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基层学习依规划(第五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完整版
第七百一十三章 基层学习依规划(第五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完整版-带着系统来大唐-一本书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所有没考上科举,但被放到京兆府村子里当辅助官的学子,一个个很顽强。
他们传出了不少的笑话。
比如抓虫子喂鹅,鹅追着他们拧。
比如把猪草给切碎碎的,却不煮,直接扔猪圈里,猪吃起来很费劲。
比如要给村民的房顶刷桐油,说是可以防水,结果把人家村民的房子给踩出来窟窿。
关键是几桶桐油都刷不出来两间房,渗透可强了。
学子们很努力了,到现在,都懂了,百姓过日子,不是闹着玩儿。
跟书本上学到的不一样,想做什么,要看实际情况。
当然,拿学子们与善无畏比,纯粹是扯淡。
善无畏八十岁了,人生经历丰富,还走南闯北。
李易认为自己没有系统,面对善无畏的时候,只能凭借技术优势在一些方面取胜。
古代人厉害着呢,比如计算日食、月食、圆周率。
他那时的研究生、博士生,让计算一下日食,没有资料可查,能算不?
问他们二十四个节气适合种什么?怎么种?能答上来不?
古人当县官的专门就会告诉百姓到了什么时候种什么,没这个本事的,就不是好的县官。
还有考上科举之后的吏部免试时问的判令,给一个案子,让其依照大唐率法来判。
能考中进士科的,全可以答上来。
“易弟,你的办法确实好用,这些人进到村子里,有的表现尤为突出,什么都会,朝廷准备重用。”
李隆基说到此事是高兴,发现人才了。
考科举没考上原因有很多,到了村子里帮百姓时,能力体现出来了。
朝廷需要的正是这等人,放出去,能够带领百姓过好日子,同时把朝廷政令执行。
有人带着百姓养虫子和养鸡,到现在正好能下蛋,吃虫子的鸡下蛋多,还给喂河蚌的粉。
这些学子知道李家庄子的运作模式,马上给百姓用上。
还有调解邻里纠纷的,组织一个村的人引水网的水当排污渠的。
组织人手大量租借磨面粉的工具,然后把免费用船运到长安城里卖,再买麦子回去加工的。
联系长安城的太医们乘船去村子里给大家都看看病的,集体一同买药便宜的。
找到经验丰富的猎人,一起进山围猎,带着猎物回来制作蜡肉准备过冬的。
能力就这样被体现出来,考不上科举又如何?
李隆基不在乎非得考上什么,没看易弟都不考么,难道说易弟本事不行?
一想到大唐有人才可用,李隆基便端起酒杯:“易弟,满饮。”
李易陪着喝了一杯葡萄酒,说道:“三哥,河北道北部不能疏忽,贸易必须跟上,通过贸易来了解和打破渤海的垄断统治。”
李易提起大唐的弊端,大唐给别人封官,封完了,那个地方似乎就是大唐的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大唐强盛,那些地方听话,大唐稍微出点错误,那里直接就叛。
说好听的叫以夷制夷,说不好听的就是大唐没有能力。
“七,七!”李易刚说完一句话,小家伙拿着小手抓着一个剥了皮的葡萄要往他嘴里塞。
小家伙大眼睛里面充满了期待之色。
李易也不管卫生不卫生了,张嘴就给吃掉。
“咯咯咯咯~~”小家伙高兴地拍手笑起来。
然后从地上捡起来一个葡萄粒,剥了皮的那种,想要送给其他人。
李易:“……”
“李郎,他刚才给你的葡萄不是掉地上的。”永穆公主好心说一句。
“闻恬啊,你家的低里找到了多少豆虫?”
李易不在乎是不是掉地上的葡萄,他对永穆公主说。
永穆公主放下筷子:“豆地里的少,我从葡萄秧子和其他的地方找到了豆虫,给你送了一些,还有的足够明年养蛾子了。”
说起此事,永穆公主就很高兴。
京兆府的百姓吃虫子,李家庄子说能吃,百姓就真的去吃,吃完了发现味道不错,跟鸡肉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四处找豆虫,葡萄种多了的人,找到豆虫,一斤卖十五钱呢,照样有人买。
买回去准备放在地里养,然后来年出更多的虫子。
一斤十五钱,一亩地可出百斤,那不就是一千五百钱?
