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贾权的担心,黄琼摆了摆手道:“先生的担心,虽说不无道理,可也没有必要太过于小题大做。这里是京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至于出京倒是危险一些,可先生觉得父皇轻易会放我出京吗?”
“有些防范是要提高一些,可草木皆兵,本王还是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倒是先生,这段时间要收敛一些,暂时就要不要出府了。一个是今儿过后,父皇现在肯定会注意上你。如果与有些人接触太频繁了,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他们不一定敢对本王这个郡王下手。但是要是搞掉先生,去本王一个臂膀的胆量,估计他们还是有的。本王身边幕僚仅先生一人,所以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先生的安危,对本王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黄琼在这事上很固执,让贾权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贾权现在有种不是太好的预感,此次那位京兆尹没事则罢。若是一旦有事的话,那位太子爷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无论此事在表面上太子怎么把自己摘出去,可钱袋子出事太子不愤怒那就怪了。
尤其是一旦整顿宗室的事情,皇帝真的把自己这个年轻王爷推出来。那些手黑得狠的宗室,与太子联起手来。明着来自然不怕,可要是暗中下手那是真的防不胜防。虽说出京不太可能,可若是在京城周边下手呢?
谁又能保证,这个年轻的王爷一步都不出内城?人家盯死你,一有风吹草动便下死手。做完了立即出城,这天下之大上哪儿去找去?有些事情自幼生长在冷宫的黄琼不知道,可在民间混迹多年的贾权又岂会不清楚?
近一两年,河南路安抚使暴毙,到现在没有查出原因来。最后只能以一个暴病身亡,草草的结案。不管河工的两淮北路左参政,居然莫名其妙的跑到淮河治河工地上,更是莫名其妙的失足落水。
这两个案子,贾权都怀疑是就藩本地的藩王做的手脚。河南路境内虽说没有其他的宗室,可端王与景王两个皇子就足够了。两淮北路是符离郡王,以及寿阳郡公的藩地。这两位死的莫名其妙的大员,与这几位一点关系没有这可能吗?
这帮人,都能让二品安抚使、三品的左参政,死的莫名其妙,更何况一个郡王?只是现在已经熟知黄琼性格的贾权,饶是一向有急智。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劝说黄琼,听从安排多带侍卫。
事实上,无论是黄琼还是贾权,谁都没有想到回宫之后的皇帝,动作如此之快。在皇帝从他的河间郡王府返回第三天,便接连下了两道明旨。第一道圣旨,将黄琼的爵位从郡王晋为亲王,他的河间郡王改封为英王。
那位不惜以温德殿总管太监的身份,亲自前来传圣旨的高无庸。在恭喜一番黄琼之后,又道:“王爷,奴婢今儿来府上,除了传圣旨之外还有一道口谕。是官家再三交待的,让奴婢一个字不许漏的传达给您。”
“查京兆尹张迁,在任期间管束属下无力,至于京兆府差人鱼肉百姓,多行不法之事。姑念其多年来还算忠勤于王事,朕又顾念其三代忠良,朕不能寒了老臣的心,故不在追究其纵容属下之罪。”
“但为警示天下,免去其从三品京兆尹之职。降四级,改任广南西路永州正六品通判。 “原京兆府同知、通判,身为京兆府属员对此事视而不见,实数督查不利、着即免去二人同知、通判之职,分别调任广南东路崖州抚夷同知,陇右路张掖县丞。”
“原京兆府其他官员,同属督查不利,着吏部、御史台七天之内拿出处置章程,分别给予严惩。着该三名官员接旨之后立即交印,三天之内即行离京,不得有任何的耽搁。英王殿下,奴婢与去京兆尹传旨之人同时离宫。估计这个时候,京兆府那边也已经接完圣旨了。”
听到这位高公公的话,黄琼不由得一愣。他没有想到,虽说圣旨上有着遮遮掩掩,将大部分的责任都推给了京兆府的那些差役,但出手却是如此的果断。不仅将那位京兆尹一口气打发出几千里远,从天子脚下撵到了广南西路,还彻底的清洗了京兆府整个官员。
便是连那位端王心腹的同知,还有背后不知道站着那个主子的通判,也一口气全部赶出了京城。而且降职的地方,几乎没有一个好的地方。现在的崖州可不是前世的海南,是一个旅游天堂。
这个时代的海南,还是一个到处充满瘴气,几乎所有官员都视为畏途流放地。还有张掖,摔个跟斗没准就滚到了回鹘境内了。从这几个家伙被发配的地方来看,皇帝这次是出手几乎没有丝毫的留情。
想到这里,黄琼看了看等着自己进宫谢恩的高无庸。尽管有些犹豫,但还是问道:“敢问高大家,新任京兆尹有没有人选?”
