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抉择(3)
鱼朝恩等人明火执仗赤果果的威胁就在眼前。而如今,就连号称忠诚的高力士都开始来要挟自己――李亨此刻心情愤怒至极又绝望透顶。
他知道,就是消息即刻传出宫去,宫外的救援也需要时间。这一来一去的时间,足够鱼朝恩这些人将自己推上断头台了。
更重要的是,皇帝担心李豫的出现。李豫是储君,在此危机时刻,他责无旁贷。而一旦李豫……正如高力士的警告,恐怕后果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人心之险恶,在皇室之中更加明显。而当这种状况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就会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父子亲情,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而且很显然,鱼朝恩等人将老皇帝蛊惑出来上了他们的贼船,如果李亨不肯下诏退位,他们自然会采取暴力手段逼迫退位,无非是在鱼朝恩等人事先准备好的退位诏书上盖上玉玺就是。
李亨心里也明白,鱼朝恩等人之所以跟自己“纠缠”至今,无非是想要他这个皇帝出面在群臣面前宣布退位,这会大大减少老皇帝复位的阻力,也会消减因此事带来的朝野震动。
然而,李亨现在有退路吗?他心头泛起一股彻头彻尾的凉意。他即便同意退位让老皇帝复位,但退位后的他就能再次当起储君、一切恢复从前的状态吗?不,从古至今,废帝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不答应退位,难逃此刻的危局;而同意退位,等待着李亨的也必将是悲惨的下场。退一步是万丈深渊,而进一步更是生命炼狱。
李亨扬手指着高力士声音嘶哑愤怒:“高力士,你这老贼,竟敢要挟朕?!你可真对得起朕!”
高力士轻叹一声:“陛下,不是奴婢要挟,而是事实摆在眼前。陛下想必也明白,今日之局面,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陛下请自珍重!”
高力士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极为悲苦。他这用的是安抚之策,但无论将来结果如何,皇帝恐怕都很难原谅自己。
李亨嘴角哆嗦着,扬手指着高力士,却又无力地垂下来,低低道:“尔等究竟意欲何为?”
皇帝开始让步了。
高力士心里暗叹,却是扭头望向了一脸狂喜之色的鱼朝恩。高力士心道他们还能干什么,无非是想要让你退位,推老皇帝复位当傀儡,然后逍遥自在,把持朝政。而大唐王朝一旦被一群太监掌控,那结果……高力士想都不敢想。
鱼朝恩哈哈大笑:“陛下下达退位诏书,然后宣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及宗室皇亲进宫来,当面宣布退位就可以了。请陛下放心,奴婢等绝无为难陛下之意,无非是想要扶太上皇复位罢了。”
李亨嘴角一抽,这个时候,他心里那个懊悔啊就不用提了。恨不当初没听孔晟的劝告,没有诛杀鱼朝恩,结果酿成今日之祸,不可收拾。
鱼朝恩挥了挥手,张跃捧着几道事先拟好的诏命走过去摆在了李亨的案头上。其实就连李亨的掌玉玺太监都是鱼朝恩的人,李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即便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太监侍卫中也有不少与鱼朝恩沆瀣一气啊。
李亨此刻是悔不当初。
若是当初听孔晟的话,将这阴狠手毒的鱼朝恩诛杀以绝后患,哪有今日的危机?今日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在李亨看来,这一切都来不及了。一旦自己被废,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与他无关了,等待着他的必将是凄凉的命运。
鱼朝恩脸色振奋。
一切,都在按照他事先的谋划在走。只要皇帝连夜将三品以上的文武重臣召进宫来,当面宣布退位,然后老皇帝复位成为既定的事实,这一夜之间,大唐天下就变了天,由内宦掌控住局面。
