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德军的车队开始进入四号厂房是,就被布里斯基发现了,他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阵,便把炮兵团长萨维奇少校叫了过来,对他说:“少校同志,您瞧,德国人向四号厂房增援了,你看能否轰他们几炮?”
对布里斯基的提议,萨维奇沉思了片刻,随后摇着头说:“不行,大尉同志,我们现在有的几处炮兵阵地,都无法炮击这支德军车队。”
可能是担心布里斯基会对自己的回答产生误会,他不等布里斯基开口,便详细地解释说:“大尉同志,四号厂房距离我们这里足足有两千三百公尺,而且厂房前还有大量的残垣断壁,导致我们的射界受到了影响,无法对敌人进行射击。”
“少校同志,您不必说了,我都明白。”布里斯基打断了萨维奇的话,苦笑着说:“刚刚步兵在偷袭厂房,被里面的敌人发现,发生交火时,我们不就因为距离太远,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阻挡了炮兵的视线,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结果没敢朝四号厂房方向开炮么。”
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布里斯基及时地岔开了话题:“少校同志,你们在街垒厂待的时间不短了,德国人在夜间增援的情况经常能见到吗?”
“没有,以前德国人从来没有在夜间增援过。”萨维奇摇着头回答说:“毕竟他们拥有城市上空的制空权,而且还有着比我们数量多得多的坦克和大炮。就算我们发现他们的增援行动,对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敌人都把增援时间选择在白天。”
“什么,敌人以前从来没有在夜晚增援过?”布里斯基听完萨维奇的话,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把这件事,立即向师长同志报告。”
几分钟以后,回到了团指挥所的布里斯基,拨通了师部的电话,把自己所发现的情况,向索科夫进行了汇报,他最后说道:“师长同志,我刚刚问过萨维奇少校,他说敌人以往的增援都是在白天进行的。夜晚增援,还是第一次。”
“敌人增援的事情,别尔金团长已经向我汇报过了。”索科夫一直在等别尔金的侦察情报,此刻接到布里斯基的电话,听到对方也提到了德军的增援部队,便试探地问:“你们能搞清楚敌人的番号吗?”
“对不起,师长同志,虽说我们能看到敌人,但由于距离太远,根本无法搞清楚敌人的番号。”布里斯基听到索科夫的问题,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恐怕只能靠一营的同志,来搞清楚这支增援敌人的番号。”
在结束通话前,索科夫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连忙问道:“布里斯基大尉,我刚刚听别尔金团长汇报,偷袭四号厂房的部队,也被敌人发现了,在经过一番交火后,只有不到一半的战士脱险。我想问问你,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用炮火支援他们?”
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布里斯基的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他扭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萨维奇,语气艰难地回答说:“师长同志,不是我们见死不救,而是四号厂房距离我们的炮兵阵地太远,而且中间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影响到炮兵观察员的视线,使他们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弹着点。如果当时我们贸然开炮的话,没准敌人打不着,结果炮弹都落到自己人的头上去了。”
“我知道了。”索科夫随口说了一句,没等布里斯基再说话,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看到索科夫放下电话,对面的柳德尼科夫好奇地问:“索科夫上校,偷袭四号厂房的部队被敌人发现,并发生了交火,你的部下有没有说,他们为什么没有开炮支援呢?”
