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响起来时,天色尚早,东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
但整个明水洞已经完全沸腾了。
青石板铺就的小广场上,几十个吹鼓手玩命儿地演奏着,唢呐、竹笛、花鼓和铜锣的声音震天响;六大家的子侄们络绎不绝地将大大小小的箱笼搬出来,在广场上摆得整整齐齐;广场四周几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六大家的大媳妇儿小婶子们穿戴地整整齐齐,叽叽喳喳闲聊着、笑闹着,广场上充满了浓浓的闽音;小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不分男女,个个手中举着糖果、玩具你追我赶,开心的笑声连鞭炮的炸响都盖不住;离小广场稍远一点的草地上,朦朦胧胧的人影正牵着马、驴、走骡等牲口,忙着套车――这是为了装嫁妆的。
自古国人的婚礼最是热闹,何况今日出嫁的乃是代表六大家、代表明水洞的大姑颜如雪,所以整个明水洞的人差不多都被分派了各种任务,小两千人几乎全出来了,看上去格外隆重而热烈。
迎亲队伍最早抵达的,是护送引客和两班八音队的骑兵营第一连,一百多号精壮骑士在刘仲文的率领下远远地排成了方阵;自刘仲文以下,每个人虽都光着头,但还是着了半身甲,只在外面套了一件红色罩衣,马鞍后的甲包鼓鼓囊囊,头盔和武器都装在里面呢――这是事先就议定了的,特殊时期,万事小心为上。
两班八音队到了以后立刻和明水洞的吹鼓手们干上了,鼓足了劲儿相互比试看谁的声音大,一个个吹得脸红筋涨的。
三名迎客分别是楚宁、陈尚仁和刘之洋――他们都是楚凡的叔伯辈,与明水洞这边的四名送客杨天生、李国助、林三娃以及六大家中方家家主方子明地位正相当。
刘之洋也是腊月底才赶过来的,不仅他自己,刘仲文的娘也跟着过来了,就是专门为了参加楚凡的婚礼;他是楚凡他爹的发小,也是楚凡发小他爹,理所当然便成了三名迎客之一。
身为东江镇海防游击,再加上还要顺道儿带上不少楚家宗亲,所以刘之洋专门调拨了麾下三艘大船,以壮声威;等到了城山码头一看,刘之洋也还罢了,他手下那帮子原本趾高气扬的营兵一下就蔫了――长崎海战中缴获的船都泊在那儿呢,别说三艘盖伦巨舰了,就是那艘二号福船也比他们的海沧船大了一圈!
相比营兵们,刘之洋的心情就复杂多了,既为子侄们的巨大成就欣喜雀跃,又为自己乃至整个朝廷的经制之师黯然神伤――堂堂大明朝廷,费了那么多粮饷、经营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赶不上子侄们短短一年时间就折腾出来的船队!
等到了水山脚下的大宅后,刘之洋的这种感叹就更加强烈了:分明是统帅成亲的大好日子,可整个大宅乃至元故宫一带仍是气象森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暗桩明哨密布不说,三三两两的夜不收一人双马、来去如风,更有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战士,踏着整齐地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穿梭巡逻。
即便是到了大宅里面,谁是老百姓谁是复辽军战士仍一目了然――那些身着便装的战士们但凡出门,不管三人还是五个,必然走成一个纵列;即便他们停下来,也和老百姓迥然不同,站着必然腰板挺直,仿佛一颗苍松也似,坐着必然双腿微张,双手扶在膝上,宛如一个模子铸出来一般。
一辈子混迹营伍的刘之洋一向自诩看遍了天下强兵,可就算是他最为推崇的浙兵――那可是戚少保亲自调教出来的――在军营内还能整齐划一,出了营门也一样放了羊,哪能像复辽军这般严整?
这些还都是间接的观感,等到看了自家儿子的骑兵营的操练后,刘之洋差点惊掉了下巴。
刘仲文随便挑了一个排,向他展示了如何冲阵;骑兵们的精良装备也还罢了,可他们那阵型却让刘之洋极为震惊――三列横阵排得极为紧密,两人之间几乎是马镫挨着马镫!紧密的骑阵从正面看过去,像是平地里长出了一排马槊的森林!
