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西班牙人的确想向大明提供一些安达卢西亚马,以换取大明的好感和贸易,但在听闻,大明从东印度公司也就是死对头荷兰人的手中,租借了大批船舰之后,他们就暂缓了。
很明显,在争夺大明通商权的进程中,荷兰人已经先登一步,占据上风了,甚至有可能已经和大明签订了盟约,不然荷兰人不会将自己心爱的三桅战舰出借给大明。
心中有这种怀疑,加上时任西班牙国王,对遥远东方的兴趣,远逊历任,战马横跨大洋,从欧洲运送到大明,又极其困难,因此战马之事,就被搁置了。
只有马六甲的西班牙总督,为了维持和大明贸易可能的窗口,通过海路,向大明输送粮食,回程时,则是捎回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去时粮食,来时丝绸瓷器,这也是最近一年来,三国和大明通商的基本模式。
但四批粮食之后,荷兰人在台湾发动进攻,占据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基隆的据点,西班牙人不得不退守吕宋岛。
失去了台湾这个据点,海上势力有被荷兰人压制,自保都困难,西班牙收缩兵力,暂时无力推动和大明的贸易。
也因此,三国之中,西班牙人对大明的贸易量是最小的。
这一次,虽然西班牙人也有使者到来,试图游说大明,离间大明和荷兰人的关系,但却连内阁五辅的面,都没有见到,他们见到的最大官员,只是户部的一个五品主事,这还是使了银子的关系,不想刚谈了没两句,那户部主事就没耐心的将他们轰了出来。
西班牙使者不甘心,想着明太子平易近人,应该是可以见的。
但建虏入塞,大明太子忙于军事,到今日算一算,他们在京师已经快三个月了。
葡萄牙和荷兰人的代表,留在京师的时间,其实差不多也有三个月了,但和西班牙人不同的是,他们两国通过汤若望的关系,加上甲胄和战舰的加持,他们不但见到了工部和兵部尚书,还先后拜见了内阁四臣,除了首辅周延儒自持身份之外,其他四臣,他们都见到了。
不过见面的过程,并不愉快,虽然有贸易往来,但大明上下,尤其是士大夫
百官,依然对他们有很多的敌意和警惕,且一个个都充满了天朝上国对蛮夷小国的俯视。相比较而言,还是和大明太子见面的过程,比较愉悦。
于是,两国使者都没有离开,一直留在京师,直到太子得胜归来。
虽然忙于军事,但朱慈烺对三国的事务,却从来都没有懈怠---剿灭流贼,收复辽东是现在,和三国发展关系,拓展海上贸易,则是未来,相比于现在,未来其实更需要耕耘。
“先见荷兰人,接着葡萄牙,最后才是西班牙人。”朱慈烺在后殿吩咐唐亮。
“是。”
荷兰人为大明提供的三桅战舰,在此次渡海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扩大海军,继续从荷兰人那里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和荷兰人搞好关系就是必须的,加上荷兰人遵守承诺,一年之中,为大明运来了不少的粮食,为缓解大明的粮荒,做出了贡献,朱慈烺身为大明太子,必须给他们面子,先接见他们。
荷兰人的使者,这一次不再是那个日后会担任台湾总督的范揆一,而是最开始的那个传教士克鲁士。
一番客套,献上朱慈烺心仪的两件礼物,两把短铳和四管千里镜之后,克鲁士开始诉苦。
原来,虽然大明为荷兰人开了贸易通商的一小道门缝,虽然郑芝龙在钱谦益的劝说后,不再假扮海盗,袭击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但荷兰人的上岸,并不顺利,不但民众恐惧,躲避他们,地方官员更是一味的敲诈索贿,令荷兰人苦不堪言,稍有不从,立刻就被地方官员找隙捉拿,即便是有朝廷的命令,也无济于事。不同于后世,大明对外国人可是很刚的。
同时的,大明朝廷并没有按照合同,支付租借三位战舰的尾款,而是一直拖延,从今年又拖到明年了。
东印度公司有点承受不住,若非大明市场的巨大利益,他们肯定就甩手不干了。
听完克鲁士的诉苦,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他告诉克鲁士,大明地大物博,人口广泛,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有时候中央的权力,未必能全部下到地方,请东印度公司耐心,这些问题,未来都会一一解决。
没有掩饰,朱慈烺直接把问题告知,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理由,即便他不说,荷兰人也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掩饰遮挡,甚至失口否定,文过饰非,只会降低他的身份和格局,他没有必要撒谎。大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为大明太子,他不会逃避推诿。
