代的孩子连“回”字的一种写法也不研究了。主张采用“注提教材”的学者,可能认为不知道“回”字怎么写,不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只要知道“hui”的写法,似乎就是素质教育的表现,真使我有点莫名的惊诧。我怕的是,所谓的“拼音”素质高到了极致,孩子们也仍看不懂“shishishishishi,shishishishishi”是什么家伙的。汉语拼音作为标准化语音学习的辅助手段和工具的优点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事实上,汉语是不可能向拉丁化方向发展的。
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大家似乎明白又不明白。或者说,只是在口头上明白,而在行为上并不明白;只是在理论上明白,而在实践中不明白。
我认为,要辩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很简单,就一个基本道理:不看过程,只看实质性结果的教育方式就是素质教育,非此即应试教育或其他教育方式。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老作家汪曾祺把他写的一篇文章拿给他正在读三年级的孙女儿看,他孙女儿竟指出他的文章的诸多错误:一是未开门见山破题;二是未点明中心思想;三是文章首尾未呼应等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刻板的“八股”作风,就可见一斑。汪老评价:“刻板的教育方式只能教育出刻板的思维模式来。”一个学生写作文写得如何,老师的心目中也有一些框框,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点题破题”等,作为评判其文章优劣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何等的可怕。
素质教育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但拿汉语言的运用规律来说,我认为,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我们暂且不管他教的方式何如,如果学生能够说的有条有理,头头是道,逻辑缜密,普通话标准;写的文章漂亮、得体、思想丰富,我看他的教学就是成功的。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所有教师要是都能树立这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就一定能够实现。
既然要兴素质教育,那么小学、初中阶段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有何意义?能起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孩子还小,还不具备应对社会的心理素质,也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还不是考他们的时候。如果要考,也只能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参考标尺。可千万别给7岁的小孩以心理压力。如果考试考得小学生们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才真值得三思三思我们的教学方式了。我们要兴素质教育,不来别的,就首先取消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任何考试何如?再改革中考制度,进而彻底改革高考制度。
素质教育真乃任重而道远。我真希望孩子们在他求学、求知的过程中,能展开他们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上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