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殿的酒宴出了场闹剧,不过也只是个小插曲,皇帝发了通火,贬了几个闹事者,酒宴继续。

    酒宴上,皇帝也宣布了实封的旨意,政事堂负责此事,即将拿出一份实封名单出来。

    “诸位功臣将士们的爵位可能有所调整,但都是论功行赏,且开国实封爵都将为实封,有封地有封户邑民。”

    听到皇帝亲自确认这个消息,众臣们的心情无不喜悦。

    魏王存孝哈哈大笑,忍不住问皇帝,“实封之后,封臣诸侯是否就要离京就藩之国,然后不得离藩?”

    这也是许多大臣们关心的问题。

    他们都知道实封是要分到边疆去的,若是分封后就不能离藩,那就要去当野蛮人了。

    “分封赐邑,那是赏赐功勋,诸侯们一样可以担任朝廷官职。”

    不但是异姓功臣,就是宗室皇族,分封后也一样可以担任朝廷官职,前提是有才有功。若是不任职时,则确实需要返回封地藩国,特别是他们的家眷是必须留在藩国的。

    当然,朝廷也会考虑这些封臣子弟们的教育等问题,因此适龄者送入崇文馆、国子监等学校读书,长大还可以优选入亲勋翊卫府当宫廷侍卫。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质子,更能有效的加强中原与诸侯们的关系。

    “这样好,这样好。”存孝哈哈大笑,管他封到哪去,不妨碍他继续在中原当官,就很不错,两不耽误,在边疆有了块可以世袭的封地,中原这边也没妨碍。

    众臣们也都放下心来。

    其实关于这点,之前宰相们也是多有争议。如萧瑀和陈叔达就认为,皇族宗室子弟分封,待年满十八岁后就藩之国,此后每两到三年入京朝见一次,然后其余时间就不得离开封地。甚至杜淹更提出,宗室子弟就藩之后,就不得再离藩,更不得入京,以免以后发生麻烦。

    相反,侯莫陈乂则提出,宗室子弟应当养在京师,虽分封,但永不就藩,封地只派国官管理,得租赋收入,以免藩王在地方作乱。

    这两种想法,其实在后世比较有名的就是明清的做法,明朝便是不许藩王入京,分封地方,圈养在地方的王府中,甚至轻易都不得出王府所在地。而清朝却又恰巧相反,清朝则是不许藩王出京。

    唐朝时,一开始也是分封宗室就藩之国的,但后来有齐王佑等的谋反叛乱,所有后来干脆也就不让他们就藩,尤其是玄宗继位后,干脆建立了十王院百孙院这样专门圈养皇族的地方,派专人看管,极为严格。

    各朝有各朝的作法,各有利弊。

    罗成始终认为,宗室应当成为助力,为国家和皇朝的屏藩,而不是一直防敌人一样。

    秦朝一统天下,那般强大,可就因为始皇帝对皇族削弱太厉害,结果导致赵高和李斯这一宫廷宦官和朝廷宰相的联手,就主掌了国家政权,皇帝都只成了傀儡,而且天下无一人能够保护皇帝。

    当年汉朝立国后,便大肆分封诸王,可以说若不是如此,说不定大汉也就二世而亡了,诸吕夺位,说不定就成了吕氏天下。

    而曹魏政权的灭亡,也可以说是对宗室防范过严导致,宗室不能护佑朝廷。司马氏篡夺曹家政权,建立晋朝,于是吸取了曹家教训,大分封宗室,还给了汉朝诸王都不曾有的大权,上马统兵下马管民,结果又因宗室权柄过大,且多分封于腹心之地,导致了八王之乱。

    其实历朝历代的政策,都不过是在修补前朝政策上的一些错误,修修改改,兜兜转转,没什么新鲜的。

    罗成希望宗室能够成为朝廷屏藩,成为皇权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又要防范他们坐大,反过来威胁皇权。

    于是他最终还是决定,边疆分封且实行推恩令,并加以控制封国的兵权等。

    只要让封国的兵权、经济权甚至是立法司法等权,都由朝廷控制,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平衡,不致于失控。

    既要让诸侯们拥有一定的实力,不致于只成为养的一头猪,又不能让他们过于强大。

    至于分封之地,罗成更是慎之又慎,经过无数次的思虑后,罗成决定了分封的四大方向。

    东面,将白水黑水之地,拿来分封。那里是靺鞨人的地盘,但地方大,靺鞨部落多,也比较分散,眼下他们对朝廷也还算臣服,分封一些诸侯是没问题的,将来诸侯壮大,移民繁衍,再扩大地盘,慢慢的把这些化外蛮荒之地,也变为汉家疆土。

    向南,则是分封到广南道以南以东的地方去,那里是林邑以及真腊,更南是扶南国。

    西南,则可分封到云南之南,西北,可分封到青海。

    至于西域,虽此时还在西突厥之下,但罗成认为,西域之地比较重要,应当将来由朝廷征服之后设立道郡直辖。

    至于北面诸地,阴山南北也已经都设立了郡县,朝廷直辖。至于更漠北之地,朝廷暂时不打算分封到那去。

    而燕山北的奚、契之地,会少量分封一些宗室子弟,形成宗室封国与奚契并存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大的战略布局,分封的方向和范围已经定下,但谁分封到哪,封多少地,这则还要具体的商议拟定,名单一时还不会出。

    虽具体分封还未颁下,但众臣们已经得到了皇帝亲自的肯定,个个心情大好。虽然也有如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这样坚决反对分封的宰相,认为实封并不是好事,他会削弱朝廷力量,将来甚至可能形成威胁。

    毕竟实封就得给人口,这个诸侯给几千,那个给几百,这可不是小数字,加起来会带来大量的人口外流。

    而且他们也认为,如白山黑水、青海湖边、天南占城、云南之南这些地方,根本难以立足生存,更别提长远发展了。诸侯过去,朝廷不但得给人,还得派兵给他们,那里遍地蛮夷,说不好就国灭人亡。

    但皇帝还是坚持分封。

    分封一则强皇族之力,二则酬功臣之勋,三则还可开疆拓土,若是几代之后,边疆封侯站住了脚,则边患问题可能就大大减少,朝廷的边地开支减少,更别说还能开疆拓土了。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章节目录

隋唐大猛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隋唐大猛士,隋唐大猛士,一本书并收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