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死,带来的后果很严重。
首先是,盘踞在徐州的兵马,基本上不会继续在徐州逗留,直接开始往后撤离,全部逃回了青州。
虽然刘争派管亥占据了郯县,但是那些残军要逃走,依然可以绕过郯县,从其他路线逃回青州。
文丑、蒋奇手下还有万余骑兵,这些骑兵机动性强、来去自如,想要逃回青州很容易。
而高干、审配、纪逢等人,虽然大部分都是步兵,但是他们手下依然还有一部分兵马,这些人马,熟悉当地地形,逃回青州,也并不是一个难事。
刘争还在清扫刘备遗留下来的地盘时,这些人马就已经逃回了青州,并且根本没在青州多停留,便直接率领兵马返回了冀州。
他们知道仅凭现在剩下的这点人手,就算是镇守青州,也挡不住刘争的进攻。
加上袁绍新死,他们还得将袁绍的尸体带回冀州。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袁绍身死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北方。
还在兖州,攻打刘备的袁绍长子袁谭,听到自己父亲,战败身死的消息后,整个人大怒,就连兖州的战事他都不管,直接返回冀州的邺城。
因为袁绍有好几个儿子,又没有定下自己的继承人。
袁绍身死,就代表着他麾下的势力,有了一片空白期。
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次袁尚,都是有能力争夺一家之主的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小儿子袁买,只不过袁买还是一个娃娃,根本没能力争夺家主之位。
长子袁谭虽然是长子,但是和袁绍自己一样,并非袁绍的嫡子,他是庶出,而且过继给了袁绍的弟弟袁基。
这袁基在袁绍讨伐何苗的时候就被朝廷直接处决了,所以袁绍才感觉对不住自己这个弟弟,让长子袁谭过继给了袁基。
袁基是袁家的嫡长子,本来应该继承汝南袁氏的,不过袁基死后,袁术自动成为袁家的嫡长子,汝南袁氏也落入了袁术的手中。
袁绍当然不会看着汝南袁术落入袁术手中,这才出了这个馊主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袁基的基业,变相的想要继承袁家。
不过没成功罢了。
次子袁熙,是袁绍的嫡子,但是袁熙这厮是袁绍的前妻所生,前妻死后,袁熙在袁绍的面前并不得宠,很早就被袁绍打发去了幽州,充当幽州刺史不在身边。
真正有威胁的,就是袁绍的三子袁尚。
袁尚是袁绍的继妻刘氏所生,很得袁绍喜欢,因为袁尚这家伙和年轻的袁绍有几分相似,是袁绍选定的继承人。
只不过袁绍还没有确定袁尚是自己的继承人,他就已经率军出征,并且战死沙场。
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袁绍继承人未定,旗下几个儿子都有争夺家族之主的能力。
而且因为同父异母的原因,袁绍的三个儿子,都有各自的支持者。
当然,其中主要还是分为两派的。
长子袁谭一派。三子袁尚一派。
袁谭追随袁绍南征北战,大多数时候,都和袁绍手下的亲信比较聊得来,又是冀州刺史,主管了袁绍的手下的大军。
而袁尚则是因为有刘夫人支持,加上袁谭得罪了袁绍麾下很多谋士的缘故,让袁谭虽然得到了很多武将的支持,但是那些谋士,都是支持袁尚的。
袁绍之死的消息传回了邺城之后,袁谭和袁熙袁尚等人就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
袁谭在战场上,消息传给他的时候,已经晚了。
袁熙则是在幽州,消息传给他的时候,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只有袁尚在邺城,审配,纪逢本就和刘夫人很熟悉,对袁尚有几分支持,所以全力支持袁尚继位。