对于黄琼的询问,高无庸道:“回英王殿下,皇上已经下旨调御史台副都御史暂时署理京兆尹。至于其他的官员,这奴婢就不知道了。不过这次皇上派人去京兆府宣旨,是带了五百御林军去的。皇上传了口谕,那天顶撞英王的几个差役就地杖毙。”
说到这里,高无庸看了看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并没有说什么,脸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黄琼。指了指身后一个太监端着的亲王礼服,躬身道:“奴婢出来已经有一定时辰了,咱们也不能让官家等的太久了。还请英王殿下更衣,与奴婢一同进宫谢恩罢。”
见到这位高公公已经催驾了,黄琼也只能无奈的换上那身怎么穿都别扭,而且穿着又相当繁琐的亲王礼服,系上那条很是有些分量的玉带离开了自己的王府。只是走到府门前,黄琼正准备上马的时候,却被这位高公公一把拽住。
拽住黄琼的高公公,指了指边上一顶十六人抬的亲王大轿道:“王爷,你身上穿着的可是亲王礼服,在骑马进宫这与礼数不合。您的亲王大轿,奴婢已经派人去御用司取了回来,您还是乘轿为好。”
想要骑马被制止住的黄琼,看了看那顶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十六人大轿,在看看身边拽着自己,面色坚定的高无庸,也只能无奈的坐上轿子。随着这位高公公带来的,全套亲王仪仗序列中的锣手长长一声锣声,这顶十六人大轿稳稳的离地行走了起来。
虽说这些轿夫把这顶大轿抬的相当稳,但现在已经骑惯马的黄琼,依旧感觉到在轿子中气闷外加憋屈。尽管这顶大轿很是宽敞,别说坐黄琼一个丝毫感觉不到压抑。便是再来上两个,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的拥挤,可黄琼却还是不习惯。
就像前世的他,虽说手中的财富足以买的起奔驰宝马。如果想要败家一些的话,法拉利或是劳斯莱斯也是买得起的。但他开的车,却就是一辆相对普通得多的,二十多万的雪佛莱suv。就这样,还是因为自己从事的地下工作者事业,需要经常在野外奔波。
普通的家用轿车越野性能差,才下决心买的。这么做倒不是他吝啬,只是他认为车这玩意,能满足需要就行。没有必要搞的那么豪华,更没有必要年纪轻轻的就去享受。而莫名其妙的到了这个时代后,先是与母亲出城练功只能靠着两条腿。
后来又养成了骑马的兴趣,对乘坐轿子这种以人为畜的代步工具,就更没有什么兴趣了。这还是他回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乘坐轿子。之前御用司在他退回那顶亲王大轿后,送来的十二人制郡王大轿,他几乎是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虽说他的这顶十六人大轿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乘坐的舒适性,还是其他的方面,可以说就相当于他前世的劳斯莱斯那种顶级房车。但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轿子,有些不会享受的他,浑身上下并不舒服。
打量着这顶这个时代,仅次于皇帝乘坐的三十六人大轿,以及太子乘坐的二十四人抬大轿内奢华的配置,以及轿内一个横隔上冉冉升起的檀香,黄琼也只能微微的摇了摇头。他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那位老祖宗是怎么想的。
也许是在进京赶考的时候,见到前唐那些亲王、郡王出行时,乘坐大轿的威风。也许是认为乘坐轿子,远比骑马要舒服的多。在进入长安的时候,便是以肩辇为代步工具。
在攻下长安的之后更是不在肯骑马,不仅仅有的几次出宫,都一直以前唐皇帝的御辇为代步。便是党项骑兵打到长安城外,准备让城别走,也就是准备跑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过骑马,甚至就连马车也不肯乘。
上行下效,自己那位祖宗自进入长安城后,只肯乘坐舒服得多的御辇。下面的文武百官,更是群起效仿。不仅文官一个个都乘坐起轿子来,就连武官也不肯在骑马,便是上阵指挥作战的时候,都要乘坐轿子。
最后甚至规定,各级官员不同,乘坐的轿子等级也有所不同。便是八品官,也可以乘坐两人抬的轿子。要知道,即便是在前唐别说武官,便是一二品的文官非皇帝特殊照顾,也只能乘坐马车,或者就是骑马作为代步工具。
在太宗登基之后,虽说严禁四品以下官员,以及六十岁以下武官乘坐轿子。可四品以上官员乘坐轿子,却被固定了下来。而且随着开国日久,世风日益奢靡浮华,当年太宗规定的定制,早已经并无太多人理会,官员乘轿子又成了惯例。
别说文官七品以上几乎极少没有不坐轿子的,就连武官乘坐轿子的也比比皆是。可在黄琼看来,这轿子乘坐的确比马车或是骑马舒服,可这坐在轿子里面,官员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吗?骄奢之气一旦养成,恐怕就在也改变不过来了。(未完待续)
“有些防范是要提高一些,可草木皆兵,本王还是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倒是先生,这段时间要收敛一些,暂时就要不要出府了。一个是今儿过后,父皇现在肯定会注意上你。如果与有些人接触太频繁了,容易引起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他们不一定敢对本王这个郡王下手。但是要是搞掉先生,去本王一个臂膀的胆量,估计他们还是有的。本王身边幕僚仅先生一人,所以咱们还是小心为上。先生的安危,对本王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黄琼在这事上很固执,让贾权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贾权现在有种不是太好的预感,此次那位京兆尹没事则罢。若是一旦有事的话,那位太子爷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无论此事在表面上太子怎么把自己摘出去,可钱袋子出事太子不愤怒那就怪了。
尤其是一旦整顿宗室的事情,皇帝真的把自己这个年轻王爷推出来。那些手黑得狠的宗室,与太子联起手来。明着来自然不怕,可要是暗中下手那是真的防不胜防。虽说出京不太可能,可若是在京城周边下手呢?
