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武并没有要在“新田”长待的打算。

    阴氏的大军甚至没有在“新田”郊外驻营,短暂地休整之后开拔向西。

    “我此去,攻伐魏氏方归。”吕武看着凋零的与会者,心里谈不上有什么太特别的情绪。

    同样的房间,赵盾、栾书、郤氏三兄弟、智瑩、韩厥、中行偃,乃至于最近的魏琦、魏绛和赵武、祁奚、羊舌肸等等人都待过。

    他们在这里商议国家大事,有些人还能肆意地挥斥方遒,每每下达一个命令就能决定数万人的命运。

    房间的装修也就那样,取的却是一个政治上的意义。

    一个场所也不特别不在于它到底怎么样,取决的是谁在当地干过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继影响。

    士匄颔首,说道:“我将南下迎战郑军。”

    所以了,吕武既然到“新田”这边来,需要干的事情就包括派出使节前往“新郑”痛斥郑国君臣。

    而士匄率军南下迎战北上的郑军,是打一场就算完事,还是逮着郑国继续打,要看郑国君臣的态度。

    他们还有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就是接应先前南下的晋军北上。

    这样一来,至少在郑国没有服软认错认罚之前,晋国对宋国的军事行动只能暂时停止了。

    说起来宋国还真的是有点小幸运,以前有楚国这个威胁,中原霸主晋国在紧要关头总能出现,卫国也出了死力气保住宋国;轮到楚国衰败下去,晋国要敲打宋国的时候,晋国内部却是自己爆发了大乱,还有头铁的郑国跳得太高。

    按照当前的局势走向,晋国哪怕是再一次打服郑国,不将齐国和卫国再收拾一遍,大概率是不会立刻南下再次攻打宋国了。

    局势的发展是那样,代表宋国起码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斡旋。即便宋国君臣对晋国的斡旋不出现效果,他们也能倾力进行备战,或是争取来自楚国的支持?

    走吧,该走的人全走,使得“新田”能够有片刻的安宁。

    吕武没有询问士匄会怎么处置羊舌肸等公族的封主,没有去问的必要,问了极可能还会惹上一身腥。

    魏氏、赵氏的族人、家臣和士兵?不出现意外的话,族人会被放回去,家臣和士兵要么收编,不然就是变成奴隶。

    晋国的内战一直都挺现实,一般情况下会是赢家通吃。

    战败一方的家族,家主以及重要族人自杀或被杀,留下一个无关紧要的族人继续伺候祖先血食,其余的家臣、“士”、“徒”和属民、奴隶肯定是变成胜利一方的财产了呗。

    吕武先是到“荀”那边等待在“耿”的那一部分阴氏私军过来,停驻约半个月来了解前线的战事发展。

    由中行吴的指挥之下,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的联军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夺取了魏绛亲自固守的“令狐”一城。

    那一战双方都带着很强的胜负欲在较量,野外排兵布阵打了将近半个月,直至荀氏和中行氏的援军抵达,魏绛才率军入城进行固守。

    仅是看伤亡的话,双方在进行野战时,中行吴这边的死伤明显比魏氏那边多出了一倍。而这还是中行吴这边本来有三万,魏氏的魏绛只有一万兵力。

    打到魏绛入城防御阶段,魏氏这边还有个五六千的兵力,中行吴不算新到的援军只剩下两万人出头了。

    这样的战损比并不是中行吴的指挥能力不行,主要是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的士兵在打阵战方面,表现真的没有魏氏士兵那么出彩。

    “魏氏三千甲士走脱几人?”吕武在问的是荀会。

    中行吴等人攻下“令狐”就率军追击突围而去的魏绛残部,目前是在辟耳山那边的新战场。

    认为事不可为的魏绛逃得并不狼狈,他们留下一千人守城,余下的士兵再次出城列阵,邀请中行吴再来一次堂堂正正的较量,打赢了才有序地朝东南方向撤退。

    中行吴看士兵的士气低迷,只有选择先攻克“令狐”来挽救士气,攻陷城池提振士气之后才率军进行追击。

    吕武得知魏氏在“令狐”这边就用了三千甲士,理解是重步兵部队,听到数量足有三千还是感到了吃惊。

    “当下辟耳山魏氏甲士数量足有五千。”荀会一脸的晦气。

    怎么越打,魏氏的甲士越多?补充的呗。

    里面其实有阴氏的锅,谁让吕武给予魏氏经销商的身份,魏氏能够用更便宜的价格从阴氏买到更多的甲胄。

    魏氏本来就有自己训练重步兵的“独家秘笈”,紧急关头不再严守质量,暴出足够数量的重步兵,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稀奇。

    注意,就是重步兵,不是阴氏核心部队的那种精锐甲士。

    魏氏的重步兵也不是全部身穿来自阴氏的甲胄,超过六成以上的重步兵是穿一种厚重的皮甲。

    他们现在还不是“魏武卒”级别的重步兵,武器标配就是一柄战戈,极少数重步兵才能同时携带盾牌以及强弓。

    这么看,是不是能明白魏氏重步兵跟阴氏核心精锐甲士的差距了?