袁熙和袁谭带着人,来到了邺城后,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袁熙还好,他没有争夺家主之位的能力和 决心,既然袁绍的谋士,都拥立袁尚为主后,袁熙也不在意,他本身是幽州刺史,只要当好自己的幽州刺史就行了。
而袁谭可不一样,他本就是长子,现在在兖州又拥有五六万的兵马。手下还有高览,张郃二将。虽然现在只是在兖州和刘备交战,但是他有这个实力和和袁尚比一比手腕子。
所以袁谭在回到了邺城之后,知道事不可为,立刻就不说话,而是直接返回了兖州,在战场上,调集了自己的兵马,从兖州撤了回来,带上张郃,高览二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杀回了邺城。
邺城之中的袁尚虽然继承了家主的位置,可是他在邺城的兵力不多,有的也不过就是一些文丑带回来的骑兵而已。
人数比不过袁谭,手下又没有大将镇守,挡不住袁谭的进攻,一番大战之中,袁尚只能逃去了青州。
妄图在青州暂时休养生息,慢慢和袁谭争夺北方正主的事情。
而袁家内斗,也给了刘备喘息的时机,刘备带着人回到了兖州之后,正是兵力大增的时候,不过刘备在徐州损失了太多的兵马,他也只是将兖州丢失的领地夺回来,没敢继续进攻冀州。
因为刘备也担心,一旦自己进攻冀州的话,会让袁家兄弟的内斗变成一致对外。
刘备也乐于看见这样的内斗戏码。等袁家兄弟自己内斗损失惨重之后,刘备才会出手,坐收渔翁之利。
而对于此事的刘争而言,也同样如此,他全力击杀袁绍的目的,也正是想要坐看袁家内斗。
袁家兄弟内斗,本来统一调度的三个州郡,在这个时候,就要分裂。
袁谭占据冀州,小部分并州,袁熙占据幽州,袁尚则是青州。
因为袁谭势大,袁熙和袁尚二人逐渐有联合之势。
这样的情况,对于刘争而言反而是好事,毕竟他们内斗,刘争才能够逐个击破,也能够不费什么力气,在他们之中玩弄手段计谋,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收编北方几个州。
平息了徐州的战斗之中,刘争本可以继续北上攻打青州,将青州也给夺回来。
只不过,他没有。
首先是,盘踞在徐州的兵马,基本上不会继续在徐州逗留,直接开始往后撤离,全部逃回了青州。
虽然刘争派管亥占据了郯县,但是那些残军要逃走,依然可以绕过郯县,从其他路线逃回青州。
文丑、蒋奇手下还有万余骑兵,这些骑兵机动性强、来去自如,想要逃回青州很容易。
而高干、审配、纪逢等人,虽然大部分都是步兵,但是他们手下依然还有一部分兵马,这些人马,熟悉当地地形,逃回青州,也并不是一个难事。
刘争还在清扫刘备遗留下来的地盘时,这些人马就已经逃回了青州,并且根本没在青州多停留,便直接率领兵马返回了冀州。
他们知道仅凭现在剩下的这点人手,就算是镇守青州,也挡不住刘争的进攻。
加上袁绍新死,他们还得将袁绍的尸体带回冀州。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袁绍身死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北方。
还在兖州,攻打刘备的袁绍长子袁谭,听到自己父亲,战败身死的消息后,整个人大怒,就连兖州的战事他都不管,直接返回冀州的邺城。
因为袁绍有好几个儿子,又没有定下自己的继承人。
袁绍身死,就代表着他麾下的势力,有了一片空白期。
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次袁尚,都是有能力争夺一家之主的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小儿子袁买,只不过袁买还是一个娃娃,根本没能力争夺家主之位。
长子袁谭虽然是长子,但是和袁绍自己一样,并非袁绍的嫡子,他是庶出,而且过继给了袁绍的弟弟袁基。
这袁基在袁绍讨伐何苗的时候就被朝廷直接处决了,所以袁绍才感觉对不住自己这个弟弟,让长子袁谭过继给了袁基。
袁基是袁家的嫡长子,本来应该继承汝南袁氏的,不过袁基死后,袁术自动成为袁家的嫡长子,汝南袁氏也落入了袁术的手中。
