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何充急忙出列道:“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司马岳对于北伐之事已经颇为心动,此时看见何充跳出来反对,他不禁眉头一皱,暗暗不爽。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也!出师北伐,若无充分之准备,恐怕功败垂成!而今赵国的主力军队虽在凉州,石虎亦是因其暴行,而致使其民心尽失,北地汉儿皆心向我晋室。然则赵国仍有余力,我晋军若是仓促出师,只怕会损兵折将,空耗钱粮,而一无所得啊!”
“何大人此言差矣!”
庾冰哼了一声道:“此时种种条件皆有利于我晋国,万千汉家黎庶,都在期盼王师,将他们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似何大人这般瞻前顾后,我晋国何时才能驱逐鞑虏,克复中原?”
何充冷笑着道:“庾大人,你这话亦是有失偏颇!中原久经战乱,赵军兵强马壮,恐不是我南兵所能敌之。数年前,赵军南征,我晋军败得何其之惨烈,想必诸公都是有目共睹的吧?非是我何充不愿朝廷的大军能驱逐鞑虏,克服中原,收复我汉家之失地,而是兵者,凶也,我们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公图利乎?”
“伐战者不为利,为何?”
“北伐一战,即使我晋军不能克复中原,驱逐胡虏,亦可趁机收复黄河以南之失地,拯救万千黎庶!此不为邀天之幸,此不为千古奇功乎?”
“哈!”何充瞪着眼睛道,“庾公此言大谬!昔日祖逖北伐,差点打到邺城,将整个黄河以南的大片疆土都收复了,但是为何守不住?换言之,即使此番北伐,我晋军可以长驱直入,攻城掠地,百战百胜,但是咱们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守住这偌大的疆土,可以守住这成百上千座城邑吗?不,不能!”
“与其白费兵马和粮秣,倒不如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何充,我晋室南渡,迄今已有三十余年,静观其变三十余年啊!只观其变而不加以行动,错失良机,你何充阻止北伐,阻止王师克复中原,你就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吗?”
“庾公言重了。”
何充道:“天理昭昭!此时北伐,实乃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事,我何充坚决不同意,你们这般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
“迂腐!”
庾冰吹胡子瞪眼地道:“北伐之事,事关国家社稷,事关我晋室之兴衰存亡,岂容你一言敝之?再说了,即便无法克复中原,收复失地,咱们亦能迫使石虎放弃灭凉之计划,撤军南下!”
“呵呵!庾公,说到底,你还是想救凉?不知道你收受了张骏多少的金银财宝,让你这么为他,为他的凉国求援?”
“何充,你这话何意?”
何充嗤笑了一声道:“张骏的狼子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张骏先后接受过我晋室、羯赵、匈奴赵的册封,为我晋室之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且为匈奴伪帝刘曜拜为凉州牧、凉王;又接受石虎册封的凉州牧、凉公、太子少保。其设立世子,建造宫殿,更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诛!”
闻言,司马岳点了点头道:“对此,朕亦是略有耳闻。朕听说,张骏此前全据河陇之地,兵强马壮,虽向我晋室称臣,仍接受我晋室之册封,但不使用晋之历法。其跳六佾之舞,树豹尾之旗,设置的官僚府邸都比拟君王,只是名称略有区别。又分出州西部边境的三个郡设置沙州,东部边境六个郡设置河州。二府的官僚无不称臣!”
“是的!”
何充立即顺竿往上爬,说道:“凉州已经自成一国,名义上是我晋室之属地,张骏名为晋臣,实则早已在凉地称孤道寡,其目中无人之态,无异于乱臣贼子!”
庾冰反驳地道:“陛下,张骏如此作为的确为人不耻,但也有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想那张氏,自张轨为凉州刺史以来,四世而治,开疆拓土,扬我汉家之天威,其功昭昭,其臣下未尝没有自立之心!”
“张骏虽已在凉州称孤道寡,然则臣服之心不改也!其称王之后,仍年年遣使入朝,拜吾皇,称万岁,故而其忠心虽可虑,但至少名义上凉州还是属于我晋室的疆土啊!”
