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的江户时代,长崎是这个岛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都。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但丸山花街又像是明末的秦淮,在艺伎们心慕的眼神中,幕末的那位天才狂士坂本龙马,便在丸山的花月庭园间,定下了“大政奉还”的倒幕策略,又在这里,制定了那曾经是践行他个人理想的“世界的海援队”计划。
尽管曾经属于坂本龙马的“世界的海援队”,已经变成了帝国海军的血肉的一部分,也不想承担什么世界一同的不切实际理想。
只有丸山花街上的艺伎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个既是剑客,也是名士,却总是头发蓬乱、举止轻浮的男人:“土佐的坂本大人,曾经在我们这里饮酒呢!”
丸山花街最绝妙的销魂处,便是那间名叫花月的料亭。
和东京和京都那些风气谨严的料亭不同,花月的气氛更为随意一些。毕竟,江户料亭和京都料亭招待的都是幕府的官员,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一股公卿气或者武家气,而丸山料亭却主要面向各国豪商,自然就显得更亲民一些。
这里的亲民也仅仅就气氛而言,在消费上,花月可是一点也不亲民。在这里吃一顿长崎有名的卓袱料理,便等于花掉了商社雇员半年的佣金,这还没有算上给陪酒艺伎的小费!
所谓卓袱,便是桌子与桌布,具体说来便是华商们传入长崎的八仙桌,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这并非是岛国本土的菜品,而是明末禅僧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将江南斋菜一并传扬过来。起先这类斋菜不过是禅僧们拿来招待幕府中人,因为席上以茶代酒,所以叫做普茶料理。然而长崎地方上不是华商就是洋商,偶尔吃一顿素斋清清肠胃还可以,哪能天天吃这个?
于是华商、洋商们偏好的各类荤食纷纷加入,普茶料理变作了卓袱料理,萝卜青菜、豆腐芋头就换成了鸡蓉刺身、烧肉鱼翅。
这种料理没有京都那些料亭的精美和食那样,只一个冷火秋烟般的清淡无味,只吃一个日本公卿们吸风饮露般的强撑体面。
正相反,因为加入了荷兰风味与中餐,卓袱料理就显得亲民多了。
花月今日招待贵客的卓袱料理,依着规矩先向来客奉上一碗地道的清汤鱼翅。
虽然只是一碗清汤里飘着些发丝般的鱼翅,但那些本来奇腥无比的鱼翅都用用菌菇山笋之类鲜货吸出了腥味,自有一股清意。
而后是依着曾经的斋菜传统,奉上名叫“满女”的蜜渍芸豆、再有就是芋片、豆腐、魔芋、薯蓣之类清爽斋菜。
但这些斋菜之后,便是弹牙紧实的捞鲨鱼片、色如樱花的鲷鱼刺身、肉质红嫩的金枪鱼片,还有外皮微焦、内部却带着红宝石般紫红光泽的盐烤鲣鱼
不论怎么看,这些菜品都和大和尚们没有关系。
至于用来佐酒的荷兰碳烤鸭胸片、鸡蓉奶酪糕、起司咖喱球、照烧鰤魚片,还有日语中称为“角煮”的红烧五花肉,不管哪一样,都是大荤大腥之物。
起码在天武天皇推行肉食禁止令后,一千多年以来,卓袱料理都算是日式料理中的一道奇葩。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从天皇开始强制推行肉食,上流社会皆以在东京鹿鸣馆吃牛排为时髦,这个自诩草食之人的民族,才稍稍晓得了肉味。
只是在如今蔓延的大萧条中,眼看着大家又要吃不起肉,就连豆子饭也不能管饱了。
以下部分防盗版,稍后会修正为正确后文。
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的江户时代,长崎是这个岛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都。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但丸山花街又像是明末的秦淮,在艺伎们心慕的眼神中,幕末的那位天才狂士坂本龙马,便在丸山的花月庭园间,定下了“大政奉还”的倒幕策略,又在这里,制定了那曾经是践行他个人理想的“世界的海援队”计划。
尽管曾经属于坂本龙马的“世界的海援队”,已经变成了帝国海军的血肉的一部分,也不想承担什么世界一同的不切实际理想。
只有丸山花街上的艺伎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个既是剑客,也是名士,却总是头发蓬乱、举止轻浮的男人:“土佐的坂本大人,曾经在我们这里饮酒呢!”