    当然,阴氏这边也有自己的重步兵部队,甲胄肯定是阴氏自产,无法每一名重步兵都配上一套鱼鳞甲,胸甲什么的则是保管够用。武器则是选择标配以戈矛和盾牌,没有携带远程武器。

    并不是吕武不想尽善尽美,纯粹是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有些人负重跑了十来里还能扛得动盾又射得了箭,有人则是没有负重跑个一两里都能气喘吁吁站都站不稳。

    “魏氏具装重步不会低于一万……”吕武需要埋怨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太没用吗?竟然只是消耗了魏氏一千左右的重步兵。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魏绛在“令狐”动用了三千重步兵,打了将近一个月,后面又阵战了一场,还能带上两千重步兵和近两千普通兵种长途跋涉去辟耳山,足以说明魏氏士兵的质量真心不差了。

    事实是什么?魏氏很早之前就痴迷研究人的体力锻炼,后来又加入了负重训练来进一步更加耐力,少不得人在生死攸关时刻能爆发出更强的求生欲。有良好的底子,再加上现实逼迫他们必须远离,事实也证明他们办到了。

    吕武说道:“魏绛选在辟耳山交战,实为明智。”

    这个就要唠嗑唠嗑当地的地形了。

    那边在大河边上,也就是现代的三门峡附近。

    当前那边不但地势险要,尤其是还有晋国少有的盐池,同时位处“魏”地与“虞”地中间,多少算是一个交通要道了。

    魏绛只要能在当地坚持住,能够避免敌军用最快的速度进入“魏”地进行破坏,怎么着都能将秋收干完,拥有更多的粮秣来用于战争消耗。

    荀会说道:“如我所知,魏绛出兵‘桑田’、‘徦’、‘柏谷’抢收阴氏之粮。”

    这事吕武早就知道了,要说被气得肝疼,还真没有。

    荀会看到吕武仍然一脸平静,藏起了另外的一些小心思,问道:“元戎往辟耳山,抑或……”

    那便是中行吴的战场,阴氏去凑什么热闹?

    再则,一旦吕武到场,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就该心里有意见了。

    说白了就是,谁打下的地方就由谁来收获战利品,他们已经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攻陷“令狐”一地,阴氏去抢食就显得不地道了。

    “我往西,先入‘大荔’,渡河攻‘魏’。”吕武说道。

    那么就是计划不变。

    中行吴这边攻打“魏”地以东的封地,包括晋国的中部、东境其余地方,包括站在魏氏那边的盟友。

    阴氏则是攻打“魏地”以西、以南、以北的区域。

    各有各的好处,谁也别去妨碍谁,坚持不住求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是有一张地图,能够发现吕武要干的事情是将秦国与晋国这边无缝相连,取得了“伊洛之戎”的地盘之后,日后“化家为国”也就有了东进山东列国,南下也有了一个出入口。

    南下那个出入口对阴氏有点重要,可以入蜀的呀。

    到时候吕武当然会夺取“蜀”地,连带“巴”地也会攻占,达成一个东出能够攻打山东列国,南下则是能攻略楚国,类似的战略布局。

    吕武率军离开“令狐”抵达“大荔”开始用兵,抵抗肯定是遭到了抵抗,攻城掠地的速度则是非常快。

    从当地魏氏的抵抗力度来判断,魏绛应该是将各封地的家族军队都调去了“魏”地?

    一些被俘的魏氏家臣以及附庸贵族,他们证实了吕武的猜测。

    吕武并不着急前往攻打“魏”地,弄慢工细活那般以“大荔”为桥头堡,极尽所能地消灭能够发现和找到的抵抗力量,分兵前往“高陵”、“泾阳”、“棫林”等属于魏氏的城邑,一一没有太大难度攻打下来。

    之所以能顺利,固然有魏氏收缩兵力的原因,更多的则是阴氏这边早就准备充分。

    当然了,其余地盘打得越是容易,越能说明“魏”地的难啃程度,吕武必须要有这个认知。

    某天,吕武率军来到大河西岸,等待着就要渡河进军“魏”地,一个不该出现的人来了。

章节目录

春秋大领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28章:阴氏正式加入内战-狩魔领主百度百科,春秋大领主,一本书并收藏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