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混账啊……”
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最近不知第几次的愤怒咆哮。
自从不久前,京城的酒楼茶馆,突然出现一本由知名小说家‘琮三少’所写的《东林党》,整个翰林院都处于一种古怪的舆论漩涡中。
按说,只是一本小说故事而已,对现实中的翰林院,怎么可能会产生影响?
问题是,小说中描述的一些情节似是而非,若是真论起来就是翰林院的不是,而且还是大大的不是。
这就是很叫翰林院掌院学士不爽了,却又不好直接针对这本小说,不然不就是主动对号入座么?
憋屈,相当的憋屈!
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名副其实的内阁储相,竟然对市井流行的一本小说无可奈何。
若是叫外头的人知晓,铁定会惊掉一地眼镜。
只是,若是有心思敏锐的官场中人听过《东林党》的故事,就会知晓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何会如此的愤怒!
这本小说的猪脚姓梅,乃是一位江南出身的贫寒士子。
如此猪脚其实乃是才子佳人小说的通用人物,不管是桃花扇还是牡丹亭,不都是这样的猪脚么?
关键是,小说里的梅姓猪脚不是一般的龌龊卑鄙。
为人迂腐差点连饭都吃不起,一大家子跟着受穷,好不容易得到当地富豪支住这才有了科举入仕的机会。
期间,为了抱上富豪的大腿,或者说拿到长期饭票,不惜将年纪幼小的小儿卖了,与富豪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定下娃娃亲,从而心安理得获得当地富豪的银钱支助。
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没错,小说主人公就是参照的梅翰林,这个倒霉蛋前不久已经被调到西北边地当县令去了,若是没有大佬帮扶的话,怕是以后就陷在那了。
关键是,小说故事中的梅姓猪脚,心理活动以及各种见不得光的思量,描述得太多了一点。
比如为了得到当地富豪的长期饭票,这厮和娘子的一番对话,那种赤落落的算计便叫人大觉恶心。
梅姓迂腐读书人的娘子,倒是颇有那么点‘安贫乐道’的架势,虽然日子过得辛苦却也没有太过计较的意思。
反而对丈夫一心巴着支助的富豪大为不解,尤其是拿小儿的亲事换取长期饭票的行为,甚至颇为生气。
这时候,梅姓猪脚的嘴脸已经完全暴露,说什么“此乃权宜之计也,不然哪来供应他科举的银钱?”
“若是顺利科举入仕,以后再也不用跟那支助富豪联系,至于所谓的‘娃娃亲’,咱们以后不认就成!”
“量其一个商贾,也不敢把事情闹腾太大,咱们得了实惠和好处,先就这么着吧!”
如此嘴脸的读书人猪脚,可以说开创了先河,叫读书人群体的名声遭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这还不是关键!
反正小说故事的时代,乃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大明朝,根本就用不着太过计较。
只是,梅姓猪脚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还有所见所闻,才是真的叫翰林院掌院学士‘骇然色变’的主要原因。
小说中,还没中举的梅姓读书人得到某位同伴指点,将他介绍进入江南之地赫赫有名的‘东林书院’。
按照介绍他进入书院的同伴所言,想要加大中举概率的话,加入书院乃是最好途径!
至于其中的缘由,同时也是科举考试中某个秘而不宣的规则,就这么慢慢被梅姓猪脚慢慢解开丑陋面纱。
原来,‘东林书院’之所以大名鼎鼎,除了书院确实培养出了不少人才,而且许多人才还在朝堂身居高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垄断了江南数省的部分科举资源。
怎么个垄断法?
梅姓猪脚很快就解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从童生试开始,东林书院出身的考官便开始动手脚。
倒不是真的考试作弊,而是根据某些隐秘记号,知晓某些考生乃是书院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自然优先让书院学生考上。
童生试如此,扩大到一省学政主持的举人试也是如此……
就是如此手段,通过一点点积累,慢慢让‘东林书院’的学生通过科举入仕,形成更大的政治集团。
这样的手段,在现实当中有没有?
肯定有!
但凡知名书院,除了教学质量确实极高之外,书院学生身份带来的隐形好处,也就在其中了。
关键是,这些知名书院的行为,有没有小说里的‘东林书院’这么夸张而已。
可以说。‘琮三少’这一下,可把各地书院得罪得不轻,以后少不了他的好果子吃。
只是眼下,随着小说的火热传播,京城官民惊奇之余,也不是没有落榜士子,怀疑他们之前参与的科举考试,出现类似事情。
有些书院做的隐蔽,根本就不怕查!
