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俘仪式那么有趣的事情,不仅对武将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对普通士兵而言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参加献俘仪式去京师,就意味着不仅能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皇帝的尊荣,还能近距离体会京城的风土人情,见到平常见不到的细皮嫩肉的小娘子。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还能得到额外的优良待遇,可以额外吃好几顿肉,喝好几顿肉汤,吃好几顿干饭!说不定还有额外的赏钱。
这对于一年到头苦哈哈的军士们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一战打完之后,他们就要和萧如薰分开了,萧如薰不可能一直统帅他们,朝廷不会允许,也不可能允许他们一直有那么好的待遇,顿顿吃干饭,吃带油的烙油饼,吃肉,喝肉汤,这种梦一般的日子,其实,真的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了。
以后还是一样,一顿干两顿稀,或者一顿干一顿稀,甚至两顿稀的,没有肉,没有油,甚至连腌菜都不一定给够。
油味尝不到,肉味尝不到,咸味都不一定管够,那种嘴巴里面干涩涩的感觉似乎又要回来了,现在这种吃肉饼喝肉汤浑身暖呼呼感觉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的日子,结束了。
冬天还要挨冻,夏天也要受热,一年四季没有舒服日子可过,动不动还要被卫所主管欺负,去做杂役,做私兵家丁的还好,但是,也就是饿不到肚子这么简单。
像在萧如薰手下受到那样关照的日子,真的是……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吧?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在军中缓缓弥漫开来,除了战胜的喜悦之外,这种氛围也相当浓重。
对深受爱戴的将军的依依不舍的情绪,那种浓重的归属感。
也不知以后还能否再次并肩作战。
所以,凯旋献俘仪式,或许是最后一次相互配合了,想去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有功武将们不用说,自然人人都能捞到好处人人都能去,而下面的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卒要去的话,就要好好的争抢一番了,名额是有限的,这一点不会有例外发生。
而且很令人感到郁闷的是,萧如薰本部兵马和李如松本部兵马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回程经过京师,不管算不算进仪式当中,他们都能享受那样的待遇,而且不说别的,辽东军和镇南军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难道不大吗?
名额更加紧俏了。
萧如薰盘算了一下,自己这边还有两千三百余人可以带回去,李如松那边有一万四千余人可以带回去,这些人不能都算在凯旋队伍里面,不然的话人数就太多了,不合适。
立下足以参加凯旋献俘仪式的功劳的士兵,说实话,也没有那么多。
自己这边符合标准的有一千五百多人,不能全上,那就出个五百人代表,李如松那边也不能全上,而且努尔哈赤的女真兵大部分都不能去,只能算上少数头人在辽东军的序列里面,勉强算个两千人。
这样就两千五百人了,这两千五百人除外,还有蓟镇太原榆林等各地军队的立功士卒,经过大致筛选,符合标准的人大概在一万出头左右,这些人也不能全部带走,否则朝廷那边脆弱的国库能否支撑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带回去太多也会给人一种不知轻重的感觉,萧如薰虽然不惧怕文官的非议,但是为臣之道还是要遵守的,一切要讲规矩。
那就筛选筛选再筛选,差不多选个五千人左右带回去参加献俘仪式就差不多了。
萧如薰这边给出个大致的数字,底下军队就开始明争暗斗了,各种招数齐出,你争我抢的是毫不手软,猛如李如松也是忽然发现,自己就算再猛,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军将居然也是咬牙不退。
他不由得十分郁闷。
大军在这边欢欣鼓舞的筹备着去参加凯旋献俘仪式的事情,顺便等待朝廷的诏令,可是朝廷那边接到大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之后,已经是一片混乱了。
最开始的确是欣喜,因为这是数十年未有的针对北虏作战的极其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役从最开始的大溃败,大同山西一路溃退,九边防线破了一个大口子,中原震动,京师震动,再到现在四万铁骑北伐归化城,大破归化城北虏,纵火焚之宣告天朝之威武的大胜……
也不过数月之间。
大明在北虏十万南下山西的惊恐中度过了忐忑不安的万历二十六年的新年,然而开年之后,名将萧如薰率军北返之后,好消息就一个接一个。
收复山西,光复大同,杀胡口反击,北伐归化城,明军打了一场极其漂亮的翻身仗。
最早先的十万南下的北虏早已成为首级和尸骨,南下迁居试图鸠占鹊巢的三十多万土默特部众也被明军击杀殆尽,杀胡口五十万北虏被杀的七七八八,归化城盘踞着的北虏也不知道被杀了多少……
明军这一战役到底斩首了多少?
兵部稍微派人统计了一下,前前后后,自打出兵以来,萧如薰就没打过败仗,一直都在打胜仗,每次斩首都不少,能被算作斩首功劳的首级数目怕是不下十万。
至于其他那些被明军砍下来做成京观的脑袋比被斩首的要多,不下二十万,光是脑袋就被砍了三十万,至于死掉的……
那些官员在统计数字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他们是不敢想象这样子的数目的,也是不敢想象这样多的脑袋是被那些他们鄙夷嘲笑的丘八们所砍下来的,那么多年了,每次奏捷的时候,都是十几个几十个,偶尔破百的都敢叫大捷,现在一口气砍了十万首级下来这……
这是回到秦汉唐了吗?回到大明刚刚建立那时候,太祖成祖十数次北伐草原打的北虏只叫娘的时代了吗?
那些丘八何曾变得如此生猛?这一战下来,居然把北虏打到了这个地步?
不知为何,他们的心中忽然升腾出了一种敬畏的近乎到了恐惧的地步的情绪。
那个如同彗星……不!如同魔神一般的将军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才把九边那些自保为主甚少出塞作战的武将军卒给带出塞外实现这场伟业的呢?