谁又能保证,这个年轻的王爷一步都不出内城?人家盯死你,一有风吹草动便下死手。做完了立即出城,这天下之大上哪儿去找去?有些事情自幼生长在冷宫的黄琼不知道,可在民间混迹多年的贾权又岂会不清楚?
近一两年,河南路安抚使暴毙,到现在没有查出原因来。最后只能以一个暴病身亡,草草的结案。不管河工的两淮北路左参政,居然莫名其妙的跑到淮河治河工地上,更是莫名其妙的失足落水。
这两个案子,贾权都怀疑是就藩本地的藩王做的手脚。河南路境内虽说没有其他的宗室,可端王与景王两个皇子就足够了。两淮北路是符离郡王,以及寿阳郡公的藩地。这两位死的莫名其妙的大员,与这几位一点关系没有这可能吗?
这帮人,都能让二品安抚使、三品的左参政,死的莫名其妙,更何况一个郡王?只是现在已经熟知黄琼性格的贾权,饶是一向有急智。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劝说黄琼,听从安排多带侍卫。
事实上,无论是黄琼还是贾权,谁都没有想到回宫之后的皇帝,动作如此之快。在皇帝从他的河间郡王府返回第三天,便接连下了两道明旨。第一道圣旨,将黄琼的爵位从郡王晋为亲王,他的河间郡王改封为英王。
那位不惜以温德殿总管太监的身份,亲自前来传圣旨的高无庸。在恭喜一番黄琼之后,又道:“王爷,奴婢今儿来府上,除了传圣旨之外还有一道口谕。是官家再三交待的,让奴婢一个字不许漏的传达给您。”
“查京兆尹张迁,在任期间管束属下无力,至于京兆府差人鱼肉百姓,多行不法之事。姑念其多年来还算忠勤于王事,朕又顾念其三代忠良,朕不能寒了老臣的心,故不在追究其纵容属下之罪。”
“但为警示天下,免去其从三品京兆尹之职。降四级,改任广南西路永州正六品通判。 “原京兆府同知、通判,身为京兆府属员对此事视而不见,实数督查不利、着即免去二人同知、通判之职,分别调任广南东路崖州抚夷同知,陇右路张掖县丞。”
“原京兆府其他官员,同属督查不利,着吏部、御史台七天之内拿出处置章程,分别给予严惩。着该三名官员接旨之后立即交印,三天之内即行离京,不得有任何的耽搁。英王殿下,奴婢与去京兆尹传旨之人同时离宫。估计这个时候,京兆府那边也已经接完圣旨了。”
听到这位高公公的话,黄琼不由得一愣。他没有想到,虽说圣旨上有着遮遮掩掩,将大部分的责任都推给了京兆府的那些差役,但出手却是如此的果断。不仅将那位京兆尹一口气打发出几千里远,从天子脚下撵到了广南西路,还彻底的清洗了京兆府整个官员。
便是连那位端王心腹的同知,还有背后不知道站着那个主子的通判,也一口气全部赶出了京城。而且降职的地方,几乎没有一个好的地方。现在的崖州可不是前世的海南,是一个旅游天堂。
这个时代的海南,还是一个到处充满瘴气,几乎所有官员都视为畏途流放地。还有张掖,摔个跟斗没准就滚到了回鹘境内了。从这几个家伙被发配的地方来看,皇帝这次是出手几乎没有丝毫的留情。
想到这里,黄琼看了看等着自己进宫谢恩的高无庸。尽管有些犹豫,但还是问道:“敢问高大家,新任京兆尹有没有人选?”
