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年节抓人夜当下(第一更)-带着系统混大唐李贤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年节抓人夜当下(第一更)-带着系统混大唐李贤-带着系统来大唐-一本书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走,磨磨蹭蹭,又想吃鞭子?”
李易带土著参观游艇时,一群从舒州被带来的官员刚到霸桥。
他们在几里外的地方下马,直接戴上枷具。
不止有穿官服的人,还有老人、妇女、孩子,他们没上枷。
霸桥的位置灯光明亮,大家看热闹,谁呀?哪地方的官又被抓了?
是的,又,总有官员被从其他地方送到霸桥转一下。
即便在西边抓的官员,一样绕城来霸桥,有种仪式感。
不到五里的路,一共九个戴枷的官员,挨好几下鞭子,还摔了十多个跟头,差点没摔死。
“朝廷官员的颜面,你等居然不顾礼仪,肆意羞辱?”
其中一个看官服应该是刺史的人哆嗦着出声,应该不是生气气的,是疼的。
手和脑袋套在一个枷里,脚上有链子,摔个跟头,得多疼啊。
要不是每一次摔倒,都有人在旁边跟着垫一脚,应该就有挂掉的。
“哪里有官?大家看到官员了吗?”挥舞着鞭子的人高声嚷嚷。
“没有,只有囚犯。”
“官员为百姓着想,戴上了枷,何来官员一说?”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被抓的狗官到李家庄子前面转一圈了,喊冤吧,觉得自己没做错,喊!”
“喊完李家庄子去查,发现确实有罪,是不是判得更重?”
“不能当贪官啊,连累家人。”
“捞好处的时候,难道家人没跟着吃香?”
“哪里抓来的,大过年就抓?”
“就应该过年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还有刺史,哪里的?当地百姓被欺负苦喽!”
附近瞧热闹的百姓才没人可怜官员呢,活该!
“我要见陛下,我冤,我要见陛下。”刺史喊冤了,他不敢见李易,他要见李隆基。
李隆基在,呆在旁边的帐篷中,他不想见这个刺史,刺史都是他经手过。
还有其他人跟在一同在帐篷,他们出去,一大群。
宋璟打头,苏颋、毕构、张九龄、姚崇、卢怀慎、李日知、刘幽求、尹思贞,魏知古也凑热闹。
另外有九个人,一对老夫妻,两队年轻的夫妻,一个十二岁的丫头,两个十岁的男孩儿双胞胎。
他们年前就到李家庄子,没见到李易,李家庄子走报纸的渠道去查,很快消息传回来。
确定,有罪,有证据。
直接转给团儿里的人,团儿里的人快马出发,到舒州,把人抓回来。
一路急赶,今天刚到。
“毕载毕明府,姓毕的,你可还认识我们?这张虎皮你要不要了?”
老太太来到一个县令官服的人面前,抖开一张虎皮,盯着对方的眼睛。
毕构在旁边:“……”
“你们还活着?”毕载吃惊不已,随即后悔。
他连忙改口:“你们的事情是误会,活着好,好啊,我就担心你们一家遇到危险。”
“姚相、魏相,救我,我冤枉啊,我受牵连了,许多事情我不知道。”
刺史看到来人,朝魏知古和姚崇喊。
魏知古看着对方,认识,毕贤承,舒州刺史,他摇摇头:“毕刺史,你认错了,老夫不是宰辅,早已不是。”
他的声音平静,没有怨恨,对姚崇,他不恨了,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姚崇都进团儿了。
“老夫也不是了。”姚崇同样淡然。
以前做过了多少错事,他清楚,但不愿意去回忆,只想着在团儿里赎罪。
“我要见陛下,我是毕载的堂兄,远房的,我跟他没关系。”毕贤承感觉出来情况不妙。
他得挣扎,他指望见李隆基一面,然后看李隆基能不能心软。
老头拿过虎皮:“没用,李家庄子去查的你们,你们想不到吧?我们活着到了李家庄子。走吧,回去。”
老头突然间一肚子的恨意都没了,事情已成定局,以后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决定留在李家庄子,自己的家不回了,找个人去那边帮着卖掉。
他知道,李家庄子许进不许出。
他在为孩子着想,往后两个儿子跟儿媳妇,还能继续生孩子。
去哪生活不是生活?别处比不得李家庄子安稳。
“噜噜噜噜噜噜噜!”两个双胞胎男孩儿把学自庄子里孩子的鬼脸对毕载做出来,转身蹦跳着跟爷爷回去。
周围是百姓的笑声,孩子太可爱了。
“押走。”宋璟扔下两个字,回帐篷。
今天为了看一眼这些官员,他们没回家。
“我冤,我冤,我要见陛下,我……嗯!”
