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4年十月初,即赵青龙元年,石遵分封石闵青、兖、豫、司、幽、徐、并、朔八州三十六郡,包括辽西与西北的河朔在内的疆土都给石闵作为封地。
除了不在朝廷掌控的凉州、秦州、雍州(合称关陇)以及西域都护府,还有一座邺城,赵国的所有疆土,石遵几乎都封给了石闵!
这一回石闵的釜底抽薪做得够绝的!
于是,石闵在大梁建立魏国,称孤道寡,大封群臣。赵国之政令皆由大梁出,邺城除了顶着一个“都城”的壳子,实质上并不具备作为国都的资格。
石闵之所以将大梁作为魏国的都城,一方面,是因为大梁富庶,水网密布,道路四通八达的,更是往来客商的落脚之地,本就很繁华,不必朝廷过多地营造这些。
一方面,则是定都大梁,居天下之中,并不会引起四方邻国的不安。
不过在石闵看来,这更重要的,自然就是大梁距离邺城很近,一旦邺城发生什么情况,石闵派出去的军队都可以朝发夕至!
“臣等参见大王!”
这一日,石闵还在御书房处理政务,秦牧求见,身后还跟着两个身穿七品官服的大臣。
石闵原来还很纳闷呢,秦牧带着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芝麻官过来作甚?
“平身吧。”
“谢大王!”
等到秦牧起身,便道:“大王,臣幸不辱使命。前日,大王与臣说起这大梁城的规划,还有新建造的魏王宫的事情,臣不擅此道,故而替大王找来了两位巨匠!”
“巨匠?”
秦牧指了指旁边的皮肤都泛着古铜色的大臣,说道:“这位是解飞,先帝在位时曾经得到重用,营造建章宫和太武殿的图纸便出自他手。解飞对于宫殿建造、规划,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由他负责兴建魏王宫,想必是再合适不过的。”
闻言,石闵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有石闵的点头,解飞是激动不已,自从石虎死后,他这个大工令可谓是一无是处,不受重用,倍感冷遇,还因为营造上林苑的事情被汉人大臣弹劾,成了一个七品的小官。
现在若是得到了建造魏王宫的大工程,解飞一定会重新得到重用的!
秦牧又指着另外一个大臣说道:“这是释昙翼,冀州羌人,历任平原县主簿、县令,先为工部上造。解飞举荐释昙翼负责修建大梁城,城市规划。”
石闵沉吟了一下,随即垂询道:“解飞、释昙翼,寡人想要知道,这建造魏王宫和修建大梁城,需要多少时日?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财力?”
所需时日,所需人力和所需财力,这是石闵所关心的三大问题。无论是修建大梁城,还是营造魏王宫,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解飞在来时似乎已经考虑过这一点了。
“回禀王上,经臣下计算,营造魏王宫,所需时间至少五个月,修建大梁城,所需时间应为三个月。所需劳役,初步估计,自江淮或者河东一带输送木材,烧制琉璃瓦,烧制砖块,包括修建的工匠等,营造魏王宫,所需人力不少于十三万,修建大梁城,所需人力不少于六万!”
“至于财力投入,初步估计,营造魏王宫需要钱三千二百万贯,修建大梁城需要钱一千万贯!”
闻言,石闵的眉头一皱:“为何需要差不多二十万的人力?”
钱不是问题,但石闵唯一不满的就是这人力,需要征发的劳役太多太多!
解飞低着头道:“若是人力减少,只怕工期会延长。”
“……”
石闵的想法是尽快营造好魏王宫和大梁城,这钱他是不缺的,但是这人力,太过劳民伤财可不好。
“你们先下去吧,此事容后再议。”
“诺!”
石闵现在是日理万机,尽管他在很多政事上都做了甩手掌柜,放权给下面的人,但是他自己并不轻松,每每在御书房忙到傍晚,还有一大堆的奏章都没得批阅,无奈之下,石闵只好让人将这些奏章打包,全部带回自己的魏王府去批阅。
想了想,石闵还是觉得有些不忿,若是自己的家就在后宫,至于这么一整天都来回跑吗?
“大王驾到!”