“炮兵阵地距离四号厂房太远,中间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阻隔。”索科夫指着桌上的地图,叹着气向柳德尼科夫解释说:“他们如果贸然开炮的话,有可能会打到自己人。”
搞清楚炮兵不能开炮的原因后,柳德尼科夫开始琢磨起增援四号厂房的敌人:“索科夫上校,我的部队在这里驻扎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从来没见过德军晚上增援的情况。您说说,敌人突然如此反常地向四号厂房兵,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用炮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猜测他们肯定在酝酿大规模的进攻。”索科夫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报,向柳德尼科夫分析说:“我估计敌人今晚兵,是为了明天白天的大规模进攻做准备。”
“不至于吧。”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柳德尼科夫表示怀疑:“从下面报告的情况来看,增援四号厂房的敌人,不会超过一个营。虽说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支部队的番号,不过就凭他们这么点人,要想突破我们最后的防线,我觉得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说得没错,敌人要想凭借几百人,就突破我们的防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索科夫对柳德尼科夫的说法表示赞同后,提醒他说:“但敌人是狡猾的,他们可能早就研究过我军的炮阵地位置,确认向四号厂房兵,我们的炮火很难打到他们,才会如此明目张胆。可在别的方向呢?也许还有不少的敌人,正悄悄地潜入其它位置,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发现他们的行踪而已。”
听完索科夫的话,柳德尼科夫盯着地图研究了许久,才抬起头对索科夫说:“索科夫上校,您这也只是一个猜测,我不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德国人还能有多少兵力,悄悄地部署在工厂里。”
“上校同志,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见柳德尼科夫有轻敌的迹象,索科夫再次提醒他说:“我建议您立即派出侦察人员,对厂区内的德军防区实施侦察,彻底搞清楚敌人在其它方向是否还有别的增援。”
柳德尼科夫的心里是不愿意相信敌人会在夜晚大规模兵,而且是在不暴露目标的情况下。不过看到索科夫说得如此认真,他便点点头,有点勉强地说:“我立即派出侦察兵,到厂区内的德军防御地段实施侦察。”
就在柳德尼科夫派出的侦察兵,离开防线朝着敌人控制的区域出发时,保尔柯斯基回到了团指挥所,垂头丧气地向别尔金报告这次执行任务的情况。
别尔金听完后,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对保尔柯斯基说:“上尉同志,你立即跟我到师部走一趟,把你刚刚说的话,向师长重复一遍。”
保尔柯斯基跟着别尔金来到了不远处的师部,见到坐在屋里的索科夫,他连忙上前敬了一个礼。没等他说话,坐在桌边的索科夫就抢先开口问道:“上尉同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一连长保尔柯斯基上尉!”
“是的,师长同志。”见索科夫认出了自己,保尔柯斯基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竭力用平稳的语气回答说:“我就是保尔柯斯基。”
索科夫招呼别尔金和保尔柯斯基坐下后,开口问道:“上尉同志,你能告诉我,你们的行踪为什么会暴露吗?”
刚坐下的保尔柯斯基听到索科夫的问题,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挺直身体回答说:“报告师长同志,我们本来是想沿着下水道,摸进六号厂房,狠狠地给敌人一个教训。谁知派出的战斗小组,在接近厂房时,意外地踩上了地雷,导致暴露了目标。……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炮火支援,我们恐怕会有更多人回不来。”
“地雷,敌人在厂房外埋设有地雷?”柳德尼科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上尉同志,我记得距离六号厂房一百米左右,有一条战壕,难道战壕里没有德国人吗?”
“没有,上校同志。”保尔柯斯基虽说以前没见过柳德尼科夫,但见到问话的人是一名上校,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外面的战壕里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们都躲在厂房里烤火取暖呢。”
“敌人在厂房四周埋设地雷,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柳德尼科夫望着索科夫问:“索科夫上校,您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索科夫没有说话,而是拿起桌上的烟盒,从里面抽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点燃,抽了两口后,扭头问一直没吭声的别尔金:“政委同志,你的团直属部队里,还有工兵吗?”
“工兵?!”别尔金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随后点着头回答说:“有的。瓦夏中尉的工兵排,目前还有二十多人,都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工兵。米沙,你是打算把什么战斗任务交给他们吗?”
“政委同志,”索科夫直截了当地对别尔金说:“你立即给瓦夏中尉打个电话,让他赶到我这里来,我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们。”
过了十几分钟后,接到通知的瓦夏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向索科夫敬礼后,大大咧咧地问:“师长同志,您找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重要任务吗?”
“瓦夏中尉,你告诉我,你的工兵排还有多少人?”
“27人,师长同志。”
“都是有经验的工兵吗?”
“是的。”
索科夫接着问:“你们能在夜间排雷吗?”
“夜间排雷?!”听到索科夫这么说,瓦夏试探地问:“师长同志,您是打算让我们在雷区中,为偷袭部队开辟出一条道路吗?”
“不是开辟通道,而是将地雷转移。”索科夫笑着说:“我想让你们把地雷从敌人埋设的地方,转移到敌人平时行走的通道上。”
“用地雷来封锁敌人?”瓦夏听到索科夫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他立即联想起以前曾经有过的战例,连忙问道:“就好像前几个月,用地雷把敌人困在我们的阵地前那样吗?”
