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太子将回的消息早就到了。
太子年到四十四,终于长进,主动申请赈灾,而且还把事情办好了,这让皇上也很高兴。
他春秋已高,六十花甲之寿已过,时日无多,太子若是一直这么昏瞆下去,把南夏交给他,不放心;可不交给他,看诸子争嫡,这也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皇上早在听说太子将回时,就已经着礼部负责欢迎仪程。
不过是赈灾,这是太子的份内本份,皇上就已经高兴成这样子,好像他办成的不是赈灾,而是战场上凯旋归来。
由此可见,之前的太子有多不成器,在皇上的眼里,仅仅是办成份内本份的事,就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对他的期望着实不高。
礼部尚书知晓皇上的心意,也着意办理此事。
然而,这件事,到昨天为止。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预计太子回京的日子到了京城,城门口,皇甫宇轩道:“绕到西门。我要亲自迎接父王!”
费梁道:“公子,皇上收到太子殿下的折子后,十分高兴,已着令礼部好生办理迎接事宜,只怕多数朝臣都到西门迎接着了,咱们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这话说得皇甫宇轩很高兴,没错,他就是要早点去占个好位置,所以他不进城,直接往西门那边绕。父王办成此事,意义重大。只要他接下来不犯大错,不引皇祖父震怒,这太子位就算稳了。至于斗鸡走马,花天酒地,这些都是小事。
骏马飞驰,只用了两刻钟,皇甫宇轩两人就赶到了西城门。
西城门大开着,有迎接功臣极尊贵仪式的旌旗在飘扬,红的绿的黄的橙的……迎风招展,分外好看。
但是,原本应该站着迎接的朝臣们的地方,却有些空旷,因为那里没有人。
连礼部的人都没有。
哪怕最低规格的迎接仪式,礼部也得有人过来。
就算礼部尚书段鸿宇没来,但左右侍郎竟然也都没到。
皇甫宇轩眼眸深沉,目光变得阴鸷而森冷。英俊的眉眼因为这份阴鸷而变得有些扭曲,怒火在他眼里燃烧。
这帮人,好大的狗胆,就算就普通朝臣,办成这样的差事,礼部都会出迎,何况父王是太子?
难不成,这些人见父王近来愈发不得皇祖父的圣心,而皇祖父更看重庄王和篱王,也捧高踩低不成?
此刻,费梁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是皇甫宇轩府上的二管家,主要负责收集京城中的消息,以及处理一些琐事,身份明朗。他知道公子另有更看重的人处理更重要的事,不过那些人在暗面上,需要出面的地方,才用得上他。
他离京的时候,京城里一派喜气,皆是因为太子赈灾的差事办得漂亮,圣心大悦,当时明明传出的是隆重迎接,为什么现在只见旌旗隆重,却没有一个人?
中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可是,他离京去了几天,甚至这次回来,和公子一起,也没来得及去过问。这几天发生的事,他无从知道。
看着皇甫宇轩阴沉的脸色,他心里惴惴不安。终于还是低声道:“公子,事情有些反常,要不待小人先去打探一下消息?”
“等等!”皇甫宇轩面无表情。
不用费梁说,他当然也知道是发生了变故,费梁不敢撒谎,更不会夸大。可现在却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借礼部几个胆子,礼部敢对圣意阳奉阴违吗?
费梁不敢再说,只能陪着皇甫宇轩站在城门口等。
随着日影偏移,远远的,看见了太子车驾的影子。
费梁迎着光,用手挡了眼前,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喜悦地道:“公子,太子殿下的车驾到了!”
皇甫宇轩听如不闻,脸色阴沉。
到了又怎么样?无人出迎,连礼部官员都没有,这事,必然不小。可他现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连应变的办法都没有。
他太相信父王,没有派人跟着,这是他最后悔的事。
太子的车驾排场很大,一切按着太子的规制的最高规格。光是这一点,就让皇甫宇轩心里想骂人。
父王是怎么活到四十多岁的,一把年龄都长在狗身上了吗?就算赈灾有功,但为何要这般张扬?谦虚慎行,他永远学不会。越有功,越应低调。这样大张旗鼓,耀武扬威,幸好没有朝臣迎接,不然,便是此事,也够御史台参他几本的。
他怎么会有这样蠢的父王?
