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安全气囊的发明故事-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最新消息
第二百八十六章 安全气囊的发明故事-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最新消息-无人驾驶帝国-一本书
无人驾驶帝国
作者:无人车来也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笑夫继续翻看《汽车的故事》,看到了一篇《安全气囊的发明故事》:
……
汽车发明一百年多来,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面临着人身安全问题。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尤其是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车上的人会因为惯性,以一定的加速度向前撞击。
在巨大的力的作用下,乘员就容易因碰撞而受伤。
而安全气囊就相当于在人和物体之间放了一块海绵,减少受到的冲击力。
但是安全气囊的诞生比安全带晚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安全气囊的发明要从一场险些发生的车祸说起:
1952年的一天,米国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约翰赫特里,开着私家车,载着妻子和孩子到郊外野炊。
汽车行至山路的一个转弯时,赫特里驾驶的车辆为了躲避障碍物,慌乱中紧急制动,险些发生车祸。
这一瞬,惊出了他一身冷汗。
回到家里后,他仍然心有余悸。
他的妻子谈起这件事,依然吓得浑身发抖,她对赫特里说:“亲爱的,你是工程师,也搞过发明,能发明个东西来保护乘车人的安全吗?”
赫特里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上,他开始着手研究。
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大多车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是因为二次碰撞。
当汽车与其它物体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一次碰撞发生后,车内人员因惯性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
而人们发生的伤亡,大多因为二次碰撞。
那么,发明一种安全装置,防止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二次碰撞,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了!
赫特里认为,这个理论应当成立。
照着这个思路,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
最初,赫特里想到把车内靠近乘员的构件全都设计成软体的,即使人的身体碰上去,软绵绵地,也不会有多大伤害。
然而,这个路子根本行不通!
汽车内部构建软绵绵,如何支撑得起一个行走的空间啊?
之后,赫特里再次调整思路,思考如何在二次碰撞中最大限度地减轻伤痛。
这一次,他终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实现了突破!
经过无数次实验,赫特里发现,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有一个约0.03秒的间隙。
这是黄金0.03秒!
这是上天赐予的0.03秒!
如果能有一个安全装置在这个0.03秒是间隙迅速反应,缓解碰撞,那么事故伤亡就会减少。
赫特里对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
可是,到底添加一个什么装置呢?
只有0.03秒,貌似在这么短的时间加个安全装置,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啊!
要落到实处,谈何容易?!
很长时间,他的研究没有进展。
一天,赫特里走到了一栋楼下,看到楼下围着一群人。
原来,楼顶上一个女孩想要跳楼。
这时,消防救援队来了,他们下了车,第一件事就是展开充气垫,然后才架起消防梯。
这本是一个救援的正常程序,可是赫特里却从中受到了启发:
如果在一次碰撞和二次碰撞之间也设置一个安全气垫这样的东西,那么,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就会扑在“气垫”上。
这样,就会缓解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受到的伤害!
这个垫子并不大,如果压力足够,瞬间充满气体,是很容易实现的啊!
赫特里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地跑回了家。
此后,他循着这个思路开始设计样稿。
两周后,他绘好了图纸,交给了制造商,这份图纸就是气囊的雏形。
其原理是,在发动机罩下装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
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促使一个滑动重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以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从而减缓成员受到的碰撞伤害。
当然,关于安全气囊的启发,还有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是,赫特里是一位离职的海军工程师,他受到修理鱼雷工作中的启发:
当时的鱼雷表面会覆盖一层帆布袋,当其内部的压缩空气被释放时,表面的帆布袋会瞬间被气体充满,并向上发射。
赫特里由此完成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设计。
两星期后,他将他的设计图提交给一位专利代理人。他的设计要求是在发动机罩下有一个装压缩空气的储气筒,为了保护前排座人员,
不过,由于存在无法瞬间让气囊充气的技术难题,赫特里的发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仅停留在设计图上。
赫特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一步开发他的发明。他虽然写信给一些大汽车公司推销他的发明,但他的信件最终都石沉大海。
1953年8月18日,赫特里为这款“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申请了专利。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末期,米国橡胶公司、伊顿-汤恩公司和耶鲁大学等都对安全气囊进行了研究。
直到1966年,米国陆军对爆炸真空管的成功测试,为触发气囊提供了解决方法,安全气囊也迎来了小范围试水。
之后,马丁公司终将这些早期的“火花”汇聚成一股初具形态的“火焰”,征召了志愿试验者,对气囊进行了首次实车碰撞试验。
同时,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也开展了对气囊设计和人体伤害生物力学的研究,并由此制定出人体头部、胸部和腿部的伤害标准,为评价气囊性能提供了依据。
1971年,福特将安全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
1974年,通用首次为量产车型安装了安全气囊。
最后,由米国参议院通过公路死伤减少条例,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
规定从1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
米国政府还要求1998年以后生产的轿车,都要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
如今的安全气囊由传感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及处理器等组成,一般隐藏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部位。
当汽车发生的碰撞满足触发条件时,气囊就会弹出,保护乘员的安全。
目前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装备有安全气囊。不过,所有保护措施都是辅助性的,只有安全驾驶才是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保障。
1991年1月18日,在华盛顿,米国图书俱乐部将“金齿轮奖”颁发给了汽车安全气囊的最早发明人赫特里先生。
十分有趣的是,这位“汽车安全气囊之父”直到获奖时才买了一辆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
驾驶着装有自己发明的安全装置的崭新汽车,赫特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看到这里,沈笑夫嘴角微笑,合上《汽车的故事》,歪着头,睡了!