丸山花街最绝妙的销魂处,便是那间名叫花月的料亭。
和东京和京都那些风气谨严的料亭不同,花月的气氛更为随意一些。毕竟,江户料亭和京都料亭招待的都是幕府的官员,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一股公卿气或者武家气,而丸山料亭却主要面向各国豪商,自然就显得更亲民一些。
这里的亲民也仅仅就气氛而言,在消费上,花月可是一点也不亲民。在这里吃一顿长崎有名的卓袱料理,便等于花掉了商社雇员半年的佣金,这还没有算上给陪酒艺伎的小费!
所谓卓袱,便是桌子与桌布,具体说来便是华商们传入长崎的八仙桌,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这并非是岛国本土的菜品,而是明末禅僧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将江南斋菜一并传扬过来。起先这类斋菜不过是禅僧们拿来招待幕府中人,因为席上以茶代酒,所以叫做普茶料理。然而长崎地方上不是华商就是洋商,偶尔吃一顿素斋清清肠胃还可以,哪能天天吃这个?
于是华商、洋商们偏好的各类荤食纷纷加入,普茶料理变作了卓袱料理,萝卜青菜、豆腐芋头就换成了鸡蓉刺身、烧肉鱼翅。
这种料理没有京都那些料亭的精美和食那样,只一个冷火秋烟般的清淡无味,只吃一个日本公卿们吸风饮露般的强撑体面。
正相反,因为加入了荷兰风味与中餐,卓袱料理就显得亲民多了。
花月今日招待贵客的卓袱料理,依着规矩先向来客奉上一碗地道的清汤鱼翅。
虽然只是一碗清汤里飘着些发丝般的鱼翅,但那些本来奇腥无比的鱼翅都用用菌菇山笋之类鲜货吸出了腥味,自有一股清意。
而后是依着曾经的斋菜传统,奉上名叫“满女”的蜜渍芸豆、再有就是芋片、豆腐、魔芋、薯蓣之类清爽斋菜。
但这些斋菜之后,便是弹牙紧实的捞鲨鱼片、色如樱花的鲷鱼刺身、肉质红嫩的金枪鱼片,还有外皮微焦、内部却带着红宝石般紫红光泽的盐烤鲣鱼
不论怎么看,这些菜品都和大和尚们没有关系。
至于用来佐酒的荷兰碳烤鸭胸片、鸡蓉奶酪糕、起司咖喱球、照烧鰤魚片,还有日语中称为“角煮”的红烧五花肉,不管哪一样,都是大荤大腥之物。
起码在天武天皇推行肉食禁止令后,一千多年以来,卓袱料理都算是日式料理中的一道奇葩。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从天皇开始强制推行肉食,上流社会皆以在东京鹿鸣馆吃牛排为时髦,这个自诩草食之人的民族,才稍稍晓得了肉味。
只是在如今蔓延的大萧条中,眼看着大家又要吃不起肉,就连豆子饭也不能管饱了。
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的江户时代,长崎是这个岛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都。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但丸山花街又像是明末的秦淮,在艺伎们心慕的眼神中,幕末的那位天才狂士坂本龙马,便在丸山的花月庭园间,定下了“大政奉还”的倒幕策略,又在这里,制定了那曾经是践行他个人理想的“世界的海援队”计划。
尽管曾经属于坂本龙马的“世界的海援队”,已经变成了帝国海军的血肉的一部分,也不想承担什么世界一同的不切实际理想。
只有丸山花街上的艺伎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个既是剑客,也是名士,却总是头发蓬乱、举止轻浮的男人:“土佐的坂本大人,曾经在我们这里饮酒呢!”
