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天放和徐文清二人快到乌鲁木齐时,吴天放接到了姐姐吴天娇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已经知道吴天放现目前正在新疆,她说她后天就要乘飞机到乌鲁木齐,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来新疆购买和田玉的。她对吴天放说,她现在在北京开的那个精品玉器商店,形势很好。这一次到新疆是再亲眼目睹一下和田籽料、山料的真面目,并顺便购买一些高档的和田玉。她让吴天放在乌鲁木齐等她一个,如果可能,吴天放可以陪她一块儿去采购和田玉,同时,沿途饱览南疆的大漠风光。
吴天放一听吴天娇要来新疆,非常高兴。他期待着与姐姐在大西北相聚,并能一道儿游玩。
南疆对于吴天放来说很有吸引力,吸引他的不是和田玉,而是胡杨林。
在等候吴天娇的时间空隙中,他决定先和徐文清游一游天山天池。这个地方离乌鲁木齐很近。如果有可能,再到边境线上的阿拉山口去看一看。
徐文清一听要上天山,兴奋得差一点没跳起来。
从乌鲁木齐到天山天池,只需要大概三个小时。一路上最让吴天放感兴趣的是天山上的三种树。
最先进入眼帘的是白杨树。在沿途的道路两旁多见白杨树,树干挺直,树皮泛着白光,它们一排排、一行行地并立在戈壁、荒漠与公路之间,俨然就是沙漠卫士。新疆白杨树的名气,吴天放早就知晓。在上中学时就读过刘白羽的《白杨礼赞》。后来,他的耳边也常回响起《小白杨》那首军歌。当然,由军恳人酿造的“小白杨”酒,他也品尝过。来到新疆以后,漫步在城市街头,驰骋于连接城镇乡村的笔直大道之上,乃至点点绿州之中,都会看到一排排、一耸耸高大笔直的白杨树傲然挺立,为维吾尔、汉、回各民族开垦出的绿州抵挡着风沙,为勤劳的人们遮掩着强烈的紫外线,赋予着阴凉,吴天放更觉出新疆白杨树的伟大。且不说这里的白杨树的高大挺拔,它最让人心动的是所有枝杈都是向上生长着,绝不打弯,或者向下垂。每条树枝几乎与垂直于地面的主干仅有二三十度的夹角一样向天上伸延,密密集集,彰显出它的奋进向上的精神,傲然不群的性格,给人以思索和启迪。现在,从乌鲁木齐到天山天池公路两旁的景观绿化树都是笔直高大,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的白杨树。白杨树可以说是新疆最普通的一种树,到处都有白杨树的影子。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它就会把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它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它就会挺拔向上。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在沉重的压力下,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徐文清对吴天放说:“师傅,新疆的白杨树和我们内地的很不一样哟。这里的枝叉都不大,一个个却向上伸起。”
吴天放说:“徒儿,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白杨树才显出精神。你要学一学白杨树的精神,努力向上啊!”
徐文清笑笑说:“遵命,师傅。”
继续前行,路面渐渐有了坡度。树木摇苍翠,山石显嶙峋。冰川融水汇成的三工河在山谷中欢快地奔腾,激流冲在河底的乱石上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整条河都呈现出白的主调。二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为高耸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留下了几十条大小冰川。冰雪不仅为博峰披上了晶莹的盛装,也滋润了天山四野的广阔牧场、田园。
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逆流而上。不经意间,吴天放发现山腰间、公路边、小溪旁的树林全变成了主杆粗壮、枝叶暗绿的老榆树。
吴天放指出车窗外的大片树木问:“徒儿,你可是这是什么树?”
徐文清瞪大双眼看了看,却不认得。在天山公路旁边的沟谷中,生长了大片枝干虬曲、满眼苍郁的老树,和刚才看到的白杨树反差极大。
徐文清喃喃自语道:“这么非就是新疆著名的胡杨林?!”
吴天放笑了:“这可不是什么胡杨林,这是天山脚下独特的景观老榆树。不过,老榆树和胡杨树在形态上还真有点相似。”
徐文清感叹道:“老榆树,天啊,这么苍劲古朴,都有上千年了吧?”