毕贤承继续喊,肚子突然被怼一下,叫人架着离去。
他们进帐篷,周围十六卫的人隔离开。
百姓非常自觉,该干啥就干啥。
百姓学会习惯,有人告状告李家庄子,比登闻鼓管用。
凳闻鼓太危险,告别人,自己先挨顿打,为了避免有人诬告。
必须豁出去性命,才能证明自己。
李家庄子无须那般,告呗,告了李家庄子派人去查。
查到了,告的人没问题,查完若不一样,告的人反坐。
查的过程不影响被告的生活,暗查。
“女娃儿在微光的环境下能够看清楚东西,一个男娃儿喊的时候,听着心跟着颤,另一个听声能够判断出方向、距离、人数。”
李隆基说出三个孩子的天赋,他亲自看了几次,每次都对。
这叫奇人异士,如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面前就有。
“陛下,可加入军队。女娃儿和另一个男娃儿。”
苏颋选择从自己的职务出发,当斥候厉害。
能喊的那个,感觉没什么用。
“那二人确实不错。”宋璟承认。
到现在他依旧没想明白,怎么能听出来具体的东西形状。
毕构跟着说:“喊声大的,可用在军中当大将军子将。”
毕构所说的武官位置就是郝灵荃以前当的,打仗的时候,在基层看信号,然后传达。
“那个喊声大的孩子,确实可惜了,若跟他弟弟一样就好了。”张九龄一样认为能喊没啥用。
李隆基看看四个宰辅,笑了:“呵呵!易弟与朕说,那孩子喊的时候在不断地调整发生部位的共振,然后才有那么强的穿透力。
在调整的过程中,孩子其实是模仿一些野兽和鸟类的声音。
比如老虎的吼声,还有鸟叫时的清脆。
易弟说,好好教教,孩子可以模仿任何一种声音,模仿任何一个人说话。”
李隆基说完,端起葡萄酒抿一口。
李易带土著参观游艇时,一群从舒州被带来的官员刚到霸桥。
他们在几里外的地方下马,直接戴上枷具。
不止有穿官服的人,还有老人、妇女、孩子,他们没上枷。
霸桥的位置灯光明亮,大家看热闹,谁呀?哪地方的官又被抓了?
是的,又,总有官员被从其他地方送到霸桥转一下。
即便在西边抓的官员,一样绕城来霸桥,有种仪式感。
不到五里的路,一共九个戴枷的官员,挨好几下鞭子,还摔了十多个跟头,差点没摔死。
“朝廷官员的颜面,你等居然不顾礼仪,肆意羞辱?”
其中一个看官服应该是刺史的人哆嗦着出声,应该不是生气气的,是疼的。
手和脑袋套在一个枷里,脚上有链子,摔个跟头,得多疼啊。
要不是每一次摔倒,都有人在旁边跟着垫一脚,应该就有挂掉的。
“哪里有官?大家看到官员了吗?”挥舞着鞭子的人高声嚷嚷。
“没有,只有囚犯。”
“官员为百姓着想,戴上了枷,何来官员一说?”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被抓的狗官到李家庄子前面转一圈了,喊冤吧,觉得自己没做错,喊!”
“喊完李家庄子去查,发现确实有罪,是不是判得更重?”
“不能当贪官啊,连累家人。”
“捞好处的时候,难道家人没跟着吃香?”
“哪里抓来的,大过年就抓?”
“就应该过年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还有刺史,哪里的?当地百姓被欺负苦喽!”
附近瞧热闹的百姓才没人可怜官员呢,活该!
