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十八,王英就开始忙年了,她发了好大一盆面,因为要蒸馒头、蒸花馍、蒸豆包。
把豆子先煮成豆沙,里面掺上红薯和红枣,没有粘小米面,直接包到白面里面一样好吃。
花馍做法也很简单,用红枣和白面做成一个一个小花瓣,再依次摆放到圆型的面胚上,做出来的馍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干粮要蒸好几锅,蒸好后,先放到竹篮里,再用一个挂钩挂到院子中的房梁上,这样既达到冷藏效果,还能防老鼠。
二十九,她去赶了趟集,鱼是必买的,图的是年年有余,肉也买的不少,不光炒菜用肉,还要剁馅子包饺子,就鸡和蛋不用买,家里养着鸡,吃的时候杀上一只就行。
鱼和肉王英都买了不少,而且专门买了一整挂猪头猪下水,准备洗干净了卤出来放着,随吃随捞,反正天冷也不怕坏。
年三十,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王英和孙秀芳准备晚上的年夜饭,石可带着弟弟妹妹写对联。
对联写了三幅大的,院门一幅,入室门一福,厨房一福,为了写出应景的吉祥话,念念把姥爷留下的万年历都翻出来了,另外还写了很多小联和小福字,奶奶的床头要贴身体健康,箱子上贴的是吉祥如意,水缸上贴的是春,连鸡笼都不能忘了,写的是六畜兴旺。
王英打了浆糊,孩子们边写边贴,贴完后还要给爸爸写纸钱。
确实是写纸钱,这个时候还没有天地银行的纸钞,都是买回来火纸自己剪成一串串的铜钱或者写明面额。
桌子是摆满了黄纸,姐弟几个一人握着一支毛笔,认真的在上面写写画画,模板就是十元大钞,写着写着,金额越写越大。
念念脸上抹化的跟小花猫似的,“大姐,我写了个一百元。”
想想满手都是墨,歪头看了一眼,说道:“我也写一百元。”
安安头也不抬,“我写的一千元。”
王英上屋里拿东西,听见了,探头看一眼,说道:“行,一千元的也行。”
念念听了,立马说道:“那我写一万元的。”
想想接着说,“那我写十万的。”
王英忙说道:“一万就行了,十万太夸张了,别到时候你爹用不了。”
就这样,今年给石大勇寄的钱是笔巨款,写完后,念念还专门查来着,查到最后都没查清到底是多少钱,反正就是很多。
下午王英就把石大勇的照片摆好了,酒盅也给他斟满了,每做好一种菜,王英都先叨出来给他摆上,饺子出锅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盛几个出来,让他先尝。
年夜饭异常丰盛,鸡鱼肉蛋都有,吃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打扑克,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王英带着孩子们去给石大勇送纸钱,不光带钱,王英还拿了一瓶酒。
外面很静,几乎没有人在外面走动,因为没有月亮,墨黑色天幕上的星星格外明亮。
这是自石大勇走后几乎每年三十晚上必做的一件事,因为不能到坟前祭祀,他们就按照风俗,找个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圈,留一个冲着老家方向的开口,在圈中间画一个十字。
和平时寄信差不多,石可他们写了老家的地址,还专门写了一些小面额的纸钞做为邮费,这些钱是在圈外烧的,圈中间才是烧给石大勇的钱。
王英点燃纸钱,嘴里嘟囔着,“大勇,我们来给你寄钱了,你想着收啊。”
石可几个在一旁喃喃的说道:“爸爸,过年了,我们来给你送钱了。”
王英用一根小棍扒拉着叠在一起的纸钱,火越烧越旺,火苗子遇冷空气,打着旋子往上飘,不多时,一大堆纸钱就变成了一堆灰烬。
王英倒了酒,洒在圈中间,说道:“好了,给你爸磕个头吧。”
姐弟四个认真的对着圈磕了三个头。
要说这是迷信,却也是寄托哀思最好的办法,他们相信,冥冥中,爸爸一定在保佑着他们。