吴天放说:“上千年说不了,但几百年肯定是有的。”
眼前老榆树的主干不高就开始分叉,挺拔苍劲,棵棵奇特,仪态万千。那景致虽然不能说是仅此处有,但整齐的阵势确是天山一绝。眼下,已经有不少哈萨克毡房建在了古榆园中,办起了农家乐。放眼望去,羊群、牛群、马匹就映现在近旁的草地上,一派悠悠然高山草甸风光。
山环水绕,峰回路转。当汽车开进两边石壁耸立、青天一线的险峻峡谷时,公路越来越陡。过了“石门一线天”,吴天放和徐文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植被又是另一番景象:白杨树和老榆树都看不到了,眼前的树木全然变成了雪岭云杉一排排、一片片的云杉,躯干笔直,枝桠舒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徐文清大声叫道:“太美了!太美了!”
吴天放说:“走,咱们下车吧,到森林里转一转。”
两个人下得车来,就往云杉林的深处走去。
吴天放在来新疆以前,已经查过资料。他知道在2005年10月份《中国国家地理》隆重推出的“选美中国”特辑中,天山雪岭云杉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第一名。包括两院院士、植物学家、画家、作家在内的23位评委中,有21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天山雪岭云杉。
这辑“选美中国”的主题是“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分17个专题和系列,评出了中国最美的102个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美的地方大多集中在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因此有评论说,这一特辑是对传统审美的一次颠覆,名山大川纷纷落马,遮蔽之美进入视野,而西部的边缘文化独放异彩。
这期《中国国家地理》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首版55万册,短短几天在全国范围内告罄,定价15元的杂志一度炒卖到两三百元。一年中,发行量已突破200万册大关。并以英、法、日、韩、西班牙、阿拉伯等十几种文字在全球同步发行,其中英文版的发行量已达20多万册。
天山雪岭云杉荣登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排行榜之首,可谓众望所归、无可争议。它以88.84的得分,将著名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大兴安岭森林、长白山森林等甩在了后面。
“选美中国”评委会的评语是:“天山雪岭云杉属中亚山地植物区系,是绵延千余公里的天山山系山地针叶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类型。其树冠浓郁,树体高大,层代结构复杂,具有鲜明的原生性和地带性,给人浓郁、浩瀚、挺拔和伟岸之感。”
在没有来新疆之前,吴天放的内心还有一些疑问。不知道这天山雪岭云杉能不能担当中国最美森林状元的称号。现在,当他来到天山云杉林的身旁时,吴天放真的感到极为震撼。状元,当之无愧。
继续往深处走,海拔一点点升高,重重叠叠、密密匝匝的云杉林犹如一堵堵树的高墙、树的集团军,突然挡在了眼前。——雪线之下,在高于头顶的地方,天山云杉正呈现着它的浩瀚之势和汹涌之绿!
在云杉林里转悠了一个多钟头以后,吴天放他们遇到了一位护林员。
护林员说,最壮观的云杉林在天山恰特布拉克山峡,连绵长达20多公里,树龄大多在两三百年以上,气势得很呢。十多年前,曾在那里伐下一棵巨杉,高60多米,有20层楼房那么高,它的木材是锯开后用10辆解放牌大卡车运走的。有一棵巨杉有365圈年轮,树桩直径2.24米,上面可站20个人,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山云杉了。还有一棵直径1.8米的巨杉,它的一截木头至今仍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里。
护林员对吴天放他们说:“有的云杉站着站着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死了还站着,所以叫‘立死杆’。云杉的腐烂和死亡是从内部开始的。‘立死杆’被山风吹倒后叫‘风倒木’。有的‘立死杆’很顽强,大风吹了几年,也无法将它吹倒。天山上的牧民从不砍伐云杉,只用‘立死杆’和‘风倒木’做燃料……”