丸山花街最绝妙的销魂处,便是那间名叫花月的料亭。
和东京和京都那些风气谨严的料亭不同,花月的气氛更为随意一些。毕竟,江户料亭和京都料亭招待的都是幕府的官员,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一股公卿气或者武家气,而丸山料亭却主要面向各国豪商,自然就显得更亲民一些。
这里的亲民也仅仅就气氛而言,在消费上,花月可是一点也不亲民。在这里吃一顿长崎有名的卓袱料理,便等于花掉了商社雇员半年的佣金,这还没有算上给陪酒艺伎的小费!
所谓卓袱,便是桌子与桌布,具体说来便是华商们传入长崎的八仙桌,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这并非是岛国本土的菜品,而是明末禅僧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将江南斋菜一并传扬过来。起先这类斋菜不过是禅僧们拿来招待幕府中人,因为席上以茶代酒,所以叫做普茶料理。然而长崎地方上不是华商就是洋商,偶尔吃一顿素斋清清肠胃还可以,哪能天天吃这个?
于是华商、洋商们偏好的各类荤食纷纷加入,普茶料理变作了卓袱料理,萝卜青菜、豆腐芋头就换成了鸡蓉刺身、烧肉鱼翅。
这种料理没有京都那些料亭的精美和食那样,只一个冷火秋烟般的清淡无味,只吃一个日本公卿们吸风饮露般的强撑体面。
正相反,因为加入了荷兰风味与中餐,卓袱料理就显得亲民多了。
花月今日招待贵客的卓袱料理,依着规矩先向来客奉上一碗地道的清汤鱼翅。
虽然只是一碗清汤里飘着些发丝般的鱼翅,但那些本来奇腥无比的鱼翅都用用菌菇山笋之类鲜货吸出了腥味,自有一股清意。
而后是依着曾经的斋菜传统,奉上名叫“满女”的蜜渍芸豆、再有就是芋片、豆腐、魔芋、薯蓣之类清爽斋菜。
但这些斋菜之后,便是弹牙紧实的捞鲨鱼片、色如樱花的鲷鱼刺身、肉质红嫩的金枪鱼片,还有外皮微焦、内部却带着红宝石般紫红光泽的盐烤鲣鱼
不论怎么看,这些菜品都和大和尚们没有关系。
至于用来佐酒的荷兰碳烤鸭胸片、鸡蓉奶酪糕、起司咖喱球、照烧鰤魚片,还有日语中称为“角煮”的红烧五花肉,不管哪一样,都是大荤大腥之物。
起码在天武天皇推行肉食禁止令后,一千多年以来,卓袱料理都算是日式料理中的一道奇葩。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从天皇开始强制推行肉食,上流社会皆以在东京鹿鸣馆吃牛排为时髦,这个自诩草食之人的民族,才稍稍晓得了肉味。
只是在如今蔓延的大萧条中,眼看着大家又要吃不起肉,就连豆子饭也不能管饱了。
以下部分防盗版,稍后会修正为正确后文。
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的江户时代,长崎是这个岛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都。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但丸山花街又像是明末的秦淮,在艺伎们心慕的眼神中,幕末的那位天才狂士坂本龙马,便在丸山的花月庭园间,定下了“大政奉还”的倒幕策略,又在这里,制定了那曾经是践行他个人理想的“世界的海援队”计划。
尽管曾经属于坂本龙马的“世界的海援队”,已经变成了帝国海军的血肉的一部分,也不想承担什么世界一同的不切实际理想。
只有丸山花街上的艺伎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个既是剑客,也是名士,却总是头发蓬乱、举止轻浮的男人:“土佐的坂本大人,曾经在我们这里饮酒呢!”
丸山花街最绝妙的销魂处,便是那间名叫花月的料亭。
和东京和京都那些风气谨严的料亭不同,花月的气氛更为随意一些。毕竟,江户料亭和京都料亭招待的都是幕府的官员,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一股公卿气或者武家气,而丸山料亭却主要面向各国豪商,自然就显得更亲民一些。
这里的亲民也仅仅就气氛而言,在消费上,花月可是一点也不亲民。在这里吃一顿长崎有名的卓袱料理,便等于花掉了商社雇员半年的佣金,这还没有算上给陪酒艺伎的小费!
