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村官当否凭自愿(第二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epub
第六百四十七章 村官当否凭自愿(第二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epub-带着系统来大唐-一本书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如果是一县之令,我告诉你们,熟悉县中其他吏员情况,合理调度人员。”
李易说县令应该做的事情。
他话锋一转:“配合着村正做事,你们则必须了解村子里每一户的情况。
包括有几口人,年岁,擅长作什么,有没有疾病,家中的经济收入来源等等。”
二百二十个学子低头记,他们没当过官,确实不了解怎样治理地方。
“当把每户记住,就要看村子河流分布、土地贫富、石头、作物等方面。
芦苇多的地方,考虑通过养殖芦苇,还是套养其他东西能赚钱。
编织芦苇赚钱,或把芦苇制作成青储饲料。
找谁制作,卖给谁,多少钱,调查清楚了,再动手……”
李易说得很具体,村官本身要扎下去。
换成刺史,是另一种管理模式,刺史不可能亲自到州里的每一户去了解情况。
“同时你们要找到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加大力度培养,你们不可能始终在村子当官。
当你们离开后,原有的施政方针还要继续贯彻下去。
学会用人、学会管理、学会交流,不要只想着与百姓搞好关系,更要树立威信……”
李易又要求学子们身份不可以丢,与村民们搅和在一起,会混淆位置。
既要亲民,又得使百姓信服,官员代表的是朝廷。
一个官员整天和百姓你好我好,即便把村子治理好了,后来的官员怎么办?
朝廷政令不是儿戏,百姓该执行的要完全执行。
“现在你们不用再去考科举的书,半年时间,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
李易告诉学子们半年内的课程。
没有外语,不需要学习高深的数学知识,不用背政治,语文更是已经会了。
只学其他几科,李易有信心半年内把初中的知识教好,足够学子们用。
当天晚上的时候,晋昌坊的大慈恩寺中,今年考科举没考上的学子们凑在一起。
“朝廷贴了告示,三天之后,去含元殿觐见陛下,你们说是什么事情?”
“总之不会是给我们官当,今年考中的人多,他们还要排队等。”
“能给钱不?如今寺里的日子不好过,吃住在这里,晚上没有灯。”
“我想让陛下把我安排到李家庄子,我愿意打扫牲口棚子。”
“醒醒,别做梦,李家庄子买下来的河边的地,盖那么多房子,都没有空位置了。”
“住在那里的人,今年考上的居然不搬出来,还在那里住。”
“有了品级就有钱,虽说那里吃饭、用灯需自己花钱,总好过在寺里住通铺。”
“天热,人一多就闷。”
学子们聊着聊着,话题就偏了。
住在外面县里的考生们得到消息相对晚一点,一听能去含元殿,纷纷作着准备。
三天时间一过,从各处赶来的学子们换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一早跑到含元殿。
李隆基这个皇帝他们看到了,离着很远看到的,根本看不清楚长什么样。
接着就是太监宣读村官选派的事情,这可是陛下亲点的。
没考上就给官了,大家自愿,想去的就自己选地方,不想去的不用签字和画押。
为期半年,半年后按照考生在村子中的表现评定,好的会升官。
“东来兄,你去不?”一个学子问写出双鸭诗和小鸡诗的人。
这位东来果然又没考上,估计是文采不符合科举考试要求。
“进来的时候已经签了名字,还有考试的凭证被记录。陛下让你当官,你不当,明年还指望考上?”