至于拖欠的租金,他向克鲁士保证,明年四月之前,一定会补上。
得了朱慈烺的保证,克鲁士这才放心---和内阁辅臣那些云山雾罩,令他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不知道何去何从的脸面话相比,大明太子的话不但更有诚意,而且说到了实处,令他们对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展望。
但朱慈烺随后的话,却又让他紧张了起来。
虽然东印度公司照合同,将战舰租借给了大明,但大明太子依然不满,大明太子认为,东印度公司输送粮食和种子的速度太慢,和他的期待差太远,明年继续加大力度。另外,东印度驱逐西班牙人,完全占据大明的台湾,对大明形成了侵犯,这一点,东印度公司必须了解,应立刻撤出台湾,或者是等待大明朝廷的接收。
克鲁士唯唯诺诺,对大明太子的要求,无法做出回应。
关于台湾问题,第一次见面时,大明太子就向他提起过,这一点和大明官员完全不同,不说普通的官员,就是内阁辅臣,也没有一人和他提起过台湾,在大明官员的眼中,台湾好像根本不存在,又或者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郊野岛,根本不在他们的眼中。
但大明太子,却对台湾无比的重视。
这一点,令克鲁士很是讶异。
“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愿意立刻撤出台湾,那就要时刻准备,等待我大明朝廷的接收,这一点,希望明确你告诉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生意是生意,领土是领土,既然要和我大明做生意,就要尊重我大明的领土,不然,不但生意没得谈,双方也难做朋友了!”朱慈烺声音冷冷。
大明太子态度坚定,克鲁士心有震动,急忙手抚胸口,躬身:“明白了,殿下今日所有的话,我都会如实传达!”
东印度公司占据台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葡萄牙人的澳门一样,想要有一个和大明交易的沿海据点,如果大明答应通商,准许荷兰人全面上岸,台湾的意义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令荷兰人乖乖交出台湾,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朱慈烺说道:“不知道你们东印度公司,可有好的战马,提供给我大明?”
……
葡萄牙人的使者,依然是那个商人范德昭。
范德昭是葡萄牙人,取的汉名,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他,朱慈烺没什么说的,双方只是谈生意,和克鲁士一样,范德昭也带来了礼物,同样是手铳和千里镜,上一次分别时,唐亮就向他们暗示:我们太子爷,不喜欢金银奇巧,最喜欢的就是手铳和千里镜这一类的军事物件,但有,你们就都拿来,我们太子爷一定会高兴,因此,这一次三国使者所带来的,都是这一类的礼品。
葡萄牙人久在澳门,范德昭更是说一口流利的汉文,对大明的风土人情,官场上的**,早就习以为常了,因此,他就没有克鲁士刚才的抱怨,只是希望能扩大生意,继续向大明售卖板甲,同时推销澳门卜加劳铸炮厂的各型火炮,希望大明能多多购买。
不过他的这些期望,在大明兵部和工部那里都落了空,大明财政困窘,已经无力大规模购买了。
范德昭不甘心,这才等着要见大明太子。
“甲胄和火炮,我大明暂时不需要了……但优良的战马,我大明却是一直都需要,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朱慈烺道。
有汤若望的铸炮厂,大明暂时不需要向葡萄牙人购买,但战马,却始终都是大明的紧缺。
“明白了,卜加劳公司会努力。”
范德昭有点失落,因为战马生意不是他擅长,葡萄牙人本身也没有战马,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加上大海茫茫,从欧洲到亚洲,一趟差不多得半年,再好的战马,也承受不了这种颠簸,加上大明太子不愿意出高价,上一次他说一匹安达卢西亚马一千两银子,直接就被大明太子拒绝,听大明太子的意思,最多只能给出三百两,这样的价钱,赔死他他也做不到。
“不一定要是你们那的马,阿拉伯马,印度的马瓦里马都可以,总之,要雄健高大,擅长冲刺。价钱却又不能贵了,只要合适,我大明愿意大量采购。”朱慈烺补充。
“明白了。”
范德昭精神稍微一震,这两种马,在亚洲本地或许就能弄到一些。
最后进来的是西班牙传教士西梅多。