回到家,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守夜,零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仿佛有人点了开始键,所有的鞭炮都在同一时间响起。
四个孩子早就困了,坚持着放完迎新炮,赶紧钻进被窝去睡觉了。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每年王英都会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服,有好吃的,有新衣服,这让孩子们对过年尤其期待。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王英就起来下饺子,这也是老家的风俗,叫五更饺,而且必须要吃素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日子过得肃静没有烦心事。
孩子们都很困,迷迷糊糊的坐在床上,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最后,王英叨着素饺子,一人喂了一个,意思到了,就让他们继续睡了。
从五点开始,外面的鞭炮声就没有断过,尤其是早上七点,放鞭炮的更多。
念念终于醒了,他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孙秀芳跟前,扑通一下来个响头,“奶奶过年好。”
念念磕完头,也不起来,仰着头看奶奶。
孙秀芳知道孙子这是要干嘛,这小财迷等着要压岁钱呢。
王英早就换好了新钱,崭新崭新的,甩起来啪啪作响,她昨天就帮孙秀芳准备好了,此刻,四张新钱就在孙秀芳衣兜里装着。
“好,好。”孙秀芳笑着,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放到孙子手里。
念念得了钱,转身又对着王英磕了一个响头,“妈妈,过年好。”
“财迷样的。”王英慈爱的看着儿子,拿出一块钱放到念念手心。
奶奶给一块,妈妈给一块,念念高兴的手舞足蹈,拿着钱就去找姐姐们显摆。
安安和想想还正在做梦,就被念念摇醒了,“二姐,三姐,发压岁钱了。”
安安睁开一条缝看了念念一眼,想想翻身坐起来揉揉眼睛。
念念拿着钱在姐姐脸前一晃,“三姐,看,奶奶和妈妈给的。”
这时,王英在屋外喊:“不早了,都快起床吧,一会儿拜年的该来了。”
想想瞬间清醒了,她抓过新衣服开始往身上套,弟弟妹妹都起了,石可和安安也不好继续睡,两人也都跟着起床了。
“奶奶过年好,妈妈过年好。”三姐妹排成一排,给奶奶和妈妈拜年。
念念在旁边看妈妈和奶奶给姐姐们发压岁钱,他恨不能再拜一遍年。
念念最喜欢去拜年了,家属院那么大,那么多户人家,只要他去的人家都会往他的包包里放点零食,这是念念最喜欢的游戏,虽然大多数人家买的东西和他们家的没有区别,但念念就是觉得拜来的东西特别香。
也别笑话念念,因为全家属院的小朋友都这样,小朋友们三五结伙的满院子乱串,兜兜满了就使劲吃,反正小嘴不闲着,实在吃不了就先送回家再去拜。
这天,王英会把家里的干果零食都摆出来,不管谁来了都会给他们抓上几块,就这样,孩子往回拿,大人往外送,图的就是个热闹。
当然,也不是家家都去,那些不熟悉,不认识的人家肯定不会去。
吃完饺子念念就跑出去了,他要去的第一家就是崔娘家,因为崔娘家好吃的多,因为崔娘哪年都会把他的包包装的满登登的。
不光孩子拜年,大人在今天也会出去转转,今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起的早,早早的把院门打开,都知道有人来拜年,要是起晚了,让人堵被窝里可就难看了。
念念进了张家,脆声声的喊道:“崔娘过年好!大爷过年好!军子哥过年好!二哥过年好――”
“哈哈哈。”张强被这念念逗笑了,“这小声音,脆得跟吃了个棠梨似的。”说完,对念念招招手,“来,上大爷这来,让大爷看看又长高没有。”
崔云香则先扒了一个奶糖放到念念嘴里,再一手撑开念念的衣兜,一手抓着花生糖块往里装。
张强把念念揽在怀里,慈爱的笑着,“学习咋样啊,又考一百分没有啊?”
