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民为本之孟府(上)【今日三章,第一章】-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一本书
第274章 民为本之孟府(上)【今日三章,第一章】-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一本书-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一本书
穿越1618之大明镇国公
作者:蛤蟆吞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衍圣公一番人是进退两难,可事情已经到了此处,想退回曲阜,想隐晦表明曲阜被混账驸马抢掠都不能。
无可奈何,心哀若死的孔胤植也只能在一干宦官们的护送下,一路来了京城。
刚入京城,衍圣公如同一个英雄,一尊至尊大圣,受到了无数百姓的欢呼,看着这一幕,孔胤植却如同行尸走肉,耳边只是嗡鸣不断,想要听清楚他人欢呼雀跃,却仿佛远在千万里之外。
任由他人摆布,庙堂上只是本能的跪拜,本能的高呼万岁,至于小皇帝说了什么,自己是一概不知。
衍圣公病了,自乾清门回了临时住处后,衍圣公就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
高攀龙、杨涟等一干御史前往衮州,却谁也没能见到,直到在花园水池中寻到了银子。也正如所有人所料,双方又爆发了一阵争执,两千万两银子都运往了京城,吃饱没事寻人短处的御史们,最后也只能无奈返回京城。
衍圣公病了,叶向高、韩、**星、孙慎行、王纪、张问达、孙承宗、高攀龙、左光斗、杨涟、陈于廷、魏大中……大大小小几十号大臣结伴前来慰问,孔胤植就算躺在病床上,也不得不起身相迎。
朝廷为衍圣公准备的寓所还是挺讲究了,五进四合院也显得颇为威严,尤其是门前一雌一雄两尊大石狮子,仅比承天门前大石狮子小了那么一丁点。也幸好刘大驸马没见到这俩大石狮子,否则又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他尤为见不得人家门前比皇家学堂威武。
一干大臣们前来,垂花门也大门敞开,显得极为礼遇,这反而让叶向高有些尴尬不已。
一干文臣们坐下,叶向高向孔胤植一拱手,说道:“衍圣公大义,我等自愧不如,听闻衍圣公身体有恙,今日特与一干同僚前来看望。”
听着叶向高话语,孔胤植心下愈发悲苦,眼前全都是圣人门徒,可却对圣人门庭遭难不闻不问,心下又悲又哀,却又不能表现出愤慨,如此憋屈别提有多难受了。
憋屈归憋屈,孔胤植还是不得不勉强起身,叶向高慌忙上前搀扶。
“衍圣公身体有恙,就不要这么多礼了。”
叶向高心下感叹连连,搀扶着他坐下,叹气道:“刘驸马行事颇为乖戾,若早知衍圣公亲自前来京师……罢了罢了……还望衍圣公身体早日康复。”
“是啊,衍圣公还当保住了身体,今后还需衍圣公教化万民。”韩上前驾住孔衍植另一条手臂。
孔胤植一脸悲戚,尚未开口,一旁的孔胤隆上前向叶向高、韩及一干大臣深深一礼,一脸悲戚道:“诸位大人心知我孔家遭了大难,银钱乃身外之物,献于朝廷亦无不可,可……可我孔家无了田地,今后又当如何养活家小,如何祭祀圣人先祖?”
众人齐齐看向躬身不起的孔胤隆,心下一阵叹息,但对于此,他们也无甚好法子。
孔圣人自始传四十二代,因五代之时天下大乱,子嗣仅剩孔仁玉一人,自四十六代,嫡系一脉绝嗣,剩五门,孔宗愿袭衍圣公之位。
之后就是孔府混乱时期,自金、元侵入中原,孔家自此分为南北两宗,南宗是当年随宋人南逃的孔氏一门,于浙江衢州设宗庙,北宗即世袭衍圣公的曲阜孔门。
北宗在金、元之时所做之事就不提了,刘卫民更是知晓北宗几十年后嘴脸,以及数百年后所做的混账之事,或许也正因为知晓这些破烂事情,他才会将事情做了如此之绝吧。
话归正传,明朝初立,孔氏子孙共计六十门,以孔希学为衍圣公,故而此户为大宗户,大宗户嫡系长子长孙一直延续到了嘉庆三十三年,嘉庆帝欲将严嵩之孙嫁于衍圣公孔贞干之子,孔家不敢违抗君命,但孔家大宗门自此分居两处,一处汶上,一处曲阜。
孔贞干子孔尚贤生二子,早亡,故而借孔贞干之二弟孔贞宁之长孙孔胤植继承衍圣公之位,随同前往曲阜的则是孔贞宁三房、四方,而孔胤隆正是三房孔尚远之子。
孔胤隆话语让所有人心下感叹,是支持也不是,反对也很难,各家的佃租都大差不差,只是没孔家如此多的田地而已。
叶向高见无人开口,无奈上前搀扶孔胤隆起身,叹息道:“地契被那些作乱贼人得了去也毫无用处,可……唉……诸位逃难之时,不当带上地契的,若非如此,那小儿也无法得了去。”
众人一阵点头,左光斗叹气道:“田地也只是身外之物,总会慢慢积攒回来的,但那奸逆小儿却是我等大患!”