十斤豆子不值一千五百钱,前两年粮价高,今年的粮价突然就掉下来了。
“好好养,不懂的问我。豆虫其实应该比羊肉贵,因为同等重量的豆虫的蛋白质比羊肉高。”
李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羊肉比豆虫好吃。
羊肉可以制作出各种菜肴,豆虫就不行。
真正的好东西是蚕蛹,尤其是柞蚕的蚕蛹。
对百姓来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最重要。
像减肥,节食说是减脂肪,实际上第一个被减掉的是蛋白质,然后才是脂肪。
减肥的时候必须补充蛋白质,不摄入过多的脂肪。
“嗯嗯!”永穆公主笑着点头:“李郎,冬天我那地里不种冬小麦,想全修成搭棚,你过去帮我看看啊。”
“有多少?”李易皱眉头,大棚有什么可看的,技术都教了。
“多少?”永穆公主问小兰。
“只有一百亩。”小兰知道。
“行!”李易咬牙答应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于是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开心,准备晚上看月亮。
包括将近一万两千个西南蛮的俘虏,他们今年干了不少的活儿,八月十五,他们吃到了月饼。
给他们吃的月饼是肉松馅的,奖励他们。
还有葡萄和葡萄酒。
当然,排名最后的没有月饼,只有和糠一起煮的麦饭,吃咸菜。
一个队啊,一千人,看着别人吃月饼。
“再过一些时日,就是九九重阳节,还有好东西,大家要努力。”
负责管理他们的契丹俘虏用半生不熟的西南蛮的话说,又改成大唐的话说一遍。
“我们申请干活。”没吃到月饼的队长站起来喊。
他承受的压力最大,要被选下去了。
“好,正好有活儿干。”契丹俘虏先答应下来,至于有什么活儿,他也不知道啊,得问李易。
李易也在说干活的事情:“制作油毡纸很累,还要闻那个味道,闻多了容易生病,带口罩也不行,我准备让俘虏们去干。
落雪之前,完善加工制造体系,一冬天储备,等开春的时候用在百姓的房屋上。”
李易规划好了,一步一步的。
他们传出了不少的笑话。
比如抓虫子喂鹅,鹅追着他们拧。
比如把猪草给切碎碎的,却不煮,直接扔猪圈里,猪吃起来很费劲。
比如要给村民的房顶刷桐油,说是可以防水,结果把人家村民的房子给踩出来窟窿。
关键是几桶桐油都刷不出来两间房,渗透可强了。
学子们很努力了,到现在,都懂了,百姓过日子,不是闹着玩儿。
跟书本上学到的不一样,想做什么,要看实际情况。
当然,拿学子们与善无畏比,纯粹是扯淡。
善无畏八十岁了,人生经历丰富,还走南闯北。
李易认为自己没有系统,面对善无畏的时候,只能凭借技术优势在一些方面取胜。
古代人厉害着呢,比如计算日食、月食、圆周率。
他那时的研究生、博士生,让计算一下日食,没有资料可查,能算不?
问他们二十四个节气适合种什么?怎么种?能答上来不?
古人当县官的专门就会告诉百姓到了什么时候种什么,没这个本事的,就不是好的县官。
还有考上科举之后的吏部免试时问的判令,给一个案子,让其依照大唐率法来判。
能考中进士科的,全可以答上来。
“易弟,你的办法确实好用,这些人进到村子里,有的表现尤为突出,什么都会,朝廷准备重用。”
李隆基说到此事是高兴,发现人才了。
考科举没考上原因有很多,到了村子里帮百姓时,能力体现出来了。
朝廷需要的正是这等人,放出去,能够带领百姓过好日子,同时把朝廷政令执行。
有人带着百姓养虫子和养鸡,到现在正好能下蛋,吃虫子的鸡下蛋多,还给喂河蚌的粉。
这些学子知道李家庄子的运作模式,马上给百姓用上。
还有调解邻里纠纷的,组织一个村的人引水网的水当排污渠的。
组织人手大量租借磨面粉的工具,然后把免费用船运到长安城里卖,再买麦子回去加工的。
联系长安城的太医们乘船去村子里给大家都看看病的,集体一同买药便宜的。
找到经验丰富的猎人,一起进山围猎,带着猎物回来制作蜡肉准备过冬的。
能力就这样被体现出来,考不上科举又如何?