“我要见陛下,我冤,我要见陛下。”刺史喊冤了,他不敢见李易,他要见李隆基。
李隆基在,呆在旁边的帐篷中,他不想见这个刺史,刺史都是他经手过。
还有其他人跟在一同在帐篷,他们出去,一大群。
宋璟打头,苏颋、毕构、张九龄、姚崇、卢怀慎、李日知、刘幽求、尹思贞,魏知古也凑热闹。
另外有九个人,一对老夫妻,两队年轻的夫妻,一个十二岁的丫头,两个十岁的男孩儿双胞胎。
他们年前就到李家庄子,没见到李易,李家庄子走报纸的渠道去查,很快消息传回来。
确定,有罪,有证据。
直接转给团儿里的人,团儿里的人快马出发,到舒州,把人抓回来。
一路急赶,今天刚到。
“毕载毕明府,姓毕的,你可还认识我们?这张虎皮你要不要了?”
老太太来到一个县令官服的人面前,抖开一张虎皮,盯着对方的眼睛。
毕构在旁边:“……”
“你们还活着?”毕载吃惊不已,随即后悔。
他连忙改口:“你们的事情是误会,活着好,好啊,我就担心你们一家遇到危险。”
“姚相、魏相,救我,我冤枉啊,我受牵连了,许多事情我不知道。”
刺史看到来人,朝魏知古和姚崇喊。
魏知古看着对方,认识,毕贤承,舒州刺史,他摇摇头:“毕刺史,你认错了,老夫不是宰辅,早已不是。”
他的声音平静,没有怨恨,对姚崇,他不恨了,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姚崇都进团儿了。
“老夫也不是了。”姚崇同样淡然。
以前做过了多少错事,他清楚,但不愿意去回忆,只想着在团儿里赎罪。
“我要见陛下,我是毕载的堂兄,远房的,我跟他没关系。”毕贤承感觉出来情况不妙。
他得挣扎,他指望见李隆基一面,然后看李隆基能不能心软。
老头拿过虎皮:“没用,李家庄子去查的你们,你们想不到吧?我们活着到了李家庄子。走吧,回去。”
老头突然间一肚子的恨意都没了,事情已成定局,以后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决定留在李家庄子,自己的家不回了,找个人去那边帮着卖掉。
他知道,李家庄子许进不许出。
他在为孩子着想,往后两个儿子跟儿媳妇,还能继续生孩子。
去哪生活不是生活?别处比不得李家庄子安稳。
“噜噜噜噜噜噜噜!”两个双胞胎男孩儿把学自庄子里孩子的鬼脸对毕载做出来,转身蹦跳着跟爷爷回去。
周围是百姓的笑声,孩子太可爱了。
“押走。”宋璟扔下两个字,回帐篷。
今天为了看一眼这些官员,他们没回家。
“我冤,我冤,我要见陛下,我……嗯!”
毕贤承继续喊,肚子突然被怼一下,叫人架着离去。
他们进帐篷,周围十六卫的人隔离开。
百姓非常自觉,该干啥就干啥。
百姓学会习惯,有人告状告李家庄子,比登闻鼓管用。
凳闻鼓太危险,告别人,自己先挨顿打,为了避免有人诬告。
必须豁出去性命,才能证明自己。
李家庄子无须那般,告呗,告了李家庄子派人去查。
查到了,告的人没问题,查完若不一样,告的人反坐。
查的过程不影响被告的生活,暗查。
“女娃儿在微光的环境下能够看清楚东西,一个男娃儿喊的时候,听着心跟着颤,另一个听声能够判断出方向、距离、人数。”
李隆基说出三个孩子的天赋,他亲自看了几次,每次都对。
这叫奇人异士,如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面前就有。
“陛下,可加入军队。女娃儿和另一个男娃儿。”
苏颋选择从自己的职务出发,当斥候厉害。
能喊的那个,感觉没什么用。
“那二人确实不错。”宋璟承认。
到现在他依旧没想明白,怎么能听出来具体的东西形状。
毕构跟着说:“喊声大的,可用在军中当大将军子将。”
毕构所说的武官位置就是郝灵荃以前当的,打仗的时候,在基层看信号,然后传达。
“那个喊声大的孩子,确实可惜了,若跟他弟弟一样就好了。”张九龄一样认为能喊没啥用。
李隆基看看四个宰辅,笑了:“呵呵!易弟与朕说,那孩子喊的时候在不断地调整发生部位的共振,然后才有那么强的穿透力。
在调整的过程中,孩子其实是模仿一些野兽和鸟类的声音。
比如老虎的吼声,还有鸟叫时的清脆。
易弟说,好好教教,孩子可以模仿任何一种声音,模仿任何一个人说话。”
李隆基说完,端起葡萄酒抿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