韩眉头微皱,犹豫说道:“就算那小儿猖狂,可今日因孔府……”
韩转身向孔胤植微躬抱拳,说道:“韩某并非有意羞辱衍圣公,事实已经如此,想了再多也是无济于事,满京城百姓都已知晓孔府献财之事,不久即天下皆闻衍圣公忠义,此时若……若孔府……终是不妥。”
孔胤植心下悲苦,可也知晓韩话语不错,衮州混账小子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无论如何,孔府这个哑巴亏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见众人无奈摇头,心下也不知是个何种滋味。
“韩阁老的情谊……我孔家记着了,今后若孔府有难,还请诸位相助一二。”
“这是自然,但凡孔府有何难处,想来诸公都会倾力相助的。”韩忙抱拳拱手。
杨涟一脸正色道:“衍圣公还请放心,那奸逆小儿若还敢骚扰圣人门第,杨某绝不与他善罢甘休!”
“杨大人所言甚是,衍圣公还请放心,今后孔府但有所需,我等绝不袖手旁观!”
……
叶向高见众人一一开口,又相互看着对方,厅堂内竟然一时诡异的寂静。
“咳咳!”
叶向高捂嘴轻咳两声,说道:“孔府遭了大难,若衍圣公能提前早来几日,孔府亦不当如此,事已至此,再言其他也是毫无益处,不过……衍圣公,衮州此时还为宁静,若……若不能及时阻止了那混账小子,衮州……恐难善了啊!”
孔胤植、孔胤隆不由一愣,随即想到衮州此时正发生之事,心下顿时焦急起来。
“砰!”
“绝不能再让如此奸**害衮州!”
孔胤植终于有些焦急了,猛然一拍桌案站起。
“来人,立即备车!”
众人一愣,杨涟犹豫道:“衍圣公,此时天色渐晚,不若明日……”
“杨大人不知,我等……我等正是因……因晚了几日……”
孔胤隆话语说到此处,众人心下又是一阵苦笑,也不好再作劝解,他们已经坑了孔家一次,不能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得罪了孔家,就意味着得罪了天下士林,更何况,他们也希望孔府能阻止混账刘大驸马。
众人不好劝解,见孔衍植一脸焦急,又劝解了几句“保重身体”啥的,也只能一一告辞离去。
衍圣公还未来了两日,就要打道回府,如此之时本就不合时宜,若再不向皇帝辞别,一句话语不留下就返回曲阜,又会让民间百姓如何看待孔府?
孔胤植也得知了些京城乱糟糟言论,更加不敢随意不吭一声跑回曲阜,天色未黑,孔胤隆就急匆匆跑去了皇宫,说什么水土不服,担忧大兄病情啥的,反正就是一再坚持返回曲阜,而朱由校稍微劝慰了几句后,也不再坚持,允许孔家人返回曲阜。
山东有两位圣人,一位是孔圣人,还有一位是亚圣孟圣人,相比孔府,孟府要低调了许多,甚至世人只知孔府之名,不闻邹县之孟府。
孟府要比孔府待遇差了许多,曲阜民乱一起,靠近衮州府城的曲阜得到了最大的保护,而数十里外的邹县却遭了大霉。
三月闻香教徐鸿儒起兵造反,衮州各村寨随之起兵作乱,山东各卫所疏于防备,纷纷战败,甚至后来朝廷遣京卫前去平乱,结果惨败而归,刀枪箭矢丢失无数,也正是此等情景下,孟家家主孟承光领二十族人助战,官兵战死无数,孟承光连同幼子孟宏曾一并身死军中,随后邹县被贼人攻破,孟府亦被匪人焚烧一空。
孟家老少几十人成了俘虏,原本是用来威胁孔府,让曲阜自己打开城门的,后来朱徽妍领一万五千净军幼军平乱,在水泊梁山击败了徐鸿儒后,并俘虏了藏在梁山一干贼人家小,并以此要挟,确保孟家老小安全。
刘卫民对孔家不感冒,虽然满清尚未杀入中原,北宗孔家还未能来得及第一个投诚,但他知道,当北宗孔家在向金、元第一次低头的时候,北宗孔府就能低第二次头,第三次……第十次……
刘卫民不理解,或许他的境界真的很低,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阻不住他心下的不满,反而邹县孟府却让他极为尊敬。
一者注重礼,一者注重民,刘卫民更加喜欢孟圣人“以民为本”,而孟府也继承了先祖遗风,极为低调,仅凭灾祸一起,身为家主的孟承光能够领着族人帮助官兵,这就极为令人敬服、感叹。