张骏不知道多少次派遣了使者入朝。
当初,建兴年间,敦煌计吏耿访到长安,不久遇上贼军,没法返回,奔往汉中,于是东渡过江,在太兴二年到京都,屡次上书,说本州不知道复兴了,宜派遣使者前往,自己请求当向导。
当时晋国不断发生内乱,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没有实施。
到此时,才任耿访守治书御史,拜张骏为镇西大将军,校尉、刺史、公的封号如旧,挑选西方人陇西贾陵等十二人配备给他。
耿访在梁州停留了七年,因为驿路不通,把他召回。
耿访把诏书交给贾陵,扮作商人。到了长安,不敢再前进了,咸和八年才到达凉州。
张骏受诏,派部曲督王丰等答谢,并送贾陵返回,上疏称臣,却不使用新颁布的历法,还是称建兴二十一年。
咸和九年(334年),又派耿访随同王丰等持印信拜授张骏为大将军。从此后每年使命不断。
后来张骏派参军麹护上疏说:“东方西方隔离不通,经过了许多年,向来承蒙圣德,心系本朝。而江、吴音讯全无,余波不能波及,虽然努力地长途跋涉,但是同盟者不同情。”
“奉诏之日,悲喜交加。蒙被天恩照耀,褒奖推崇辉煌优渥,任臣为大将军、都督陕西雍、秦、凉州诸军事。美好的恩宠炫赫,万里感戴,嘉美的任命显赫而来,心怀惶恐。”
“臣想陛下天生卓越超绝自幼聪慧,继承晋室,遭遇不幸,漂泊迁幸到吴、楚,宗庙有《黍离》之诗的悲哀,陵墓有被毁弃的伤痛,普天之下嗟叹,凡有气息之人都悲伤。”
“臣管辖治理一个地区,有刑杀的职责,远方偏僻民俗粗野,辖地遍及秦、陇。石勒、李雄死后,人心盼望反正,认为石虎、李期的命运只能维持一两天,可是他们篡夺继承凶逆之人,凶狠残毒有年头了。东方西方相隔遥远,声援不相及,于是使得桃虫乱飞,四夷嚣张……”
最终,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五位辅政大臣,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都表示赞成出师北伐,中书令何充反对,尚书令诸葛恢左右顾言它,算是弃权。
皇帝司马岳无疑是幸运的,武陵王和会稽王是他的叔叔,都渴望建功立业,克复中原。而庾冰是北方人,一向为南方的士族所排挤,他自然很想朝廷能够驱逐胡虏,恢复汉家河山的。
“王叔、庾中书,不知道你们认为此番北伐,该以何人为将,出兵多少?”
庾冰与司马昱等人面面相觑,最终,司马昱出声道:“陛下,臣以为司马伟长可为领兵大将。”
“司马伟长?”司马岳愣住了。
司马岳显然不怎么知道司马伟长这个人。
司马昱道:“陛下,司马伟长就是司马勋,与我等乃是同宗。司马勋,字伟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其曾为匈奴赵国将领令狐泥的养子,自称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曹魏大长秋司马恂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司马遂曾孙,略阳太守司马瓘之子。”
呃,这世系够长的,搞得司马岳是稀里糊涂的。
说起来,司马岳这才想起司马勋这个人。咸和六年(331年),司马勋返回建康,拜谒者仆射、梁州刺史。
“司马勋果真有领兵作战之能力?”司马岳表示很怀疑。
司马昱的心思,其实司马岳是知道的。自从晋室南渡,晋皇室的势力十分衰微,权臣横行,莫说政事,就是兵力能听从皇帝调遣的都没多少,皇帝就跟傀儡一般,虽谈不上任人摆布,但是没什么实权。
司马岳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先掌握兵权,有自己的心腹大将。
“司马勋早年在匈奴人那里,便为骁骑校尉,为刘氏赵国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久经战阵,深谙兵法。其为梁州刺史,便屡屡出兵剿贼,保得一方安宁。以此人为将,陛下大可放心。再说了,此番北伐,只是令石虎放弃灭凉的想法,而不是真的要收复失地,故而以司马勋的能力,扰赵国之边境,是绰绰有余的。”
“善!”