东来考试不行,心思却不少。
考生们入皇城的时候要亮身份,现在说自愿,最后哪个没同意,将来……
“去吧去吧,早知道不到皇城了,竟然只是到村子里,可惜我等的才华。”
问话的人摇摇头,无奈地去找村子的名字,选一个。
考生一年等一等,人数过千,村子不够用,几个人选一个。
选好,开始领东西。
官服,他们属于流外官,穿黄色的衣服,不是明黄色,是土黄色。
所有的流外官都是一种衣服,连流外也算不上的小吏,还是穿土黄色的衣服。
除了衣服、鞋子、帽子,还有一个行李包。
行李包中是铺盖、文房四宝、一缗钱、一竹筒茶叶。
这些就是朝廷给他们的东西,他们休息一天,明天跑去上任。
三天之内必须到地方,不然算他们拒官。
那个东来兄选择了蓝田县的两坡村,他姓王,名旭,字东来。
两坡村顾名思义,有两个大坡,再向南进秦岭了。
村中有三条河,两个大坡各有一条小河流下,另外一条是灞水支流。
他和夏灏、柴保泓、朱安三个一起选了两坡村。
四个人抵达,拿出来文书给村正陈墨看。
陈墨很热情,别看对方是来配合自己村子工作,却都是考科举的人,有才华,即便暂时没考上。
喊上村民收拾出来四间空房,有搬进去简单的家具。
送来柴火、陶锅、砧板、菜刀,还有油盐和米,以及一条腊肉。
“吃菜的话,看谁家里地的菜好,自己摘,晚上怕有蚊子,点蚊香,李家庄子的蚊香。”
陈墨对四个学子说,又告诉四个人晚上有个宴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等村正走了,四个人开始发懵。
“还要自己做饭。”柴保泓露出为难的神色,他不会,从来没做过饭。
“好做,把柴火点燃,放进炉灶中,上面的陶锅里加米煮,菜一起放进去煮,也可以加点油在陶锅中扒拉菜,熟了就吃。”
朱安一副他懂的样子,哪怕他也没做过饭。
王旭和夏灏点头,他们同样看过别人做饭,有印象,火镰会打火,以前打火玩学的。
晚上村中的族老和村正一起陪四个人吃饭饮酒,四个人吃得倒是很舒服。
吃完饭,各自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坐在桌子前发呆。
他们有一些兴奋,第一次当官,好日子来了,只要政绩好,还能继续往上升。
陛下亲点的官啊,离长安那么近,能得到陛下的关注。
“明天我要……问问村正有什么活儿。”
夏灏酒劲上涌,从桌子前到榻子上躺着,嘟囔了一句,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四个人起来,自己找水洗漱,找来柴火,开始点火做饭。
“走水了,走水了,快来救火……”
一刻钟之后,有村民看到四个人挨着住的地方浓烟滚滚,扯嗓子吆喝。
李易说县令应该做的事情。
他话锋一转:“配合着村正做事,你们则必须了解村子里每一户的情况。
包括有几口人,年岁,擅长作什么,有没有疾病,家中的经济收入来源等等。”
二百二十个学子低头记,他们没当过官,确实不了解怎样治理地方。
“当把每户记住,就要看村子河流分布、土地贫富、石头、作物等方面。
芦苇多的地方,考虑通过养殖芦苇,还是套养其他东西能赚钱。
编织芦苇赚钱,或把芦苇制作成青储饲料。
找谁制作,卖给谁,多少钱,调查清楚了,再动手……”
李易说得很具体,村官本身要扎下去。
换成刺史,是另一种管理模式,刺史不可能亲自到州里的每一户去了解情况。
“同时你们要找到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加大力度培养,你们不可能始终在村子当官。
当你们离开后,原有的施政方针还要继续贯彻下去。
学会用人、学会管理、学会交流,不要只想着与百姓搞好关系,更要树立威信……”
李易又要求学子们身份不可以丢,与村民们搅和在一起,会混淆位置。
既要亲民,又得使百姓信服,官员代表的是朝廷。
一个官员整天和百姓你好我好,即便把村子治理好了,后来的官员怎么办?
朝廷政令不是儿戏,百姓该执行的要完全执行。
“现在你们不用再去考科举的书,半年时间,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
李易告诉学子们半年内的课程。
没有外语,不需要学习高深的数学知识,不用背政治,语文更是已经会了。
只学其他几科,李易有信心半年内把初中的知识教好,足够学子们用。
当天晚上的时候,晋昌坊的大慈恩寺中,今年考科举没考上的学子们凑在一起。
“朝廷贴了告示,三天之后,去含元殿觐见陛下,你们说是什么事情?”