皇甫宇轩脸色铁青,眼里散发着阴鸷森寒的光,连周围的空气也变得冷了几分。
车驾渐近,太子的马车是四马拉的大车,便将本来很宽的路挤得逼仄了几分,太子随行侍从看见了皇甫宇轩,凑近太子马车窗低声说了句什么。
太子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白净圆润的脸。养尊处优的太子脸上毫无赶路的风y尘仆仆之色。也是,这么宽大的马车,马车里有美酒有好茶,有食物有点心,铺有锦缎,车壁上都垫软软的垫子,不论是坐是靠,是倚是躺,都极尽舒服。
这哪里是马车?这分明是一个移动的行宫。
更让皇甫宇轩几乎咬碎牙的是,车帘微开的瞬间,他看见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美女倚在太子的膝头。
太子好y色,这在朝中都不是什么秘密。
为此,皇祖父也不知道训斥了多少回。
但这是他好y色的时候吗?他是去赈灾!
皇甫宇轩的心中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但是,礼不可废,他翻身下马,走到马车近前,拱手弯腰行礼:“孩儿恭迎父亲!父亲赈灾办差,一路辛苦了!”
费梁早就在一边跪下面。
太子懒懒随意的声音传来:“轩儿,是你?怎么只有你啊?”
皇甫宇轩这才想起,是只有他,连兄长皇甫鸿翼都没有来。
皇甫鸿翼秉承了太子的一切,好y色贪玩,好酒贪杯,他没来,皇甫宇轩其实并不意外,只怕他醉倒在哪里,连父王今日回京也不知道。
但是,结合所有朝臣都没到,皇甫鸿翼的缺席,是不是另有原因?
太子将回的消息早就到了。
太子年到四十四,终于长进,主动申请赈灾,而且还把事情办好了,这让皇上也很高兴。
他春秋已高,六十花甲之寿已过,时日无多,太子若是一直这么昏瞆下去,把南夏交给他,不放心;可不交给他,看诸子争嫡,这也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皇上早在听说太子将回时,就已经着礼部负责欢迎仪程。
不过是赈灾,这是太子的份内本份,皇上就已经高兴成这样子,好像他办成的不是赈灾,而是战场上凯旋归来。
由此可见,之前的太子有多不成器,在皇上的眼里,仅仅是办成份内本份的事,就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对他的期望着实不高。
礼部尚书知晓皇上的心意,也着意办理此事。
然而,这件事,到昨天为止。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预计太子回京的日子到了京城,城门口,皇甫宇轩道:“绕到西门。我要亲自迎接父王!”
费梁道:“公子,皇上收到太子殿下的折子后,十分高兴,已着令礼部好生办理迎接事宜,只怕多数朝臣都到西门迎接着了,咱们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这话说得皇甫宇轩很高兴,没错,他就是要早点去占个好位置,所以他不进城,直接往西门那边绕。父王办成此事,意义重大。只要他接下来不犯大错,不引皇祖父震怒,这太子位就算稳了。至于斗鸡走马,花天酒地,这些都是小事。
骏马飞驰,只用了两刻钟,皇甫宇轩两人就赶到了西城门。
西城门大开着,有迎接功臣极尊贵仪式的旌旗在飘扬,红的绿的黄的橙的……迎风招展,分外好看。
但是,原本应该站着迎接的朝臣们的地方,却有些空旷,因为那里没有人。
连礼部的人都没有。
哪怕最低规格的迎接仪式,礼部也得有人过来。
就算礼部尚书段鸿宇没来,但左右侍郎竟然也都没到。
皇甫宇轩眼眸深沉,目光变得阴鸷而森冷。英俊的眉眼因为这份阴鸷而变得有些扭曲,怒火在他眼里燃烧。
这帮人,好大的狗胆,就算就普通朝臣,办成这样的差事,礼部都会出迎,何况父王是太子?
