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所谓后台皆呵呵(第五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奇书网
第七百九十五章 所谓后台皆呵呵(第五更)-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奇书网-带着系统来大唐-一本书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东主,查出来了。”宋德亲自负责的事情,晚上他给李易一个资料。
在京兆府,就没有李家庄子查不出来的事情,除非你不作。
要说杀人,自己一个人谁都不告诉,就去杀,人死了,查起来不容易。
但你要是告诉了别人,或者是合伙去杀、去抢、去偷。
李家庄子要查,保证能查出来。
当然,长安县和万年县也能查出来,现在他们对地下势力控制力度很强。
这点必须感谢李易,李易出的主意。
而换成去欺负一个庄子,还打喊出来名号了,查起来更容易。
若不喊名号,没有后续手段,谁怕你呀?
喊出来,一准儿有人知道。
宋德出去,安排人手,不用花一钱,想要这样简单的信息,无数人愿意提供。
提供完情报还不敢往外说,道上的规矩。
比如李家庄子找人查那个姓姜的商人,有人知道了,他没给李家庄子提供信息,转而去告诉姜姓的商人。
姜姓的商人害怕了,找李家庄子认错。
李家庄子第一个问的就是谁告诉你的,说出来,我就放过你,不说,那你就死。
姜姓的商人为了活命保证说,说出来,传信的……
同行一点都不可怜的,因为他坏规矩了,更主要的是,他针对李家庄子坏的规矩。
找谁说情都没用,凡是能够接触到李家庄子的人,都拿着李家庄子的好处呢。
往更高的地方找,那些人就是宰相、尚书了,他们会保你而得罪李易?
越是见不得光的行业,越守规矩,看人守规矩。
宋德出手,代表了一种规矩。
“姜皎的远房亲戚,和李林甫勾结,不知道那里是谁的地方。也就是说李林甫不知道、姜皎也不知道。
不,姜皎甚至都没接到此事,不然他早跪了。
今年他应该下去了,权力太大了,是陛下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认识的人。”
李易看资料沉思起来。
显然李林甫不知道,姜皎不知道,是姜皎的远房亲戚跟李林甫接出上,想要弄点好处。
此事要说起来,跟源乾曜同样有关系。
就是和姚崇一起当宰相,又被收拾下去,现在的京兆尹。
历史上的源乾曜还能再次当宰相,包括张说。
姜皎是谁呢,资料中记载,张知运收降户的兵器,然后姜皎过去当好人,把人家的兵器又还回去,结果对方拿了兵器叛变。
张知运被抓了,又被人救回来,李隆基说他丧师辱国,杀掉。
现在降户在华州一带被自己掌握着,轮不到别人说话。
张知运就没被捉,没死。
“这是打着姜皎的名义,与李林甫接触,想弄个好的赚钱的地方行贿,然后选的地方却是……”
李易为对方默哀,你说你咋不好好考虑一下,能在长安西边六李庄附近买地的是什么背景。
“行吧,能理解。”李易想了一会儿又觉得没问题。
总有傻逼存在,包括他那个时候的。
人和人的渠道不一样,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有差别。
很多时候,现实比文学作品还精彩,写的人都认为不能的事情、不敢写的事情,现实告诉其你还是不够大胆。
李易就很无奈,怎么弄呢?等一等?等宋璟出手,历史上宋璟会收拾姜皎。
然后李隆基还写了个散文,叫放姜皎归田敕。
李隆基的散文可不是李易那个时候的散文,人家李隆基文采好着呢。
写的是:西汉诸将,多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并以优闲自保……沐我恩贷。庇尔子孙。宜放归田园,以恣娱乐……
一般人都看不懂的散文,引经据典,说以前的权贵最后怎样怎样,换成你,你看你现在是不是很像?你比较爱好田园,你就下去吧,我把你子孙照顾好了。
换个说法就是,凡是你这种人,最后都没好结果,现在退了,一切好办。
姜皎就是今年这样被李隆基给弄下去滴,但实职没有了,依旧有文散官。
李易知道李隆基提拔姜皎的时候写了一篇散文,被姜皎撤权的时候又写了一篇散文。
说明李隆基对姜皎比较重视,撤的时候也挺无奈。
至于李隆基的文采,李易没觉得有什么,他愿意写他也可以写。
大唐现在就这样,凡是能够升下来的,就没有一个文学水平低的。
“东主,需要我做些什么吗?”宋德不去管这个事情怎么发展,他只需要执行。
“看对方这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大概的人员雇佣、收入、投入、销售渠道。”
李易无所谓姜皎,你认识李隆基在先又如何?