无可奈何,心哀若死的孔胤植也只能在一干宦官们的护送下,一路来了京城。
刚入京城,衍圣公如同一个英雄,一尊至尊大圣,受到了无数百姓的欢呼,看着这一幕,孔胤植却如同行尸走肉,耳边只是嗡鸣不断,想要听清楚他人欢呼雀跃,却仿佛远在千万里之外。
任由他人摆布,庙堂上只是本能的跪拜,本能的高呼万岁,至于小皇帝说了什么,自己是一概不知。
衍圣公病了,自乾清门回了临时住处后,衍圣公就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
高攀龙、杨涟等一干御史前往衮州,却谁也没能见到,直到在花园水池中寻到了银子。也正如所有人所料,双方又爆发了一阵争执,两千万两银子都运往了京城,吃饱没事寻人短处的御史们,最后也只能无奈返回京城。
衍圣公病了,叶向高、韩、**星、孙慎行、王纪、张问达、孙承宗、高攀龙、左光斗、杨涟、陈于廷、魏大中……大大小小几十号大臣结伴前来慰问,孔胤植就算躺在病床上,也不得不起身相迎。
朝廷为衍圣公准备的寓所还是挺讲究了,五进四合院也显得颇为威严,尤其是门前一雌一雄两尊大石狮子,仅比承天门前大石狮子小了那么一丁点。也幸好刘大驸马没见到这俩大石狮子,否则又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他尤为见不得人家门前比皇家学堂威武。
一干大臣们前来,垂花门也大门敞开,显得极为礼遇,这反而让叶向高有些尴尬不已。
一干文臣们坐下,叶向高向孔胤植一拱手,说道:“衍圣公大义,我等自愧不如,听闻衍圣公身体有恙,今日特与一干同僚前来看望。”
听着叶向高话语,孔胤植心下愈发悲苦,眼前全都是圣人门徒,可却对圣人门庭遭难不闻不问,心下又悲又哀,却又不能表现出愤慨,如此憋屈别提有多难受了。
憋屈归憋屈,孔胤植还是不得不勉强起身,叶向高慌忙上前搀扶。
“衍圣公身体有恙,就不要这么多礼了。”
叶向高心下感叹连连,搀扶着他坐下,叹气道:“刘驸马行事颇为乖戾,若早知衍圣公亲自前来京师……罢了罢了……还望衍圣公身体早日康复。”
“是啊,衍圣公还当保住了身体,今后还需衍圣公教化万民。”韩上前驾住孔衍植另一条手臂。
孔胤植一脸悲戚,尚未开口,一旁的孔胤隆上前向叶向高、韩及一干大臣深深一礼,一脸悲戚道:“诸位大人心知我孔家遭了大难,银钱乃身外之物,献于朝廷亦无不可,可……可我孔家无了田地,今后又当如何养活家小,如何祭祀圣人先祖?”
众人齐齐看向躬身不起的孔胤隆,心下一阵叹息,但对于此,他们也无甚好法子。
孔圣人自始传四十二代,因五代之时天下大乱,子嗣仅剩孔仁玉一人,自四十六代,嫡系一脉绝嗣,剩五门,孔宗愿袭衍圣公之位。
之后就是孔府混乱时期,自金、元侵入中原,孔家自此分为南北两宗,南宗是当年随宋人南逃的孔氏一门,于浙江衢州设宗庙,北宗即世袭衍圣公的曲阜孔门。
北宗在金、元之时所做之事就不提了,刘卫民更是知晓北宗几十年后嘴脸,以及数百年后所做的混账之事,或许也正因为知晓这些破烂事情,他才会将事情做了如此之绝吧。
话归正传,明朝初立,孔氏子孙共计六十门,以孔希学为衍圣公,故而此户为大宗户,大宗户嫡系长子长孙一直延续到了嘉庆三十三年,嘉庆帝欲将严嵩之孙嫁于衍圣公孔贞干之子,孔家不敢违抗君命,但孔家大宗门自此分居两处,一处汶上,一处曲阜。
孔贞干子孔尚贤生二子,早亡,故而借孔贞干之二弟孔贞宁之长孙孔胤植继承衍圣公之位,随同前往曲阜的则是孔贞宁三房、四方,而孔胤隆正是三房孔尚远之子。
孔胤隆话语让所有人心下感叹,是支持也不是,反对也很难,各家的佃租都大差不差,只是没孔家如此多的田地而已。
叶向高见无人开口,无奈上前搀扶孔胤隆起身,叹息道:“地契被那些作乱贼人得了去也毫无用处,可……唉……诸位逃难之时,不当带上地契的,若非如此,那小儿也无法得了去。”
众人一阵点头,左光斗叹气道:“田地也只是身外之物,总会慢慢积攒回来的,但那奸逆小儿却是我等大患!”