“没错,和那次的情况差不多。”索科夫一想起几个月前,用地雷封死了敌人的退路,并全歼了来犯之敌的往事,脸上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你们起出地雷后,把它们埋在敌人每天的必经之路上,炸他们一个人仰马翻。”
索科夫在向瓦夏布置任务时,坐在对面的柳德尼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仗还可以这么打。意味着执行任务的工兵们,每次出去执行任务时,除了随身携带的工具和防身的武器外,根本不用背一堆地雷,只需要把那些原本埋在地下的地雷挖出来,重新埋个新的位置,就能起到封锁敌人的目地。
等到别尔金他们几人离开后,柳德尼科夫好奇地问索科夫:“索科夫上校,你所说的办法,真的有效吗?”
“当然有效,上校同志。”索科夫能提出这样的办法,自然是有过这样成功的战例,因此他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敌人肯定做梦都不会想到,一觉醒来,他们原本用来防范我军的地雷,居然会出现在他们平时通行的地方。”
“用地雷对付敌人,这是游击队常用的战术。”柳德尼科夫若有所思地说道:“就算你们把地雷换个地方炸敌人,但又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上校同志,我们把地雷转移位置,并不指望它真的能炸死多少敌人。”索科夫向柳德尼科夫解释说:“只要敌人在不同的地方挨了炸,就会让他们产生恐惧,不知道我们都在什么地方埋设了地雷。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派遣大量的工兵排雷,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为了安全起见,只能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这么一来,就能减轻你们所承受的压力。再等上十来天,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收拾他们了……”
索科夫一时高兴,连反击的事情都不经意说出来了。虽然他发现了这个错误,及时停了下来,但已经引起了柳德尼科夫的好奇:“索科夫上校,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知道我军在什么时候将展开反击啊?”
柳德尼科夫的这个问题,让坐在角落里的通讯兵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是否真的会展开大反击。索科夫的眼珠子一转,立即想出了好的理由:“上校同志,您真是爱开玩笑,您都不知道有什么反攻计划,我怎么可能知道呢?”
“可是你刚才明明说,再过十几天……”
“哦,是这么回事啊。”索科夫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最近河上的运输,不是因为水面上的浮冰太多而中断了么。再过一周时间,河面就会上冻,到时东岸的补给和部队,就能通过冰面源源不断进入城内,到时我们就能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对敌人展开反击。”
“原来这么回事啊。”索科夫的话滴水不漏,以至于柳德尼科夫都毫不怀疑地相信了,他有些失落地说:“我还以为你知道什么反攻的消息呢。”
对布里斯基的提议,萨维奇沉思了片刻,随后摇着头说:“不行,大尉同志,我们现在有的几处炮兵阵地,都无法炮击这支德军车队。”
可能是担心布里斯基会对自己的回答产生误会,他不等布里斯基开口,便详细地解释说:“大尉同志,四号厂房距离我们这里足足有两千三百公尺,而且厂房前还有大量的残垣断壁,导致我们的射界受到了影响,无法对敌人进行射击。”
“少校同志,您不必说了,我都明白。”布里斯基打断了萨维奇的话,苦笑着说:“刚刚步兵在偷袭厂房,被里面的敌人发现,发生交火时,我们不就因为距离太远,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阻挡了炮兵的视线,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结果没敢朝四号厂房方向开炮么。”
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布里斯基及时地岔开了话题:“少校同志,你们在街垒厂待的时间不短了,德国人在夜间增援的情况经常能见到吗?”
“没有,以前德国人从来没有在夜间增援过。”萨维奇摇着头回答说:“毕竟他们拥有城市上空的制空权,而且还有着比我们数量多得多的坦克和大炮。就算我们发现他们的增援行动,对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敌人都把增援时间选择在白天。”
“什么,敌人以前从来没有在夜晚增援过?”布里斯基听完萨维奇的话,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把这件事,立即向师长同志报告。”
几分钟以后,回到了团指挥所的布里斯基,拨通了师部的电话,把自己所发现的情况,向索科夫进行了汇报,他最后说道:“师长同志,我刚刚问过萨维奇少校,他说敌人以往的增援都是在白天进行的。夜晚增援,还是第一次。”
“敌人增援的事情,别尔金团长已经向我汇报过了。”索科夫一直在等别尔金的侦察情报,此刻接到布里斯基的电话,听到对方也提到了德军的增援部队,便试探地问:“你们能搞清楚敌人的番号吗?”
“对不起,师长同志,虽说我们能看到敌人,但由于距离太远,根本无法搞清楚敌人的番号。”布里斯基听到索科夫的问题,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恐怕只能靠一营的同志,来搞清楚这支增援敌人的番号。”
在结束通话前,索科夫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连忙问道:“布里斯基大尉,我刚刚听别尔金团长汇报,偷袭四号厂房的部队,也被敌人发现了,在经过一番交火后,只有不到一半的战士脱险。我想问问你,你们当时为什么不用炮火支援他们?”