此时此刻,他简直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若不是自己为太监之身,他甚至都生出几分登基称帝的野心来。只要李亨退位,鱼朝恩等人就不怕老皇帝不受掌控,他们今夜就要掌握内宫和禁军大权,拿到这些权力,皇帝就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历朝历代,太监干政权倾朝野的先例比比皆是,鱼朝恩有信心创造史上最牛的太监当政的历史。
“陛下有旨,宣三品上文武大臣即刻进宫议事。”
“陛下诏命,四面宫门紧闭,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一道道皇帝诏命从宣政殿中发出,张跃那尖细嘶哑的嗓音在殿中久久回荡着,皇帝的脸色惨白无比。而即便是老皇帝,脸色其实也不怎么好看,但老皇帝眼眸中却渐渐掠起一抹兴奋的红光。
老皇帝心里也清楚,鱼朝恩等贼人是准备将自己当成傀儡来扶植的,但对于老皇帝来说,哪怕是重新成为名义上的帝王,对他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再说老皇帝当下还信心十足,他自信有把握登上皇位之后,拨乱反正,将真正的权力掌控在手掌心里。
至于鱼朝恩这些太监,也就是闹腾一阵罢了。区区阉贼,岂能当国?这是李隆基真实的想法。
李亨悲哀地望着李隆基,轻轻道:“父皇,这便是你想要的吗?祖宗江山沦落在贼人之手,后宫阉宦当政,你我父子必将沦为天下臣民讨伐的罪人……”
李隆基冷冷一笑:“昔日你与众人串通,在马嵬坡逼迫朕就范,与今日之情形有何差别?可恨你不仅将朕陛下皇位,还夺去了朕的爱妃的性命……”
李隆基咬着牙缓缓闭上眼睛,两颗浑浊的老泪滚落脸颊。
李亨嘴角一抽,缓缓垂下头去。
老皇帝的责问让他无言以对。事实上,当日在马嵬坡他一手导演的兵变和宫变,说白了也是篡位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他的方式相对温和,而老皇帝也做出了相应的让步。所以,表现出来的,才不是那么激烈。其实当时若是老皇帝稍有反抗,那就是流血宫变,毫无疑问。
直到这个时候,李亨才意识到,原来老皇帝竟然恨他至斯,原来杨贵妃的死将老皇帝伤得极深极深。在老皇帝心里,李亨这个儿子几乎与生死仇人没有两样。
但李亨旋即愤怒起来。当日那种危机的局面,若不是他当机立断,李唐江山就玩完了。而李唐万里瑰丽江山,就要沦丧在一个体态丰腴天生媚骨的女人之手――如此种种,李隆基竟然到现在还不悔悟?!
高力士缓缓退了下去,对于父子两代皇帝的恩怨,他比谁都清楚,但事关宫闱,又关乎天下大事,谁是谁非根本也很难说得清楚。
老皇帝嘴角哆嗦,肩头轻颤。
一想起香消玉殒的杨贵妃,他就悲伤难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想起李亨不仅下令逼迫杨玉环自缢身亡,还指使手下的文臣譬如那孔晟之流写下所谓“长恨歌”的传世诗篇,来对自己和玉环娘子的真挚情感进行无休止的嘲讽亵渎,老皇帝一念及此,陡然间愤怒起来,他霍然起身,扬手指着李亨怒吼起来:“你是朕的儿子,也是朕的太子,没有朕,你算什么?你无父无君,大逆不道,篡位称帝,还有什么颜面在朕面前大力凛然?”
“朕与玉环,情投意合,只为百年好合。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足不出深宫,也不曾干政弄权,你……你为何要将她逼上绝路?朕的爱妃死在你的手上,朕的皇位被你夺去,你还有脸在朕面前说什么?”
老皇帝情绪如此激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哪怕是高力士,这么久以来,都不曾见过老皇帝如此控制不住情绪的局面。
李亨脸色涨红,被老皇帝连番怒斥,掩口无言。
老皇帝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身形都有些颤抖晃荡。高力士赶紧上前去搀扶住他,生怕他当场晕厥过去――昔日得知杨贵妃的死讯,老皇帝当场昏迷不醒,一连数日都水米不进哀痛不止。
李亨无言以对。杨贵妃的确是因他而死,但当时那种局面,军队哗变,天下臣民都将皇帝昏庸失政的罪责推给了杨玉环,如果不拿杨玉环开刀,李亨手下的将士也不买账啊。
现在想起来,将家国大事的重大责任推给一个女人,有些太无耻了。这个男人当政的王权社会,把一个弱女子推出来当挡箭牌和替罪羊,还能说什么呢?