不同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生意,西梅多一上来,说的就是政治,仍然是想要游说大明朝廷放弃和荷兰人的关系,继而和他们西班牙人结盟。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静听,听他说完之后,淡淡说道:“你错了,我大明并没有和荷兰人结盟,就贵国和荷兰人的冲突,我大明永远保持中立。荷兰人租借船舰给大明,为的是通商,如果你们西班牙人也能提供我大明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我大明也愿意给贵国同样的待遇。”
西梅多比较满意的走了,虽然他没有具体从大明太子这里得到什么,但大明朝臣到太子,都说保持中立,对西班牙和荷兰的争斗,不敢兴趣,就足以让他微微松口气了,只要大明保持中立。他西班牙人在东方,就仍然有机会。
三国使者见罢,朱慈烺望着桌子上摆着的十几只短铳和千里镜,眼里露出了笑,如果每次都能有这样的收获,他倒愿意多见一些老外。
说到老外,就不能不提汤若望。
这一年来,汤若望从欧洲召来了十几个通晓物理几何化学冶金医学天文各方面基础科学的传教士,在朱慈烺看来,其意义和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大明在内外战线的胜利,这些人,就是科学的种子啊,只恨自己现在是太子,朝中仍然有很多官员,视汤若望等人为“异端之人”,怀着警惕的目光,这对推广物理几何等基础科学,形成了不大不小的阻碍,而他却不能管的太多,背地里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汤神父又铸炮又当中间人辛苦了,唐亮,一会,你将宫里的好茶。给汤神父送去一些。”朱慈烺道。
“是。”
这一次发行国债,除了难民的赈济,将士的奖赏,另一个原因就是铸炮厂和火器厂的生产,为了避免这两个地方停产,影响了京营的装备速度,朱慈烺不得不提出国债之法。
……
接下来的两天里,国债之事,一直都是京师街头巷尾、酒楼饭庄谈论的话题,利息,国债,成了百姓口中密集念叨的两个词,中间还夹杂着“太子”,大部分的百姓们都是看热闹,即便有银子的富家人,脑子里也都没有购买国债的念头----即便有利息,但谁知道明年朝廷承认不承认呢?世道这么差,银子还在留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朝廷的事情,还是让当官去发愁吧,我们老百姓,看看热闹就好……”
一间酒馆之中,一个外地小商人和自己的同乡说。
国债之外,大奸贼尚可喜一家即将在两天后被凌迟的消息,也是京师百姓议论兴奋的热点。
有聪明人觉得,朝廷将这两件事放在同一天,怕是有深意啊。
---感谢“坚韧者、索尔兹伯里侯爵”和“veee、神马赛克、cylove521”的打赏,谢谢~~
很明显,在争夺大明通商权的进程中,荷兰人已经先登一步,占据上风了,甚至有可能已经和大明签订了盟约,不然荷兰人不会将自己心爱的三桅战舰出借给大明。
心中有这种怀疑,加上时任西班牙国王,对遥远东方的兴趣,远逊历任,战马横跨大洋,从欧洲运送到大明,又极其困难,因此战马之事,就被搁置了。
只有马六甲的西班牙总督,为了维持和大明贸易可能的窗口,通过海路,向大明输送粮食,回程时,则是捎回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去时粮食,来时丝绸瓷器,这也是最近一年来,三国和大明通商的基本模式。
但四批粮食之后,荷兰人在台湾发动进攻,占据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基隆的据点,西班牙人不得不退守吕宋岛。
失去了台湾这个据点,海上势力有被荷兰人压制,自保都困难,西班牙收缩兵力,暂时无力推动和大明的贸易。
也因此,三国之中,西班牙人对大明的贸易量是最小的。
这一次,虽然西班牙人也有使者到来,试图游说大明,离间大明和荷兰人的关系,但却连内阁五辅的面,都没有见到,他们见到的最大官员,只是户部的一个五品主事,这还是使了银子的关系,不想刚谈了没两句,那户部主事就没耐心的将他们轰了出来。
西班牙使者不甘心,想着明太子平易近人,应该是可以见的。
但建虏入塞,大明太子忙于军事,到今日算一算,他们在京师已经快三个月了。
葡萄牙和荷兰人的代表,留在京师的时间,其实差不多也有三个月了,但和西班牙人不同的是,他们两国通过汤若望的关系,加上甲胄和战舰的加持,他们不但见到了工部和兵部尚书,还先后拜见了内阁四臣,除了首辅周延儒自持身份之外,其他四臣,他们都见到了。
不过见面的过程,并不愉快,虽然有贸易往来,但大明上下,尤其是士大夫
百官,依然对他们有很多的敌意和警惕,且一个个都充满了天朝上国对蛮夷小国的俯视。相比较而言,还是和大明太子见面的过程,比较愉悦。
于是,两国使者都没有离开,一直留在京师,直到太子得胜归来。
虽然忙于军事,但朱慈烺对三国的事务,却从来都没有懈怠---剿灭流贼,收复辽东是现在,和三国发展关系,拓展海上贸易,则是未来,相比于现在,未来其实更需要耕耘。
“先见荷兰人,接着葡萄牙,最后才是西班牙人。”朱慈烺在后殿吩咐唐亮。
