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小时候会比磕鸡蛋,可能是地域问题,杨小三准备了鸡蛋都没遇到一个要比比鸡蛋硬的。若是往年,村里看到鸡蛋的机会都少,只能四处摸鸟蛋解解馋,遇不到比磕鸡蛋的也正常。但是,今年不至于吧,过年好混不到一个煮鸡蛋?
杨小三就问家里最穷的占忠,道:“占忠,你吃煮鸡蛋了?”
今年一年占忠变化很大,尤其是卫生方面,可以说几乎是靠自己完成的,绝对的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典范。当然,其中肯定有杨小三的功劳,不然他洗脸洗澡肯定用不上肥皂。
还有那头发,虽然剪的乱七八糟,但是肯定没有虱子。
好吧,那发型是杨小三根据后世研究的,其他人都说乱七八糟。
至于营养,肯定不是黑人难民了。
母亲也很照顾占忠家里,直接把他妈收进了养兔场,现在已经是母亲的得力助手了。但是,有利就有弊,直接导致更没人管家里最小的占忠了。
占忠对杨小三感觉比二喜儿都好,此时早就叛变成了杨小三的铁跟班儿了,听到老大问话马上答道:“吃了,我们家一人吃了一个熟鸡蛋。”
“还有炖肉,我妈说大年三十一个肉丸的饺子管饱。”
“初一晌午一人一碗大米干饭……”
杨小三听着占忠说家里将如何过年,已经忘记了磕鸡蛋的事儿。
唉!
还要努力加油!
看到占忠满脸幸福的笑容,杨小三顿时觉得自己做的是值得的,也肯定是对的!
再说那个小丫头二凤,依然长期跟着二喜儿,在二喜儿那她能得到哥哥的照顾。至于杨小三吧,除了想法逗人家,远远不如照顾占忠那么多了。
还有刘书记的几个孙子孙女,现在又多了外孙和外孙女,都被刘奶奶收拾的干净利索,同时张嘴闭嘴的脏话也被扫帚疙瘩加鞋底子沾凉水掰过来了。同时,刘书记也给家里开了会议,必须向杨国柱家看齐,说话必须少带着妈和13。
所以,现在两家关系好的很。
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不会改变的道理,所以杨小三希望他的小伙伴儿可以提前入学读书,这也是他老早带着家里人读书识字的目的。
现在,母亲天天背着个包儿上下班,里面长期有字典、笔记本儿、笔和杨小三提供的书籍,带的村里在养殖场上班儿的妇女都学习,一年下来写名儿、算数都不是问题了。
杨小三问道:“占忠,你要不要去上学?”
“你看小妹都上学了,明年二喜儿、二凤他们都去上学。”
占忠摇摇头,道:“我还不够八岁呢,不用上学。”
“我跟你说,我今年也挣钱了。”
“我知道哪儿野兔子爱吃的羊犄角、婆婆丁……”
杨小三知道占忠操心啥,努力的吐出一口气,道:“没事儿,上学也可以割草。”
“下午放学还让二哥、二凤跟你一块儿去。”
占忠摇头道:“那可不中,都拿一小会儿,弄不了多少。”
杨小三不再说这个话题了,道:“反正要明年秋天呢,到时候再说吧。”
“不过,你有空可得多学字儿,让二凤那个小丫头超过去很没面子的。”
占忠得意洋洋的道:“三儿,你放心吧,她比不过我。”
杨小三郭家峪未来一代的教育当成了一件大事儿。
曾经,某个同龄书记说过,郭家峪一千多口人,一个二本儿大学生没有。上过大学的,不论本科还是大专,一只手而已。高中毕业,连技校也算,不足百人,初中毕业多数是强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代。50、60、70不会写名字的超过三分之一,能读完小学四年级的三分之一多点儿,能够读完初小的不足三分之一。
就这样的文化构架,能有啥出息。
好吧,这个不应该是国家农村的常态吗?