刘仲文稍一讲解,刘之洋便明白了这骑阵的妙用――这是从坚如磐石的长枪步阵演化而来,而骑兵的高速冲击则让这种紧凑阵型的威力比之步阵大了何止数倍……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就在刘之洋想得出神的时候,李国助他们四人已经迎了上来,拱手道贺,三名迎客赶紧拱手回礼。
相互介绍之后,李国助他们寒暄着将三人让到了杨家大宅的花厅中闲聊起来。
其他五人不论,李国助和刘之洋肩并肩坐着,聊得极为欢畅――和东江镇商谈开采朝鲜铁矿事宜是李国助主动请缨的,临行前楚凡便让他去找刘之洋,所以李国助先去了游击将军驻跸的长山岛;二人脾气秉性甚是相投,竟是一见如故;在长山岛稍作盘桓后,刘之洋更是亲自陪着李国助去往广鹿岛,拖上尚可喜一同来到了皮岛,只可惜毛文龙恰好去了登州;三人无奈,只得转身又赶往登州,却又扑了个空,其时已是腊月中旬,李国助算算日子,干脆搭了刘之洋的顺风船回了济州岛。
是以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此刻自是聊得火热。
很快话题便转到了开采铁矿这个计划上,刘之洋感觉问题不大,毕竟整个东江镇在袁崇焕履新之后,日子越发难过了,“袁某人上任伊始,便将东江镇的钱粮发放从登州转到了宁远,借此向毛帅施压,要他‘核准营兵,据实上报,以备赉发’,这不明摆着要拿毛帅开刀了嘛!”
“此事亦仙早有所料……临行之前他曾叮嘱过我,如能面见毛大帅,当于时机成熟时委婉告之……袁督将不利于他!”听他这么说,李国助点点头后低声说道。
“这何须你多言,俺们早看出来了……袁某人当初还在宁远道任上便没少泼毛帅的污水,如今得了这蓟辽总督的位子,毛帅还能落什么好?……无非又是砍钱粮、掺沙子、又拉又打那一套罢了……只是苦了俺们这些实力抗鞑之人!”刘之洋苦着脸回应道。
“只怕……没这么简单,”李国助看了刘之洋一眼,沉吟道,“我听亦仙那意思,袁督想要的,应是整个东江镇和……毛帅的脑袋!”
“他敢!”刘之洋闻言大惊,下意识喊了出来,惹得厅里其他人纷纷侧目而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才放低了声音道,“毛帅可是总镇,手里还有先帝钦赐的王命旗牌……别说杀,就算要撤了毛帅,他袁某人都得请旨,除非……”
说到这里,刘之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张皇地看向了李国助,后者缓缓点了点头,牙缝里迸出了两个字,惊得刘之洋面如金纸。(未完待续。)
但整个明水洞已经完全沸腾了。
青石板铺就的小广场上,几十个吹鼓手玩命儿地演奏着,唢呐、竹笛、花鼓和铜锣的声音震天响;六大家的子侄们络绎不绝地将大大小小的箱笼搬出来,在广场上摆得整整齐齐;广场四周几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六大家的大媳妇儿小婶子们穿戴地整整齐齐,叽叽喳喳闲聊着、笑闹着,广场上充满了浓浓的闽音;小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不分男女,个个手中举着糖果、玩具你追我赶,开心的笑声连鞭炮的炸响都盖不住;离小广场稍远一点的草地上,朦朦胧胧的人影正牵着马、驴、走骡等牲口,忙着套车――这是为了装嫁妆的。
自古国人的婚礼最是热闹,何况今日出嫁的乃是代表六大家、代表明水洞的大姑颜如雪,所以整个明水洞的人差不多都被分派了各种任务,小两千人几乎全出来了,看上去格外隆重而热烈。
迎亲队伍最早抵达的,是护送引客和两班八音队的骑兵营第一连,一百多号精壮骑士在刘仲文的率领下远远地排成了方阵;自刘仲文以下,每个人虽都光着头,但还是着了半身甲,只在外面套了一件红色罩衣,马鞍后的甲包鼓鼓囊囊,头盔和武器都装在里面呢――这是事先就议定了的,特殊时期,万事小心为上。
两班八音队到了以后立刻和明水洞的吹鼓手们干上了,鼓足了劲儿相互比试看谁的声音大,一个个吹得脸红筋涨的。
三名迎客分别是楚宁、陈尚仁和刘之洋――他们都是楚凡的叔伯辈,与明水洞这边的四名送客杨天生、李国助、林三娃以及六大家中方家家主方子明地位正相当。
刘之洋也是腊月底才赶过来的,不仅他自己,刘仲文的娘也跟着过来了,就是专门为了参加楚凡的婚礼;他是楚凡他爹的发小,也是楚凡发小他爹,理所当然便成了三名迎客之一。
身为东江镇海防游击,再加上还要顺道儿带上不少楚家宗亲,所以刘之洋专门调拨了麾下三艘大船,以壮声威;等到了城山码头一看,刘之洋也还罢了,他手下那帮子原本趾高气扬的营兵一下就蔫了――长崎海战中缴获的船都泊在那儿呢,别说三艘盖伦巨舰了,就是那艘二号福船也比他们的海沧船大了一圈!