然而,不逼死杨玉环,杨国忠就有可能被保住。而杨国忠不死,李亨今日之局面又无从得来。
李亨缓缓闭上眼睛,他不想再当着一群太监宫女的面,跟老皇帝争论什么谁是谁非,总之当日的事情,他并不后悔,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皇位,如果不是马嵬坡的变故,大唐如今走向何处,还真很难说。
不说别的,如果是李亨跟随老皇帝逃入蜀中,中原必然尽数落入安禄山之手。而到了那个时候,李唐王朝大概就只能龟缩在天府高原之上,倚仗地势险恶,来维持小王国的统治了。
李亨在灵武称帝,打出了平叛复唐的大旗,某种程度上说拯救了危如累卵的李唐王朝。(未完待续。)
鱼朝恩等人明火执仗赤果果的威胁就在眼前。而如今,就连号称忠诚的高力士都开始来要挟自己――李亨此刻心情愤怒至极又绝望透顶。
他知道,就是消息即刻传出宫去,宫外的救援也需要时间。这一来一去的时间,足够鱼朝恩这些人将自己推上断头台了。
更重要的是,皇帝担心李豫的出现。李豫是储君,在此危机时刻,他责无旁贷。而一旦李豫……正如高力士的警告,恐怕后果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人心之险恶,在皇室之中更加明显。而当这种状况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就会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父子亲情,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而且很显然,鱼朝恩等人将老皇帝蛊惑出来上了他们的贼船,如果李亨不肯下诏退位,他们自然会采取暴力手段逼迫退位,无非是在鱼朝恩等人事先准备好的退位诏书上盖上玉玺就是。
李亨心里也明白,鱼朝恩等人之所以跟自己“纠缠”至今,无非是想要他这个皇帝出面在群臣面前宣布退位,这会大大减少老皇帝复位的阻力,也会消减因此事带来的朝野震动。
然而,李亨现在有退路吗?他心头泛起一股彻头彻尾的凉意。他即便同意退位让老皇帝复位,但退位后的他就能再次当起储君、一切恢复从前的状态吗?不,从古至今,废帝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不答应退位,难逃此刻的危局;而同意退位,等待着李亨的也必将是悲惨的下场。退一步是万丈深渊,而进一步更是生命炼狱。
李亨扬手指着高力士声音嘶哑愤怒:“高力士,你这老贼,竟敢要挟朕?!你可真对得起朕!”
高力士轻叹一声:“陛下,不是奴婢要挟,而是事实摆在眼前。陛下想必也明白,今日之局面,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陛下请自珍重!”
高力士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极为悲苦。他这用的是安抚之策,但无论将来结果如何,皇帝恐怕都很难原谅自己。
李亨嘴角哆嗦着,扬手指着高力士,却又无力地垂下来,低低道:“尔等究竟意欲何为?”
皇帝开始让步了。
高力士心里暗叹,却是扭头望向了一脸狂喜之色的鱼朝恩。高力士心道他们还能干什么,无非是想要让你退位,推老皇帝复位当傀儡,然后逍遥自在,把持朝政。而大唐王朝一旦被一群太监掌控,那结果……高力士想都不敢想。
鱼朝恩哈哈大笑:“陛下下达退位诏书,然后宣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及宗室皇亲进宫来,当面宣布退位就可以了。请陛下放心,奴婢等绝无为难陛下之意,无非是想要扶太上皇复位罢了。”
李亨嘴角一抽,这个时候,他心里那个懊悔啊就不用提了。恨不当初没听孔晟的劝告,没有诛杀鱼朝恩,结果酿成今日之祸,不可收拾。
鱼朝恩挥了挥手,张跃捧着几道事先拟好的诏命走过去摆在了李亨的案头上。其实就连李亨的掌玉玺太监都是鱼朝恩的人,李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即便是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太监侍卫中也有不少与鱼朝恩沆瀣一气啊。
李亨此刻是悔不当初。
若是当初听孔晟的话,将这阴狠手毒的鱼朝恩诛杀以绝后患,哪有今日的危机?今日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在李亨看来,这一切都来不及了。一旦自己被废,不管是谁当皇帝,都与他无关了,等待着他的必将是凄凉的命运。
鱼朝恩脸色振奋。
一切,都在按照他事先的谋划在走。只要皇帝连夜将三品以上的文武重臣召进宫来,当面宣布退位,然后老皇帝复位成为既定的事实,这一夜之间,大唐天下就变了天,由内宦掌控住局面。