“瞧,那里有一株‘立死杆’!”护林员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我来这里6年了,它一直就这么站着。”这株“立死杆”在葱郁云杉林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苍白,但它看上去比那些活着的云杉站得更直、更挺拔。
坐在毡房前的云杉木墩上,吴天放和护林员愉快地聊着天。毡房一侧堆了许多浪柴,它们都是从旁边的河谷里捡来的。河道里浪柴遍布,有长截的“风倒木”,有巨大的云杉树根,还有被洪水搅成一团的云杉树枝,千姿百态,煞是好看,把河道变成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
吴天放一听吴天娇要来新疆,非常高兴。他期待着与姐姐在大西北相聚,并能一道儿游玩。
南疆对于吴天放来说很有吸引力,吸引他的不是和田玉,而是胡杨林。
在等候吴天娇的时间空隙中,他决定先和徐文清游一游天山天池。这个地方离乌鲁木齐很近。如果有可能,再到边境线上的阿拉山口去看一看。
徐文清一听要上天山,兴奋得差一点没跳起来。
从乌鲁木齐到天山天池,只需要大概三个小时。一路上最让吴天放感兴趣的是天山上的三种树。
最先进入眼帘的是白杨树。在沿途的道路两旁多见白杨树,树干挺直,树皮泛着白光,它们一排排、一行行地并立在戈壁、荒漠与公路之间,俨然就是沙漠卫士。新疆白杨树的名气,吴天放早就知晓。在上中学时就读过刘白羽的《白杨礼赞》。后来,他的耳边也常回响起《小白杨》那首军歌。当然,由军恳人酿造的“小白杨”酒,他也品尝过。来到新疆以后,漫步在城市街头,驰骋于连接城镇乡村的笔直大道之上,乃至点点绿州之中,都会看到一排排、一耸耸高大笔直的白杨树傲然挺立,为维吾尔、汉、回各民族开垦出的绿州抵挡着风沙,为勤劳的人们遮掩着强烈的紫外线,赋予着阴凉,吴天放更觉出新疆白杨树的伟大。且不说这里的白杨树的高大挺拔,它最让人心动的是所有枝杈都是向上生长着,绝不打弯,或者向下垂。每条树枝几乎与垂直于地面的主干仅有二三十度的夹角一样向天上伸延,密密集集,彰显出它的奋进向上的精神,傲然不群的性格,给人以思索和启迪。现在,从乌鲁木齐到天山天池公路两旁的景观绿化树都是笔直高大,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的白杨树。白杨树可以说是新疆最普通的一种树,到处都有白杨树的影子。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它就会把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它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它就会挺拔向上。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在沉重的压力下,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徐文清对吴天放说:“师傅,新疆的白杨树和我们内地的很不一样哟。这里的枝叉都不大,一个个却向上伸起。”
吴天放说:“徒儿,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白杨树才显出精神。你要学一学白杨树的精神,努力向上啊!”
徐文清笑笑说:“遵命,师傅。”
继续前行,路面渐渐有了坡度。树木摇苍翠,山石显嶙峋。冰川融水汇成的三工河在山谷中欢快地奔腾,激流冲在河底的乱石上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整条河都呈现出白的主调。二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为高耸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留下了几十条大小冰川。冰雪不仅为博峰披上了晶莹的盛装,也滋润了天山四野的广阔牧场、田园。
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逆流而上。不经意间,吴天放发现山腰间、公路边、小溪旁的树林全变成了主杆粗壮、枝叶暗绿的老榆树。
吴天放指出车窗外的大片树木问:“徒儿,你可是这是什么树?”
徐文清瞪大双眼看了看,却不认得。在天山公路旁边的沟谷中,生长了大片枝干虬曲、满眼苍郁的老树,和刚才看到的白杨树反差极大。
徐文清喃喃自语道:“这么非就是新疆著名的胡杨林?!”
吴天放笑了:“这可不是什么胡杨林,这是天山脚下独特的景观老榆树。不过,老榆树和胡杨树在形态上还真有点相似。”
徐文清感叹道:“老榆树,天啊,这么苍劲古朴,都有上千年了吧?”