袁绍当然不会看着汝南袁术落入袁术手中,这才出了这个馊主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袁基的基业,变相的想要继承袁家。
不过没成功罢了。
次子袁熙,是袁绍的嫡子,但是袁熙这厮是袁绍的前妻所生,前妻死后,袁熙在袁绍的面前并不得宠,很早就被袁绍打发去了幽州,充当幽州刺史不在身边。
真正有威胁的,就是袁绍的三子袁尚。
袁尚是袁绍的继妻刘氏所生,很得袁绍喜欢,因为袁尚这家伙和年轻的袁绍有几分相似,是袁绍选定的继承人。
只不过袁绍还没有确定袁尚是自己的继承人,他就已经率军出征,并且战死沙场。
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袁绍继承人未定,旗下几个儿子都有争夺家族之主的能力。
而且因为同父异母的原因,袁绍的三个儿子,都有各自的支持者。
当然,其中主要还是分为两派的。
长子袁谭一派。三子袁尚一派。
袁谭追随袁绍南征北战,大多数时候,都和袁绍手下的亲信比较聊得来,又是冀州刺史,主管了袁绍的手下的大军。
而袁尚则是因为有刘夫人支持,加上袁谭得罪了袁绍麾下很多谋士的缘故,让袁谭虽然得到了很多武将的支持,但是那些谋士,都是支持袁尚的。
袁绍之死的消息传回了邺城之后,袁谭和袁熙袁尚等人就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
袁谭在战场上,消息传给他的时候,已经晚了。
袁熙则是在幽州,消息传给他的时候,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只有袁尚在邺城,审配,纪逢本就和刘夫人很熟悉,对袁尚有几分支持,所以全力支持袁尚继位。
袁熙和袁谭带着人,来到了邺城后,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袁熙还好,他没有争夺家主之位的能力和 决心,既然袁绍的谋士,都拥立袁尚为主后,袁熙也不在意,他本身是幽州刺史,只要当好自己的幽州刺史就行了。
而袁谭可不一样,他本就是长子,现在在兖州又拥有五六万的兵马。手下还有高览,张郃二将。虽然现在只是在兖州和刘备交战,但是他有这个实力和和袁尚比一比手腕子。
所以袁谭在回到了邺城之后,知道事不可为,立刻就不说话,而是直接返回了兖州,在战场上,调集了自己的兵马,从兖州撤了回来,带上张郃,高览二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杀回了邺城。
邺城之中的袁尚虽然继承了家主的位置,可是他在邺城的兵力不多,有的也不过就是一些文丑带回来的骑兵而已。
人数比不过袁谭,手下又没有大将镇守,挡不住袁谭的进攻,一番大战之中,袁尚只能逃去了青州。
妄图在青州暂时休养生息,慢慢和袁谭争夺北方正主的事情。
而袁家内斗,也给了刘备喘息的时机,刘备带着人回到了兖州之后,正是兵力大增的时候,不过刘备在徐州损失了太多的兵马,他也只是将兖州丢失的领地夺回来,没敢继续进攻冀州。
因为刘备也担心,一旦自己进攻冀州的话,会让袁家兄弟的内斗变成一致对外。
刘备也乐于看见这样的内斗戏码。等袁家兄弟自己内斗损失惨重之后,刘备才会出手,坐收渔翁之利。
而对于此事的刘争而言,也同样如此,他全力击杀袁绍的目的,也正是想要坐看袁家内斗。
袁家兄弟内斗,本来统一调度的三个州郡,在这个时候,就要分裂。
袁谭占据冀州,小部分并州,袁熙占据幽州,袁尚则是青州。
因为袁谭势大,袁熙和袁尚二人逐渐有联合之势。
这样的情况,对于刘争而言反而是好事,毕竟他们内斗,刘争才能够逐个击破,也能够不费什么力气,在他们之中玩弄手段计谋,甚至不费吹灰之力就收编北方几个州。
平息了徐州的战斗之中,刘争本可以继续北上攻打青州,将青州也给夺回来。
只不过,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