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显波和后宫三位女人谈过话后就开始着手布局政改的事情。
第一步就是将郑泰调回京师任户部外贸司司长,官阶二品。汉王朱朝阳接任郑泰担任大明印度商队总指挥。这一人事变动让朝中文武百官又出乎意料,郑泰长期为大明的海外贸易奔波,现在调回京师,官居二品也算是朝廷和皇上对他的奖励。
按说接替的人完全可以从其他商船队中选取,而汉王身份特殊,曾经都任过兵部侍郎,是目前朱朝阳最实际也最高的官阶了。虽然商贸大队的指挥最低也是四品衔,但和兵部侍郎无法相提并论。
何况前一段时间,皇上南巡,主持国事的是汉王。朝中大臣们都认为皇上会很快立汉王为储君。而结果是皇上南巡归来,立即将汉王外派,如今又降格为一个商贸队的指挥。难道皇上的心目中的人选又换了?
这些官员们的猜测马上就会落实到行动上,朝中官员们在调令下达后,又开始活动起来,尤其是以王承恩为首的世家门。
也不管皇上具体是怎么想的,王承恩和手下的人又开始在朝中百官中开始活动了。
这让朱显波没想到,看起来自己还是高估这些人了。所到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这里,为官者总是想让自己更进一步,让自己的家族势力更加庞大。皇上一日不立储君,他们就都有机会。
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定,也为了顺利的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朱显波必须尽快立储君,同时清理那些盘踞在皇权左右的各种家族力量。
于是朱显波第一个想到了徐光启。这个当朝首相是朱显波一首提拔起来的,要说有什么势力的话也主要是依靠朝廷这些年任官的积累。
“徐相,朕想让朝阳在印度锻炼锻炼,可朝中有些官员似乎误会了。朕当如何是好?”
“微臣以为,汉王殿下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才华,皇上如果有意立汉王为储君,不妨早立,这样也好阻止群臣进一步分化。”
“你看看这份政改计划书。”朱显波将自己这些天来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一份初稿交给徐光启。
徐光启结果计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先是十分迷惑,接着是邹然紧张,一会之后就大汗淋淋了。
“皇上,你这是?”
徐光启真的不明白眼前这位皇帝要做什么了。
朱显波的大气开明,徐光启早在九江教书的时候就领教过了。新皇登基二十年来,各种新颖的想法层出不穷,令群臣们无所适从。但出发点都是为了丰富国库,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力量。而事后都被证明朱显波是对的。尤其是开放海禁,实行对外贸易。
不但为大明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银子,也让大明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赋税却在下降。
升格锦衣卫,改革兵部,大练水军,这些不但没有拖垮大明,反而让大明的疆域越来越宽广。
如果说这些都是一个英明的皇上应该拥有的抱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改革似乎都是限制皇权,削弱现有贵族利益的。
徐光启当然不明白为什么要一切听凭资本说话,也不敢苟同,那样一来就等于那些地方富商地主老财都可能比一个县令甚至一个知府还更有发言权,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至少在大明历代,甚至往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不可思议的。士农工商,士是第一位的。要是这样颠倒过来,那天下读书人情何以堪。整个社会秩序不是乱套了吗?
“皇上……”徐光启欲言又止。
“你先把计划书看完再回答朕。”朱显波很平和的看着徐光启,在他看来徐光启到目前为止的反应都算正常。
徐光启只得继续往下看,后面就是关于军政分离,政法分离。核心内容居然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皇上,微臣不敢苟同。且不说新设立这些机构需要耗费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权分立,那最终的裁决权怎么办?如果皇上不具备最终的裁决权,那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如归改革太过冒险,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朱显波这个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徐光启说的也没错,要让明代人接受他这个后世来的人提出的三权分立确实太难了。他们宁愿相信大明帝国被推翻,换别人做皇帝,也不相信皇上会在自己当政期间推行三权分立。
“朕也不是说要一步到位,但是应该从现在开始积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可以先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皇上,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皇上行使。
皇上拥有对议会立法的否决权,一切在议会通过的立法都必须通过皇上签署后再生效。同样如果议会成员不能代表当下百姓的呼声时,皇上可以行使权力解散议会。再另想选举出议会成员组成新议会。
这样既保障了皇权,也给予议会相当的立法自由。
当然还可以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监察权、考试权,各自**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这样既能避免极端的集权影响社会进步也能避免极端的**造成政府机构的涣散。”
朱显波侃侃而谈,也不管徐光启能否消化,至少要让徐光启能够认真去思考自己的政改计划,而不是一味的拒绝。
当然这个过是十分艰难的,站在私人的立场,徐光启绝对信任朱显波的。站在首相的立场上,徐光启也是忠诚于朱显波的。
朱显波既然坚持要进行改革,想必有他的道理。徐光启也明白皇上的苦心,一般的皇上登基之后想尽千方百计聚集皇权,而朱显波在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之后却提出来要改革,还政于民,逐渐开化。
“皇上,微臣不明数权分立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我们羸弱的大明逐渐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朝中百官在皇上的带领下十分勤勉,政事几乎没有积累。
不是微臣保守,臣以为朝中政局还是应该以稳定为主。皇上的改革看来十分美好,但是如果在实行过程中免不了要触犯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可没有皇上如此开明,一定会竭尽全力阻扰改革。
两相比较,孰轻孰重,还请皇上三思。”
徐光启尽管对改革计划表示了反对,但一如既往的没有将话说死。这是他从政多年来慢慢学会的习惯。毕竟现在是皇权至少的年代,谁知道这个皇上是心血来潮还是咬有意试验朝中文武百官的忠诚呢。
朱显波还想继续演说,但自己想想,这也怪不了徐光启,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权分立的思想也是发展了上百年才逐渐成熟的。自己在这个国泰民安的节骨眼上提出要改革,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忠臣孝子们肯定一时无法接受。
看来要想推行改革,必须用新人,至少在一些关键部位启用思想开化的人然后逐渐铺开。
想到新人,朱显波自然想到了邢强、孙晓跟和吴宝定,这些人和自己一样来自后世,同样知晓三权分立。但是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持才傲物,又或者利用自己穿越的优势投机取巧,将来一旦重权在握会不会倒行逆施,甚至变本加厉的主张实行**呢?