……
汽车发明一百年多来,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面临着人身安全问题。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尤其是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车上的人会因为惯性,以一定的加速度向前撞击。
在巨大的力的作用下,乘员就容易因碰撞而受伤。
而安全气囊就相当于在人和物体之间放了一块海绵,减少受到的冲击力。
但是安全气囊的诞生比安全带晚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安全气囊的发明要从一场险些发生的车祸说起:
1952年的一天,米国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约翰赫特里,开着私家车,载着妻子和孩子到郊外野炊。
汽车行至山路的一个转弯时,赫特里驾驶的车辆为了躲避障碍物,慌乱中紧急制动,险些发生车祸。
这一瞬,惊出了他一身冷汗。
回到家里后,他仍然心有余悸。
他的妻子谈起这件事,依然吓得浑身发抖,她对赫特里说:“亲爱的,你是工程师,也搞过发明,能发明个东西来保护乘车人的安全吗?”
赫特里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上,他开始着手研究。
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大多车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是因为二次碰撞。
当汽车与其它物体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一次碰撞发生后,车内人员因惯性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
而人们发生的伤亡,大多因为二次碰撞。
那么,发明一种安全装置,防止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二次碰撞,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了!
赫特里认为,这个理论应当成立。
照着这个思路,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
最初,赫特里想到把车内靠近乘员的构件全都设计成软体的,即使人的身体碰上去,软绵绵地,也不会有多大伤害。
然而,这个路子根本行不通!
汽车内部构建软绵绵,如何支撑得起一个行走的空间啊?
之后,赫特里再次调整思路,思考如何在二次碰撞中最大限度地减轻伤痛。
这一次,他终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实现了突破!
经过无数次实验,赫特里发现,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有一个约0.03秒的间隙。
这是黄金0.03秒!
这是上天赐予的0.03秒!
如果能有一个安全装置在这个0.03秒是间隙迅速反应,缓解碰撞,那么事故伤亡就会减少。
赫特里对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
可是,到底添加一个什么装置呢?
只有0.03秒,貌似在这么短的时间加个安全装置,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啊!
要落到实处,谈何容易?!
很长时间,他的研究没有进展。
一天,赫特里走到了一栋楼下,看到楼下围着一群人。
原来,楼顶上一个女孩想要跳楼。
这时,消防救援队来了,他们下了车,第一件事就是展开充气垫,然后才架起消防梯。
这本是一个救援的正常程序,可是赫特里却从中受到了启发:
如果在一次碰撞和二次碰撞之间也设置一个安全气垫这样的东西,那么,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就会扑在“气垫”上。
这样,就会缓解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受到的伤害!
这个垫子并不大,如果压力足够,瞬间充满气体,是很容易实现的啊!
赫特里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地跑回了家。
此后,他循着这个思路开始设计样稿。
两周后,他绘好了图纸,交给了制造商,这份图纸就是气囊的雏形。
其原理是,在发动机罩下装一个盛满压缩空气的储气筒。
当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惯性冲击力促使一个滑动重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储气筒向隐藏在方向盘中央以及仪表板旁的空气袋快速充气,从而减缓成员受到的碰撞伤害。
当然,关于安全气囊的启发,还有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是,赫特里是一位离职的海军工程师,他受到修理鱼雷工作中的启发:
当时的鱼雷表面会覆盖一层帆布袋,当其内部的压缩空气被释放时,表面的帆布袋会瞬间被气体充满,并向上发射。
赫特里由此完成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设计。
两星期后,他将他的设计图提交给一位专利代理人。他的设计要求是在发动机罩下有一个装压缩空气的储气筒,为了保护前排座人员,
不过,由于存在无法瞬间让气囊充气的技术难题,赫特里的发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仅停留在设计图上。
赫特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进一步开发他的发明。他虽然写信给一些大汽车公司推销他的发明,但他的信件最终都石沉大海。
1953年8月18日,赫特里为这款“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申请了专利。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末期,米国橡胶公司、伊顿-汤恩公司和耶鲁大学等都对安全气囊进行了研究。
直到1966年,米国陆军对爆炸真空管的成功测试,为触发气囊提供了解决方法,安全气囊也迎来了小范围试水。
之后,马丁公司终将这些早期的“火花”汇聚成一股初具形态的“火焰”,征召了志愿试验者,对气囊进行了首次实车碰撞试验。
同时,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也开展了对气囊设计和人体伤害生物力学的研究,并由此制定出人体头部、胸部和腿部的伤害标准,为评价气囊性能提供了依据。
1971年,福特将安全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
1974年,通用首次为量产车型安装了安全气囊。
最后,由米国参议院通过公路死伤减少条例,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
规定从1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
米国政府还要求1998年以后生产的轿车,都要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
如今的安全气囊由传感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及处理器等组成,一般隐藏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部位。
当汽车发生的碰撞满足触发条件时,气囊就会弹出,保护乘员的安全。
目前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装备有安全气囊。不过,所有保护措施都是辅助性的,只有安全驾驶才是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保障。
1991年1月18日,在华盛顿,米国图书俱乐部将“金齿轮奖”颁发给了汽车安全气囊的最早发明人赫特里先生。
十分有趣的是,这位“汽车安全气囊之父”直到获奖时才买了一辆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
驾驶着装有自己发明的安全装置的崭新汽车,赫特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看到这里,沈笑夫嘴角微笑,合上《汽车的故事》,歪着头,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