念念原来可是经常考一百分的,现在是好长时间没和一百分见面了,而且经过游戏机一事,念念成绩有一段时间下滑的厉害,更和一百分无缘。
念念不想提学习,他拧着身子从张强怀里挣脱出来,“大爷,我还要去拜年呢,就不跟你说话了。”跑的时候还不忘喊:“二哥,你快点。”
念念说完,转身就跑,他要先把包包里的东西送回家呀。
等念念跑出门,崔云香对俩个儿子说道:“念念都来了,你俩准备好了没有,咱要去你王婶家拜年了。”
因为孙秀芳在这,张强夫妻是一定要去给老人拜年的。
石可姐妹没弟弟跑的快,她们才走到胡同口,念念都跑回来了。
“崔娘过年好,大爷过年好。”
三个花儿一样的姑娘,穿着新衣服,俏声声的给张强夫妻拜年,把崔云香喜的见牙不见眼,她抓起一大把糖块就往三个孩子手里放。
“好,好,吃糖吃糖。”
崔云香真这么大方吗,只要是来个孩子就毫不吝啬的给东西,其实也不是,她只有对待王英家四个孩子才这样,换个人她都不抓这么多,也就是捏一小嘬意思意思,不然,那得有多少东西往外散呀。
“不要这么多。”石可不接。
崔云香热情的说道:“崔娘给的,拿着拿着,军子,可可来了也不知道给人倒茶。”
“可可。”张军温柔的看着石可。
今天石可穿的是件玫红色灯芯绒棉袄,这个颜色映得她唇红齿白的,显得气色特别好。
张军今天穿的也格外精神,里面是王婶给他织的毛衣,外套是一件黑色中长款呢子大衣,脚上的大皮鞋擦的锃光瓦亮。
“军子哥,过年好啊。”石可笑盈盈的。
张军也一脸微笑,“你也过年好。”
崔云香都无语了,明明打小一起长大的俩孩子,怎么见了面连句话都不会说。
崔云香拉拉张强的袖子说道:“正好你们来了,那就先帮崔娘看会家,我和你大爷先去给你奶奶拜个年。”说完对张军使个眼色,“军子,招待你几个妹妹吃东西,我和你爸一会儿就回来。”
石可要走,“崔娘,我们那趟房左右邻居我还没拜年呢,拜完那几家我们就回家了。”
石可去拜年可不是图人家的东西,她都大姑娘了,哪能还像小孩子一样往兜里装东西,她是礼貌,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时都处的挺好,过年了哪能连年都不去人家拜。
“那急啥。”崔云香摸摸石可的小脸,亲热的笑道:“你都好处时间没来崔娘家了,你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等崔娘回来,咱娘俩好好说会儿话。”
真是……盛情难却,石可只好说道:“那好吧。”
念念跑回家,撑着口袋往外掏东西,“妈,看,我崔娘给的。”
王英点点儿子,“真孬,又要你崔娘家东西。”
念念从里面挑出两颗大白兔,给孙秀芳嘴里放一颗,给妈妈放一颗。
“奶奶,这是奶糖,可好吃了。”
孙秀芳抿着奶糖笑道:“是怪好吃。”
“好吃吧。”念念说完,转身又跑了,他还得去拜年呢。
王英总觉得自己是寡妇人家,大年初一到人家去拜年不好就没出门,她和孙秀芳婆媳俩个正在磕瓜子聊天。
老家的风俗是,大年初一这天不动针线,所有孙秀芳也没纳鞋底。
家属院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人,大家碰面都会道一声,“过年好。”
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春联,大红色的福字贴在门心,胡同里地面上到处都是鞭炮皮,有几个男孩子正在皮屑中寻找没有响的哑炮。
王英家的对联一看就是自己写的,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寿满乾坤福满楼。
崔云香拉开门,张强对着屋内的两人一抱拳,“婶,给你们拜年了。”
孙秀芳迅速展开一个笑容,脸上的褶子绽放成一朵菊花,“哎呦,他大爷,他崔娘,过年好,快都屋里坐。”
把豆子先煮成豆沙,里面掺上红薯和红枣,没有粘小米面,直接包到白面里面一样好吃。
