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争先查看的是徐州的消息。
徐州在卢植的进攻之下,如入无人之境。
半个月的时间,打下徐州城,紧接着,半个月时间,卢植的人马席卷整个青州,这徐州本就还有很多陶谦的残余势力,刘争在得到徐州的这些时间里,并没有真正将徐州掌控住。
所以徐州没有多少抵抗能力,很快就又重新被卢植占据了下来。
从淮南城退后的刘备的兵马,也改道去了徐州,汇合了卢植的兵马,更加加速了徐州的丢失。
对于徐州的丢失,刘争在淮南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不过他没有立刻带领自己的人去反击,而是又问了一下青州的情况。
本来刘争以为,青州那边的局势虽然恶劣,但是也不至于完全处于劣势,毕竟在最后的关头,刘争已经让徐州的太史慈过去支援。
但是刘争还是太小看袁绍了,袁绍身为能够和朝廷相抗衡的势力,手下自然是有着足够强悍的兵马,高览和鞠义的先锋军,确实在第一波进攻的时候没有打下青州。
但是却也是给了青州致命的一击,在太史慈的兵马过去支援青州的时候,速度还是慢了一步。
袁绍的后方几万大军一到青州,便加速了臧霸和管亥等人的败亡,最后臧霸和管亥虽然挡住了高览和鞠义的进攻,却是没能挡住袁绍的进攻。
就这样,在袁绍的大军追击的时候,太史慈的人马才姗姗来迟,最终依靠东莱郡和北海郡两个郡和袁绍的大军相抗衡。
本来有这两个郡,也足以和袁绍的人马暂时交战,不过占据了徐州的卢植的兵马,并没有杀去扬州,而是改道去配合袁绍,一起进攻青州刘争残余的兵力。
目的就是为了清剿刘争的残余兵力。
结果,青州的太史慈也没能够改变局势,在损失了过半兵马之后,不得已,许攸只能让他们暂时撤离。
利用许攸带过去的蒋钦这些水军的帮助来,从东莱的海岸撤离。
当太史慈和臧霸等人的残部,利用商船和水军的船只,回到扬州这边的时候,兵马损失惨重,几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一万余人。
等于青州的黄巾军残部,山贼兵马,甚至一半的太史慈本部的精锐,都损失殆尽了。
而且褚燕为了掩护众人撤退,在北海一战之中拖延敌军,最终战死。
这样的结果,传到了刘争这里的时候,刘争已经没有了那么悲伤。
经历过糜竺之死,刘争已经淡定了很多,虽然青州也丢了,但是自己手下的将领都还在,都还有重新打回去的一天。
接连丢了两个州,这个噩耗,对于刘争而言,虽然是坏消息,但是也不乏没有好消息。
虽然丢了地盘,但是也让刘争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之前的几年,他发展的太过于顺利,好像从没有遇到阻碍,天下英雄,于他而言,都是蝼蚁,不堪一击。
什么刘关张,什么吕布,在他手下,都是手下败将,这就导致了刘争以为这天下太过于容易,经此一战,让刘争清楚的明白了,原来他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并不是他刘争有多么的强,他只是别天下英雄知道的更多一些,占据了一些先天优势,才有今日的局面,稍有大意,刘争也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丢了徐州和青州,虽然地盘减少了,但是其实刘争的实力,并没有落后太多。
他的这一败,就像是历史上的曹操遭受了赤壁大败。
虽然是失败了,但是却让曹操懂的更多了,更加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计策去应对朝廷和袁绍了。
荆州还在刘争的掌控之中,扬州,如今集结了刘争所有的精锐,除非卢植和袁绍的兵马强攻,否则他们也打不过来。
毕竟卢植和袁绍,都没有自己的精锐水军,没有水军,就很难越过长江这到天险。
七月。
从青州败退下来的太史慈等人回到了吴郡。
吴郡的治所大堂里,这里聚集了刘争麾下的主要精锐成员。
大殿之中。
刘争沉默的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两侧,徐晃,文聘,吕布,高顺,裴元绍,等人依次站着。
中间,太史慈,管亥,臧霸三人跪在地上给刘争请罪。
“主公,末将几人无能,未能守住青州领地,还请主公治罪!”
太史慈是几个人之中地位最高的,所以站在最面前,也是最羞愧的一个。
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守护青州不利的罪名,但是太史慈不仅驰援青州没有啥功劳,还把徐州给丢了,双重打击下来,让太史慈整个人都不好了。
沉默的刘争,并没有因为太史慈他们打了败仗就责罚他们,毕竟这一场战斗,也不是他们的原因。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不太好的举动,赏罚分明的刘争,又不能不处罚他们。
“都起来吧,这一次的战斗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我们树敌太多,同时又有一些狂妄自大,没有搞清楚敌我局势,要说错,也是我的错,和你们没有关系。”
“不过你们始终都丢失了地盘,损兵折将,各罚一年的俸禄,统领军职下将一级,日后有功,再官复原职!”
