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在春季之前回军。
    在此之前,他断断续续收到了南下大军的消息。
    “君上称此为‘一合诸侯’,乃是效仿桓公?”魏相说这话时,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这个消息还是吕武在魏琦来信前跟魏相分享的。
    国君成功地与齐国、鲁国、卫国、曹国、宋国、莒国、滕国、大邾和吴国在“虎牢”完成会盟。
    吕武说道:“楚有能人,谏言楚君不与我纠缠,攻陈以慑不服。我观之,恐适得其反,逼使陈国归我。”
    啥?
    陈国跟楚国翻脸,对晋国竟然不是一件好事???
    魏相是晋国第一才子,外交天赋上也是极佳,考虑到晋国一直想搞“疲楚”又屡屡没搞成,瞬间明白吕武那么说是个什么意思。
    他低低叹息了一声,说道:“此事难矣。纳陈不妥,你我皆知。然,不得不纳之,以效诸侯。”
    事情是这样的。
    晋国和一帮小弟在“虎牢”搞会盟场面,比较奇怪的是楚国竟然没逼近“虎牢”强行凑热闹,而是跑去教训了陈国一顿。
    楚国将陈国摁在地上打的直接后果,是让陈君妫午更加悖离楚国。
    陈君妫午派出使者要去“新田”谒见晋君姬周,商讨陈国加入晋国阵营的可行性。
    当然,陈君妫午派出使节团想跟晋国结盟的事情,目前只有陈国的高层知道,晋国阵营以及楚国阵营的各国国君暂时是不知情的。
    不知道,但是很多事情在事先能够进行猜测。
    吕武和魏相交流下来就得出一个结论,先有楚国令尹子重搞事,楚君熊审又干出亲征陈国没打死的事情,必然吓得陈国不敢继续再跟楚国哥两好。
    现在“东方世界”存在两个阵营,陈国不在楚国阵营待,不跑来抱晋国大腿才是怪事。
    “我窃以为,陈公子必大肆出国以求存。”魏相很喜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预言。
    吕武听得愣了一下,问道:“因何有此言?”
    魏相就说了一些陈国的往事。
    陈国的公族很有意思,之前已经有不少公族分散前往各国,挨了楚国一顿打之后,肯定会向外“疏散”再次分散公族成员。
    那些早就离开陈国的妫姓公族大多前往中原各个诸侯国,有的泯灭于众人,不少死得没人清楚怎么死的,少量则是成功在某国名列贵族,比如齐国的那个妫姓田氏。
    混得比妫姓田氏更好的也有,只是妫姓田氏干的事情最牛逼。
    吕武当然知道“田氏代齐”这件事情。
    他曾经还很认真地思考过,比如阴氏能不能有样学样,得出的结论是晋国根本没那样的操作空间。
    晋国从来没有一家独大的环境,什么“大斗出小斗归”这种事情玩到破产都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可能要让另外的家族笑死。
    想在晋国收买人心,只有一个前提和一种方式。
    吕武正在践行自己得出的结论,为之奋斗而不懈。
    一个前提是:自身足够强大,不惧谁来挑战。谁惹事哪怕不能将对方干死,自保的实力则必须要有。
    一种方式是:不要吃独食吃得太难看,拉上至少一个靠谱的盟友,盟友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再带一带中小贵族时不时喝点汤。
    在晋国,有郤氏和栾氏的例子在前,讲交情谈感情太虚,远没有相同利益的结合来得可靠。不明白这个道理,近年来韩氏的遭遇就是个典型。
    “此番归师,明岁复来?”魏相真怕阴氏明年继续西征,又有些期盼,心态比较复杂。
    吕武眉头皱了一下,沉吟道:“如无巨变,明岁必来。”
    他们今年的西征收获比去年少,魏氏觉得秦国没什么油水能捞,不想再劳师动众西征了。
    魏相心想:“没什么油水了还来?已经在做亏本生意了啊!阴氏死盯着秦国不放,作为亲密盟友的魏氏不好不跟,太难受啦!”
    吕武则是在想:“老魏家的格局小是祖传的咯?能将秦国打死,偏偏收了手。怎么连‘祖宗’能把秦国逼得西迁,想着要停手啊?!”
    这里纯粹是吕武用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在为难魏氏。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准则”,哪是一个“准则”能在所有时代都通用呢?
    强男锁男这种事情,不能干的呀!