“是。”
荷兰人为大明提供的三桅战舰,在此次渡海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扩大海军,继续从荷兰人那里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和荷兰人搞好关系就是必须的,加上荷兰人遵守承诺,一年之中,为大明运来了不少的粮食,为缓解大明的粮荒,做出了贡献,朱慈烺身为大明太子,必须给他们面子,先接见他们。
荷兰人的使者,这一次不再是那个日后会担任台湾总督的范揆一,而是最开始的那个传教士克鲁士。
一番客套,献上朱慈烺心仪的两件礼物,两把短铳和四管千里镜之后,克鲁士开始诉苦。
原来,虽然大明为荷兰人开了贸易通商的一小道门缝,虽然郑芝龙在钱谦益的劝说后,不再假扮海盗,袭击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但荷兰人的上岸,并不顺利,不但民众恐惧,躲避他们,地方官员更是一味的敲诈索贿,令荷兰人苦不堪言,稍有不从,立刻就被地方官员找隙捉拿,即便是有朝廷的命令,也无济于事。不同于后世,大明对外国人可是很刚的。
同时的,大明朝廷并没有按照合同,支付租借三位战舰的尾款,而是一直拖延,从今年又拖到明年了。
东印度公司有点承受不住,若非大明市场的巨大利益,他们肯定就甩手不干了。
听完克鲁士的诉苦,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他告诉克鲁士,大明地大物博,人口广泛,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有时候中央的权力,未必能全部下到地方,请东印度公司耐心,这些问题,未来都会一一解决。
没有掩饰,朱慈烺直接把问题告知,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理由,即便他不说,荷兰人也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掩饰遮挡,甚至失口否定,文过饰非,只会降低他的身份和格局,他没有必要撒谎。大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为大明太子,他不会逃避推诿。
至于拖欠的租金,他向克鲁士保证,明年四月之前,一定会补上。
得了朱慈烺的保证,克鲁士这才放心---和内阁辅臣那些云山雾罩,令他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不知道何去何从的脸面话相比,大明太子的话不但更有诚意,而且说到了实处,令他们对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展望。
但朱慈烺随后的话,却又让他紧张了起来。
虽然东印度公司照合同,将战舰租借给了大明,但大明太子依然不满,大明太子认为,东印度公司输送粮食和种子的速度太慢,和他的期待差太远,明年继续加大力度。另外,东印度驱逐西班牙人,完全占据大明的台湾,对大明形成了侵犯,这一点,东印度公司必须了解,应立刻撤出台湾,或者是等待大明朝廷的接收。
克鲁士唯唯诺诺,对大明太子的要求,无法做出回应。
关于台湾问题,第一次见面时,大明太子就向他提起过,这一点和大明官员完全不同,不说普通的官员,就是内阁辅臣,也没有一人和他提起过台湾,在大明官员的眼中,台湾好像根本不存在,又或者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郊野岛,根本不在他们的眼中。
但大明太子,却对台湾无比的重视。
这一点,令克鲁士很是讶异。
“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愿意立刻撤出台湾,那就要时刻准备,等待我大明朝廷的接收,这一点,希望明确你告诉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生意是生意,领土是领土,既然要和我大明做生意,就要尊重我大明的领土,不然,不但生意没得谈,双方也难做朋友了!”朱慈烺声音冷冷。
大明太子态度坚定,克鲁士心有震动,急忙手抚胸口,躬身:“明白了,殿下今日所有的话,我都会如实传达!”
东印度公司占据台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葡萄牙人的澳门一样,想要有一个和大明交易的沿海据点,如果大明答应通商,准许荷兰人全面上岸,台湾的意义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令荷兰人乖乖交出台湾,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朱慈烺说道:“不知道你们东印度公司,可有好的战马,提供给我大明?”