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布里斯基的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他扭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萨维奇,语气艰难地回答说:“师长同志,不是我们见死不救,而是四号厂房距离我们的炮兵阵地太远,而且中间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影响到炮兵观察员的视线,使他们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弹着点。如果当时我们贸然开炮的话,没准敌人打不着,结果炮弹都落到自己人的头上去了。”
“我知道了。”索科夫随口说了一句,没等布里斯基再说话,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看到索科夫放下电话,对面的柳德尼科夫好奇地问:“索科夫上校,偷袭四号厂房的部队被敌人发现,并发生了交火,你的部下有没有说,他们为什么没有开炮支援呢?”
“炮兵阵地距离四号厂房太远,中间又有大量的残垣断壁阻隔。”索科夫指着桌上的地图,叹着气向柳德尼科夫解释说:“他们如果贸然开炮的话,有可能会打到自己人。”
搞清楚炮兵不能开炮的原因后,柳德尼科夫开始琢磨起增援四号厂房的敌人:“索科夫上校,我的部队在这里驻扎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从来没见过德军晚上增援的情况。您说说,敌人突然如此反常地向四号厂房兵,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用炮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猜测他们肯定在酝酿大规模的进攻。”索科夫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报,向柳德尼科夫分析说:“我估计敌人今晚兵,是为了明天白天的大规模进攻做准备。”
“不至于吧。”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柳德尼科夫表示怀疑:“从下面报告的情况来看,增援四号厂房的敌人,不会超过一个营。虽说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支部队的番号,不过就凭他们这么点人,要想突破我们最后的防线,我觉得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说得没错,敌人要想凭借几百人,就突破我们的防线,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索科夫对柳德尼科夫的说法表示赞同后,提醒他说:“但敌人是狡猾的,他们可能早就研究过我军的炮阵地位置,确认向四号厂房兵,我们的炮火很难打到他们,才会如此明目张胆。可在别的方向呢?也许还有不少的敌人,正悄悄地潜入其它位置,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发现他们的行踪而已。”
听完索科夫的话,柳德尼科夫盯着地图研究了许久,才抬起头对索科夫说:“索科夫上校,您这也只是一个猜测,我不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德国人还能有多少兵力,悄悄地部署在工厂里。”
“上校同志,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见柳德尼科夫有轻敌的迹象,索科夫再次提醒他说:“我建议您立即派出侦察人员,对厂区内的德军防区实施侦察,彻底搞清楚敌人在其它方向是否还有别的增援。”
柳德尼科夫的心里是不愿意相信敌人会在夜晚大规模兵,而且是在不暴露目标的情况下。不过看到索科夫说得如此认真,他便点点头,有点勉强地说:“我立即派出侦察兵,到厂区内的德军防御地段实施侦察。”
就在柳德尼科夫派出的侦察兵,离开防线朝着敌人控制的区域出发时,保尔柯斯基回到了团指挥所,垂头丧气地向别尔金报告这次执行任务的情况。
别尔金听完后,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对保尔柯斯基说:“上尉同志,你立即跟我到师部走一趟,把你刚刚说的话,向师长重复一遍。”
保尔柯斯基跟着别尔金来到了不远处的师部,见到坐在屋里的索科夫,他连忙上前敬了一个礼。没等他说话,坐在桌边的索科夫就抢先开口问道:“上尉同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一连长保尔柯斯基上尉!”
“是的,师长同志。”见索科夫认出了自己,保尔柯斯基强忍着心中的激动,竭力用平稳的语气回答说:“我就是保尔柯斯基。”
索科夫招呼别尔金和保尔柯斯基坐下后,开口问道:“上尉同志,你能告诉我,你们的行踪为什么会暴露吗?”
刚坐下的保尔柯斯基听到索科夫的问题,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挺直身体回答说:“报告师长同志,我们本来是想沿着下水道,摸进六号厂房,狠狠地给敌人一个教训。谁知派出的战斗小组,在接近厂房时,意外地踩上了地雷,导致暴露了目标。……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炮火支援,我们恐怕会有更多人回不来。”
“地雷,敌人在厂房外埋设有地雷?”柳德尼科夫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上尉同志,我记得距离六号厂房一百米左右,有一条战壕,难道战壕里没有德国人吗?”