对于黄琼的询问,高无庸道:“回英王殿下,皇上已经下旨调御史台副都御史暂时署理京兆尹。至于其他的官员,这奴婢就不知道了。不过这次皇上派人去京兆府宣旨,是带了五百御林军去的。皇上传了口谕,那天顶撞英王的几个差役就地杖毙。”
说到这里,高无庸看了看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并没有说什么,脸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黄琼。指了指身后一个太监端着的亲王礼服,躬身道:“奴婢出来已经有一定时辰了,咱们也不能让官家等的太久了。还请英王殿下更衣,与奴婢一同进宫谢恩罢。”
见到这位高公公已经催驾了,黄琼也只能无奈的换上那身怎么穿都别扭,而且穿着又相当繁琐的亲王礼服,系上那条很是有些分量的玉带离开了自己的王府。只是走到府门前,黄琼正准备上马的时候,却被这位高公公一把拽住。
拽住黄琼的高公公,指了指边上一顶十六人抬的亲王大轿道:“王爷,你身上穿着的可是亲王礼服,在骑马进宫这与礼数不合。您的亲王大轿,奴婢已经派人去御用司取了回来,您还是乘轿为好。”
想要骑马被制止住的黄琼,看了看那顶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十六人大轿,在看看身边拽着自己,面色坚定的高无庸,也只能无奈的坐上轿子。随着这位高公公带来的,全套亲王仪仗序列中的锣手长长一声锣声,这顶十六人大轿稳稳的离地行走了起来。
虽说这些轿夫把这顶大轿抬的相当稳,但现在已经骑惯马的黄琼,依旧感觉到在轿子中气闷外加憋屈。尽管这顶大轿很是宽敞,别说坐黄琼一个丝毫感觉不到压抑。便是再来上两个,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的拥挤,可黄琼却还是不习惯。
就像前世的他,虽说手中的财富足以买的起奔驰宝马。如果想要败家一些的话,法拉利或是劳斯莱斯也是买得起的。但他开的车,却就是一辆相对普通得多的,二十多万的雪佛莱suv。就这样,还是因为自己从事的地下工作者事业,需要经常在野外奔波。
普通的家用轿车越野性能差,才下决心买的。这么做倒不是他吝啬,只是他认为车这玩意,能满足需要就行。没有必要搞的那么豪华,更没有必要年纪轻轻的就去享受。而莫名其妙的到了这个时代后,先是与母亲出城练功只能靠着两条腿。
后来又养成了骑马的兴趣,对乘坐轿子这种以人为畜的代步工具,就更没有什么兴趣了。这还是他回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乘坐轿子。之前御用司在他退回那顶亲王大轿后,送来的十二人制郡王大轿,他几乎是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虽说他的这顶十六人大轿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乘坐的舒适性,还是其他的方面,可以说就相当于他前世的劳斯莱斯那种顶级房车。但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轿子,有些不会享受的他,浑身上下并不舒服。
打量着这顶这个时代,仅次于皇帝乘坐的三十六人大轿,以及太子乘坐的二十四人抬大轿内奢华的配置,以及轿内一个横隔上冉冉升起的檀香,黄琼也只能微微的摇了摇头。他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那位老祖宗是怎么想的。
也许是在进京赶考的时候,见到前唐那些亲王、郡王出行时,乘坐大轿的威风。也许是认为乘坐轿子,远比骑马要舒服的多。在进入长安的时候,便是以肩辇为代步工具。
在攻下长安的之后更是不在肯骑马,不仅仅有的几次出宫,都一直以前唐皇帝的御辇为代步。便是党项骑兵打到长安城外,准备让城别走,也就是准备跑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过骑马,甚至就连马车也不肯乘。
上行下效,自己那位祖宗自进入长安城后,只肯乘坐舒服得多的御辇。下面的文武百官,更是群起效仿。不仅文官一个个都乘坐起轿子来,就连武官也不肯在骑马,便是上阵指挥作战的时候,都要乘坐轿子。
最后甚至规定,各级官员不同,乘坐的轿子等级也有所不同。便是八品官,也可以乘坐两人抬的轿子。要知道,即便是在前唐别说武官,便是一二品的文官非皇帝特殊照顾,也只能乘坐马车,或者就是骑马作为代步工具。
在太宗登基之后,虽说严禁四品以下官员,以及六十岁以下武官乘坐轿子。可四品以上官员乘坐轿子,却被固定了下来。而且随着开国日久,世风日益奢靡浮华,当年太宗规定的定制,早已经并无太多人理会,官员乘轿子又成了惯例。
别说文官七品以上几乎极少没有不坐轿子的,就连武官乘坐轿子的也比比皆是。可在黄琼看来,这轿子乘坐的确比马车或是骑马舒服,可这坐在轿子里面,官员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吗?骄奢之气一旦养成,恐怕就在也改变不过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