……
葡萄牙人的使者,依然是那个商人范德昭。
范德昭是葡萄牙人,取的汉名,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他,朱慈烺没什么说的,双方只是谈生意,和克鲁士一样,范德昭也带来了礼物,同样是手铳和千里镜,上一次分别时,唐亮就向他们暗示:我们太子爷,不喜欢金银奇巧,最喜欢的就是手铳和千里镜这一类的军事物件,但有,你们就都拿来,我们太子爷一定会高兴,因此,这一次三国使者所带来的,都是这一类的礼品。
葡萄牙人久在澳门,范德昭更是说一口流利的汉文,对大明的风土人情,官场上的**,早就习以为常了,因此,他就没有克鲁士刚才的抱怨,只是希望能扩大生意,继续向大明售卖板甲,同时推销澳门卜加劳铸炮厂的各型火炮,希望大明能多多购买。
不过他的这些期望,在大明兵部和工部那里都落了空,大明财政困窘,已经无力大规模购买了。
范德昭不甘心,这才等着要见大明太子。
“甲胄和火炮,我大明暂时不需要了……但优良的战马,我大明却是一直都需要,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朱慈烺道。
有汤若望的铸炮厂,大明暂时不需要向葡萄牙人购买,但战马,却始终都是大明的紧缺。
“明白了,卜加劳公司会努力。”
范德昭有点失落,因为战马生意不是他擅长,葡萄牙人本身也没有战马,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加上大海茫茫,从欧洲到亚洲,一趟差不多得半年,再好的战马,也承受不了这种颠簸,加上大明太子不愿意出高价,上一次他说一匹安达卢西亚马一千两银子,直接就被大明太子拒绝,听大明太子的意思,最多只能给出三百两,这样的价钱,赔死他他也做不到。
“不一定要是你们那的马,阿拉伯马,印度的马瓦里马都可以,总之,要雄健高大,擅长冲刺。价钱却又不能贵了,只要合适,我大明愿意大量采购。”朱慈烺补充。
“明白了。”
范德昭精神稍微一震,这两种马,在亚洲本地或许就能弄到一些。
最后进来的是西班牙传教士西梅多。
不同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生意,西梅多一上来,说的就是政治,仍然是想要游说大明朝廷放弃和荷兰人的关系,继而和他们西班牙人结盟。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静听,听他说完之后,淡淡说道:“你错了,我大明并没有和荷兰人结盟,就贵国和荷兰人的冲突,我大明永远保持中立。荷兰人租借船舰给大明,为的是通商,如果你们西班牙人也能提供我大明急需的一些战略物资,我大明也愿意给贵国同样的待遇。”
西梅多比较满意的走了,虽然他没有具体从大明太子这里得到什么,但大明朝臣到太子,都说保持中立,对西班牙和荷兰的争斗,不敢兴趣,就足以让他微微松口气了,只要大明保持中立。他西班牙人在东方,就仍然有机会。
三国使者见罢,朱慈烺望着桌子上摆着的十几只短铳和千里镜,眼里露出了笑,如果每次都能有这样的收获,他倒愿意多见一些老外。
说到老外,就不能不提汤若望。
这一年来,汤若望从欧洲召来了十几个通晓物理几何化学冶金医学天文各方面基础科学的传教士,在朱慈烺看来,其意义和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大明在内外战线的胜利,这些人,就是科学的种子啊,只恨自己现在是太子,朝中仍然有很多官员,视汤若望等人为“异端之人”,怀着警惕的目光,这对推广物理几何等基础科学,形成了不大不小的阻碍,而他却不能管的太多,背地里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汤神父又铸炮又当中间人辛苦了,唐亮,一会,你将宫里的好茶。给汤神父送去一些。”朱慈烺道。
“是。”
这一次发行国债,除了难民的赈济,将士的奖赏,另一个原因就是铸炮厂和火器厂的生产,为了避免这两个地方停产,影响了京营的装备速度,朱慈烺不得不提出国债之法。
……
接下来的两天里,国债之事,一直都是京师街头巷尾、酒楼饭庄谈论的话题,利息,国债,成了百姓口中密集念叨的两个词,中间还夹杂着“太子”,大部分的百姓们都是看热闹,即便有银子的富家人,脑子里也都没有购买国债的念头----即便有利息,但谁知道明年朝廷承认不承认呢?世道这么差,银子还在留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朝廷的事情,还是让当官去发愁吧,我们老百姓,看看热闹就好……”
一间酒馆之中,一个外地小商人和自己的同乡说。
国债之外,大奸贼尚可喜一家即将在两天后被凌迟的消息,也是京师百姓议论兴奋的热点。
有聪明人觉得,朝廷将这两件事放在同一天,怕是有深意啊。
---感谢“坚韧者、索尔兹伯里侯爵”和“veee、神马赛克、cylove521”的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