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叮嘱大有深意,傅惊涛默默铭刻心中,终于揣摩到这一代雄主的良苦用心。
生逢乱世,常常领兵征战沙场,强如赵匡胤亦担忧自己会意外战死。故为家为国,他不得不暂时把赵光义当做皇储培养。但是从长远考虑,他还是希望能把帝国江山交到赵德昭手上。赵匡胤没有给赵德昭封王,恰恰是一种隐晦的保护策略,免得他过早参与权力斗争,遭人陷害暗算。待赵德昭成年,天下大势明朗后,他自然会择机册立太子,为帝位传承做好铺垫。
在正式册封太子之前,关键是要安抚好赵光义。虽说赵光义缺乏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军事才能,但他擅长内政,精通理财,熟悉民生民计,与勇武非凡、雄才大略的赵匡胤恰是相辅相成的绝配。大宋禁军之所以在前线屡战屡胜,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持。
单看开封一城的繁华盛景,便可知晓赵光义执政的水准。
风高浪急,前途未卜,所有人都应同舟共度,最终由谁来接替掌舵人的位置,还得等靠岸后再宣布。
赵光义借由手中的权势,早早培养了一支“暗影龙卫”。而赵德昭受限于各种因素制约,身边的亲卫少得可怜。随着唐宋联姻提上日程,赵德昭势必会成为各国君主关注的对象,成为权力中心的一员,如何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就成了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特意选择了与赵德昭年龄相近、潜力无穷的傅惊涛,并相应设立神武卫。从私心上来说,神武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赵德昭的出入安全。
赵匡胤当然希望傅惊涛的武功越高越好,所以并未阻止他重返凌云峰修炼,想了想问道:“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朕?”
傅惊涛正色道:“启禀皇上,臣愿推荐拓跋剑、吴栋二人!拓跋剑为凌波阁弃徒,辽东人氏,快剑无双,外冷内热,单以剑术造诣而论还在我之上。吴栋祖籍洛阳,家传刀法极其高明,忠勇过人,熟悉江湖典故。他们如今暂住在公主府,曾击退过行刺公主的贼人。”
赵匡胤讶然道:“这拓跋剑的剑术居然比你高明?”
傅惊涛道:“拓跋剑专精于剑,寄情于剑,已踏入人剑如一,大巧不工的境界。环顾世间,我没有见过比他出剑速度更快的剑客。”
赵匡胤皱眉道:“但他来自辽东,又以‘拓跋’为姓,多半是鲜卑一族的血统吧?”
傅惊涛笑道:“皇上富有四海,为百族之长,鲜卑、高丽、吐蕃、百越皆可为大宋子民!假如皇上重用拓跋剑,岂不正好彰显大宋的广纳百川的胸襟?那些应募而来的武者又会怎么想?”
赵匡胤眼睛一亮,这是极好的千金买马骨啊!用一人而得万千武者之心,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缓缓点头道:“你明日带他们俩入宫,朕要亲眼看过再做定论。”
傅惊涛忙道:“晋王欲挖掘洛阳地宫,搜寻失踪已久的九州鼎。臣接到掌门姜烈之令,明日随众同门一道前往洛阳探险。所以,能否改由王继恩大人代为引荐?”
赵匡胤讶异道:“洛阳地宫埋藏有九州鼎?如此大事,光义为何并未向朕禀报?”
傅惊涛道:“据说是晋王请人破解了江山社稷图,找到了疑似埋藏九州鼎的所在。包括轩辕门、太乙宫等在内的诸大门派,将调集精英弟子联手开启地宫。”
赵匡胤大笑道:“荒唐,光义哪里来的江山社稷图?他又在动歪脑筋算计人了!”他当然清楚江山社稷图仍由柴荣后人掌握,赵光义绝不可能找到宝图,更谈不上破解图中的秘密了。这回所谓的地宫寻宝行动,九成九是赵光义坑杀敌人的计谋。
傅惊涛揉了揉鼻尖,苦笑道:“那我就留在京城?”
