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章鱼博士孟阳和小不点轻省了许多,23个基地内生物圈的变化章鱼博士都可以随时监控,并且整理成各种图表,寻找隐藏在海量数据之下的规律。
当生物圈的各种数据都被统计出来之后,一些规律就浮现出来,虽然每个基地的生物圈不尽相同,但是通过数据可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共性。
对于一个生物圈来说,各种生物的生存要素都存在一个环境体量,相对于某个生物单体来说,某个生物要素,它周围的环境量是随时浮动的。
一氧气距离,一个基地里的氧气中体量可能是3立方公里,氧含量22%,对于某一只瞪羚来说,随着它身处位置的不同,氧含量在2025%之间浮动。
瞪羚的氧气承受比例在11%40%之间浮动,高或者低,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对瞪羚的身体造成损害。
生物卫生需要的要素不仅是氧气,对于瞪羚来说,它还需要阳光,需要温度,需要水、需要盐分,需要钙,需要微量元素,需要食物,需要跑动空间,需要合适的配偶。
这里每一项的环境体量都是不同的,其中任何一项都必须保证始终在任何一个生物的承受范围内变化。
并且其中每一项的变化,都会产生联动效果,在各生物之间形成连锁反应。一个生物圈要是想拥有足够的强壮性,拥有足够的抗扰动和抗波动能力,就必须保证所有这些要素的体量波动幅度合理。
这是一个复杂的连锁反应网络,如果用因果来形容,这就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同一个因可能导致n个果的变化,这些果又会成为其他事件的因。不断传递,甚至环,恶性连锁反应等等。
海量的数据看得孟阳有点头晕,他索性丢下这些图表。
“章鱼博士,你知道自稳态吧?”
“知道!就是可以抗拒扰动,自动复位的一种状态,自稳态是能级最低的。”
“ok!举个例子,以氧含量为例,如果将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成自稳态,就可以极大提高氧含量的抗波动性。”
“抱歉,boss,请解释详细一点。”
“很简单,在植物体内设计一个特殊基因,当氧含量高于正常值则关闭多余的叶绿体,植物体内的生化过程更多的消耗外界氧气;但氧含量低于正常值则激活更多的叶绿体,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化过程消耗自身产生的氧气。”
“这样就可以将氧含量的波动设计成一个简单的自稳态,可以通过植物的调节,自动复位。”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将很多环境要素设计成类似的自稳态,让它们始终自动复理想值。”
“boss,我明白你的想法了。”
“可以沿用这个思路改造生态圈吗?”
“可以,实际上地球的生物本身就具备这种功能。以人为例,当食物缺乏的时候,女人会自动降低怀孕几率,当食物丰沛的时候,女人又会提高怀孕几率,这是人体的自主调节,应该就有类似于你说的自稳态的概念。”
“既然生物本身具备类似于自动调节的功能,为什么还会经常出现生物圈崩溃的现象?”
“也许是设计缺陷,也许是生物自主调节速度赶不上环境要素变化速度。”
自主调节速度慢环境变化速度快
是了,在一个荒岛上放养鹿群,鹿群没有天敌可以自由繁殖,制约鹿群数量的唯一要素就是荒岛上草场面积。
按理说鹿群应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数量上,但实际上不是,鹿群的数量是在泛滥成灾与大面积饿死之间不断周期性波动的。
这说明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生物的自主调节功能要反应速度慢,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这个滞后期的存在,导致生态系统中不断出现巨大的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实际上是生态系统的最大敌人。
想到这里,孟阳脑子中灵感闪现。
“章鱼博士,如果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自主调节视为一种生物指针,那么我们调节生物指针,提高它的敏感度,不就可以减少无序波动的振幅,提高自稳态水平吗?”
“boss,如果沿用你的思路,我们恐怕需要更改将生物圈内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
“为什么?”