所以,杨小三要在这儿改改篇儿。
杨小三赖在村委办公室,已经把提前入学龄的事儿说了一遍了,但是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刘书记烦了,道:“这是上边的要求,你别跟我墨迹了,有本事你找赵兴邦去!”
谭会计叹口气,劝杨小三,道:“三儿,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个规定我们当不了家。”
“你大伯他们家二凤我知道,比我们家那几个强的多,会背唐诗、会数数、会背小六九。”
“但是,他们是个例。”
“对了,回头把我们家那几个小兔崽子也打发你们家去。”
谭会计突然看着刘书记,道:“刘书记,你不厚道啊!”
刘书记呵呵笑道:“那没法,这么明显的事儿还用说。”
徐志刚没整明白,问道:“咋啦?”
郭顺理呵呵笑道:“要不怎么他是书记,你是会计呢。”
“刘书记早就看出来人家杨小三家里都是出息人,就把孙子孙女收拾干净利索送过去了。”
“村里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除了他们二凤跟占忠,全郭家峪都得说人家杨国柱和刘书记家儿的了吧。”
“我是没孙子孙女呢,要是有,和出去老脸不要,也要送过去。”
国存大伯乐呵呵的道:“可不咋滴。”
“我们家占全家的城里人,回家把老二家里夸的跟花儿似的,也跟我们连连陪不是。”
“今年看看我们家的小霸王管的咋样了。”
李旭顺突然乐了,道:“我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早就发现了不对劲儿,虽然想不明白,但是没当回事儿。”
“老郭大哥,这一局你赢了。”
郭顺理也乐了,道:“赢你一回忒不易,需要抹了官儿反省。”
杨小三感觉头大了,似乎自己给自个找了个麻烦。
谭会计道:“这么这。”
“三儿,你要是能让我们几家这群崽子6、7达到二凤、占忠水平,咱们村就开他个先例。”
杨小三摇头道:“我不管。”
“我也不要求可以提前入学了。”
开什么玩笑!
带着一群熊孩子,一天到晚可以烦死,他可没有陈静那样的爱好。
但是,事与愿违!
趁着过年拜年,一群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认门儿了。
杨小三就问家里最穷的占忠,道:“占忠,你吃煮鸡蛋了?”
今年一年占忠变化很大,尤其是卫生方面,可以说几乎是靠自己完成的,绝对的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典范。当然,其中肯定有杨小三的功劳,不然他洗脸洗澡肯定用不上肥皂。
还有那头发,虽然剪的乱七八糟,但是肯定没有虱子。
好吧,那发型是杨小三根据后世研究的,其他人都说乱七八糟。
至于营养,肯定不是黑人难民了。
母亲也很照顾占忠家里,直接把他妈收进了养兔场,现在已经是母亲的得力助手了。但是,有利就有弊,直接导致更没人管家里最小的占忠了。
占忠对杨小三感觉比二喜儿都好,此时早就叛变成了杨小三的铁跟班儿了,听到老大问话马上答道:“吃了,我们家一人吃了一个熟鸡蛋。”
“还有炖肉,我妈说大年三十一个肉丸的饺子管饱。”
“初一晌午一人一碗大米干饭……”
杨小三听着占忠说家里将如何过年,已经忘记了磕鸡蛋的事儿。
唉!
还要努力加油!
看到占忠满脸幸福的笑容,杨小三顿时觉得自己做的是值得的,也肯定是对的!
再说那个小丫头二凤,依然长期跟着二喜儿,在二喜儿那她能得到哥哥的照顾。至于杨小三吧,除了想法逗人家,远远不如照顾占忠那么多了。
还有刘书记的几个孙子孙女,现在又多了外孙和外孙女,都被刘奶奶收拾的干净利索,同时张嘴闭嘴的脏话也被扫帚疙瘩加鞋底子沾凉水掰过来了。同时,刘书记也给家里开了会议,必须向杨国柱家看齐,说话必须少带着妈和13。
所以,现在两家关系好的很。
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不会改变的道理,所以杨小三希望他的小伙伴儿可以提前入学读书,这也是他老早带着家里人读书识字的目的。
现在,母亲天天背着个包儿上下班,里面长期有字典、笔记本儿、笔和杨小三提供的书籍,带的村里在养殖场上班儿的妇女都学习,一年下来写名儿、算数都不是问题了。
杨小三问道:“占忠,你要不要去上学?”