此时此刻,他简直踌躇满志信心百倍,若不是自己为太监之身,他甚至都生出几分登基称帝的野心来。只要李亨退位,鱼朝恩等人就不怕老皇帝不受掌控,他们今夜就要掌握内宫和禁军大权,拿到这些权力,皇帝就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历朝历代,太监干政权倾朝野的先例比比皆是,鱼朝恩有信心创造史上最牛的太监当政的历史。
“陛下有旨,宣三品上文武大臣即刻进宫议事。”
“陛下诏命,四面宫门紧闭,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一道道皇帝诏命从宣政殿中发出,张跃那尖细嘶哑的嗓音在殿中久久回荡着,皇帝的脸色惨白无比。而即便是老皇帝,脸色其实也不怎么好看,但老皇帝眼眸中却渐渐掠起一抹兴奋的红光。
老皇帝心里也清楚,鱼朝恩等贼人是准备将自己当成傀儡来扶植的,但对于老皇帝来说,哪怕是重新成为名义上的帝王,对他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再说老皇帝当下还信心十足,他自信有把握登上皇位之后,拨乱反正,将真正的权力掌控在手掌心里。
至于鱼朝恩这些太监,也就是闹腾一阵罢了。区区阉贼,岂能当国?这是李隆基真实的想法。
李亨悲哀地望着李隆基,轻轻道:“父皇,这便是你想要的吗?祖宗江山沦落在贼人之手,后宫阉宦当政,你我父子必将沦为天下臣民讨伐的罪人……”
李隆基冷冷一笑:“昔日你与众人串通,在马嵬坡逼迫朕就范,与今日之情形有何差别?可恨你不仅将朕陛下皇位,还夺去了朕的爱妃的性命……”
李隆基咬着牙缓缓闭上眼睛,两颗浑浊的老泪滚落脸颊。
李亨嘴角一抽,缓缓垂下头去。
老皇帝的责问让他无言以对。事实上,当日在马嵬坡他一手导演的兵变和宫变,说白了也是篡位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他的方式相对温和,而老皇帝也做出了相应的让步。所以,表现出来的,才不是那么激烈。其实当时若是老皇帝稍有反抗,那就是流血宫变,毫无疑问。
直到这个时候,李亨才意识到,原来老皇帝竟然恨他至斯,原来杨贵妃的死将老皇帝伤得极深极深。在老皇帝心里,李亨这个儿子几乎与生死仇人没有两样。
但李亨旋即愤怒起来。当日那种危机的局面,若不是他当机立断,李唐江山就玩完了。而李唐万里瑰丽江山,就要沦丧在一个体态丰腴天生媚骨的女人之手――如此种种,李隆基竟然到现在还不悔悟?!
高力士缓缓退了下去,对于父子两代皇帝的恩怨,他比谁都清楚,但事关宫闱,又关乎天下大事,谁是谁非根本也很难说得清楚。
老皇帝嘴角哆嗦,肩头轻颤。
一想起香消玉殒的杨贵妃,他就悲伤难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想起李亨不仅下令逼迫杨玉环自缢身亡,还指使手下的文臣譬如那孔晟之流写下所谓“长恨歌”的传世诗篇,来对自己和玉环娘子的真挚情感进行无休止的嘲讽亵渎,老皇帝一念及此,陡然间愤怒起来,他霍然起身,扬手指着李亨怒吼起来:“你是朕的儿子,也是朕的太子,没有朕,你算什么?你无父无君,大逆不道,篡位称帝,还有什么颜面在朕面前大力凛然?”
“朕与玉环,情投意合,只为百年好合。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足不出深宫,也不曾干政弄权,你……你为何要将她逼上绝路?朕的爱妃死在你的手上,朕的皇位被你夺去,你还有脸在朕面前说什么?”
老皇帝情绪如此激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哪怕是高力士,这么久以来,都不曾见过老皇帝如此控制不住情绪的局面。
李亨脸色涨红,被老皇帝连番怒斥,掩口无言。
老皇帝因为情绪太过激动,身形都有些颤抖晃荡。高力士赶紧上前去搀扶住他,生怕他当场晕厥过去――昔日得知杨贵妃的死讯,老皇帝当场昏迷不醒,一连数日都水米不进哀痛不止。
李亨无言以对。杨贵妃的确是因他而死,但当时那种局面,军队哗变,天下臣民都将皇帝昏庸失政的罪责推给了杨玉环,如果不拿杨玉环开刀,李亨手下的将士也不买账啊。
现在想起来,将家国大事的重大责任推给一个女人,有些太无耻了。这个男人当政的王权社会,把一个弱女子推出来当挡箭牌和替罪羊,还能说什么呢?
然而,不逼死杨玉环,杨国忠就有可能被保住。而杨国忠不死,李亨今日之局面又无从得来。
李亨缓缓闭上眼睛,他不想再当着一群太监宫女的面,跟老皇帝争论什么谁是谁非,总之当日的事情,他并不后悔,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皇位,如果不是马嵬坡的变故,大唐如今走向何处,还真很难说。
不说别的,如果是李亨跟随老皇帝逃入蜀中,中原必然尽数落入安禄山之手。而到了那个时候,李唐王朝大概就只能龟缩在天府高原之上,倚仗地势险恶,来维持小王国的统治了。
李亨在灵武称帝,打出了平叛复唐的大旗,某种程度上说拯救了危如累卵的李唐王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