那是人吗?
参加献俘仪式去京师,就意味着不仅能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皇帝的尊荣,还能近距离体会京城的风土人情,见到平常见不到的细皮嫩肉的小娘子。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还能得到额外的优良待遇,可以额外吃好几顿肉,喝好几顿肉汤,吃好几顿干饭!说不定还有额外的赏钱。
这对于一年到头苦哈哈的军士们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一战打完之后,他们就要和萧如薰分开了,萧如薰不可能一直统帅他们,朝廷不会允许,也不可能允许他们一直有那么好的待遇,顿顿吃干饭,吃带油的烙油饼,吃肉,喝肉汤,这种梦一般的日子,其实,真的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了。
以后还是一样,一顿干两顿稀,或者一顿干一顿稀,甚至两顿稀的,没有肉,没有油,甚至连腌菜都不一定给够。
油味尝不到,肉味尝不到,咸味都不一定管够,那种嘴巴里面干涩涩的感觉似乎又要回来了,现在这种吃肉饼喝肉汤浑身暖呼呼感觉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的日子,结束了。
冬天还要挨冻,夏天也要受热,一年四季没有舒服日子可过,动不动还要被卫所主管欺负,去做杂役,做私兵家丁的还好,但是,也就是饿不到肚子这么简单。
像在萧如薰手下受到那样关照的日子,真的是……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吧?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在军中缓缓弥漫开来,除了战胜的喜悦之外,这种氛围也相当浓重。
对深受爱戴的将军的依依不舍的情绪,那种浓重的归属感。
也不知以后还能否再次并肩作战。
所以,凯旋献俘仪式,或许是最后一次相互配合了,想去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有功武将们不用说,自然人人都能捞到好处人人都能去,而下面的基层军官和普通士卒要去的话,就要好好的争抢一番了,名额是有限的,这一点不会有例外发生。
而且很令人感到郁闷的是,萧如薰本部兵马和李如松本部兵马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回程经过京师,不管算不算进仪式当中,他们都能享受那样的待遇,而且不说别的,辽东军和镇南军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难道不大吗?
名额更加紧俏了。
萧如薰盘算了一下,自己这边还有两千三百余人可以带回去,李如松那边有一万四千余人可以带回去,这些人不能都算在凯旋队伍里面,不然的话人数就太多了,不合适。
立下足以参加凯旋献俘仪式的功劳的士兵,说实话,也没有那么多。
自己这边符合标准的有一千五百多人,不能全上,那就出个五百人代表,李如松那边也不能全上,而且努尔哈赤的女真兵大部分都不能去,只能算上少数头人在辽东军的序列里面,勉强算个两千人。
这样就两千五百人了,这两千五百人除外,还有蓟镇太原榆林等各地军队的立功士卒,经过大致筛选,符合标准的人大概在一万出头左右,这些人也不能全部带走,否则朝廷那边脆弱的国库能否支撑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带回去太多也会给人一种不知轻重的感觉,萧如薰虽然不惧怕文官的非议,但是为臣之道还是要遵守的,一切要讲规矩。
那就筛选筛选再筛选,差不多选个五千人左右带回去参加献俘仪式就差不多了。
萧如薰这边给出个大致的数字,底下军队就开始明争暗斗了,各种招数齐出,你争我抢的是毫不手软,猛如李如松也是忽然发现,自己就算再猛,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军将居然也是咬牙不退。
他不由得十分郁闷。
大军在这边欢欣鼓舞的筹备着去参加凯旋献俘仪式的事情,顺便等待朝廷的诏令,可是朝廷那边接到大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之后,已经是一片混乱了。
最开始的确是欣喜,因为这是数十年未有的针对北虏作战的极其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役从最开始的大溃败,大同山西一路溃退,九边防线破了一个大口子,中原震动,京师震动,再到现在四万铁骑北伐归化城,大破归化城北虏,纵火焚之宣告天朝之威武的大胜……
也不过数月之间。
大明在北虏十万南下山西的惊恐中度过了忐忑不安的万历二十六年的新年,然而开年之后,名将萧如薰率军北返之后,好消息就一个接一个。
收复山西,光复大同,杀胡口反击,北伐归化城,明军打了一场极其漂亮的翻身仗。
最早先的十万南下的北虏早已成为首级和尸骨,南下迁居试图鸠占鹊巢的三十多万土默特部众也被明军击杀殆尽,杀胡口五十万北虏被杀的七七八八,归化城盘踞着的北虏也不知道被杀了多少……
明军这一战役到底斩首了多少?
兵部稍微派人统计了一下,前前后后,自打出兵以来,萧如薰就没打过败仗,一直都在打胜仗,每次斩首都不少,能被算作斩首功劳的首级数目怕是不下十万。
至于其他那些被明军砍下来做成京观的脑袋比被斩首的要多,不下二十万,光是脑袋就被砍了三十万,至于死掉的……
那些官员在统计数字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他们是不敢想象这样子的数目的,也是不敢想象这样多的脑袋是被那些他们鄙夷嘲笑的丘八们所砍下来的,那么多年了,每次奏捷的时候,都是十几个几十个,偶尔破百的都敢叫大捷,现在一口气砍了十万首级下来这……
这是回到秦汉唐了吗?回到大明刚刚建立那时候,太祖成祖十数次北伐草原打的北虏只叫娘的时代了吗?
那些丘八何曾变得如此生猛?这一战下来,居然把北虏打到了这个地步?
不知为何,他们的心中忽然升腾出了一种敬畏的近乎到了恐惧的地步的情绪。
那个如同彗星……不!如同魔神一般的将军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才把九边那些自保为主甚少出塞作战的武将军卒给带出塞外实现这场伟业的呢?
那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