可有些书院做的就有些明目张胆了,根本就经不起查!
而翰林院,则是这些成名书院的学生把控,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也基本都是这些成名书院的学生出身。
这就叫此时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感受到了森森恶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好状况,从而产生极大担忧。
各地知名书院的这种隐蔽手段一旦公开,后果可大可小。
其实以这些成名书院的底蕴和教学质量,就算不玩这样的手段,书院学生的成才率,依旧比那些出身普通书院学生,还有私塾学生强得多。
可还是那句话,一个成型利益集团的贪婪永无止尽……
既然如此,何不如让占据绝对优势的成名书院,占据更多的举人名额?
若是当今严厉整顿的话,以后派遣主持一省举人试的学政还有监考,与当地各大书院没有丝毫牵连和瓜葛的话,指不定就要损失多少新晋举人名额。
要是当今更加苛刻一些严查的话,指不定还会出现叫人心惊胆战,或者某些大问题。
科举舞弊一事,自从科举出世以来就从来都没断绝过。
小说梅姓猪脚便以自身亲历的所见所闻,向所有读者和书迷,直接解开了某些科举中的作弊手段,简直叫人叹为观止,严重动摇了寻常百姓对读书人的崇敬基础。
这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最为担心,也最为愤怒的地方!
“琮三少”的新小说《东林党》,可以说就是一本赤落落的讽刺小说,将许多科举的不堪内幕,还有读书人最为丑恶的嘴脸,完完全全公之于众。
这是要毁了读书士人的名声根基啊……
只是气愤归气愤,看出了问题不等于能够解决问题!
关键是,瓜田李下的若是主动跳出来,很可能会被引动情绪的读者对号入座,然后直接倒霉完蛋。
更叫翰林院掌院学士担心的是,小说梅姓猪脚才只是参加了举人试,就暴露出了这么多的隐秘内幕,要是参加进士科的话,还不知道会抖露多少惊人内情。
别以为进士科干净,能够做手脚的地方多了去!
关键是,也不知道那‘琮三少’到底知晓多少内情!
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一干感受到了威胁的文官大佬,心情颇为沉重和忐忑。
有些事情一旦曝光,对文官集团,还有他们本身的打击可就太大了。
可恨的是,‘琮三少’这厮的真实身份,乃是不折不扣的勋贵子弟,可不会在乎读书人群体会不会受到小说情节的影响。
更叫他们郁闷的是,这小子还有个顶级文人做为老丈人,可能从其口中知晓不少的科举内幕,还有读书人做过的龌龊事儿,一旦曝光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可他们还不敢通过林如海传话,之前才狠狠坑了林如海一把,把这厮弄到西山当巡抚去了,真以为人家没半点脾气啊?
可任谁也没料到,小说真正劲爆的内容还在后头……
顺利中举后的梅姓猪脚,因为出身‘东林书院’的缘故,很顺利就进入了在朝堂上,以及南方地域十分出名的东林党。
然后,参与了一系列叫人心惊胆战,又大觉过瘾的事情!
比如,肆无忌惮抨击朝政,对内阁大佬没有丝毫敬畏,按照自身心意,或者说东林党的心意疯狂抨击,根本就不管对方是好是坏,能力是出众还是真的平庸。
还有,充当抗税先锋,组织所谓的‘热心’百姓,与朝廷下派的税官各种争斗,什么下作手段都使出来了,甚至还敢于组织读书人冲击官府衙门,美名其曰‘读书种子’对抗乱政。
可私下里,猪脚跟随东林党一干大佬放浪形骸醉生梦死,没少嘲讽朝廷甚至皇帝的无能,对他们所作所为根本就没办法,甚至还被牵着鼻子走。
那肆意的嚣张嘴脸,还有被越养越大胆,到了最后甚至不将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的狂妄,以及将南方利益视作自己禁脔,甚至不许朝廷和皇帝染指的霸道情节,都森森震撼到了所有的书迷和读者,以及一直关注小说情节发展的翰林院掌院学士。
这位名副其实的内阁储相,被小说描述的某些情节,吓住了……
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最近不知第几次的愤怒咆哮。
自从不久前,京城的酒楼茶馆,突然出现一本由知名小说家‘琮三少’所写的《东林党》,整个翰林院都处于一种古怪的舆论漩涡中。
按说,只是一本小说故事而已,对现实中的翰林院,怎么可能会产生影响?