“有何不可?”司马岳对于北伐之事已经颇为心动,此时看见何充跳出来反对,他不禁眉头一皱,暗暗不爽。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也!出师北伐,若无充分之准备,恐怕功败垂成!而今赵国的主力军队虽在凉州,石虎亦是因其暴行,而致使其民心尽失,北地汉儿皆心向我晋室。然则赵国仍有余力,我晋军若是仓促出师,只怕会损兵折将,空耗钱粮,而一无所得啊!”
“何大人此言差矣!”
庾冰哼了一声道:“此时种种条件皆有利于我晋国,万千汉家黎庶,都在期盼王师,将他们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似何大人这般瞻前顾后,我晋国何时才能驱逐鞑虏,克复中原?”
何充冷笑着道:“庾大人,你这话亦是有失偏颇!中原久经战乱,赵军兵强马壮,恐不是我南兵所能敌之。数年前,赵军南征,我晋军败得何其之惨烈,想必诸公都是有目共睹的吧?非是我何充不愿朝廷的大军能驱逐鞑虏,克服中原,收复我汉家之失地,而是兵者,凶也,我们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公图利乎?”
“伐战者不为利,为何?”
“北伐一战,即使我晋军不能克复中原,驱逐胡虏,亦可趁机收复黄河以南之失地,拯救万千黎庶!此不为邀天之幸,此不为千古奇功乎?”
“哈!”何充瞪着眼睛道,“庾公此言大谬!昔日祖逖北伐,差点打到邺城,将整个黄河以南的大片疆土都收复了,但是为何守不住?换言之,即使此番北伐,我晋军可以长驱直入,攻城掠地,百战百胜,但是咱们有那么多的兵力可以守住这偌大的疆土,可以守住这成百上千座城邑吗?不,不能!”
“与其白费兵马和粮秣,倒不如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何充,我晋室南渡,迄今已有三十余年,静观其变三十余年啊!只观其变而不加以行动,错失良机,你何充阻止北伐,阻止王师克复中原,你就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吗?”
“庾公言重了。”
何充道:“天理昭昭!此时北伐,实乃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事,我何充坚决不同意,你们这般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
“迂腐!”
庾冰吹胡子瞪眼地道:“北伐之事,事关国家社稷,事关我晋室之兴衰存亡,岂容你一言敝之?再说了,即便无法克复中原,收复失地,咱们亦能迫使石虎放弃灭凉之计划,撤军南下!”
“呵呵!庾公,说到底,你还是想救凉?不知道你收受了张骏多少的金银财宝,让你这么为他,为他的凉国求援?”
“何充,你这话何意?”
何充嗤笑了一声道:“张骏的狼子野心,已经是路人皆知!张骏先后接受过我晋室、羯赵、匈奴赵的册封,为我晋室之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且为匈奴伪帝刘曜拜为凉州牧、凉王;又接受石虎册封的凉州牧、凉公、太子少保。其设立世子,建造宫殿,更是大逆不道,其心可诛!”
闻言,司马岳点了点头道:“对此,朕亦是略有耳闻。朕听说,张骏此前全据河陇之地,兵强马壮,虽向我晋室称臣,仍接受我晋室之册封,但不使用晋之历法。其跳六佾之舞,树豹尾之旗,设置的官僚府邸都比拟君王,只是名称略有区别。又分出州西部边境的三个郡设置沙州,东部边境六个郡设置河州。二府的官僚无不称臣!”
“是的!”
何充立即顺竿往上爬,说道:“凉州已经自成一国,名义上是我晋室之属地,张骏名为晋臣,实则早已在凉地称孤道寡,其目中无人之态,无异于乱臣贼子!”
庾冰反驳地道:“陛下,张骏如此作为的确为人不耻,但也有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想那张氏,自张轨为凉州刺史以来,四世而治,开疆拓土,扬我汉家之天威,其功昭昭,其臣下未尝没有自立之心!”
“张骏虽已在凉州称孤道寡,然则臣服之心不改也!其称王之后,仍年年遣使入朝,拜吾皇,称万岁,故而其忠心虽可虑,但至少名义上凉州还是属于我晋室的疆土啊!”