    吕武是带着军队在回国的路上,他却没有将所有的军队都带走。
    阴氏有六千多的骑兵部队留下,还有两个“旅”进驻了“吴阳”,再来就是收服自白翟的可用武装了。
    魏氏没骑兵,魏相被吕武要求留下一个“旅”,同样驻扎在“吴阳”。
    这个“吴阳”在汧水西岸,位处秦国都城“雍”的西北方向。
    说起来“吴阳”当地的秦人也是足够倒霉,前前后后迎接阴氏和魏氏的四次摧残,一次比一次攻克起来容易,后面干脆能跑的秦人都跑了。
    吕武选择“雍”西北面驻军,不是选在离晋国更近的“雍”东北面岐山驻军,主要原因是知道秦国正在大肆征召骑兵,需要用“吴阳”来作为一个钉子。
    只要阴氏和魏氏固守的“吴阳”不陷落,秦国召集再多的骑兵都需要心存顾忌,不拔掉“吴阳”轻易不敢进击晋国疆域。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魏相再不情愿也配合地留下一个魏氏“旅”驻守“吴阳”,怕的就是秦国没顾忌直接袭击魏氏在河西的“邑”和“邦”。
    另外,吕武明确表示明年会继续西征,魏氏从维护盟友关系亲密度到为自身考虑都必须跟上。
    谁让魏氏跟秦国才是最近的邻居?不将战场预设在秦国疆域,要在自己家里开打吗???
    魏相心情无比复杂地说道:“阴氏或可出兵‘侯丽’以占之,再击渭水河岸之土。”
    向秦川进击啊?吕武当然想,只是不能那么露骨。
    他笑呵呵地说道:“大荔之戎诸事尚未广为流传,静待以观后效为佳。”
    阴氏一直在增加控制的土地,夺取秦川这件太急切了可不行,会暴露战略意图的!
    吕武想的是细水长流外加水到渠成,将话题转到了南方的事情上面。
    南下的各国等“虎牢”会盟结束后,没有选择继续南下,由晋君姬周带着去了周王室辖地,按例地向周天子汇报喜人成果,再分别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吕武同时还知道范氏盯上了郑国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从两个渠道传到出征状态的吕武手里,分别来自阴氏自己的家臣以及魏氏的魏琦。
    其实,上一次范氏咬下郑国的“祭”地之后,吕武就大概知道范氏跟郑国会没完。
    只是,他没想到范氏的动作会那么快又不要脸。
    比较搞笑的是,郑国后面派出使节团追上了归师状态的晋君姬周,请求晋国放过郑国。
    为什么搞笑?只在于前一刻郑国求晋国放过,后一脚又宣布跟楚国的联盟关系牢不可破。
    不止搞笑在那里。
    郑国没有等前一支使节团回去,又给派了一支新的使节团要到“新田”再次谒见晋君姬周。
    郑国后面那个使节团,他们想要陈诉范氏士匄做了一些不是人干的事情。
    郑国其实也不奢望晋君姬周会怎么处置士匄,纯粹就是去叫惨博同情的,再期望能赎回被俘的郑人。
    吕武为什么觉得士匄不要脸?
    他人没有回去已经知道士匄拒绝郑国赎回战俘的消息,并且士匄对郑国倒打了无数耙。
    士匄的意思就只有一个,郑国的一些行为侮辱了他,范氏绝对不能忍。
    什么行为?明明打输了却不认算不算是一种侮辱?那绝对是不能算的。
    郑军顽强不屈在各个诸侯国的贵族看来会很复杂,他们既会觉得郑人不知好歹,又必需赞赏郑人的坚韧意志。
    带有悲剧色彩的勇猛事迹,一般会令人从感性的一面去看,进而产生同情与羡慕。
    羡慕是个什么鬼?懂的都懂呀。
    各个诸侯国很钦佩郑军对上晋军的顽强意志,万般希望自家的军队能学一学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只是吧?晋国肯定不能接受。
    要是谁碰上晋军都玩死战不退这一套?晋国就是根铁棒也会被磨成针的!
    这样一搞,晋国的君臣哪怕觉得士匄做事不地道,对郑国退让则是完全不可能去做,又要在国际上挽回属于晋国的形象,陷入了矛盾的纠结之中。
    其中最为矛盾的一定是晋君姬周。
    他很想卿位家族能各自寻找目标,不愿意看到卿位家族只光扑在内斗上面,却是又担忧卿位家族屡屡私自开启战端,甚至搅乱一些战略布局。
    结果就是吕武人还没有回去已经接到了国君的私人信件。
    国君在信件中抱怨士匄吃相难看,表达了对中行偃会针对东方几个国家的担忧。
    吕武有理由相信国君行礼埋怨阴氏和魏氏开了开启私战的头,搞得几个卿位家族有样学样。
    而实际上,吕武很想直接怼国君过于矫情,又明白国君害怕对形势失去掌控。
    国内稳定是国君想看到的局面,对外扩张的各家不会少了国君和国家的那一份。
    至于国君对国家的掌控啥的?敢问,国君除了刚回国的那两年因为大家给面子能干点事,后面国君又有什么话语权啦???
    出于某些目标,吕武回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魏琦好好商议一下,能在哪些方面对国君表达友善态度。

章节目录

春秋大领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90章:世间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春秋小领主有声小说,春秋大领主,一本书并收藏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