“你看小妹都上学了,明年二喜儿、二凤他们都去上学。”
占忠摇摇头,道:“我还不够八岁呢,不用上学。”
“我跟你说,我今年也挣钱了。”
“我知道哪儿野兔子爱吃的羊犄角、婆婆丁……”
杨小三知道占忠操心啥,努力的吐出一口气,道:“没事儿,上学也可以割草。”
“下午放学还让二哥、二凤跟你一块儿去。”
占忠摇头道:“那可不中,都拿一小会儿,弄不了多少。”
杨小三不再说这个话题了,道:“反正要明年秋天呢,到时候再说吧。”
“不过,你有空可得多学字儿,让二凤那个小丫头超过去很没面子的。”
占忠得意洋洋的道:“三儿,你放心吧,她比不过我。”
杨小三郭家峪未来一代的教育当成了一件大事儿。
曾经,某个同龄书记说过,郭家峪一千多口人,一个二本儿大学生没有。上过大学的,不论本科还是大专,一只手而已。高中毕业,连技校也算,不足百人,初中毕业多数是强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代。50、60、70不会写名字的超过三分之一,能读完小学四年级的三分之一多点儿,能够读完初小的不足三分之一。
就这样的文化构架,能有啥出息。
好吧,这个不应该是国家农村的常态吗?
所以,杨小三要在这儿改改篇儿。
杨小三赖在村委办公室,已经把提前入学龄的事儿说了一遍了,但是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刘书记烦了,道:“这是上边的要求,你别跟我墨迹了,有本事你找赵兴邦去!”
谭会计叹口气,劝杨小三,道:“三儿,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个规定我们当不了家。”
“你大伯他们家二凤我知道,比我们家那几个强的多,会背唐诗、会数数、会背小六九。”
“但是,他们是个例。”
“对了,回头把我们家那几个小兔崽子也打发你们家去。”
谭会计突然看着刘书记,道:“刘书记,你不厚道啊!”
刘书记呵呵笑道:“那没法,这么明显的事儿还用说。”
徐志刚没整明白,问道:“咋啦?”
郭顺理呵呵笑道:“要不怎么他是书记,你是会计呢。”
“刘书记早就看出来人家杨小三家里都是出息人,就把孙子孙女收拾干净利索送过去了。”
“村里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除了他们二凤跟占忠,全郭家峪都得说人家杨国柱和刘书记家儿的了吧。”
“我是没孙子孙女呢,要是有,和出去老脸不要,也要送过去。”
国存大伯乐呵呵的道:“可不咋滴。”
“我们家占全家的城里人,回家把老二家里夸的跟花儿似的,也跟我们连连陪不是。”
“今年看看我们家的小霸王管的咋样了。”
李旭顺突然乐了,道:“我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早就发现了不对劲儿,虽然想不明白,但是没当回事儿。”
“老郭大哥,这一局你赢了。”
郭顺理也乐了,道:“赢你一回忒不易,需要抹了官儿反省。”
杨小三感觉头大了,似乎自己给自个找了个麻烦。
谭会计道:“这么这。”
“三儿,你要是能让我们几家这群崽子6、7达到二凤、占忠水平,咱们村就开他个先例。”
杨小三摇头道:“我不管。”
“我也不要求可以提前入学了。”
开什么玩笑!
带着一群熊孩子,一天到晚可以烦死,他可没有陈静那样的爱好。
但是,事与愿违!
趁着过年拜年,一群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认门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