这让朱显波也为难了。
“徐相,今日朕让你看改革计划也是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既然爱卿倾向于保持现状,朕回考虑爱卿的意见。但是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改革,朕希望你明白也要牢记一点,朕之所以这么做的初衷。朕是想让大明永远比其他各国领先一步,只有这样,我们大明才能确保国泰民安。
只有在制度上领先,我们才能确保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领先。领先有时候也是一件痛苦的,因为前面没有追赶的目标,也许你曾经听过那个古老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朕不想做乌龟,当然也不愿意做半路睡觉的兔子。我们不改革,不进步的结局是乌龟还是兔子很难说。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关于改革的想法随时都可以来找朕。
你不是有很多西洋的朋友吗?必要的时候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西方人在关于政改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微臣谨遵皇上教诲。”
徐光启总算舒了一口气,眼前这个开明的皇帝,其实在以往很多的改革中,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虽然事后都证明是对的,但在推行新制度之前都是毫不犹豫的逼迫群臣接受。也许这次涉及面太广,也许皇上自己也没想好,所以才没有逼自己表态。
:
第一步就是将郑泰调回京师任户部外贸司司长,官阶二品。汉王朱朝阳接任郑泰担任大明印度商队总指挥。这一人事变动让朝中文武百官又出乎意料,郑泰长期为大明的海外贸易奔波,现在调回京师,官居二品也算是朝廷和皇上对他的奖励。
按说接替的人完全可以从其他商船队中选取,而汉王身份特殊,曾经都任过兵部侍郎,是目前朱朝阳最实际也最高的官阶了。虽然商贸大队的指挥最低也是四品衔,但和兵部侍郎无法相提并论。
何况前一段时间,皇上南巡,主持国事的是汉王。朝中大臣们都认为皇上会很快立汉王为储君。而结果是皇上南巡归来,立即将汉王外派,如今又降格为一个商贸队的指挥。难道皇上的心目中的人选又换了?
这些官员们的猜测马上就会落实到行动上,朝中官员们在调令下达后,又开始活动起来,尤其是以王承恩为首的世家门。
也不管皇上具体是怎么想的,王承恩和手下的人又开始在朝中百官中开始活动了。
这让朱显波没想到,看起来自己还是高估这些人了。所到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这里,为官者总是想让自己更进一步,让自己的家族势力更加庞大。皇上一日不立储君,他们就都有机会。
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定,也为了顺利的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朱显波必须尽快立储君,同时清理那些盘踞在皇权左右的各种家族力量。
于是朱显波第一个想到了徐光启。这个当朝首相是朱显波一首提拔起来的,要说有什么势力的话也主要是依靠朝廷这些年任官的积累。
“徐相,朕想让朝阳在印度锻炼锻炼,可朝中有些官员似乎误会了。朕当如何是好?”
“微臣以为,汉王殿下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才华,皇上如果有意立汉王为储君,不妨早立,这样也好阻止群臣进一步分化。”
“你看看这份政改计划书。”朱显波将自己这些天来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一份初稿交给徐光启。
徐光启结果计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先是十分迷惑,接着是邹然紧张,一会之后就大汗淋淋了。
“皇上,你这是?”
