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杲对第一次齐射吕公车还有漏网之鱼非常的愤怒,科技树的差距虽然都是抛石机,但是双方等级差距特别大,如果袁绍的投石车是lv1那陆衡的抛石机已经达到了lv3甚至更高。
对于抛石机的运用也完全不一样,除了抛石机本身升级外,更科学的兵种配比和配置,包括投石机和八牛弩的操作士兵都统称为机械兵。
这是一个出现在东汉末完全新的兵种,不同于步兵、骑兵等传统兵种,机械兵专业性更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最低要求是要能操作八牛弩和抛石车,最高则是炮手校尉的职位。
一辆抛石车或八牛弩分为瞄准手、上弹手、发射手三类小队组成,瞄准手负责瞄准和记录功绩,可以说是这台抛石车小队的小领导,上弹手顾名思义就是装填石弹、短矛、更换箭匣等等,发射手则是拉发射线等。
炮手校尉则是专门负责全部的瞄准手,何时功绩、命中率等等,专业的炮手校尉还要负责抛石机、八牛弩的维修和养护。
当然炮手校尉也有将领亲自担任,比如现在的杜杲就是兼炮手校尉,有对瞄准手的赏罚全力。
看回战场,此时袁绍军蚂蚁爬墙已经开始,最后一辆吕公车也被将功补过的瞄准手们打烂,冲车即将抵达门洞,石守信已经严阵以待,其余抛石车在砸袁绍军的井栏或者抛石车。
远射器械都已经白热化,剩下的就是血腥的城池攻防战。
抛石车的互相攻击是攻防战的初步阶段,不过明显杜杲的睢阳军占优,除了科技树器械升级、人员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外,杜杲的防御指挥也功不可没。
杜杲把八牛弩和抛石车安置的地方都十分的刁钻,比如木楼和城墙之间、城墙后死角、还有杜杲把睢阳城墙的墙垛加高加宽,提高了城墙防御力同时形成了一个放器械的位置,这些地方几乎都是死角让相互射击情况下,杜杲守军几乎没有器械损失。
而袁绍军的抛石车和井栏全部暴露于野,这样的攻城器械本来就很笨重,就如同被机械兵练习的活靶子一样。
相互对射袁绍的井栏、抛石车不断被击中报废,抛石车还好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民夫,而井栏可都损失的都是弓箭手!
攻城军是惨烈的,每一秒都有攻城的袁绍士兵死亡,最大的杀伤还是攀爬城墙,受到远程攻击,如弓箭手射击、滚木、礌石的攻击。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拿那些普通梯子去攻城,脚一蹬就摔死一云梯,古人没那么蠢,怎么可能那么而简单,前文提过云梯都是一定规格带钩子的,会牢牢的勾住城墙边缘,加上人的重力会死死的卡在城墙上,单凭普通人力根本不可能踢下去。
所以有了专门守城用的器械,滚木和礌石的出现,滚木也不是想象中的一根圆木,放上去顺着梯子滚下去造成杀伤。
如果是这样那直接用横梁或者粗木头就好了,为什么需要专门的制造滚木?
凭想象就知道那样的杀伤最多前面两个士兵,后面的有前面阻挡冲击力最多甩下城墙,杀伤力并不是很大。
而滚木是横木上安置了一排排的尖刺或者钉子,就是放大版的狼牙棒前端,这样才能有效的一排杀伤。
袁绍蚂蚁爬墙的士兵,就是在这一排排的滚木下被蹂躏,同时杜杲的木楼要比城墙还要高出一截,这就让云梯的尺寸有些不够,钩子挂不上城墙,但是因为木质结构,钩子会卡在木楼里,也不影响攀爬。
袁绍军前赴后继、抛石车和井栏时不时的被砸成破烂,而冲车早就被石守信的猛火油烧成木炭。
第一天的攻城就这样结束了,单单西门就有几千人伤亡,战损非常巨大,这个阶段是攻城战的第一阶段,也是伤亡最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消耗城内防守器械,通常战损可能会达到51,如果是坚城和准备充足的城池101都不是没有可能,当然那些土墙小城一跃就能进入的不算在内。
要达到51也要有足够强大的攻城器具,来压制城墙上的军队,比如袁绍这次!
