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可让货币国际化(第一更 请订阅 投票)-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平板
第九百四十九章 可让货币国际化(第一更 请订阅 投票)-带着系统来大唐txt下载平板-带着系统来大唐-一本书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倭国对我大唐可有威胁?”李隆基更加确定,李易对倭国似乎没什么好感。
李易摇头:“目前没有,他们打不过咱们。”
李易笃定,倭国在曾经的白江口一战,被大唐给打怕了。
大唐在那之后,发展迅速,倭国开始努力学习。
“倭国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他们制造不出来能够打败大唐的舰队时,不会来打。”
李易提到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倭国的船用榫卯结构,大唐的船榫卯配合铁钉。
大唐船只又高又大,结实。
倭国的小船用狼群战术没好使,当时的大唐将领也厉害。
若不是外有强敌,内起乱局,历史的走向定然不同。
“如此,易弟欲以其贸易,从中获利?”李隆基放下心。
“倭国自然资源匮乏,唯独铜矿与银矿多,铁矿亦有,不过我大唐不缺铁。另外日本有金矿。”
李易又想起来一些事情,日本资源说是匮乏,一般该有的东西全有。
“冶炼技术好不好?”李隆基想从李易这里多了解一些倭国的事情。
“没有煤,倭国的煤矿很少,现在还未找到,冶炼温度不够,需要锻打。”
李易给出一个日本的短板。
炉温不够,只能采取烧一烧就锤一锤的方式来制作好的兵器。
与大唐差不多,哪怕早就有了炒钢法,产量还是不行。
没人用炒钢法来打造农具,炒钢只有一个用途,造武器。
“可否卖给他们煤?”李隆基知道大唐的煤多,卖钱。
问完,他自己又否决了:“不好,有了煤他们会制造出更好的武器。”
“要加强沿海巡查,不能让他们拿走咱大唐的物种,如新的籼稻种子,药材种子。”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提要求,煤炭出口他其实不在乎。
就倭国那小船,一船能装多少?关键是自己没指出来大唐沿海地区的煤矿。
从陆路运到海边,运费谁出?大唐百姓有活干了。
想到此,李易提议:“三哥,可卖煤给倭国,倭国支付大唐百姓劳作的工钱。”
李隆基愣一下:“为兄估计倭国不会答应,一车煤运到倭国,所费颇多。”
他琢磨明白了,拉一车煤,莫说到倭国,即便送到洛阳,需多少钱财?
倭国还不得用一船铜来换一船煤,哪怕把煤换成焦子,又能冶炼多少矿石?
“唉!赚不到倭国的钱,他们穷。”李隆基遗憾不已。
李易想笑,说得大唐多富裕似的。
“三哥,想赚倭国的钱,其实并不难,倭国普通百姓穷,奴隶不具备什么家产,倭国朝廷有钱。”
李易眼睛眯起来,盘算着如何从倭国那里捞好处。
人家来了五百五十七个使臣,阵容庞大,不帮倭国发展经济,对不起倭国。
李隆基熟悉李易此时的样子,要坑人之前的节奏。
“怎么赚?”他问。
“卖给他们好的农具、菜刀,收购他们的铜锭、银锭,不要矿石。若是矿石,价钱更低。”
李易开始考虑技术换资源,倭国自己的冶炼技术不够好。
眼下是奈良时代,等到了飞鸟时代,倭国在冶炼技术上才有了提高。
日本刀是在那个时候才开始确定下来,再经过一些时代的发展,才成为体系。
“是用菜刀农具换不好的矿石?或者是简单冶炼后的铜银?”