“不同生物适应的是不同的生态圈,不同的环境。地球这个大生态圈孕育出来的生物,它们的生物指针是对应于地球这个大体量环境的。他们的生物指针敏感度放在地球环境下是合适而适度的,但是将它们放在只有十几个立方公里大小的模拟生态圈中,它们的生物指针就严重不合格了。”
“我们这23个生态圈,选取的所有生物都是取自地球环境,所以它们的生物指针都过于迟钝,我们恐怕需要全部调整一遍。”
“一种生物对应一种生态圈嘛”
“是的,我相信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繁殖代际,生物会自主调整自身,适应环境。”
“既然如此那么就调整吧,将我们生态圈中的所有生物的生物指针都调整过来,然后设计自稳态结构。我相信调整之后,生态圈的稳定性会提高很多。”
“是,boss!”
结束了对话,孟阳的思想不由得发散开来,既然说每个生物都会自主调节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适应身处的生态圈。
那么将目光放在整个宇宙尺度上,假设一个文明走出了母星,开始在宇宙中殖民,当它殖民了一个又一个星球。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星球的重力、自转、阳光、矿物质含量、空气含量、磁场、辐射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肯定会存在各种差别的,与母星完全一致的星球几乎不可能有。
殖民星球上居民的身体会自动适应新的环境,一代两代看不出区别,但是十代百代的积累下来,也许数千年之后,殖民星球的居民就会变得与母星居民差别巨大。
本来同属一个民族,但是因为环境不同,它们慢慢变成两个民族,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成两个物种,生殖隔离出现在他们之间,到了这个时候,殖民就彻底失败了。
也许这个殖民星球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在人种上变得面目全非,在文化上同样变得面目全非,本来一体的两个星球,也许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个智慧物种。
以地球为例,人们也许会承认白种人、黄种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都是人类,但是人们会承认类人猿是同类吗?会承认黑猩猩是同类吗?
生物的本质就是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这个能力的很难定义为生物,所以环境改变生物是刚性而不可逆的,在足够长的时间长度下,环境的差异恐怕就是消灭星际文明最大的黑手。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当生物圈的各种数据都被统计出来之后,一些规律就浮现出来,虽然每个基地的生物圈不尽相同,但是通过数据可以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共性。
对于一个生物圈来说,各种生物的生存要素都存在一个环境体量,相对于某个生物单体来说,某个生物要素,它周围的环境量是随时浮动的。
一氧气距离,一个基地里的氧气中体量可能是3立方公里,氧含量22%,对于某一只瞪羚来说,随着它身处位置的不同,氧含量在2025%之间浮动。
瞪羚的氧气承受比例在11%40%之间浮动,高或者低,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对瞪羚的身体造成损害。
生物卫生需要的要素不仅是氧气,对于瞪羚来说,它还需要阳光,需要温度,需要水、需要盐分,需要钙,需要微量元素,需要食物,需要跑动空间,需要合适的配偶。
这里每一项的环境体量都是不同的,其中任何一项都必须保证始终在任何一个生物的承受范围内变化。
并且其中每一项的变化,都会产生联动效果,在各生物之间形成连锁反应。一个生物圈要是想拥有足够的强壮性,拥有足够的抗扰动和抗波动能力,就必须保证所有这些要素的体量波动幅度合理。
这是一个复杂的连锁反应网络,如果用因果来形容,这就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同一个因可能导致n个果的变化,这些果又会成为其他事件的因。不断传递,甚至环,恶性连锁反应等等。
海量的数据看得孟阳有点头晕,他索性丢下这些图表。
“章鱼博士,你知道自稳态吧?”