李隆基不在乎非得考上什么,没看易弟都不考么,难道说易弟本事不行?
一想到大唐有人才可用,李隆基便端起酒杯:“易弟,满饮。”
李易陪着喝了一杯葡萄酒,说道:“三哥,河北道北部不能疏忽,贸易必须跟上,通过贸易来了解和打破渤海的垄断统治。”
李易提起大唐的弊端,大唐给别人封官,封完了,那个地方似乎就是大唐的了。
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大唐强盛,那些地方听话,大唐稍微出点错误,那里直接就叛。
说好听的叫以夷制夷,说不好听的就是大唐没有能力。
“七,七!”李易刚说完一句话,小家伙拿着小手抓着一个剥了皮的葡萄要往他嘴里塞。
小家伙大眼睛里面充满了期待之色。
李易也不管卫生不卫生了,张嘴就给吃掉。
“咯咯咯咯~~”小家伙高兴地拍手笑起来。
然后从地上捡起来一个葡萄粒,剥了皮的那种,想要送给其他人。
李易:“……”
“李郎,他刚才给你的葡萄不是掉地上的。”永穆公主好心说一句。
“闻恬啊,你家的低里找到了多少豆虫?”
李易不在乎是不是掉地上的葡萄,他对永穆公主说。
永穆公主放下筷子:“豆地里的少,我从葡萄秧子和其他的地方找到了豆虫,给你送了一些,还有的足够明年养蛾子了。”
说起此事,永穆公主就很高兴。
京兆府的百姓吃虫子,李家庄子说能吃,百姓就真的去吃,吃完了发现味道不错,跟鸡肉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四处找豆虫,葡萄种多了的人,找到豆虫,一斤卖十五钱呢,照样有人买。
买回去准备放在地里养,然后来年出更多的虫子。
一斤十五钱,一亩地可出百斤,那不就是一千五百钱?
十斤豆子不值一千五百钱,前两年粮价高,今年的粮价突然就掉下来了。
“好好养,不懂的问我。豆虫其实应该比羊肉贵,因为同等重量的豆虫的蛋白质比羊肉高。”
李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羊肉比豆虫好吃。
羊肉可以制作出各种菜肴,豆虫就不行。
真正的好东西是蚕蛹,尤其是柞蚕的蚕蛹。
对百姓来说,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最重要。
像减肥,节食说是减脂肪,实际上第一个被减掉的是蛋白质,然后才是脂肪。
减肥的时候必须补充蛋白质,不摄入过多的脂肪。
“嗯嗯!”永穆公主笑着点头:“李郎,冬天我那地里不种冬小麦,想全修成搭棚,你过去帮我看看啊。”
“有多少?”李易皱眉头,大棚有什么可看的,技术都教了。
“多少?”永穆公主问小兰。
“只有一百亩。”小兰知道。
“行!”李易咬牙答应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于是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开心,准备晚上看月亮。
包括将近一万两千个西南蛮的俘虏,他们今年干了不少的活儿,八月十五,他们吃到了月饼。
给他们吃的月饼是肉松馅的,奖励他们。
还有葡萄和葡萄酒。
当然,排名最后的没有月饼,只有和糠一起煮的麦饭,吃咸菜。
一个队啊,一千人,看着别人吃月饼。
“再过一些时日,就是九九重阳节,还有好东西,大家要努力。”
负责管理他们的契丹俘虏用半生不熟的西南蛮的话说,又改成大唐的话说一遍。
“我们申请干活。”没吃到月饼的队长站起来喊。
他承受的压力最大,要被选下去了。
“好,正好有活儿干。”契丹俘虏先答应下来,至于有什么活儿,他也不知道啊,得问李易。
李易也在说干活的事情:“制作油毡纸很累,还要闻那个味道,闻多了容易生病,带口罩也不行,我准备让俘虏们去干。
落雪之前,完善加工制造体系,一冬天储备,等开春的时候用在百姓的房屋上。”
李易规划好了,一步一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