李隆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差价,买卖可以做。
李易摇头:“不是换,是卖给他们,他们把东西卖给我们。卖给我们东西,我们给他钱,他用钱还可以买其他的唐的东西。”
李易强调过程,并非以物易物,需要一个货币。
不用李隆基问,李易继续说:“我原本想帮倭国印钱,如他们卖东西过来,他们也可以拿兑换券回国花用……”
李易给李隆基普及知识,兑换券和以后的大唐纸币,可成为国际货币。
拿大唐的纸币到外面直接购买别人的东西,别人想那他们自己的纸币到大唐花,不行。
别人只有一个渠道,卖东西到大唐,获得大唐的货币,才能买大唐的产品。
要么是商人出去,买东西使用大唐货币,对方再拿着过来买大唐的东西。
李隆基听着,露出期待之色。
自己大唐印的钱,到任何一个地方别人都接受。
自己多印一些钱,岂不是……
“易弟,多印钱能不能行?”李隆基在涉及到金融问题上征询李易的看法。
“行,拿出去花,有的地方会用大唐的货币当本国的货币使用,那些钱其实就不用大唐支付等额的商品。”
“对,他们拿着内部流通,掉水里了、不小心烧了,跟我大唐无关。”
李隆基想到别人把钱给弄坏,还有流通久了磨损。
李易点头:“除此之外,还要征收他们的关税,海岸关口的税,用此方法把超发的钱稳定一下价值。”
李易熟练,照着抄,他那时地球那边的国家就这么干。
他自己的国家为了拿到对方的钱,简直是卖血。
生产出来一双好牛皮的皮鞋,在国内卖好几百元。
换到外面,几十分,就把皮鞋给人家了,如此能得到外汇。
损失的钱,由国家进行补贴。
如今世界上大唐最强,大唐的货币必须成为国际货币,让别人廉价卖东西,还得交税。
之后还可以对别国的产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再赚一大笔。
李隆基不晓得后续的各种手段,他觉得现在听到的已经足够。
“从倭国开始?”他两手互相搓着,显得十分激动。
“渤海、契丹、奚族。”李易指指东北的方向。
“那边也成。”李隆基指西南。
得到有用的信息,李隆基开心地吃顿饭,打包两份,高高兴兴地离去。
他要落实下去,让大唐臣子们按照这个好办法进行布局。
李易去工坊,看石蕊试纸的制作,然后卖给毕构,毕构下发到各地州府,一直落实到县。
“一定要注意安全,每一步的操作要稳,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时,主动退下来。”
李易先叫停大家的工作,开个小会,强调安全。
这里有硫酸和烧碱,比较纯的。
“东主,硫酸拿来打仗也好用吧?”一个工匠指指装硫酸的烧杯问。
李易摇头:“目前没有,他们打不过咱们。”
李易笃定,倭国在曾经的白江口一战,被大唐给打怕了。
大唐在那之后,发展迅速,倭国开始努力学习。
“倭国人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他们制造不出来能够打败大唐的舰队时,不会来打。”
李易提到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倭国的船用榫卯结构,大唐的船榫卯配合铁钉。
大唐船只又高又大,结实。
倭国的小船用狼群战术没好使,当时的大唐将领也厉害。
若不是外有强敌,内起乱局,历史的走向定然不同。
“如此,易弟欲以其贸易,从中获利?”李隆基放下心。
“倭国自然资源匮乏,唯独铜矿与银矿多,铁矿亦有,不过我大唐不缺铁。另外日本有金矿。”
李易又想起来一些事情,日本资源说是匮乏,一般该有的东西全有。
“冶炼技术好不好?”李隆基想从李易这里多了解一些倭国的事情。
“没有煤,倭国的煤矿很少,现在还未找到,冶炼温度不够,需要锻打。”
李易给出一个日本的短板。
炉温不够,只能采取烧一烧就锤一锤的方式来制作好的兵器。
与大唐差不多,哪怕早就有了炒钢法,产量还是不行。
没人用炒钢法来打造农具,炒钢只有一个用途,造武器。
“可否卖给他们煤?”李隆基知道大唐的煤多,卖钱。
问完,他自己又否决了:“不好,有了煤他们会制造出更好的武器。”
“要加强沿海巡查,不能让他们拿走咱大唐的物种,如新的籼稻种子,药材种子。”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提要求,煤炭出口他其实不在乎。
就倭国那小船,一船能装多少?关键是自己没指出来大唐沿海地区的煤矿。
从陆路运到海边,运费谁出?大唐百姓有活干了。
想到此,李易提议:“三哥,可卖煤给倭国,倭国支付大唐百姓劳作的工钱。”
李隆基愣一下:“为兄估计倭国不会答应,一车煤运到倭国,所费颇多。”
他琢磨明白了,拉一车煤,莫说到倭国,即便送到洛阳,需多少钱财?