吴天放说:“上千年说不了,但几百年肯定是有的。”
眼前老榆树的主干不高就开始分叉,挺拔苍劲,棵棵奇特,仪态万千。那景致虽然不能说是仅此处有,但整齐的阵势确是天山一绝。眼下,已经有不少哈萨克毡房建在了古榆园中,办起了农家乐。放眼望去,羊群、牛群、马匹就映现在近旁的草地上,一派悠悠然高山草甸风光。
山环水绕,峰回路转。当汽车开进两边石壁耸立、青天一线的险峻峡谷时,公路越来越陡。过了“石门一线天”,吴天放和徐文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植被又是另一番景象:白杨树和老榆树都看不到了,眼前的树木全然变成了雪岭云杉一排排、一片片的云杉,躯干笔直,枝桠舒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徐文清大声叫道:“太美了!太美了!”
吴天放说:“走,咱们下车吧,到森林里转一转。”
两个人下得车来,就往云杉林的深处走去。
吴天放在来新疆以前,已经查过资料。他知道在2005年10月份《中国国家地理》隆重推出的“选美中国”特辑中,天山雪岭云杉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第一名。包括两院院士、植物学家、画家、作家在内的23位评委中,有21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天山雪岭云杉。
这辑“选美中国”的主题是“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分17个专题和系列,评出了中国最美的102个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美的地方大多集中在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因此有评论说,这一特辑是对传统审美的一次颠覆,名山大川纷纷落马,遮蔽之美进入视野,而西部的边缘文化独放异彩。
这期《中国国家地理》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首版55万册,短短几天在全国范围内告罄,定价15元的杂志一度炒卖到两三百元。一年中,发行量已突破200万册大关。并以英、法、日、韩、西班牙、阿拉伯等十几种文字在全球同步发行,其中英文版的发行量已达20多万册。
天山雪岭云杉荣登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排行榜之首,可谓众望所归、无可争议。它以88.84的得分,将著名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大兴安岭森林、长白山森林等甩在了后面。
“选美中国”评委会的评语是:“天山雪岭云杉属中亚山地植物区系,是绵延千余公里的天山山系山地针叶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类型。其树冠浓郁,树体高大,层代结构复杂,具有鲜明的原生性和地带性,给人浓郁、浩瀚、挺拔和伟岸之感。”
在没有来新疆之前,吴天放的内心还有一些疑问。不知道这天山雪岭云杉能不能担当中国最美森林状元的称号。现在,当他来到天山云杉林的身旁时,吴天放真的感到极为震撼。状元,当之无愧。
继续往深处走,海拔一点点升高,重重叠叠、密密匝匝的云杉林犹如一堵堵树的高墙、树的集团军,突然挡在了眼前。——雪线之下,在高于头顶的地方,天山云杉正呈现着它的浩瀚之势和汹涌之绿!
在云杉林里转悠了一个多钟头以后,吴天放他们遇到了一位护林员。
护林员说,最壮观的云杉林在天山恰特布拉克山峡,连绵长达20多公里,树龄大多在两三百年以上,气势得很呢。十多年前,曾在那里伐下一棵巨杉,高60多米,有20层楼房那么高,它的木材是锯开后用10辆解放牌大卡车运走的。有一棵巨杉有365圈年轮,树桩直径2.24米,上面可站20个人,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山云杉了。还有一棵直径1.8米的巨杉,它的一截木头至今仍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里。
护林员对吴天放他们说:“有的云杉站着站着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死了还站着,所以叫‘立死杆’。云杉的腐烂和死亡是从内部开始的。‘立死杆’被山风吹倒后叫‘风倒木’。有的‘立死杆’很顽强,大风吹了几年,也无法将它吹倒。天山上的牧民从不砍伐云杉,只用‘立死杆’和‘风倒木’做燃料……”
“瞧,那里有一株‘立死杆’!”护林员指着不远处的山坡说。“我来这里6年了,它一直就这么站着。”这株“立死杆”在葱郁云杉林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苍白,但它看上去比那些活着的云杉站得更直、更挺拔。
坐在毡房前的云杉木墩上,吴天放和护林员愉快地聊着天。毡房一侧堆了许多浪柴,它们都是从旁边的河谷里捡来的。河道里浪柴遍布,有长截的“风倒木”,有巨大的云杉树根,还有被洪水搅成一团的云杉树枝,千姿百态,煞是好看,把河道变成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