难不成,这些人见父王近来愈发不得皇祖父的圣心,而皇祖父更看重庄王和篱王,也捧高踩低不成?
此刻,费梁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是皇甫宇轩府上的二管家,主要负责收集京城中的消息,以及处理一些琐事,身份明朗。他知道公子另有更看重的人处理更重要的事,不过那些人在暗面上,需要出面的地方,才用得上他。
他离京的时候,京城里一派喜气,皆是因为太子赈灾的差事办得漂亮,圣心大悦,当时明明传出的是隆重迎接,为什么现在只见旌旗隆重,却没有一个人?
中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可是,他离京去了几天,甚至这次回来,和公子一起,也没来得及去过问。这几天发生的事,他无从知道。
看着皇甫宇轩阴沉的脸色,他心里惴惴不安。终于还是低声道:“公子,事情有些反常,要不待小人先去打探一下消息?”
“等等!”皇甫宇轩面无表情。
不用费梁说,他当然也知道是发生了变故,费梁不敢撒谎,更不会夸大。可现在却和他说的完全不一样,借礼部几个胆子,礼部敢对圣意阳奉阴违吗?
费梁不敢再说,只能陪着皇甫宇轩站在城门口等。
随着日影偏移,远远的,看见了太子车驾的影子。
费梁迎着光,用手挡了眼前,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喜悦地道:“公子,太子殿下的车驾到了!”
皇甫宇轩听如不闻,脸色阴沉。
到了又怎么样?无人出迎,连礼部官员都没有,这事,必然不小。可他现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连应变的办法都没有。
他太相信父王,没有派人跟着,这是他最后悔的事。
太子的车驾排场很大,一切按着太子的规制的最高规格。光是这一点,就让皇甫宇轩心里想骂人。
父王是怎么活到四十多岁的,一把年龄都长在狗身上了吗?就算赈灾有功,但为何要这般张扬?谦虚慎行,他永远学不会。越有功,越应低调。这样大张旗鼓,耀武扬威,幸好没有朝臣迎接,不然,便是此事,也够御史台参他几本的。
他怎么会有这样蠢的父王?
皇甫宇轩脸色铁青,眼里散发着阴鸷森寒的光,连周围的空气也变得冷了几分。
车驾渐近,太子的马车是四马拉的大车,便将本来很宽的路挤得逼仄了几分,太子随行侍从看见了皇甫宇轩,凑近太子马车窗低声说了句什么。
太子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白净圆润的脸。养尊处优的太子脸上毫无赶路的风y尘仆仆之色。也是,这么宽大的马车,马车里有美酒有好茶,有食物有点心,铺有锦缎,车壁上都垫软软的垫子,不论是坐是靠,是倚是躺,都极尽舒服。
这哪里是马车?这分明是一个移动的行宫。
更让皇甫宇轩几乎咬碎牙的是,车帘微开的瞬间,他看见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美女倚在太子的膝头。
太子好y色,这在朝中都不是什么秘密。
为此,皇祖父也不知道训斥了多少回。
但这是他好y色的时候吗?他是去赈灾!
皇甫宇轩的心中有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但是,礼不可废,他翻身下马,走到马车近前,拱手弯腰行礼:“孩儿恭迎父亲!父亲赈灾办差,一路辛苦了!”
费梁早就在一边跪下面。
太子懒懒随意的声音传来:“轩儿,是你?怎么只有你啊?”
皇甫宇轩这才想起,是只有他,连兄长皇甫鸿翼都没有来。
皇甫鸿翼秉承了太子的一切,好y色贪玩,好酒贪杯,他没来,皇甫宇轩其实并不意外,只怕他醉倒在哪里,连父王今日回京也不知道。
但是,结合所有朝臣都没到,皇甫鸿翼的缺席,是不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