倭国还不得用一船铜来换一船煤,哪怕把煤换成焦子,又能冶炼多少矿石?
“唉!赚不到倭国的钱,他们穷。”李隆基遗憾不已。
李易想笑,说得大唐多富裕似的。
“三哥,想赚倭国的钱,其实并不难,倭国普通百姓穷,奴隶不具备什么家产,倭国朝廷有钱。”
李易眼睛眯起来,盘算着如何从倭国那里捞好处。
人家来了五百五十七个使臣,阵容庞大,不帮倭国发展经济,对不起倭国。
李隆基熟悉李易此时的样子,要坑人之前的节奏。
“怎么赚?”他问。
“卖给他们好的农具、菜刀,收购他们的铜锭、银锭,不要矿石。若是矿石,价钱更低。”
李易开始考虑技术换资源,倭国自己的冶炼技术不够好。
眼下是奈良时代,等到了飞鸟时代,倭国在冶炼技术上才有了提高。
日本刀是在那个时候才开始确定下来,再经过一些时代的发展,才成为体系。
“是用菜刀农具换不好的矿石?或者是简单冶炼后的铜银?”
李隆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差价,买卖可以做。
李易摇头:“不是换,是卖给他们,他们把东西卖给我们。卖给我们东西,我们给他钱,他用钱还可以买其他的唐的东西。”
李易强调过程,并非以物易物,需要一个货币。
不用李隆基问,李易继续说:“我原本想帮倭国印钱,如他们卖东西过来,他们也可以拿兑换券回国花用……”
李易给李隆基普及知识,兑换券和以后的大唐纸币,可成为国际货币。
拿大唐的纸币到外面直接购买别人的东西,别人想那他们自己的纸币到大唐花,不行。
别人只有一个渠道,卖东西到大唐,获得大唐的货币,才能买大唐的产品。
要么是商人出去,买东西使用大唐货币,对方再拿着过来买大唐的东西。
李隆基听着,露出期待之色。
自己大唐印的钱,到任何一个地方别人都接受。
自己多印一些钱,岂不是……
“易弟,多印钱能不能行?”李隆基在涉及到金融问题上征询李易的看法。
“行,拿出去花,有的地方会用大唐的货币当本国的货币使用,那些钱其实就不用大唐支付等额的商品。”
“对,他们拿着内部流通,掉水里了、不小心烧了,跟我大唐无关。”
李隆基想到别人把钱给弄坏,还有流通久了磨损。
李易点头:“除此之外,还要征收他们的关税,海岸关口的税,用此方法把超发的钱稳定一下价值。”
李易熟练,照着抄,他那时地球那边的国家就这么干。
他自己的国家为了拿到对方的钱,简直是卖血。
生产出来一双好牛皮的皮鞋,在国内卖好几百元。
换到外面,几十分,就把皮鞋给人家了,如此能得到外汇。
损失的钱,由国家进行补贴。
如今世界上大唐最强,大唐的货币必须成为国际货币,让别人廉价卖东西,还得交税。
之后还可以对别国的产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再赚一大笔。
李隆基不晓得后续的各种手段,他觉得现在听到的已经足够。
“从倭国开始?”他两手互相搓着,显得十分激动。
“渤海、契丹、奚族。”李易指指东北的方向。
“那边也成。”李隆基指西南。
得到有用的信息,李隆基开心地吃顿饭,打包两份,高高兴兴地离去。
他要落实下去,让大唐臣子们按照这个好办法进行布局。
李易去工坊,看石蕊试纸的制作,然后卖给毕构,毕构下发到各地州府,一直落实到县。
“一定要注意安全,每一步的操作要稳,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时,主动退下来。”
李易先叫停大家的工作,开个小会,强调安全。
这里有硫酸和烧碱,比较纯的。
“东主,硫酸拿来打仗也好用吧?”一个工匠指指装硫酸的烧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