所谓卓袱,便是桌子与桌布,具体说来便是华商们传入长崎的八仙桌,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这并非是岛国本土的菜品,而是明末禅僧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将江南斋菜一并传扬过来。起先这类斋菜不过是禅僧们拿来招待幕府中人,因为席上以茶代酒,所以叫做普茶料理。然而长崎地方上不是华商就是洋商,偶尔吃一顿素斋清清肠胃还可以,哪能天天吃这个?
于是华商、洋商们偏好的各类荤食纷纷加入,普茶料理变作了卓袱料理,萝卜青菜、豆腐芋头就换成了鸡蓉刺身、烧肉鱼翅。
这种料理没有京都那些料亭的精美和食那样,只一个冷火秋烟般的清淡无味,只吃一个日本公卿们吸风饮露般的强撑体面。
正相反,因为加入了荷兰风味与中餐,卓袱料理就显得亲民多了。
花月今日招待贵客的卓袱料理,依着规矩先向来客奉上一碗地道的清汤鱼翅。
虽然只是一碗清汤里飘着些发丝般的鱼翅,但那些本来奇腥无比的鱼翅都用用菌菇山笋之类鲜货吸出了腥味,自有一股清意。
而后是依着曾经的斋菜传统,奉上名叫“满女”的蜜渍芸豆、再有就是芋片、豆腐、魔芋、薯蓣之类清爽斋菜。
但这些斋菜之后,便是弹牙紧实的捞鲨鱼片、色如樱花的鲷鱼刺身、肉质红嫩的金枪鱼片,还有外皮微焦、内部却带着红宝石般紫红光泽的盐烤鲣鱼
不论怎么看,这些菜品都和大和尚们没有关系。
至于用来佐酒的荷兰碳烤鸭胸片、鸡蓉奶酪糕、起司咖喱球、照烧鰤魚片,还有日语中称为“角煮”的红烧五花肉,不管哪一样,都是大荤大腥之物。
起码在天武天皇推行肉食禁止令后,一千多年以来,卓袱料理都算是日式料理中的一道奇葩。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后,从天皇开始强制推行肉食,上流社会皆以在东京鹿鸣馆吃牛排为时髦,这个自诩草食之人的民族,才稍稍晓得了肉味。
只是在如今蔓延的大萧条中,眼看着大家又要吃不起肉,就连豆子饭也不能管饱了。
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的江户时代,长崎是这个岛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都。
虽然说是对外开放,但也只有华商与荷兰商会才有资格在此登陆。而在这之前,从唐宋到元明,华商们也往往选择此地作为登陆点。
所以在长崎,还保留了些许大陆来的风物,比如裹着炒米的麦芽糖,被称作唐人饴,而酥脆的炸麻花,则被称作唐人卷。
而长崎名胜之一的中岛川古桥群,也是华商们修筑而成。
在中岛川古桥中最有名的眼镜石桥,甚至与江户的日本桥、岩国的锦带桥一起,被江户文人赞誉为“天下三桥”。在日本桥已经变成了明治时代的钢筋水泥桥,岩国的锦带桥又屡屡被洪水冲垮的当下,只有这座明末禅僧如定和尚主持修造的石拱桥,还默默地横跨在中岛川上。
眼镜桥那形如半月的桥洞,与映在水面的倒影,化作了一对大圆眼镜,又像是一双空洞的眼,默默打量着这个渐渐没有了华人的城市。
但就算经济萧条,长崎也还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自古就是金钱与异国货物的吞吐口。荷兰人带着东南亚土人奴隶,在商馆里过着欧洲式的殖民地上流生活,华商则在幕府划定的唐馆里渐渐地修出了那条有名的长崎华街。
于是欧亚大陆文明与岛国的邂逅,催生出了长崎不同于江户的广厦华屋、醇酒甘旨,也因此有了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的长崎丸山花街。
此等风流销骨之地,不知曾有多少远洋万里的异邦商人、去国怀乡的前明遗老,在此邂逅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人间戏剧。所谓“长崎之恋,一万三千里”,实在不是夸大之言。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