“没有,上校同志。”保尔柯斯基虽说以前没见过柳德尼科夫,但见到问话的人是一名上校,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外面的战壕里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们都躲在厂房里烤火取暖呢。”
“敌人在厂房四周埋设地雷,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柳德尼科夫望着索科夫问:“索科夫上校,您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索科夫没有说话,而是拿起桌上的烟盒,从里面抽出一支香烟,叼在嘴里点燃,抽了两口后,扭头问一直没吭声的别尔金:“政委同志,你的团直属部队里,还有工兵吗?”
“工兵?!”别尔金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随后点着头回答说:“有的。瓦夏中尉的工兵排,目前还有二十多人,都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工兵。米沙,你是打算把什么战斗任务交给他们吗?”
“政委同志,”索科夫直截了当地对别尔金说:“你立即给瓦夏中尉打个电话,让他赶到我这里来,我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们。”
过了十几分钟后,接到通知的瓦夏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向索科夫敬礼后,大大咧咧地问:“师长同志,您找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重要任务吗?”
“瓦夏中尉,你告诉我,你的工兵排还有多少人?”
“27人,师长同志。”
“都是有经验的工兵吗?”
“是的。”
索科夫接着问:“你们能在夜间排雷吗?”
“夜间排雷?!”听到索科夫这么说,瓦夏试探地问:“师长同志,您是打算让我们在雷区中,为偷袭部队开辟出一条道路吗?”
“不是开辟通道,而是将地雷转移。”索科夫笑着说:“我想让你们把地雷从敌人埋设的地方,转移到敌人平时行走的通道上。”
“用地雷来封锁敌人?”瓦夏听到索科夫这么一说,顿时眼前一亮,他立即联想起以前曾经有过的战例,连忙问道:“就好像前几个月,用地雷把敌人困在我们的阵地前那样吗?”
“没错,和那次的情况差不多。”索科夫一想起几个月前,用地雷封死了敌人的退路,并全歼了来犯之敌的往事,脸上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你们起出地雷后,把它们埋在敌人每天的必经之路上,炸他们一个人仰马翻。”
索科夫在向瓦夏布置任务时,坐在对面的柳德尼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没想到仗还可以这么打。意味着执行任务的工兵们,每次出去执行任务时,除了随身携带的工具和防身的武器外,根本不用背一堆地雷,只需要把那些原本埋在地下的地雷挖出来,重新埋个新的位置,就能起到封锁敌人的目地。
等到别尔金他们几人离开后,柳德尼科夫好奇地问索科夫:“索科夫上校,你所说的办法,真的有效吗?”
“当然有效,上校同志。”索科夫能提出这样的办法,自然是有过这样成功的战例,因此他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敌人肯定做梦都不会想到,一觉醒来,他们原本用来防范我军的地雷,居然会出现在他们平时通行的地方。”
“用地雷对付敌人,这是游击队常用的战术。”柳德尼科夫若有所思地说道:“就算你们把地雷换个地方炸敌人,但又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上校同志,我们把地雷转移位置,并不指望它真的能炸死多少敌人。”索科夫向柳德尼科夫解释说:“只要敌人在不同的地方挨了炸,就会让他们产生恐惧,不知道我们都在什么地方埋设了地雷。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派遣大量的工兵排雷,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为了安全起见,只能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这么一来,就能减轻你们所承受的压力。再等上十来天,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收拾他们了……”
索科夫一时高兴,连反击的事情都不经意说出来了。虽然他发现了这个错误,及时停了下来,但已经引起了柳德尼科夫的好奇:“索科夫上校,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知道我军在什么时候将展开反击啊?”
柳德尼科夫的这个问题,让坐在角落里的通讯兵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是否真的会展开大反击。索科夫的眼珠子一转,立即想出了好的理由:“上校同志,您真是爱开玩笑,您都不知道有什么反攻计划,我怎么可能知道呢?”
“可是你刚才明明说,再过十几天……”
“哦,是这么回事啊。”索科夫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最近河上的运输,不是因为水面上的浮冰太多而中断了么。再过一周时间,河面就会上冻,到时东岸的补给和部队,就能通过冰面源源不断进入城内,到时我们就能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对敌人展开反击。”
“原来这么回事啊。”索科夫的话滴水不漏,以至于柳德尼科夫都毫不怀疑地相信了,他有些失落地说:“我还以为你知道什么反攻的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