“知道!就是可以抗拒扰动,自动复位的一种状态,自稳态是能级最低的。”
“ok!举个例子,以氧含量为例,如果将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成自稳态,就可以极大提高氧含量的抗波动性。”
“抱歉,boss,请解释详细一点。”
“很简单,在植物体内设计一个特殊基因,当氧含量高于正常值则关闭多余的叶绿体,植物体内的生化过程更多的消耗外界氧气;但氧含量低于正常值则激活更多的叶绿体,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化过程消耗自身产生的氧气。”
“这样就可以将氧含量的波动设计成一个简单的自稳态,可以通过植物的调节,自动复位。”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将很多环境要素设计成类似的自稳态,让它们始终自动复理想值。”
“boss,我明白你的想法了。”
“可以沿用这个思路改造生态圈吗?”
“可以,实际上地球的生物本身就具备这种功能。以人为例,当食物缺乏的时候,女人会自动降低怀孕几率,当食物丰沛的时候,女人又会提高怀孕几率,这是人体的自主调节,应该就有类似于你说的自稳态的概念。”
“既然生物本身具备类似于自动调节的功能,为什么还会经常出现生物圈崩溃的现象?”
“也许是设计缺陷,也许是生物自主调节速度赶不上环境要素变化速度。”
自主调节速度慢环境变化速度快
是了,在一个荒岛上放养鹿群,鹿群没有天敌可以自由繁殖,制约鹿群数量的唯一要素就是荒岛上草场面积。
按理说鹿群应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数量上,但实际上不是,鹿群的数量是在泛滥成灾与大面积饿死之间不断周期性波动的。
这说明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生物的自主调节功能要反应速度慢,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这个滞后期的存在,导致生态系统中不断出现巨大的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实际上是生态系统的最大敌人。
想到这里,孟阳脑子中灵感闪现。
“章鱼博士,如果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自主调节视为一种生物指针,那么我们调节生物指针,提高它的敏感度,不就可以减少无序波动的振幅,提高自稳态水平吗?”
“boss,如果沿用你的思路,我们恐怕需要更改将生物圈内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
“为什么?”
“不同生物适应的是不同的生态圈,不同的环境。地球这个大生态圈孕育出来的生物,它们的生物指针是对应于地球这个大体量环境的。他们的生物指针敏感度放在地球环境下是合适而适度的,但是将它们放在只有十几个立方公里大小的模拟生态圈中,它们的生物指针就严重不合格了。”
“我们这23个生态圈,选取的所有生物都是取自地球环境,所以它们的生物指针都过于迟钝,我们恐怕需要全部调整一遍。”
“一种生物对应一种生态圈嘛”
“是的,我相信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繁殖代际,生物会自主调整自身,适应环境。”
“既然如此那么就调整吧,将我们生态圈中的所有生物的生物指针都调整过来,然后设计自稳态结构。我相信调整之后,生态圈的稳定性会提高很多。”
“是,boss!”
结束了对话,孟阳的思想不由得发散开来,既然说每个生物都会自主调节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适应身处的生态圈。
那么将目光放在整个宇宙尺度上,假设一个文明走出了母星,开始在宇宙中殖民,当它殖民了一个又一个星球。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星球的重力、自转、阳光、矿物质含量、空气含量、磁场、辐射等方方面面的情况肯定会存在各种差别的,与母星完全一致的星球几乎不可能有。
殖民星球上居民的身体会自动适应新的环境,一代两代看不出区别,但是十代百代的积累下来,也许数千年之后,殖民星球的居民就会变得与母星居民差别巨大。
本来同属一个民族,但是因为环境不同,它们慢慢变成两个民族,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成两个物种,生殖隔离出现在他们之间,到了这个时候,殖民就彻底失败了。
也许这个殖民星球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在人种上变得面目全非,在文化上同样变得面目全非,本来一体的两个星球,也许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个智慧物种。
以地球为例,人们也许会承认白种人、黄种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都是人类,但是人们会承认类人猿是同类吗?会承认黑猩猩是同类吗?
生物的本质就是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这个能力的很难定义为生物,所以环境改变生物是刚性而不可逆的,在足够长的时间长度下,环境的差异恐怕就是消灭星际文明最大的黑手。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