花馍做法也很简单,用红枣和白面做成一个一个小花瓣,再依次摆放到圆型的面胚上,做出来的馍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干粮要蒸好几锅,蒸好后,先放到竹篮里,再用一个挂钩挂到院子中的房梁上,这样既达到冷藏效果,还能防老鼠。
二十九,她去赶了趟集,鱼是必买的,图的是年年有余,肉也买的不少,不光炒菜用肉,还要剁馅子包饺子,就鸡和蛋不用买,家里养着鸡,吃的时候杀上一只就行。
鱼和肉王英都买了不少,而且专门买了一整挂猪头猪下水,准备洗干净了卤出来放着,随吃随捞,反正天冷也不怕坏。
年三十,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王英和孙秀芳准备晚上的年夜饭,石可带着弟弟妹妹写对联。
对联写了三幅大的,院门一幅,入室门一福,厨房一福,为了写出应景的吉祥话,念念把姥爷留下的万年历都翻出来了,另外还写了很多小联和小福字,奶奶的床头要贴身体健康,箱子上贴的是吉祥如意,水缸上贴的是春,连鸡笼都不能忘了,写的是六畜兴旺。
王英打了浆糊,孩子们边写边贴,贴完后还要给爸爸写纸钱。
确实是写纸钱,这个时候还没有天地银行的纸钞,都是买回来火纸自己剪成一串串的铜钱或者写明面额。
桌子是摆满了黄纸,姐弟几个一人握着一支毛笔,认真的在上面写写画画,模板就是十元大钞,写着写着,金额越写越大。
念念脸上抹化的跟小花猫似的,“大姐,我写了个一百元。”
想想满手都是墨,歪头看了一眼,说道:“我也写一百元。”
安安头也不抬,“我写的一千元。”
王英上屋里拿东西,听见了,探头看一眼,说道:“行,一千元的也行。”
念念听了,立马说道:“那我写一万元的。”
想想接着说,“那我写十万的。”
王英忙说道:“一万就行了,十万太夸张了,别到时候你爹用不了。”
就这样,今年给石大勇寄的钱是笔巨款,写完后,念念还专门查来着,查到最后都没查清到底是多少钱,反正就是很多。
下午王英就把石大勇的照片摆好了,酒盅也给他斟满了,每做好一种菜,王英都先叨出来给他摆上,饺子出锅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盛几个出来,让他先尝。
年夜饭异常丰盛,鸡鱼肉蛋都有,吃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打扑克,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王英带着孩子们去给石大勇送纸钱,不光带钱,王英还拿了一瓶酒。
外面很静,几乎没有人在外面走动,因为没有月亮,墨黑色天幕上的星星格外明亮。
这是自石大勇走后几乎每年三十晚上必做的一件事,因为不能到坟前祭祀,他们就按照风俗,找个十字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圈,留一个冲着老家方向的开口,在圈中间画一个十字。
和平时寄信差不多,石可他们写了老家的地址,还专门写了一些小面额的纸钞做为邮费,这些钱是在圈外烧的,圈中间才是烧给石大勇的钱。
王英点燃纸钱,嘴里嘟囔着,“大勇,我们来给你寄钱了,你想着收啊。”
石可几个在一旁喃喃的说道:“爸爸,过年了,我们来给你送钱了。”
王英用一根小棍扒拉着叠在一起的纸钱,火越烧越旺,火苗子遇冷空气,打着旋子往上飘,不多时,一大堆纸钱就变成了一堆灰烬。
王英倒了酒,洒在圈中间,说道:“好了,给你爸磕个头吧。”
姐弟四个认真的对着圈磕了三个头。
要说这是迷信,却也是寄托哀思最好的办法,他们相信,冥冥中,爸爸一定在保佑着他们。
回到家,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守夜,零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仿佛有人点了开始键,所有的鞭炮都在同一时间响起。