问题是,小说中描述的一些情节似是而非,若是真论起来就是翰林院的不是,而且还是大大的不是。
这就是很叫翰林院掌院学士不爽了,却又不好直接针对这本小说,不然不就是主动对号入座么?
憋屈,相当的憋屈!
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名副其实的内阁储相,竟然对市井流行的一本小说无可奈何。
若是叫外头的人知晓,铁定会惊掉一地眼镜。
只是,若是有心思敏锐的官场中人听过《东林党》的故事,就会知晓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何会如此的愤怒!
这本小说的猪脚姓梅,乃是一位江南出身的贫寒士子。
如此猪脚其实乃是才子佳人小说的通用人物,不管是桃花扇还是牡丹亭,不都是这样的猪脚么?
关键是,小说里的梅姓猪脚不是一般的龌龊卑鄙。
为人迂腐差点连饭都吃不起,一大家子跟着受穷,好不容易得到当地富豪支住这才有了科举入仕的机会。
期间,为了抱上富豪的大腿,或者说拿到长期饭票,不惜将年纪幼小的小儿卖了,与富豪刚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定下娃娃亲,从而心安理得获得当地富豪的银钱支助。
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没错,小说主人公就是参照的梅翰林,这个倒霉蛋前不久已经被调到西北边地当县令去了,若是没有大佬帮扶的话,怕是以后就陷在那了。
关键是,小说故事中的梅姓猪脚,心理活动以及各种见不得光的思量,描述得太多了一点。
比如为了得到当地富豪的长期饭票,这厮和娘子的一番对话,那种赤落落的算计便叫人大觉恶心。
梅姓迂腐读书人的娘子,倒是颇有那么点‘安贫乐道’的架势,虽然日子过得辛苦却也没有太过计较的意思。
反而对丈夫一心巴着支助的富豪大为不解,尤其是拿小儿的亲事换取长期饭票的行为,甚至颇为生气。
这时候,梅姓猪脚的嘴脸已经完全暴露,说什么“此乃权宜之计也,不然哪来供应他科举的银钱?”
“若是顺利科举入仕,以后再也不用跟那支助富豪联系,至于所谓的‘娃娃亲’,咱们以后不认就成!”
“量其一个商贾,也不敢把事情闹腾太大,咱们得了实惠和好处,先就这么着吧!”
如此嘴脸的读书人猪脚,可以说开创了先河,叫读书人群体的名声遭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害。
这还不是关键!
反正小说故事的时代,乃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大明朝,根本就用不着太过计较。
只是,梅姓猪脚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还有所见所闻,才是真的叫翰林院掌院学士‘骇然色变’的主要原因。
小说中,还没中举的梅姓读书人得到某位同伴指点,将他介绍进入江南之地赫赫有名的‘东林书院’。
按照介绍他进入书院的同伴所言,想要加大中举概率的话,加入书院乃是最好途径!
至于其中的缘由,同时也是科举考试中某个秘而不宣的规则,就这么慢慢被梅姓猪脚慢慢解开丑陋面纱。
原来,‘东林书院’之所以大名鼎鼎,除了书院确实培养出了不少人才,而且许多人才还在朝堂身居高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垄断了江南数省的部分科举资源。
怎么个垄断法?
梅姓猪脚很快就解开了其中的奥妙:原来从童生试开始,东林书院出身的考官便开始动手脚。
倒不是真的考试作弊,而是根据某些隐秘记号,知晓某些考生乃是书院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自然优先让书院学生考上。
童生试如此,扩大到一省学政主持的举人试也是如此……
就是如此手段,通过一点点积累,慢慢让‘东林书院’的学生通过科举入仕,形成更大的政治集团。
这样的手段,在现实当中有没有?
肯定有!
但凡知名书院,除了教学质量确实极高之外,书院学生身份带来的隐形好处,也就在其中了。
关键是,这些知名书院的行为,有没有小说里的‘东林书院’这么夸张而已。
可以说。‘琮三少’这一下,可把各地书院得罪得不轻,以后少不了他的好果子吃。
只是眼下,随着小说的火热传播,京城官民惊奇之余,也不是没有落榜士子,怀疑他们之前参与的科举考试,出现类似事情。
有些书院做的隐蔽,根本就不怕查!