认识李隆基在先的人多了,帮助李隆基的人更多,挨收拾的少了吗?
李易认为李隆基其实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看人不能只看表象和表现。
要通过表象分析其内在。
李隆基经历过许多事情,不反抗就被杀,杀太多的人之后,父亲李旦他没杀。
然后还有很多兄弟他也没杀,他要树立自己的正确性。
他又明白朝堂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把姚崇给提上来了,却惧怕任何一个宰相坐大。
说白了,从李世民的时候开始,整个延续便处在一种紧张和恐惧感中。
武则天又加剧了这个情况,到韦氏、太平公主。
从祖父起,童年,李隆基经历的就是那一次次刀光剑影。
他在极力克制自己,他是个人,经历的事情对他造型了影响。
好不容易权力拿到手了,把帮助自己的王有容推上皇后位置,又是没有嫡子。
世家的存在、前臣的干扰、后宫的不平、外邦的战略,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李隆基精神状态始终是紧绷着,他需要一个避风港。
“唉!不涉及到姜皎该多好,这下我又得忙了,宋璟这人不办事啊,都过年了,赶紧跟李隆基说姜皎的的事情啊。
把他弄下去,我都不用出手,就李林甫现在的地位,呵呵!他算个屁。
别人一见到他就觉得这个人好,口蜜腹剑嘛,那是那些人没经历过我那个时代。
我那个时代可不讲究什么说的好不好听,关键是你得给我好处。
越往上,对物质需求越高,你说得再好,没用。
口蜜有个屁用?你不给我钱,我就收拾你,哎呀,老李,咱俩见一面啊?”
李易嘟囔着,根本没把姓姜的背后势力放在眼里。
但他很生气,因为对方的出现,让他不得不又一次变得不那么少年。
在京兆府,就没有李家庄子查不出来的事情,除非你不作。
要说杀人,自己一个人谁都不告诉,就去杀,人死了,查起来不容易。
但你要是告诉了别人,或者是合伙去杀、去抢、去偷。
李家庄子要查,保证能查出来。
当然,长安县和万年县也能查出来,现在他们对地下势力控制力度很强。
这点必须感谢李易,李易出的主意。
而换成去欺负一个庄子,还打喊出来名号了,查起来更容易。
若不喊名号,没有后续手段,谁怕你呀?
喊出来,一准儿有人知道。
宋德出去,安排人手,不用花一钱,想要这样简单的信息,无数人愿意提供。
提供完情报还不敢往外说,道上的规矩。
比如李家庄子找人查那个姓姜的商人,有人知道了,他没给李家庄子提供信息,转而去告诉姜姓的商人。
姜姓的商人害怕了,找李家庄子认错。
李家庄子第一个问的就是谁告诉你的,说出来,我就放过你,不说,那你就死。
姜姓的商人为了活命保证说,说出来,传信的……
同行一点都不可怜的,因为他坏规矩了,更主要的是,他针对李家庄子坏的规矩。
找谁说情都没用,凡是能够接触到李家庄子的人,都拿着李家庄子的好处呢。
往更高的地方找,那些人就是宰相、尚书了,他们会保你而得罪李易?