“总之不会是给我们官当,今年考中的人多,他们还要排队等。”
“能给钱不?如今寺里的日子不好过,吃住在这里,晚上没有灯。”
“我想让陛下把我安排到李家庄子,我愿意打扫牲口棚子。”
“醒醒,别做梦,李家庄子买下来的河边的地,盖那么多房子,都没有空位置了。”
“住在那里的人,今年考上的居然不搬出来,还在那里住。”
“有了品级就有钱,虽说那里吃饭、用灯需自己花钱,总好过在寺里住通铺。”
“天热,人一多就闷。”
学子们聊着聊着,话题就偏了。
住在外面县里的考生们得到消息相对晚一点,一听能去含元殿,纷纷作着准备。
三天时间一过,从各处赶来的学子们换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一早跑到含元殿。
李隆基这个皇帝他们看到了,离着很远看到的,根本看不清楚长什么样。
接着就是太监宣读村官选派的事情,这可是陛下亲点的。
没考上就给官了,大家自愿,想去的就自己选地方,不想去的不用签字和画押。
为期半年,半年后按照考生在村子中的表现评定,好的会升官。
“东来兄,你去不?”一个学子问写出双鸭诗和小鸡诗的人。
这位东来果然又没考上,估计是文采不符合科举考试要求。
“进来的时候已经签了名字,还有考试的凭证被记录。陛下让你当官,你不当,明年还指望考上?”
东来考试不行,心思却不少。
考生们入皇城的时候要亮身份,现在说自愿,最后哪个没同意,将来……
“去吧去吧,早知道不到皇城了,竟然只是到村子里,可惜我等的才华。”
问话的人摇摇头,无奈地去找村子的名字,选一个。
考生一年等一等,人数过千,村子不够用,几个人选一个。
选好,开始领东西。
官服,他们属于流外官,穿黄色的衣服,不是明黄色,是土黄色。
所有的流外官都是一种衣服,连流外也算不上的小吏,还是穿土黄色的衣服。
除了衣服、鞋子、帽子,还有一个行李包。
行李包中是铺盖、文房四宝、一缗钱、一竹筒茶叶。
这些就是朝廷给他们的东西,他们休息一天,明天跑去上任。
三天之内必须到地方,不然算他们拒官。
那个东来兄选择了蓝田县的两坡村,他姓王,名旭,字东来。
两坡村顾名思义,有两个大坡,再向南进秦岭了。
村中有三条河,两个大坡各有一条小河流下,另外一条是灞水支流。
他和夏灏、柴保泓、朱安三个一起选了两坡村。
四个人抵达,拿出来文书给村正陈墨看。
陈墨很热情,别看对方是来配合自己村子工作,却都是考科举的人,有才华,即便暂时没考上。
喊上村民收拾出来四间空房,有搬进去简单的家具。
送来柴火、陶锅、砧板、菜刀,还有油盐和米,以及一条腊肉。
“吃菜的话,看谁家里地的菜好,自己摘,晚上怕有蚊子,点蚊香,李家庄子的蚊香。”
陈墨对四个学子说,又告诉四个人晚上有个宴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等村正走了,四个人开始发懵。
“还要自己做饭。”柴保泓露出为难的神色,他不会,从来没做过饭。
“好做,把柴火点燃,放进炉灶中,上面的陶锅里加米煮,菜一起放进去煮,也可以加点油在陶锅中扒拉菜,熟了就吃。”
朱安一副他懂的样子,哪怕他也没做过饭。
王旭和夏灏点头,他们同样看过别人做饭,有印象,火镰会打火,以前打火玩学的。
晚上村中的族老和村正一起陪四个人吃饭饮酒,四个人吃得倒是很舒服。
吃完饭,各自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坐在桌子前发呆。
他们有一些兴奋,第一次当官,好日子来了,只要政绩好,还能继续往上升。
陛下亲点的官啊,离长安那么近,能得到陛下的关注。
“明天我要……问问村正有什么活儿。”
夏灏酒劲上涌,从桌子前到榻子上躺着,嘟囔了一句,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四个人起来,自己找水洗漱,找来柴火,开始点火做饭。
“走水了,走水了,快来救火……”
一刻钟之后,有村民看到四个人挨着住的地方浓烟滚滚,扯嗓子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