张骏不知道多少次派遣了使者入朝。
当初,建兴年间,敦煌计吏耿访到长安,不久遇上贼军,没法返回,奔往汉中,于是东渡过江,在太兴二年到京都,屡次上书,说本州不知道复兴了,宜派遣使者前往,自己请求当向导。
当时晋国不断发生内乱,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没有实施。
到此时,才任耿访守治书御史,拜张骏为镇西大将军,校尉、刺史、公的封号如旧,挑选西方人陇西贾陵等十二人配备给他。
耿访在梁州停留了七年,因为驿路不通,把他召回。
耿访把诏书交给贾陵,扮作商人。到了长安,不敢再前进了,咸和八年才到达凉州。
张骏受诏,派部曲督王丰等答谢,并送贾陵返回,上疏称臣,却不使用新颁布的历法,还是称建兴二十一年。
咸和九年(334年),又派耿访随同王丰等持印信拜授张骏为大将军。从此后每年使命不断。
后来张骏派参军麹护上疏说:“东方西方隔离不通,经过了许多年,向来承蒙圣德,心系本朝。而江、吴音讯全无,余波不能波及,虽然努力地长途跋涉,但是同盟者不同情。”
“奉诏之日,悲喜交加。蒙被天恩照耀,褒奖推崇辉煌优渥,任臣为大将军、都督陕西雍、秦、凉州诸军事。美好的恩宠炫赫,万里感戴,嘉美的任命显赫而来,心怀惶恐。”
“臣想陛下天生卓越超绝自幼聪慧,继承晋室,遭遇不幸,漂泊迁幸到吴、楚,宗庙有《黍离》之诗的悲哀,陵墓有被毁弃的伤痛,普天之下嗟叹,凡有气息之人都悲伤。”
“臣管辖治理一个地区,有刑杀的职责,远方偏僻民俗粗野,辖地遍及秦、陇。石勒、李雄死后,人心盼望反正,认为石虎、李期的命运只能维持一两天,可是他们篡夺继承凶逆之人,凶狠残毒有年头了。东方西方相隔遥远,声援不相及,于是使得桃虫乱飞,四夷嚣张……”
最终,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五位辅政大臣,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都表示赞成出师北伐,中书令何充反对,尚书令诸葛恢左右顾言它,算是弃权。
皇帝司马岳无疑是幸运的,武陵王和会稽王是他的叔叔,都渴望建功立业,克复中原。而庾冰是北方人,一向为南方的士族所排挤,他自然很想朝廷能够驱逐胡虏,恢复汉家河山的。
“王叔、庾中书,不知道你们认为此番北伐,该以何人为将,出兵多少?”
庾冰与司马昱等人面面相觑,最终,司马昱出声道:“陛下,臣以为司马伟长可为领兵大将。”
“司马伟长?”司马岳愣住了。
司马岳显然不怎么知道司马伟长这个人。
司马昱道:“陛下,司马伟长就是司马勋,与我等乃是同宗。司马勋,字伟长,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其曾为匈奴赵国将领令狐泥的养子,自称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曹魏大长秋司马恂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司马遂曾孙,略阳太守司马瓘之子。”
呃,这世系够长的,搞得司马岳是稀里糊涂的。
说起来,司马岳这才想起司马勋这个人。咸和六年(331年),司马勋返回建康,拜谒者仆射、梁州刺史。
“司马勋果真有领兵作战之能力?”司马岳表示很怀疑。
司马昱的心思,其实司马岳是知道的。自从晋室南渡,晋皇室的势力十分衰微,权臣横行,莫说政事,就是兵力能听从皇帝调遣的都没多少,皇帝就跟傀儡一般,虽谈不上任人摆布,但是没什么实权。
司马岳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先掌握兵权,有自己的心腹大将。
“司马勋早年在匈奴人那里,便为骁骑校尉,为刘氏赵国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久经战阵,深谙兵法。其为梁州刺史,便屡屡出兵剿贼,保得一方安宁。以此人为将,陛下大可放心。再说了,此番北伐,只是令石虎放弃灭凉的想法,而不是真的要收复失地,故而以司马勋的能力,扰赵国之边境,是绰绰有余的。”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