徐光启真的不明白眼前这位皇帝要做什么了。
朱显波的大气开明,徐光启早在九江教书的时候就领教过了。新皇登基二十年来,各种新颖的想法层出不穷,令群臣们无所适从。但出发点都是为了丰富国库,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力量。而事后都被证明朱显波是对的。尤其是开放海禁,实行对外贸易。
不但为大明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银子,也让大明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赋税却在下降。
升格锦衣卫,改革兵部,大练水军,这些不但没有拖垮大明,反而让大明的疆域越来越宽广。
如果说这些都是一个英明的皇上应该拥有的抱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改革似乎都是限制皇权,削弱现有贵族利益的。
徐光启当然不明白为什么要一切听凭资本说话,也不敢苟同,那样一来就等于那些地方富商地主老财都可能比一个县令甚至一个知府还更有发言权,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至少在大明历代,甚至往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不可思议的。士农工商,士是第一位的。要是这样颠倒过来,那天下读书人情何以堪。整个社会秩序不是乱套了吗?
“皇上……”徐光启欲言又止。
“你先把计划书看完再回答朕。”朱显波很平和的看着徐光启,在他看来徐光启到目前为止的反应都算正常。
徐光启只得继续往下看,后面就是关于军政分离,政法分离。核心内容居然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皇上,微臣不敢苟同。且不说新设立这些机构需要耗费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权分立,那最终的裁决权怎么办?如果皇上不具备最终的裁决权,那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如归改革太过冒险,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朱显波这个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徐光启说的也没错,要让明代人接受他这个后世来的人提出的三权分立确实太难了。他们宁愿相信大明帝国被推翻,换别人做皇帝,也不相信皇上会在自己当政期间推行三权分立。
“朕也不是说要一步到位,但是应该从现在开始积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可以先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皇上,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皇上行使。
皇上拥有对议会立法的否决权,一切在议会通过的立法都必须通过皇上签署后再生效。同样如果议会成员不能代表当下百姓的呼声时,皇上可以行使权力解散议会。再另想选举出议会成员组成新议会。
这样既保障了皇权,也给予议会相当的立法自由。
当然还可以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监察权、考试权,各自**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这样既能避免极端的集权影响社会进步也能避免极端的**造成政府机构的涣散。”
朱显波侃侃而谈,也不管徐光启能否消化,至少要让徐光启能够认真去思考自己的政改计划,而不是一味的拒绝。
当然这个过是十分艰难的,站在私人的立场,徐光启绝对信任朱显波的。站在首相的立场上,徐光启也是忠诚于朱显波的。
朱显波既然坚持要进行改革,想必有他的道理。徐光启也明白皇上的苦心,一般的皇上登基之后想尽千方百计聚集皇权,而朱显波在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之后却提出来要改革,还政于民,逐渐开化。
“皇上,微臣不明数权分立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自从皇上登基以来,我们羸弱的大明逐渐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朝中百官在皇上的带领下十分勤勉,政事几乎没有积累。
不是微臣保守,臣以为朝中政局还是应该以稳定为主。皇上的改革看来十分美好,但是如果在实行过程中免不了要触犯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可没有皇上如此开明,一定会竭尽全力阻扰改革。
两相比较,孰轻孰重,还请皇上三思。”
徐光启尽管对改革计划表示了反对,但一如既往的没有将话说死。这是他从政多年来慢慢学会的习惯。毕竟现在是皇权至少的年代,谁知道这个皇上是心血来潮还是咬有意试验朝中文武百官的忠诚呢。
朱显波还想继续演说,但自己想想,这也怪不了徐光启,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权分立的思想也是发展了上百年才逐渐成熟的。自己在这个国泰民安的节骨眼上提出要改革,这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忠臣孝子们肯定一时无法接受。
看来要想推行改革,必须用新人,至少在一些关键部位启用思想开化的人然后逐渐铺开。
想到新人,朱显波自然想到了邢强、孙晓跟和吴宝定,这些人和自己一样来自后世,同样知晓三权分立。但是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持才傲物,又或者利用自己穿越的优势投机取巧,将来一旦重权在握会不会倒行逆施,甚至变本加厉的主张实行**呢?
这让朱显波也为难了。
“徐相,今日朕让你看改革计划也是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既然爱卿倾向于保持现状,朕回考虑爱卿的意见。但是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改革,朕希望你明白也要牢记一点,朕之所以这么做的初衷。朕是想让大明永远比其他各国领先一步,只有这样,我们大明才能确保国泰民安。
只有在制度上领先,我们才能确保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领先。领先有时候也是一件痛苦的,因为前面没有追赶的目标,也许你曾经听过那个古老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朕不想做乌龟,当然也不愿意做半路睡觉的兔子。我们不改革,不进步的结局是乌龟还是兔子很难说。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关于改革的想法随时都可以来找朕。
你不是有很多西洋的朋友吗?必要的时候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西方人在关于政改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微臣谨遵皇上教诲。”
徐光启总算舒了一口气,眼前这个开明的皇帝,其实在以往很多的改革中,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虽然事后都证明是对的,但在推行新制度之前都是毫不犹豫的逼迫群臣接受。也许这次涉及面太广,也许皇上自己也没想好,所以才没有逼自己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