赵匡胤摇头道:“不,你还是要光明正大的走上一趟。如果你缺席洛阳之行,难免会引人怀疑,令光义的计划露出破绽,白白浪费了他的一番心血。”说罢令人即刻取来一袭金丝软甲和几样精巧的利器,赐予傅惊涛做为防身用途。
天子所赐,岂是凡品?傅惊涛大喜拜谢。
这时,一内侍匆匆入殿,低声向赵匡胤奏请密报。赵匡胤面孔微沉,坐回龙椅,冷冷道:“让他们进来吧!”
只听足音响动,甲衣铿锵,七八位气势强盛的金甲大将鱼贯而入。为首者赫然是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王审琦,赵匡胤最信任、最器重的左膀右臂,前者经营侍卫司,后者坐镇殿前司,掌管了禁军中的核心力量。
石守信、王审琦单膝跪下,垂头丧气道:“臣御下无方,识人不明,致使军中出现贪腐蛀虫,请陛下重罚!”
其他禁军大将哗啦啦跪倒,齐声道:“臣有罪,甘愿受罚!”
军械案忽然曝光,殿前司、侍卫司均有多人被捕入狱,可以说震动京城,令得禁军内人心惶惶。石守信等身为军中统帅,如何还坐得住?他们急急忙忙地跑来主动认罪,实则是想撇清关系,勿让赵匡胤起疑。
傅惊涛偷瞥一眼,只见赵匡胤脸上寒意一闪,不禁暗暗叹息,石守信等真是急昏头了,这么多统兵大将未经召唤便闯进垂拱殿,你让赵匡胤怎么想?不知道犯了君王的忌讳吗?
赵匡胤淡淡道:“尔等代朕执掌禁军,拱卫皇城,劳苦功高,何罪之有?来人,赐座!”
石守信、王审琦等惊愕地抬起头来,犯了错不但不加以责罚,还恩赏赐座,赵匡胤究竟是何用意?众人忐忑不安地分开落座,半边屁股虚坐在凳子上,姿势僵硬且别扭。
赵匡胤也不管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接着道:“守信、审琦,以及诸位弟兄,我与大伙儿相交十余载,同生共死,屡败强敌,终于创下了这大好江山。你们办事,我一向放心!来人啊,拿酒来,我要与昔日袍泽痛饮三碗!”
石守信等登时脸色苍白——赵匡胤竟要赐饮毒酒么?
少倾,内侍们端上御酒,当着众人的面开坛启封,小心地把清澈透亮的酒水注入金色酒碗。
赵匡胤先拿起一碗酒,走到石守信身前,温言道:“守信,你我同在先帝柴荣账下效力,亲如手足兄弟,彼此可托付生死性命,约定共享富贵荣华。宋国初立,诸将不服,是你亲率精兵大破李筠于长平,再败其众三万于泽州;李重进于扬州谋反,又是你领兵充作先锋,势如破竹杀至城下,迫使逆贼兵败**。我犹记得,你身披七箭马踏敌营,斩将夺旗,杀得对方屁滚尿流!”
石守信虎目含泪,胸怀激荡,哽咽道:“臣蒙陛下不弃,得以纵横军旅施展抱负,实乃三生有幸!”说罢举起酒碗,先干为敬。
赵匡胤同样饮尽一碗烈酒,接着移步王审琦面前,笑道:“审琦有勇有谋,厚重如山,劫掠似火,骑射功夫多年来从未丢下,堪称我大宋军将的表率!你我布衣之交,风雨同舟,终我大宋一朝,必保你王氏子孙富贵平安。”
王审琦涩声道:“多谢陛下金口玉言!”