回到家中,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石闵的一众妻小还都围坐在一起,等候着他这个一家之主的到来。
王后董巧巧,妃子崔莹、石兰、独孤伽罗和黄月婵,石闵的妻妾成群,但是相对于他现如今的身份来说,五个媳妇儿并不多。
至于石闵的儿女也有几个,长子石明,次子石智,三子石西,四子石操,长女石丽华,次女石宣华。
妻妾五个,儿女六个,这就是石闵目前的家庭状况。
“王上(父王)!”妻儿们纷纷起身行礼。
石闵走到了上座,坐下:“都坐下吧。”
等到妻儿们都落座,石闵又跟董巧巧道:“王后,寡人这些时日政务繁忙,可能回不了家吃饭,你就不必让大家等着寡人回来了。”
“诺。”
看着几个孩子一脸的委屈,盯着桌子上的食物想吃又不敢动筷子的模样,石闵会心的一笑,便拿起了筷子夹起一块肉,说道:“都吃饭吧。”
一顿晚餐下来,石闵吃了半饱,便直接去了自己的书房,又开始挑灯夜战。
见着这个模样的石闵,董巧巧不禁有些心疼,随即让人做了一碗羹汤,打了一盆热水,进入书房。
石闵的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所以无论是羹汤还是那盆热水,都是董巧巧自己带进来的。
“呃……巧巧你这是?”石闵不禁发愣了。
“操劳了一日,想必闵哥儿你也乏了吧?先放下手头的事情,妾身给你洗洗脚。”
“这……这如何使得?”石闵连忙站了起来,却还是被董巧巧地按着肩膀,放倒在了椅子上。董巧巧的白眼翻了翻,说道:“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在外面,妾身是高高在上的魏王后,但是在家里,在你的身边,妾身只是闵哥儿你的妻子。正好,妾身近些日子学了一些足疗按摩的手法,就让闵哥儿你好好享受一下吧。”
董巧巧的确是有心了,为了给石闵分担一些压力,她无法代替石闵去处理政务,无法跟石闵一样去待人接物,但是石闵回到家中,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扰,还能享受她董巧巧的“一条龙服务”,真是想想都激动!
石闵的心里豁然开朗,家中有一个贤妻,有一个贤内助就是好。
古代的帝王们寿命普遍不高,除了自身存在隐疾之外,不是勤政爱民,夙夜在公被活活累死的,就是被后宫里的那些狗屁倒灶事儿弄得心烦意乱,最后抑郁而终的。
历史上有名的贤内助皇后不少,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的马皇后应该榜上有名。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皇帝天子在朝中的地位,皇后以一宫之主身份管理后宫,母仪天下。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异常复杂。
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
石闵所称道的,便是阴丽华、长孙皇后和马皇后。
阴丽华当上皇后之后,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她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与刘秀的婚姻美满幸福,天下都称她为贤后,被誉为“史上最称职的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代显赫的贵族世家,聪明贤惠,知书善文,熟读经史,是一个有见解、识大体、宽厚仁慈的女性。武德末年,长孙氏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在后位时,她时常借古喻今劝谏皇帝,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的美名;她性情不好奢靡,不允许自己的同母兄长孙无忌为宰执;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宫中无人不爱戴,后宫无乱事。
长孙皇后是皇帝的辅政良佐,是忠直大臣的保护伞,是后世皇后的标杆。
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她是一个偏好奇特珍贵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个自信且略带自负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挚爱一生的妻子,他们的伉俪情深足以让后人感动。长孙皇后在后人的心目中是皇后的楷模,她和李世民是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
还有马皇后。
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大脚马皇后”。
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
马皇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贤后。
除了不在朝廷掌控的凉州、秦州、雍州(合称关陇)以及西域都护府,还有一座邺城,赵国的所有疆土,石遵几乎都封给了石闵!
这一回石闵的釜底抽薪做得够绝的!
于是,石闵在大梁建立魏国,称孤道寡,大封群臣。赵国之政令皆由大梁出,邺城除了顶着一个“都城”的壳子,实质上并不具备作为国都的资格。
石闵之所以将大梁作为魏国的都城,一方面,是因为大梁富庶,水网密布,道路四通八达的,更是往来客商的落脚之地,本就很繁华,不必朝廷过多地营造这些。
一方面,则是定都大梁,居天下之中,并不会引起四方邻国的不安。
不过在石闵看来,这更重要的,自然就是大梁距离邺城很近,一旦邺城发生什么情况,石闵派出去的军队都可以朝发夕至!
“臣等参见大王!”
这一日,石闵还在御书房处理政务,秦牧求见,身后还跟着两个身穿七品官服的大臣。
石闵原来还很纳闷呢,秦牧带着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芝麻官过来作甚?
“平身吧。”
“谢大王!”
等到秦牧起身,便道:“大王,臣幸不辱使命。前日,大王与臣说起这大梁城的规划,还有新建造的魏王宫的事情,臣不擅此道,故而替大王找来了两位巨匠!”
“巨匠?”
秦牧指了指旁边的皮肤都泛着古铜色的大臣,说道:“这位是解飞,先帝在位时曾经得到重用,营造建章宫和太武殿的图纸便出自他手。解飞对于宫殿建造、规划,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由他负责兴建魏王宫,想必是再合适不过的。”
闻言,石闵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有石闵的点头,解飞是激动不已,自从石虎死后,他这个大工令可谓是一无是处,不受重用,倍感冷遇,还因为营造上林苑的事情被汉人大臣弹劾,成了一个七品的小官。
现在若是得到了建造魏王宫的大工程,解飞一定会重新得到重用的!
秦牧又指着另外一个大臣说道:“这是释昙翼,冀州羌人,历任平原县主簿、县令,先为工部上造。解飞举荐释昙翼负责修建大梁城,城市规划。”
石闵沉吟了一下,随即垂询道:“解飞、释昙翼,寡人想要知道,这建造魏王宫和修建大梁城,需要多少时日?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财力?”