第二天一早,杜杲发现韩琼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暂缓了攻城节奏,开始用施工队在城墙外浩浩荡荡挖起了土。
杜杲狐疑的看着城外的劳作大队,难道袁绍又准备故技重施,用掘子军挖地道?
那也太小看他杜杲了,曹操能够破解这招,他杜杲也可以!城墙上死角的水缸就是为了这个所准备。
只有公孙瓒那样只会进攻,不会防守城池的将领,才会被这样的招数攻破城池。
没错袁绍在公孙瓒那吃到了甜头,就频频用挖地道这一招,当年攻打易经先挖地道到城墙下面,用木桩作为承重支撑城墙,然后一把火烧了木桩,城墙没有地基支撑自然垮塌。
经验丰富的守将都会防备这一招!由此可见公孙瓒还真的不善于守城!
不过几天后杜杲改变了对韩琼或者袁绍的看法,也许韩琼也在挖地道,不过这次挖出来的泥土,全部被韩琼夯实城了土墙,然后把投石车放置在土墙后方。
韩琼放弃了使用井栏,而是让工匠尽可能多的制造投石车,安置在土墙后方,而井栏上的弓箭兵,配合攻城部队一起分散仰射压制城墙上的防守士兵。
又一次攻城战开始,袁绍军派出了更多的人蚂蚁攻城,同时派出了弓箭手分散在四周射击,让不少陆衡军士兵丢滚木和礌石的时候中箭生亡。
而且这次袁绍军的投石车就没停止过攻击,有土墙的防御即使陆衡军的投石车再犀利、瞄的再准,也会被土墙给防御下来。
就这样第二次攻城战开启后,陆衡军伤亡比第一次多了许多,既然有土墙防御杜杲换了战术,不再执著攻击袁绍军的投石车,而是换中小石块调整角度,来砸攻击跑动中的袁军。
这一下让韩琼错不急防,士兵还没跑到城墙下就被纷纷打中受伤或死亡!
:。:x8
《三国之宋人崛起》来源:..>..
对于抛石机的运用也完全不一样,除了抛石机本身升级外,更科学的兵种配比和配置,包括投石机和八牛弩的操作士兵都统称为机械兵。
这是一个出现在东汉末完全新的兵种,不同于步兵、骑兵等传统兵种,机械兵专业性更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最低要求是要能操作八牛弩和抛石车,最高则是炮手校尉的职位。
一辆抛石车或八牛弩分为瞄准手、上弹手、发射手三类小队组成,瞄准手负责瞄准和记录功绩,可以说是这台抛石车小队的小领导,上弹手顾名思义就是装填石弹、短矛、更换箭匣等等,发射手则是拉发射线等。
炮手校尉则是专门负责全部的瞄准手,何时功绩、命中率等等,专业的炮手校尉还要负责抛石机、八牛弩的维修和养护。
当然炮手校尉也有将领亲自担任,比如现在的杜杲就是兼炮手校尉,有对瞄准手的赏罚全力。
看回战场,此时袁绍军蚂蚁爬墙已经开始,最后一辆吕公车也被将功补过的瞄准手们打烂,冲车即将抵达门洞,石守信已经严阵以待,其余抛石车在砸袁绍军的井栏或者抛石车。
远射器械都已经白热化,剩下的就是血腥的城池攻防战。
抛石车的互相攻击是攻防战的初步阶段,不过明显杜杲的睢阳军占优,除了科技树器械升级、人员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外,杜杲的防御指挥也功不可没。
杜杲把八牛弩和抛石车安置的地方都十分的刁钻,比如木楼和城墙之间、城墙后死角、还有杜杲把睢阳城墙的墙垛加高加宽,提高了城墙防御力同时形成了一个放器械的位置,这些地方几乎都是死角让相互射击情况下,杜杲守军几乎没有器械损失。
而袁绍军的抛石车和井栏全部暴露于野,这样的攻城器械本来就很笨重,就如同被机械兵练习的活靶子一样。
相互对射袁绍的井栏、抛石车不断被击中报废,抛石车还好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民夫,而井栏可都损失的都是弓箭手!