越是见不得光的行业,越守规矩,看人守规矩。
宋德出手,代表了一种规矩。
“姜皎的远房亲戚,和李林甫勾结,不知道那里是谁的地方。也就是说李林甫不知道、姜皎也不知道。
不,姜皎甚至都没接到此事,不然他早跪了。
今年他应该下去了,权力太大了,是陛下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认识的人。”
李易看资料沉思起来。
显然李林甫不知道,姜皎不知道,是姜皎的远房亲戚跟李林甫接出上,想要弄点好处。
此事要说起来,跟源乾曜同样有关系。
就是和姚崇一起当宰相,又被收拾下去,现在的京兆尹。
历史上的源乾曜还能再次当宰相,包括张说。
姜皎是谁呢,资料中记载,张知运收降户的兵器,然后姜皎过去当好人,把人家的兵器又还回去,结果对方拿了兵器叛变。
张知运被抓了,又被人救回来,李隆基说他丧师辱国,杀掉。
现在降户在华州一带被自己掌握着,轮不到别人说话。
张知运就没被捉,没死。
“这是打着姜皎的名义,与李林甫接触,想弄个好的赚钱的地方行贿,然后选的地方却是……”
李易为对方默哀,你说你咋不好好考虑一下,能在长安西边六李庄附近买地的是什么背景。
“行吧,能理解。”李易想了一会儿又觉得没问题。
总有傻逼存在,包括他那个时候的。
人和人的渠道不一样,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有差别。
很多时候,现实比文学作品还精彩,写的人都认为不能的事情、不敢写的事情,现实告诉其你还是不够大胆。
李易就很无奈,怎么弄呢?等一等?等宋璟出手,历史上宋璟会收拾姜皎。
然后李隆基还写了个散文,叫放姜皎归田敕。
李隆基的散文可不是李易那个时候的散文,人家李隆基文采好着呢。
写的是:西汉诸将,多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并以优闲自保……沐我恩贷。庇尔子孙。宜放归田园,以恣娱乐……
一般人都看不懂的散文,引经据典,说以前的权贵最后怎样怎样,换成你,你看你现在是不是很像?你比较爱好田园,你就下去吧,我把你子孙照顾好了。
换个说法就是,凡是你这种人,最后都没好结果,现在退了,一切好办。
姜皎就是今年这样被李隆基给弄下去滴,但实职没有了,依旧有文散官。
李易知道李隆基提拔姜皎的时候写了一篇散文,被姜皎撤权的时候又写了一篇散文。
说明李隆基对姜皎比较重视,撤的时候也挺无奈。
至于李隆基的文采,李易没觉得有什么,他愿意写他也可以写。
大唐现在就这样,凡是能够升下来的,就没有一个文学水平低的。
“东主,需要我做些什么吗?”宋德不去管这个事情怎么发展,他只需要执行。
“看对方这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大概的人员雇佣、收入、投入、销售渠道。”
李易无所谓姜皎,你认识李隆基在先又如何?
认识李隆基在先的人多了,帮助李隆基的人更多,挨收拾的少了吗?
李易认为李隆基其实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看人不能只看表象和表现。
要通过表象分析其内在。
李隆基经历过许多事情,不反抗就被杀,杀太多的人之后,父亲李旦他没杀。
然后还有很多兄弟他也没杀,他要树立自己的正确性。
他又明白朝堂需要什么样的人,所以把姚崇给提上来了,却惧怕任何一个宰相坐大。
说白了,从李世民的时候开始,整个延续便处在一种紧张和恐惧感中。
武则天又加剧了这个情况,到韦氏、太平公主。
从祖父起,童年,李隆基经历的就是那一次次刀光剑影。
他在极力克制自己,他是个人,经历的事情对他造型了影响。
好不容易权力拿到手了,把帮助自己的王有容推上皇后位置,又是没有嫡子。
世家的存在、前臣的干扰、后宫的不平、外邦的战略,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李隆基精神状态始终是紧绷着,他需要一个避风港。
“唉!不涉及到姜皎该多好,这下我又得忙了,宋璟这人不办事啊,都过年了,赶紧跟李隆基说姜皎的的事情啊。
把他弄下去,我都不用出手,就李林甫现在的地位,呵呵!他算个屁。
别人一见到他就觉得这个人好,口蜜腹剑嘛,那是那些人没经历过我那个时代。
我那个时代可不讲究什么说的好不好听,关键是你得给我好处。
越往上,对物质需求越高,你说得再好,没用。
口蜜有个屁用?你不给我钱,我就收拾你,哎呀,老李,咱俩见一面啊?”
李易嘟囔着,根本没把姓姜的背后势力放在眼里。
但他很生气,因为对方的出现,让他不得不又一次变得不那么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