相比营兵们,刘之洋的心情就复杂多了,既为子侄们的巨大成就欣喜雀跃,又为自己乃至整个朝廷的经制之师黯然神伤――堂堂大明朝廷,费了那么多粮饷、经营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赶不上子侄们短短一年时间就折腾出来的船队!
等到了水山脚下的大宅后,刘之洋的这种感叹就更加强烈了:分明是统帅成亲的大好日子,可整个大宅乃至元故宫一带仍是气象森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暗桩明哨密布不说,三三两两的夜不收一人双马、来去如风,更有一队队荷枪实弹的战士,踏着整齐地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穿梭巡逻。
即便是到了大宅里面,谁是老百姓谁是复辽军战士仍一目了然――那些身着便装的战士们但凡出门,不管三人还是五个,必然走成一个纵列;即便他们停下来,也和老百姓迥然不同,站着必然腰板挺直,仿佛一颗苍松也似,坐着必然双腿微张,双手扶在膝上,宛如一个模子铸出来一般。
一辈子混迹营伍的刘之洋一向自诩看遍了天下强兵,可就算是他最为推崇的浙兵――那可是戚少保亲自调教出来的――在军营内还能整齐划一,出了营门也一样放了羊,哪能像复辽军这般严整?
这些还都是间接的观感,等到看了自家儿子的骑兵营的操练后,刘之洋差点惊掉了下巴。
刘仲文随便挑了一个排,向他展示了如何冲阵;骑兵们的精良装备也还罢了,可他们那阵型却让刘之洋极为震惊――三列横阵排得极为紧密,两人之间几乎是马镫挨着马镫!紧密的骑阵从正面看过去,像是平地里长出了一排马槊的森林!
刘仲文稍一讲解,刘之洋便明白了这骑阵的妙用――这是从坚如磐石的长枪步阵演化而来,而骑兵的高速冲击则让这种紧凑阵型的威力比之步阵大了何止数倍……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就在刘之洋想得出神的时候,李国助他们四人已经迎了上来,拱手道贺,三名迎客赶紧拱手回礼。
相互介绍之后,李国助他们寒暄着将三人让到了杨家大宅的花厅中闲聊起来。
其他五人不论,李国助和刘之洋肩并肩坐着,聊得极为欢畅――和东江镇商谈开采朝鲜铁矿事宜是李国助主动请缨的,临行前楚凡便让他去找刘之洋,所以李国助先去了游击将军驻跸的长山岛;二人脾气秉性甚是相投,竟是一见如故;在长山岛稍作盘桓后,刘之洋更是亲自陪着李国助去往广鹿岛,拖上尚可喜一同来到了皮岛,只可惜毛文龙恰好去了登州;三人无奈,只得转身又赶往登州,却又扑了个空,其时已是腊月中旬,李国助算算日子,干脆搭了刘之洋的顺风船回了济州岛。
是以二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此刻自是聊得火热。
很快话题便转到了开采铁矿这个计划上,刘之洋感觉问题不大,毕竟整个东江镇在袁崇焕履新之后,日子越发难过了,“袁某人上任伊始,便将东江镇的钱粮发放从登州转到了宁远,借此向毛帅施压,要他‘核准营兵,据实上报,以备赉发’,这不明摆着要拿毛帅开刀了嘛!”
“此事亦仙早有所料……临行之前他曾叮嘱过我,如能面见毛大帅,当于时机成熟时委婉告之……袁督将不利于他!”听他这么说,李国助点点头后低声说道。
“这何须你多言,俺们早看出来了……袁某人当初还在宁远道任上便没少泼毛帅的污水,如今得了这蓟辽总督的位子,毛帅还能落什么好?……无非又是砍钱粮、掺沙子、又拉又打那一套罢了……只是苦了俺们这些实力抗鞑之人!”刘之洋苦着脸回应道。
“只怕……没这么简单,”李国助看了刘之洋一眼,沉吟道,“我听亦仙那意思,袁督想要的,应是整个东江镇和……毛帅的脑袋!”
“他敢!”刘之洋闻言大惊,下意识喊了出来,惹得厅里其他人纷纷侧目而视;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才放低了声音道,“毛帅可是总镇,手里还有先帝钦赐的王命旗牌……别说杀,就算要撤了毛帅,他袁某人都得请旨,除非……”
说到这里,刘之洋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张皇地看向了李国助,后者缓缓点了点头,牙缝里迸出了两个字,惊得刘之洋面如金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