攻城军是惨烈的,每一秒都有攻城的袁绍士兵死亡,最大的杀伤还是攀爬城墙,受到远程攻击,如弓箭手射击、滚木、礌石的攻击。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拿那些普通梯子去攻城,脚一蹬就摔死一云梯,古人没那么蠢,怎么可能那么而简单,前文提过云梯都是一定规格带钩子的,会牢牢的勾住城墙边缘,加上人的重力会死死的卡在城墙上,单凭普通人力根本不可能踢下去。
所以有了专门守城用的器械,滚木和礌石的出现,滚木也不是想象中的一根圆木,放上去顺着梯子滚下去造成杀伤。
如果是这样那直接用横梁或者粗木头就好了,为什么需要专门的制造滚木?
凭想象就知道那样的杀伤最多前面两个士兵,后面的有前面阻挡冲击力最多甩下城墙,杀伤力并不是很大。
而滚木是横木上安置了一排排的尖刺或者钉子,就是放大版的狼牙棒前端,这样才能有效的一排杀伤。
袁绍蚂蚁爬墙的士兵,就是在这一排排的滚木下被蹂躏,同时杜杲的木楼要比城墙还要高出一截,这就让云梯的尺寸有些不够,钩子挂不上城墙,但是因为木质结构,钩子会卡在木楼里,也不影响攀爬。
袁绍军前赴后继、抛石车和井栏时不时的被砸成破烂,而冲车早就被石守信的猛火油烧成木炭。
第一天的攻城就这样结束了,单单西门就有几千人伤亡,战损非常巨大,这个阶段是攻城战的第一阶段,也是伤亡最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消耗城内防守器械,通常战损可能会达到51,如果是坚城和准备充足的城池101都不是没有可能,当然那些土墙小城一跃就能进入的不算在内。
要达到51也要有足够强大的攻城器具,来压制城墙上的军队,比如袁绍这次!
第二天一早,杜杲发现韩琼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暂缓了攻城节奏,开始用施工队在城墙外浩浩荡荡挖起了土。
杜杲狐疑的看着城外的劳作大队,难道袁绍又准备故技重施,用掘子军挖地道?
那也太小看他杜杲了,曹操能够破解这招,他杜杲也可以!城墙上死角的水缸就是为了这个所准备。
只有公孙瓒那样只会进攻,不会防守城池的将领,才会被这样的招数攻破城池。
没错袁绍在公孙瓒那吃到了甜头,就频频用挖地道这一招,当年攻打易经先挖地道到城墙下面,用木桩作为承重支撑城墙,然后一把火烧了木桩,城墙没有地基支撑自然垮塌。
经验丰富的守将都会防备这一招!由此可见公孙瓒还真的不善于守城!
不过几天后杜杲改变了对韩琼或者袁绍的看法,也许韩琼也在挖地道,不过这次挖出来的泥土,全部被韩琼夯实城了土墙,然后把投石车放置在土墙后方。
韩琼放弃了使用井栏,而是让工匠尽可能多的制造投石车,安置在土墙后方,而井栏上的弓箭兵,配合攻城部队一起分散仰射压制城墙上的防守士兵。
又一次攻城战开始,袁绍军派出了更多的人蚂蚁攻城,同时派出了弓箭手分散在四周射击,让不少陆衡军士兵丢滚木和礌石的时候中箭生亡。
而且这次袁绍军的投石车就没停止过攻击,有土墙的防御即使陆衡军的投石车再犀利、瞄的再准,也会被土墙给防御下来。
就这样第二次攻城战开启后,陆衡军伤亡比第一次多了许多,既然有土墙防御杜杲换了战术,不再执著攻击袁绍军的投石车,而是换中小石块调整角度,来砸攻击跑动中的袁军。
这一下让韩琼错不急防,士兵还没跑到城墙下就被纷纷打中受伤或死亡!
:。:x8
《三国之宋人崛起》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