韩眉头微皱,犹豫说道:“就算那小儿猖狂,可今日因孔府……”
韩转身向孔胤植微躬抱拳,说道:“韩某并非有意羞辱衍圣公,事实已经如此,想了再多也是无济于事,满京城百姓都已知晓孔府献财之事,不久即天下皆闻衍圣公忠义,此时若……若孔府……终是不妥。”
孔胤植心下悲苦,可也知晓韩话语不错,衮州混账小子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无论如何,孔府这个哑巴亏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见众人无奈摇头,心下也不知是个何种滋味。
“韩阁老的情谊……我孔家记着了,今后若孔府有难,还请诸位相助一二。”
“这是自然,但凡孔府有何难处,想来诸公都会倾力相助的。”韩忙抱拳拱手。
杨涟一脸正色道:“衍圣公还请放心,那奸逆小儿若还敢骚扰圣人门第,杨某绝不与他善罢甘休!”
“杨大人所言甚是,衍圣公还请放心,今后孔府但有所需,我等绝不袖手旁观!”
……
叶向高见众人一一开口,又相互看着对方,厅堂内竟然一时诡异的寂静。
“咳咳!”
叶向高捂嘴轻咳两声,说道:“孔府遭了大难,若衍圣公能提前早来几日,孔府亦不当如此,事已至此,再言其他也是毫无益处,不过……衍圣公,衮州此时还为宁静,若……若不能及时阻止了那混账小子,衮州……恐难善了啊!”
孔胤植、孔胤隆不由一愣,随即想到衮州此时正发生之事,心下顿时焦急起来。
“砰!”
“绝不能再让如此奸**害衮州!”
孔胤植终于有些焦急了,猛然一拍桌案站起。
“来人,立即备车!”
众人一愣,杨涟犹豫道:“衍圣公,此时天色渐晚,不若明日……”
“杨大人不知,我等……我等正是因……因晚了几日……”
孔胤隆话语说到此处,众人心下又是一阵苦笑,也不好再作劝解,他们已经坑了孔家一次,不能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得罪了孔家,就意味着得罪了天下士林,更何况,他们也希望孔府能阻止混账刘大驸马。
众人不好劝解,见孔衍植一脸焦急,又劝解了几句“保重身体”啥的,也只能一一告辞离去。
衍圣公还未来了两日,就要打道回府,如此之时本就不合时宜,若再不向皇帝辞别,一句话语不留下就返回曲阜,又会让民间百姓如何看待孔府?
孔胤植也得知了些京城乱糟糟言论,更加不敢随意不吭一声跑回曲阜,天色未黑,孔胤隆就急匆匆跑去了皇宫,说什么水土不服,担忧大兄病情啥的,反正就是一再坚持返回曲阜,而朱由校稍微劝慰了几句后,也不再坚持,允许孔家人返回曲阜。
山东有两位圣人,一位是孔圣人,还有一位是亚圣孟圣人,相比孔府,孟府要低调了许多,甚至世人只知孔府之名,不闻邹县之孟府。
孟府要比孔府待遇差了许多,曲阜民乱一起,靠近衮州府城的曲阜得到了最大的保护,而数十里外的邹县却遭了大霉。
三月闻香教徐鸿儒起兵造反,衮州各村寨随之起兵作乱,山东各卫所疏于防备,纷纷战败,甚至后来朝廷遣京卫前去平乱,结果惨败而归,刀枪箭矢丢失无数,也正是此等情景下,孟家家主孟承光领二十族人助战,官兵战死无数,孟承光连同幼子孟宏曾一并身死军中,随后邹县被贼人攻破,孟府亦被匪人焚烧一空。
孟家老少几十人成了俘虏,原本是用来威胁孔府,让曲阜自己打开城门的,后来朱徽妍领一万五千净军幼军平乱,在水泊梁山击败了徐鸿儒后,并俘虏了藏在梁山一干贼人家小,并以此要挟,确保孟家老小安全。
刘卫民对孔家不感冒,虽然满清尚未杀入中原,北宗孔家还未能来得及第一个投诚,但他知道,当北宗孔家在向金、元第一次低头的时候,北宗孔府就能低第二次头,第三次……第十次……
刘卫民不理解,或许他的境界真的很低,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阻不住他心下的不满,反而邹县孟府却让他极为尊敬。
一者注重礼,一者注重民,刘卫民更加喜欢孟圣人“以民为本”,而孟府也继承了先祖遗风,极为低调,仅凭灾祸一起,身为家主的孟承光能够领着族人帮助官兵,这就极为令人敬服、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