所需时日,所需人力和所需财力,这是石闵所关心的三大问题。无论是修建大梁城,还是营造魏王宫,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解飞在来时似乎已经考虑过这一点了。
“回禀王上,经臣下计算,营造魏王宫,所需时间至少五个月,修建大梁城,所需时间应为三个月。所需劳役,初步估计,自江淮或者河东一带输送木材,烧制琉璃瓦,烧制砖块,包括修建的工匠等,营造魏王宫,所需人力不少于十三万,修建大梁城,所需人力不少于六万!”
“至于财力投入,初步估计,营造魏王宫需要钱三千二百万贯,修建大梁城需要钱一千万贯!”
闻言,石闵的眉头一皱:“为何需要差不多二十万的人力?”
钱不是问题,但石闵唯一不满的就是这人力,需要征发的劳役太多太多!
解飞低着头道:“若是人力减少,只怕工期会延长。”
“……”
石闵的想法是尽快营造好魏王宫和大梁城,这钱他是不缺的,但是这人力,太过劳民伤财可不好。
“你们先下去吧,此事容后再议。”
“诺!”
石闵现在是日理万机,尽管他在很多政事上都做了甩手掌柜,放权给下面的人,但是他自己并不轻松,每每在御书房忙到傍晚,还有一大堆的奏章都没得批阅,无奈之下,石闵只好让人将这些奏章打包,全部带回自己的魏王府去批阅。
想了想,石闵还是觉得有些不忿,若是自己的家就在后宫,至于这么一整天都来回跑吗?
“大王驾到!”
回到家中,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石闵的一众妻小还都围坐在一起,等候着他这个一家之主的到来。
王后董巧巧,妃子崔莹、石兰、独孤伽罗和黄月婵,石闵的妻妾成群,但是相对于他现如今的身份来说,五个媳妇儿并不多。
至于石闵的儿女也有几个,长子石明,次子石智,三子石西,四子石操,长女石丽华,次女石宣华。
妻妾五个,儿女六个,这就是石闵目前的家庭状况。
“王上(父王)!”妻儿们纷纷起身行礼。
石闵走到了上座,坐下:“都坐下吧。”
等到妻儿们都落座,石闵又跟董巧巧道:“王后,寡人这些时日政务繁忙,可能回不了家吃饭,你就不必让大家等着寡人回来了。”
“诺。”
看着几个孩子一脸的委屈,盯着桌子上的食物想吃又不敢动筷子的模样,石闵会心的一笑,便拿起了筷子夹起一块肉,说道:“都吃饭吧。”
一顿晚餐下来,石闵吃了半饱,便直接去了自己的书房,又开始挑灯夜战。
见着这个模样的石闵,董巧巧不禁有些心疼,随即让人做了一碗羹汤,打了一盆热水,进入书房。
石闵的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所以无论是羹汤还是那盆热水,都是董巧巧自己带进来的。
“呃……巧巧你这是?”石闵不禁发愣了。
“操劳了一日,想必闵哥儿你也乏了吧?先放下手头的事情,妾身给你洗洗脚。”
“这……这如何使得?”石闵连忙站了起来,却还是被董巧巧地按着肩膀,放倒在了椅子上。董巧巧的白眼翻了翻,说道:“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在外面,妾身是高高在上的魏王后,但是在家里,在你的身边,妾身只是闵哥儿你的妻子。正好,妾身近些日子学了一些足疗按摩的手法,就让闵哥儿你好好享受一下吧。”
董巧巧的确是有心了,为了给石闵分担一些压力,她无法代替石闵去处理政务,无法跟石闵一样去待人接物,但是石闵回到家中,就不会有太多的烦扰,还能享受她董巧巧的“一条龙服务”,真是想想都激动!
石闵的心里豁然开朗,家中有一个贤妻,有一个贤内助就是好。
古代的帝王们寿命普遍不高,除了自身存在隐疾之外,不是勤政爱民,夙夜在公被活活累死的,就是被后宫里的那些狗屁倒灶事儿弄得心烦意乱,最后抑郁而终的。
历史上有名的贤内助皇后不少,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和明太祖的马皇后应该榜上有名。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皇帝天子在朝中的地位,皇后以一宫之主身份管理后宫,母仪天下。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异常复杂。
古往今来,能做好皇后者,寥寥无几,能做到称职者,更是寥若晨星。
石闵所称道的,便是阴丽华、长孙皇后和马皇后。
阴丽华当上皇后之后,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她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与刘秀的婚姻美满幸福,天下都称她为贤后,被誉为“史上最称职的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于世代显赫的贵族世家,聪明贤惠,知书善文,熟读经史,是一个有见解、识大体、宽厚仁慈的女性。武德末年,长孙氏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在后位时,她时常借古喻今劝谏皇帝,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更留下“朝服劝谏”以迂回策略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的美名;她性情不好奢靡,不允许自己的同母兄长孙无忌为宰执;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宫中无人不爱戴,后宫无乱事。
长孙皇后是皇帝的辅政良佐,是忠直大臣的保护伞,是后世皇后的标杆。
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她是一个偏好奇特珍贵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个自信且略带自负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挚爱一生的妻子,他们的伉俪情深足以让后人感动。长孙皇后在后人的心目中是皇后的楷模,她和李世民是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
还有马皇后。
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大脚马皇后”。
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
马皇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代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