可有些书院做的就有些明目张胆了,根本就经不起查!
而翰林院,则是这些成名书院的学生把控,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也基本都是这些成名书院的学生出身。
这就叫此时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感受到了森森恶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好状况,从而产生极大担忧。
各地知名书院的这种隐蔽手段一旦公开,后果可大可小。
其实以这些成名书院的底蕴和教学质量,就算不玩这样的手段,书院学生的成才率,依旧比那些出身普通书院学生,还有私塾学生强得多。
可还是那句话,一个成型利益集团的贪婪永无止尽……
既然如此,何不如让占据绝对优势的成名书院,占据更多的举人名额?
若是当今严厉整顿的话,以后派遣主持一省举人试的学政还有监考,与当地各大书院没有丝毫牵连和瓜葛的话,指不定就要损失多少新晋举人名额。
要是当今更加苛刻一些严查的话,指不定还会出现叫人心惊胆战,或者某些大问题。
科举舞弊一事,自从科举出世以来就从来都没断绝过。
小说梅姓猪脚便以自身亲历的所见所闻,向所有读者和书迷,直接解开了某些科举中的作弊手段,简直叫人叹为观止,严重动摇了寻常百姓对读书人的崇敬基础。
这才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最为担心,也最为愤怒的地方!
“琮三少”的新小说《东林党》,可以说就是一本赤落落的讽刺小说,将许多科举的不堪内幕,还有读书人最为丑恶的嘴脸,完完全全公之于众。
这是要毁了读书士人的名声根基啊……
只是气愤归气愤,看出了问题不等于能够解决问题!
关键是,瓜田李下的若是主动跳出来,很可能会被引动情绪的读者对号入座,然后直接倒霉完蛋。
更叫翰林院掌院学士担心的是,小说梅姓猪脚才只是参加了举人试,就暴露出了这么多的隐秘内幕,要是参加进士科的话,还不知道会抖露多少惊人内情。
别以为进士科干净,能够做手脚的地方多了去!
关键是,也不知道那‘琮三少’到底知晓多少内情!
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一干感受到了威胁的文官大佬,心情颇为沉重和忐忑。
有些事情一旦曝光,对文官集团,还有他们本身的打击可就太大了。
可恨的是,‘琮三少’这厮的真实身份,乃是不折不扣的勋贵子弟,可不会在乎读书人群体会不会受到小说情节的影响。
更叫他们郁闷的是,这小子还有个顶级文人做为老丈人,可能从其口中知晓不少的科举内幕,还有读书人做过的龌龊事儿,一旦曝光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可他们还不敢通过林如海传话,之前才狠狠坑了林如海一把,把这厮弄到西山当巡抚去了,真以为人家没半点脾气啊?
可任谁也没料到,小说真正劲爆的内容还在后头……
顺利中举后的梅姓猪脚,因为出身‘东林书院’的缘故,很顺利就进入了在朝堂上,以及南方地域十分出名的东林党。
然后,参与了一系列叫人心惊胆战,又大觉过瘾的事情!
比如,肆无忌惮抨击朝政,对内阁大佬没有丝毫敬畏,按照自身心意,或者说东林党的心意疯狂抨击,根本就不管对方是好是坏,能力是出众还是真的平庸。
还有,充当抗税先锋,组织所谓的‘热心’百姓,与朝廷下派的税官各种争斗,什么下作手段都使出来了,甚至还敢于组织读书人冲击官府衙门,美名其曰‘读书种子’对抗乱政。
可私下里,猪脚跟随东林党一干大佬放浪形骸醉生梦死,没少嘲讽朝廷甚至皇帝的无能,对他们所作所为根本就没办法,甚至还被牵着鼻子走。
那肆意的嚣张嘴脸,还有被越养越大胆,到了最后甚至不将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的狂妄,以及将南方利益视作自己禁脔,甚至不许朝廷和皇帝染指的霸道情节,都森森震撼到了所有的书迷和读者,以及一直关注小说情节发展的翰林院掌院学士。
这位名副其实的内阁储相,被小说描述的某些情节,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