四个孩子早就困了,坚持着放完迎新炮,赶紧钻进被窝去睡觉了。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每年王英都会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服,有好吃的,有新衣服,这让孩子们对过年尤其期待。
大年初一,早上五点,王英就起来下饺子,这也是老家的风俗,叫五更饺,而且必须要吃素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日子过得肃静没有烦心事。
孩子们都很困,迷迷糊糊的坐在床上,连眼睛都不愿意睁开,最后,王英叨着素饺子,一人喂了一个,意思到了,就让他们继续睡了。
从五点开始,外面的鞭炮声就没有断过,尤其是早上七点,放鞭炮的更多。
念念终于醒了,他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孙秀芳跟前,扑通一下来个响头,“奶奶过年好。”
念念磕完头,也不起来,仰着头看奶奶。
孙秀芳知道孙子这是要干嘛,这小财迷等着要压岁钱呢。
王英早就换好了新钱,崭新崭新的,甩起来啪啪作响,她昨天就帮孙秀芳准备好了,此刻,四张新钱就在孙秀芳衣兜里装着。
“好,好。”孙秀芳笑着,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放到孙子手里。
念念得了钱,转身又对着王英磕了一个响头,“妈妈,过年好。”
“财迷样的。”王英慈爱的看着儿子,拿出一块钱放到念念手心。
奶奶给一块,妈妈给一块,念念高兴的手舞足蹈,拿着钱就去找姐姐们显摆。
安安和想想还正在做梦,就被念念摇醒了,“二姐,三姐,发压岁钱了。”
安安睁开一条缝看了念念一眼,想想翻身坐起来揉揉眼睛。
念念拿着钱在姐姐脸前一晃,“三姐,看,奶奶和妈妈给的。”
这时,王英在屋外喊:“不早了,都快起床吧,一会儿拜年的该来了。”
想想瞬间清醒了,她抓过新衣服开始往身上套,弟弟妹妹都起了,石可和安安也不好继续睡,两人也都跟着起床了。
“奶奶过年好,妈妈过年好。”三姐妹排成一排,给奶奶和妈妈拜年。
念念在旁边看妈妈和奶奶给姐姐们发压岁钱,他恨不能再拜一遍年。
念念最喜欢去拜年了,家属院那么大,那么多户人家,只要他去的人家都会往他的包包里放点零食,这是念念最喜欢的游戏,虽然大多数人家买的东西和他们家的没有区别,但念念就是觉得拜来的东西特别香。
也别笑话念念,因为全家属院的小朋友都这样,小朋友们三五结伙的满院子乱串,兜兜满了就使劲吃,反正小嘴不闲着,实在吃不了就先送回家再去拜。
这天,王英会把家里的干果零食都摆出来,不管谁来了都会给他们抓上几块,就这样,孩子往回拿,大人往外送,图的就是个热闹。
当然,也不是家家都去,那些不熟悉,不认识的人家肯定不会去。
吃完饺子念念就跑出去了,他要去的第一家就是崔娘家,因为崔娘家好吃的多,因为崔娘哪年都会把他的包包装的满登登的。
不光孩子拜年,大人在今天也会出去转转,今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起的早,早早的把院门打开,都知道有人来拜年,要是起晚了,让人堵被窝里可就难看了。
念念进了张家,脆声声的喊道:“崔娘过年好!大爷过年好!军子哥过年好!二哥过年好――”
“哈哈哈。”张强被这念念逗笑了,“这小声音,脆得跟吃了个棠梨似的。”说完,对念念招招手,“来,上大爷这来,让大爷看看又长高没有。”
崔云香则先扒了一个奶糖放到念念嘴里,再一手撑开念念的衣兜,一手抓着花生糖块往里装。
张强把念念揽在怀里,慈爱的笑着,“学习咋样啊,又考一百分没有啊?”