赵匡胤与诸将一一对饮,抚肩共叙旧情,承诺许给他们豪宅田产,保证他们余生平安,但见君臣饮酒欢笑,其乐融融。
次日,赵匡胤下旨,免去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的禁军职务,调离京师,以节度使之名移镇地方。
从此,大宋兵权完全操纵于赵匡胤一人之手。
生逢乱世,常常领兵征战沙场,强如赵匡胤亦担忧自己会意外战死。故为家为国,他不得不暂时把赵光义当做皇储培养。但是从长远考虑,他还是希望能把帝国江山交到赵德昭手上。赵匡胤没有给赵德昭封王,恰恰是一种隐晦的保护策略,免得他过早参与权力斗争,遭人陷害暗算。待赵德昭成年,天下大势明朗后,他自然会择机册立太子,为帝位传承做好铺垫。
在正式册封太子之前,关键是要安抚好赵光义。虽说赵光义缺乏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军事才能,但他擅长内政,精通理财,熟悉民生民计,与勇武非凡、雄才大略的赵匡胤恰是相辅相成的绝配。大宋禁军之所以在前线屡战屡胜,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持。
单看开封一城的繁华盛景,便可知晓赵光义执政的水准。
风高浪急,前途未卜,所有人都应同舟共度,最终由谁来接替掌舵人的位置,还得等靠岸后再宣布。
赵光义借由手中的权势,早早培养了一支“暗影龙卫”。而赵德昭受限于各种因素制约,身边的亲卫少得可怜。随着唐宋联姻提上日程,赵德昭势必会成为各国君主关注的对象,成为权力中心的一员,如何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就成了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赵匡胤特意选择了与赵德昭年龄相近、潜力无穷的傅惊涛,并相应设立神武卫。从私心上来说,神武卫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赵德昭的出入安全。
赵匡胤当然希望傅惊涛的武功越高越好,所以并未阻止他重返凌云峰修炼,想了想问道:“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给朕?”
傅惊涛正色道:“启禀皇上,臣愿推荐拓跋剑、吴栋二人!拓跋剑为凌波阁弃徒,辽东人氏,快剑无双,外冷内热,单以剑术造诣而论还在我之上。吴栋祖籍洛阳,家传刀法极其高明,忠勇过人,熟悉江湖典故。他们如今暂住在公主府,曾击退过行刺公主的贼人。”
赵匡胤讶然道:“这拓跋剑的剑术居然比你高明?”
傅惊涛道:“拓跋剑专精于剑,寄情于剑,已踏入人剑如一,大巧不工的境界。环顾世间,我没有见过比他出剑速度更快的剑客。”
赵匡胤皱眉道:“但他来自辽东,又以‘拓跋’为姓,多半是鲜卑一族的血统吧?”
傅惊涛笑道:“皇上富有四海,为百族之长,鲜卑、高丽、吐蕃、百越皆可为大宋子民!假如皇上重用拓跋剑,岂不正好彰显大宋的广纳百川的胸襟?那些应募而来的武者又会怎么想?”
赵匡胤眼睛一亮,这是极好的千金买马骨啊!用一人而得万千武者之心,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缓缓点头道:“你明日带他们俩入宫,朕要亲眼看过再做定论。”
傅惊涛忙道:“晋王欲挖掘洛阳地宫,搜寻失踪已久的九州鼎。臣接到掌门姜烈之令,明日随众同门一道前往洛阳探险。所以,能否改由王继恩大人代为引荐?”
赵匡胤讶异道:“洛阳地宫埋藏有九州鼎?如此大事,光义为何并未向朕禀报?”
傅惊涛道:“据说是晋王请人破解了江山社稷图,找到了疑似埋藏九州鼎的所在。包括轩辕门、太乙宫等在内的诸大门派,将调集精英弟子联手开启地宫。”
赵匡胤大笑道:“荒唐,光义哪里来的江山社稷图?他又在动歪脑筋算计人了!”他当然清楚江山社稷图仍由柴荣后人掌握,赵光义绝不可能找到宝图,更谈不上破解图中的秘密了。这回所谓的地宫寻宝行动,九成九是赵光义坑杀敌人的计谋。
傅惊涛揉了揉鼻尖,苦笑道:“那我就留在京城?”