对于刘争这样的责罚,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谢主公。”
“这一次我们损失了太多的兵马,不利于继续作战,吩咐我们的人马,全力守住目前的地盘,只要我们把战斗拖延下去,就是我们胜利了。”
安抚了一下这些遭遇了败仗的将士,刘争倒是并不担心他们,他更加担心的是,那些死去的将士们。
刘争军队之中,军饷和俸禄比其他的诸侯要高,因为刘争是募兵制度,而不是征兵,一旦战死,刘争要被那些死去的将士的家属,赔偿很多的钱。
不过这一次,死的都是黄巾军残部和山贼兵马,让刘争这边赔的钱倒是不多。
他需要赔偿的大多是太史慈手下损失的兵马,已经在淮南的时候,文聘军中死去的将士。
徐州在卢植的进攻之下,如入无人之境。
半个月的时间,打下徐州城,紧接着,半个月时间,卢植的人马席卷整个青州,这徐州本就还有很多陶谦的残余势力,刘争在得到徐州的这些时间里,并没有真正将徐州掌控住。
所以徐州没有多少抵抗能力,很快就又重新被卢植占据了下来。
从淮南城退后的刘备的兵马,也改道去了徐州,汇合了卢植的兵马,更加加速了徐州的丢失。
对于徐州的丢失,刘争在淮南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不过他没有立刻带领自己的人去反击,而是又问了一下青州的情况。
本来刘争以为,青州那边的局势虽然恶劣,但是也不至于完全处于劣势,毕竟在最后的关头,刘争已经让徐州的太史慈过去支援。
但是刘争还是太小看袁绍了,袁绍身为能够和朝廷相抗衡的势力,手下自然是有着足够强悍的兵马,高览和鞠义的先锋军,确实在第一波进攻的时候没有打下青州。
但是却也是给了青州致命的一击,在太史慈的兵马过去支援青州的时候,速度还是慢了一步。
袁绍的后方几万大军一到青州,便加速了臧霸和管亥等人的败亡,最后臧霸和管亥虽然挡住了高览和鞠义的进攻,却是没能挡住袁绍的进攻。
就这样,在袁绍的大军追击的时候,太史慈的人马才姗姗来迟,最终依靠东莱郡和北海郡两个郡和袁绍的大军相抗衡。
本来有这两个郡,也足以和袁绍的人马暂时交战,不过占据了徐州的卢植的兵马,并没有杀去扬州,而是改道去配合袁绍,一起进攻青州刘争残余的兵力。
目的就是为了清剿刘争的残余兵力。
结果,青州的太史慈也没能够改变局势,在损失了过半兵马之后,不得已,许攸只能让他们暂时撤离。
利用许攸带过去的蒋钦这些水军的帮助来,从东莱的海岸撤离。
当太史慈和臧霸等人的残部,利用商船和水军的船只,回到扬州这边的时候,兵马损失惨重,几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一万余人。
等于青州的黄巾军残部,山贼兵马,甚至一半的太史慈本部的精锐,都损失殆尽了。
而且褚燕为了掩护众人撤退,在北海一战之中拖延敌军,最终战死。
这样的结果,传到了刘争这里的时候,刘争已经没有了那么悲伤。
经历过糜竺之死,刘争已经淡定了很多,虽然青州也丢了,但是自己手下的将领都还在,都还有重新打回去的一天。
接连丢了两个州,这个噩耗,对于刘争而言,虽然是坏消息,但是也不乏没有好消息。
虽然丢了地盘,但是也让刘争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之前的几年,他发展的太过于顺利,好像从没有遇到阻碍,天下英雄,于他而言,都是蝼蚁,不堪一击。
什么刘关张,什么吕布,在他手下,都是手下败将,这就导致了刘争以为这天下太过于容易,经此一战,让刘争清楚的明白了,原来他太小看天下英雄了。
并不是他刘争有多么的强,他只是别天下英雄知道的更多一些,占据了一些先天优势,才有今日的局面,稍有大意,刘争也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丢了徐州和青州,虽然地盘减少了,但是其实刘争的实力,并没有落后太多。
他的这一败,就像是历史上的曹操遭受了赤壁大败。
虽然是失败了,但是却让曹操懂的更多了,更加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计策去应对朝廷和袁绍了。
荆州还在刘争的掌控之中,扬州,如今集结了刘争所有的精锐,除非卢植和袁绍的兵马强攻,否则他们也打不过来。
毕竟卢植和袁绍,都没有自己的精锐水军,没有水军,就很难越过长江这到天险。
七月。
从青州败退下来的太史慈等人回到了吴郡。
吴郡的治所大堂里,这里聚集了刘争麾下的主要精锐成员。
大殿之中。
刘争沉默的坐在椅子上,脸色阴沉,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两侧,徐晃,文聘,吕布,高顺,裴元绍,等人依次站着。
中间,太史慈,管亥,臧霸三人跪在地上给刘争请罪。
“主公,末将几人无能,未能守住青州领地,还请主公治罪!”
太史慈是几个人之中地位最高的,所以站在最面前,也是最羞愧的一个。
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守护青州不利的罪名,但是太史慈不仅驰援青州没有啥功劳,还把徐州给丢了,双重打击下来,让太史慈整个人都不好了。
沉默的刘争,并没有因为太史慈他们打了败仗就责罚他们,毕竟这一场战斗,也不是他们的原因。
不过这毕竟是一个不太好的举动,赏罚分明的刘争,又不能不处罚他们。
“都起来吧,这一次的战斗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我们树敌太多,同时又有一些狂妄自大,没有搞清楚敌我局势,要说错,也是我的错,和你们没有关系。”
“不过你们始终都丢失了地盘,损兵折将,各罚一年的俸禄,统领军职下将一级,日后有功,再官复原职!”
对于刘争这样的责罚,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谢主公。”
“这一次我们损失了太多的兵马,不利于继续作战,吩咐我们的人马,全力守住目前的地盘,只要我们把战斗拖延下去,就是我们胜利了。”
安抚了一下这些遭遇了败仗的将士,刘争倒是并不担心他们,他更加担心的是,那些死去的将士们。
刘争军队之中,军饷和俸禄比其他的诸侯要高,因为刘争是募兵制度,而不是征兵,一旦战死,刘争要被那些死去的将士的家属,赔偿很多的钱。
不过这一次,死的都是黄巾军残部和山贼兵马,让刘争这边赔的钱倒是不多。
他需要赔偿的大多是太史慈手下损失的兵马,已经在淮南的时候,文聘军中死去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