念念原来可是经常考一百分的,现在是好长时间没和一百分见面了,而且经过游戏机一事,念念成绩有一段时间下滑的厉害,更和一百分无缘。
念念不想提学习,他拧着身子从张强怀里挣脱出来,“大爷,我还要去拜年呢,就不跟你说话了。”跑的时候还不忘喊:“二哥,你快点。”
念念说完,转身就跑,他要先把包包里的东西送回家呀。
等念念跑出门,崔云香对俩个儿子说道:“念念都来了,你俩准备好了没有,咱要去你王婶家拜年了。”
因为孙秀芳在这,张强夫妻是一定要去给老人拜年的。
石可姐妹没弟弟跑的快,她们才走到胡同口,念念都跑回来了。
“崔娘过年好,大爷过年好。”
三个花儿一样的姑娘,穿着新衣服,俏声声的给张强夫妻拜年,把崔云香喜的见牙不见眼,她抓起一大把糖块就往三个孩子手里放。
“好,好,吃糖吃糖。”
崔云香真这么大方吗,只要是来个孩子就毫不吝啬的给东西,其实也不是,她只有对待王英家四个孩子才这样,换个人她都不抓这么多,也就是捏一小嘬意思意思,不然,那得有多少东西往外散呀。
“不要这么多。”石可不接。
崔云香热情的说道:“崔娘给的,拿着拿着,军子,可可来了也不知道给人倒茶。”
“可可。”张军温柔的看着石可。
今天石可穿的是件玫红色灯芯绒棉袄,这个颜色映得她唇红齿白的,显得气色特别好。
张军今天穿的也格外精神,里面是王婶给他织的毛衣,外套是一件黑色中长款呢子大衣,脚上的大皮鞋擦的锃光瓦亮。
“军子哥,过年好啊。”石可笑盈盈的。
张军也一脸微笑,“你也过年好。”
崔云香都无语了,明明打小一起长大的俩孩子,怎么见了面连句话都不会说。
崔云香拉拉张强的袖子说道:“正好你们来了,那就先帮崔娘看会家,我和你大爷先去给你奶奶拜个年。”说完对张军使个眼色,“军子,招待你几个妹妹吃东西,我和你爸一会儿就回来。”
石可要走,“崔娘,我们那趟房左右邻居我还没拜年呢,拜完那几家我们就回家了。”
石可去拜年可不是图人家的东西,她都大姑娘了,哪能还像小孩子一样往兜里装东西,她是礼貌,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时都处的挺好,过年了哪能连年都不去人家拜。
“那急啥。”崔云香摸摸石可的小脸,亲热的笑道:“你都好处时间没来崔娘家了,你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等崔娘回来,咱娘俩好好说会儿话。”
真是……盛情难却,石可只好说道:“那好吧。”
念念跑回家,撑着口袋往外掏东西,“妈,看,我崔娘给的。”
王英点点儿子,“真孬,又要你崔娘家东西。”
念念从里面挑出两颗大白兔,给孙秀芳嘴里放一颗,给妈妈放一颗。
“奶奶,这是奶糖,可好吃了。”
孙秀芳抿着奶糖笑道:“是怪好吃。”
“好吃吧。”念念说完,转身又跑了,他还得去拜年呢。
王英总觉得自己是寡妇人家,大年初一到人家去拜年不好就没出门,她和孙秀芳婆媳俩个正在磕瓜子聊天。
老家的风俗是,大年初一这天不动针线,所有孙秀芳也没纳鞋底。
家属院到处都是人来人往的人,大家碰面都会道一声,“过年好。”
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春联,大红色的福字贴在门心,胡同里地面上到处都是鞭炮皮,有几个男孩子正在皮屑中寻找没有响的哑炮。
王英家的对联一看就是自己写的,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寿满乾坤福满楼。
崔云香拉开门,张强对着屋内的两人一抱拳,“婶,给你们拜年了。”
孙秀芳迅速展开一个笑容,脸上的褶子绽放成一朵菊花,“哎呦,他大爷,他崔娘,过年好,快都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