赵匡胤摇头道:“不,你还是要光明正大的走上一趟。如果你缺席洛阳之行,难免会引人怀疑,令光义的计划露出破绽,白白浪费了他的一番心血。”说罢令人即刻取来一袭金丝软甲和几样精巧的利器,赐予傅惊涛做为防身用途。
天子所赐,岂是凡品?傅惊涛大喜拜谢。
这时,一内侍匆匆入殿,低声向赵匡胤奏请密报。赵匡胤面孔微沉,坐回龙椅,冷冷道:“让他们进来吧!”
只听足音响动,甲衣铿锵,七八位气势强盛的金甲大将鱼贯而入。为首者赫然是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王审琦,赵匡胤最信任、最器重的左膀右臂,前者经营侍卫司,后者坐镇殿前司,掌管了禁军中的核心力量。
石守信、王审琦单膝跪下,垂头丧气道:“臣御下无方,识人不明,致使军中出现贪腐蛀虫,请陛下重罚!”
其他禁军大将哗啦啦跪倒,齐声道:“臣有罪,甘愿受罚!”
军械案忽然曝光,殿前司、侍卫司均有多人被捕入狱,可以说震动京城,令得禁军内人心惶惶。石守信等身为军中统帅,如何还坐得住?他们急急忙忙地跑来主动认罪,实则是想撇清关系,勿让赵匡胤起疑。
傅惊涛偷瞥一眼,只见赵匡胤脸上寒意一闪,不禁暗暗叹息,石守信等真是急昏头了,这么多统兵大将未经召唤便闯进垂拱殿,你让赵匡胤怎么想?不知道犯了君王的忌讳吗?
赵匡胤淡淡道:“尔等代朕执掌禁军,拱卫皇城,劳苦功高,何罪之有?来人,赐座!”
石守信、王审琦等惊愕地抬起头来,犯了错不但不加以责罚,还恩赏赐座,赵匡胤究竟是何用意?众人忐忑不安地分开落座,半边屁股虚坐在凳子上,姿势僵硬且别扭。
赵匡胤也不管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接着道:“守信、审琦,以及诸位弟兄,我与大伙儿相交十余载,同生共死,屡败强敌,终于创下了这大好江山。你们办事,我一向放心!来人啊,拿酒来,我要与昔日袍泽痛饮三碗!”
石守信等登时脸色苍白——赵匡胤竟要赐饮毒酒么?
少倾,内侍们端上御酒,当着众人的面开坛启封,小心地把清澈透亮的酒水注入金色酒碗。
赵匡胤先拿起一碗酒,走到石守信身前,温言道:“守信,你我同在先帝柴荣账下效力,亲如手足兄弟,彼此可托付生死性命,约定共享富贵荣华。宋国初立,诸将不服,是你亲率精兵大破李筠于长平,再败其众三万于泽州;李重进于扬州谋反,又是你领兵充作先锋,势如破竹杀至城下,迫使逆贼兵败**。我犹记得,你身披七箭马踏敌营,斩将夺旗,杀得对方屁滚尿流!”
石守信虎目含泪,胸怀激荡,哽咽道:“臣蒙陛下不弃,得以纵横军旅施展抱负,实乃三生有幸!”说罢举起酒碗,先干为敬。
赵匡胤同样饮尽一碗烈酒,接着移步王审琦面前,笑道:“审琦有勇有谋,厚重如山,劫掠似火,骑射功夫多年来从未丢下,堪称我大宋军将的表率!你我布衣之交,风雨同舟,终我大宋一朝,必保你王氏子孙富贵平安。”
王审琦涩声道:“多谢陛下金口玉言!”
赵匡胤与诸将一一对饮,抚肩共叙旧情,承诺许给他们豪宅田产,保证他们余生平安,但见君臣饮酒欢笑,其乐融融。
次日,赵匡胤下旨,免去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的禁军职务,调离京师,以节度使之名移镇地方。
从此,大宋兵权完全操纵于赵匡胤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