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越野车从嘉屿关到敦煌走的是高速,时间不长就来到了位于沙漠腹地的莫高窟。(_)吴天放一行因为乘坐的是警车,一路上拉着警笛不断地超车,就连那些拉着老外们的豪华大巴也纷纷给他们让路。在小丁的眼里,他们简直是在横冲直撞。不过,小丁很享受这种霸道的特权。
来到莫高窟以后,孙局长让手下找来了一位当地的导游,让她详细地给吴天放一行讲解。
眼前的千佛洞,如果说导游是在讲,倒不如说她是在背。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麓的大泉河畔,南北长约1610多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艺术内容最丰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据记载,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开窟。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十六国时期,其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共十个朝代1000多年时间的不断开凿,保存至今的洞窟有492个,内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彩塑像两千身。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没到这里以前,吴天放就知道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三体合一的石窟艺术。石窟大体有禅窟、中心柱窟、殿堂三种形制。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均为泥塑彩绘。艺术上受到古印度造像风格的影响,结合民族传统,逐步形成中国的彩塑风格。
壁画主要有佛画像、民族传统神州题材、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七类。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今第16窟),更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这里藏有大约5万多卷古代珍贵文献和大量的绢画等艺术品,最早的有三国两晋时代的写经,最晚的是公元1002年的写本。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经,其中有不少是失传了的珍贵经典。此外,还有儒家的《诗》、《书》、《论语》等经典;有涉及古代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历史文献;有古代变文、曲词等文学作品以及俗字、音韵等语言文字资料;还有包括医药、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古代科技材料;也有古代乐谱、舞谱以至体育方面的《棋经》等文献。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拨款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维修,1984年国家批准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及附近的石窟进行了现代化的保护和系统的研究。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中心,这一点让吴天放感到很自豪。因为在早些年,敦煌经卷大多被外国人掠夺而去。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一直都是国外领先于国内。这让很多中国学者无法从感情上接受。现在好了,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以及从国外博物馆里购得了大量的经卷胶片,我国的敦煌学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导游说,莫高窟规模宏大,雕塑,壁画十分精美。为了保护莫高窟的壁画,窟内禁止拍照。
吴天放看了看,在这里大部分游客还是相当遵守规定,只在参加完窟洞后在外面拍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但还是能看到游客用小数码在窟内偷拍,那么暗的光线下用个小数码匆匆按动快门,这样的照片能拍出啥呢?真不明白。甚至有游客无视讲解员的制止用手去摸壁上的画……
凡是对外开放的洞窟,吴天放都一一进行了详细察看。其中有一个地方,大门紧锁,吴天放通过门缝看到里面的雕塑和壁画都很棒。但景区不让进,孙局长就令管理人员打开房门。
工作人员有些迟疑,一名警察就上前说:“领导让你开门,你就开门,磨蹭啥球?”管理人员看面前的这几个警察来者不善,只好把门打开了。
吴天放进来后,不仅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番,还拍了一些照片。吴天放觉得,如果要对这里的塑像和壁画真正欣赏透,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不行的。没有办法,吴天然就又买了几本介绍敦煌旅游的小册子,准备回到学校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游罢莫高窟,一行人就向鸣沙山奔去。
鸣沙山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距莫高窟大约30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全山系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相对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如果说莫高窟是一处文化圣地,那么鸣沙山就显然是一处自然奇观了。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所以每提及一个必然少不了另一个,所以这两个景点形成了一个独特景观。
在莫高窟时,甲乙丙丁四位大学生并没有多少兴趣。当来到鸣沙时,几个人马上露出了极为兴奋的表情。有的要骑骆驼,有的要滑沙。小丁一直跟有吴天放的身边,两个人就脱掉鞋子,踏着细软灼热的沙粒往最高的那一个沙山上攀爬。还没有爬到一半,小丁就不行了,喘得厉害。
两个人就租了一个长长的滑板,吴天放坐在前面,小丁坐在后边。因为向下滑行的速度很快,小丁就在后面紧紧地搂着了吴天主放的腰,把一张小脸幸福地贴在了吴天放的后背上。一边往下冲,小丁一边大声地叫道:“刺激,太刺激了!”
看到身旁的骆驼,小丁想骑一骑。驼主说:“欢迎,欢迎啊!我这儿是最优惠的。半个小时150元。”
随行的警察问:“多少?”
驼主说:“100元。”
警察又问:“你说清,到底是多少?”
驼主说:“50元。”
警察说:“你真的想要钱?我给你5000元,咋样?!”
驼主说:“我在开玩笑哩,是老弟你的客人,一分钱不要。”
小丁就骑上了骆驼,往沙山上跑去。谁知骆驼的步子超大,跑起来巅的小丁受不了。还没有跑去500米,她就央求着下了骆驼。
警察对吴天放说:“吴先生,你不知道,这些生意人,过一段你不收拾收拾他们,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小丁回来后,大家就来到了月牙泉。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最深处约5米。月牙泉的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月牙泉边盛产罗布麻、枸杞等药材,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导游介绍说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长生不老!
导游指着月牙泉南岸开着碎花的一种植物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星草,学名叫小花罗布红麻。这是泉边独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药,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根据老辈人讲,敦煌特有的狗鱼就是铁背鱼,营养价值很高!”
小丁兴奋地说:“吴老师,铁背鱼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长生不老,咱们得尝尝!”
小乙说:“咱们昨天已经吃了长生果,今天再尝尝七星草,也许咱们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了。”
小甲说:“这可是原来连秦始皇也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啊!”
来到莫高窟以后,孙局长让手下找来了一位当地的导游,让她详细地给吴天放一行讲解。
眼前的千佛洞,如果说导游是在讲,倒不如说她是在背。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麓的大泉河畔,南北长约1610多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艺术内容最丰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据记载,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人们相继在这里开窟。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十六国时期,其后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共十个朝代1000多年时间的不断开凿,保存至今的洞窟有492个,内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彩塑像两千身。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没到这里以前,吴天放就知道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三体合一的石窟艺术。石窟大体有禅窟、中心柱窟、殿堂三种形制。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均为泥塑彩绘。艺术上受到古印度造像风格的影响,结合民族传统,逐步形成中国的彩塑风格。
壁画主要有佛画像、民族传统神州题材、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七类。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今第16窟),更是莫高窟的精华所在。这里藏有大约5万多卷古代珍贵文献和大量的绢画等艺术品,最早的有三国两晋时代的写经,最晚的是公元1002年的写本。藏经洞出土的文物中有90%以上是佛经,其中有不少是失传了的珍贵经典。此外,还有儒家的《诗》、《书》、《论语》等经典;有涉及古代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历史文献;有古代变文、曲词等文学作品以及俗字、音韵等语言文字资料;还有包括医药、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古代科技材料;也有古代乐谱、舞谱以至体育方面的《棋经》等文献。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拨款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维修,1984年国家批准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及附近的石窟进行了现代化的保护和系统的研究。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中心,这一点让吴天放感到很自豪。因为在早些年,敦煌经卷大多被外国人掠夺而去。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一直都是国外领先于国内。这让很多中国学者无法从感情上接受。现在好了,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以及从国外博物馆里购得了大量的经卷胶片,我国的敦煌学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导游说,莫高窟规模宏大,雕塑,壁画十分精美。为了保护莫高窟的壁画,窟内禁止拍照。
吴天放看了看,在这里大部分游客还是相当遵守规定,只在参加完窟洞后在外面拍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但还是能看到游客用小数码在窟内偷拍,那么暗的光线下用个小数码匆匆按动快门,这样的照片能拍出啥呢?真不明白。甚至有游客无视讲解员的制止用手去摸壁上的画……
凡是对外开放的洞窟,吴天放都一一进行了详细察看。其中有一个地方,大门紧锁,吴天放通过门缝看到里面的雕塑和壁画都很棒。但景区不让进,孙局长就令管理人员打开房门。
工作人员有些迟疑,一名警察就上前说:“领导让你开门,你就开门,磨蹭啥球?”管理人员看面前的这几个警察来者不善,只好把门打开了。
吴天放进来后,不仅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番,还拍了一些照片。吴天放觉得,如果要对这里的塑像和壁画真正欣赏透,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不行的。没有办法,吴天然就又买了几本介绍敦煌旅游的小册子,准备回到学校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游罢莫高窟,一行人就向鸣沙山奔去。
鸣沙山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距莫高窟大约30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全山系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相对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如果说莫高窟是一处文化圣地,那么鸣沙山就显然是一处自然奇观了。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所以每提及一个必然少不了另一个,所以这两个景点形成了一个独特景观。
在莫高窟时,甲乙丙丁四位大学生并没有多少兴趣。当来到鸣沙时,几个人马上露出了极为兴奋的表情。有的要骑骆驼,有的要滑沙。小丁一直跟有吴天放的身边,两个人就脱掉鞋子,踏着细软灼热的沙粒往最高的那一个沙山上攀爬。还没有爬到一半,小丁就不行了,喘得厉害。
两个人就租了一个长长的滑板,吴天放坐在前面,小丁坐在后边。因为向下滑行的速度很快,小丁就在后面紧紧地搂着了吴天主放的腰,把一张小脸幸福地贴在了吴天放的后背上。一边往下冲,小丁一边大声地叫道:“刺激,太刺激了!”
看到身旁的骆驼,小丁想骑一骑。驼主说:“欢迎,欢迎啊!我这儿是最优惠的。半个小时150元。”
随行的警察问:“多少?”
驼主说:“100元。”
警察又问:“你说清,到底是多少?”
驼主说:“50元。”
警察说:“你真的想要钱?我给你5000元,咋样?!”
驼主说:“我在开玩笑哩,是老弟你的客人,一分钱不要。”
小丁就骑上了骆驼,往沙山上跑去。谁知骆驼的步子超大,跑起来巅的小丁受不了。还没有跑去500米,她就央求着下了骆驼。
警察对吴天放说:“吴先生,你不知道,这些生意人,过一段你不收拾收拾他们,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小丁回来后,大家就来到了月牙泉。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最深处约5米。月牙泉的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月牙泉边盛产罗布麻、枸杞等药材,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导游介绍说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长生不老!
导游指着月牙泉南岸开着碎花的一种植物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星草,学名叫小花罗布红麻。这是泉边独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药,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根据老辈人讲,敦煌特有的狗鱼就是铁背鱼,营养价值很高!”
小丁兴奋地说:“吴老师,铁背鱼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长生不老,咱们得尝尝!”
小乙说:“咱们昨天已经吃了长生果,今天再尝尝七星草,也许咱们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了。”
小甲说:“这可是原来连秦始皇也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