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到徐家谈与芳儿的婚事-穿越后变成了农家老太太小说
第230章:到徐家谈与芳儿的婚事-穿越后变成了农家老太太小说-穿越后变成了农家老太太-一本书
穿越后变成了农家老太太
作者:小窥吃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三石将自己的想法都与苏映巧说了,苏映巧默然地听着,然后道:“既然你已经这么决定了,那么,娘希望,以后,你别反悔!也别做对不住芳儿、伤害芳儿的事!否则,娘不会轻易地放过你!”
“儿子明白!”陈三石神色认真地道,“我不会对不住芳儿、伤害芳儿的!对于现在的决定,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也不会后悔!”
“好!记住你说的!”苏映巧的神情也跟着严肃起来,“但愿你能说到做到!别只是一时之念,过阵子就变了!”
“娘就放心吧,我说到做到!”他依然是认真着面色。
苏映巧掰了一下指头,道:“今天二十八,明天二十九,后天除夕!这事,明天我过去一趟吧,先跟你谢婶商量一下,至于聘礼什么的,以后再说。”
这一带的风俗,聘礼是可以先送,也可以是商量好了之后再送,主要是看具体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很严格的讲究。
就比如唐家,都还没谈好,就先把部分聘礼搬过去了!
一些大户人家最喜欢这么干了,以此彰显自家的大气!
腊月二十九,除夕之前。
苏映巧去了一趟芦苇村。
礼物自然是带了一些的。
这是她第一次来芦苇村,进了村,还打听了一下,才弄清徐家的位置,之前是听三儿提过的,但只是听他那么说,她还是有点懵,没搞清楚。所以,来了之后,还是得找人问问。
去了徐家,敲了门,是徐芳儿开的门。
见是她,徐芳儿明显没有想到,惊讶道:“张、张婶!”
苏映巧笑了笑,跟她打了声招呼,然后问:“你娘呢,可在家?”
“在家呢!张婶里面请!”徐芳儿将她请入了院中,然后进了堂屋,并去跟母亲说张婶来了。
谢春娥放下手中的事,就急忙赶过来了,道:“张姐,你来啦?”
苏映巧点头,笑着道:“第一次来你们村,还差点找不到你们家呢!”
谢春娥给她倒了杯水,递给她,笑道:“看来,是三石没有跟你说清楚。”
苏映巧接过了水,笑道:“不是他没跟我说清楚,是我自己没有听清楚。”
抿了口水,然后将手中的一袋东西,往桌面上轻轻一放。
谢春娥见了,不由道:“张姐,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嘛?前天,三石已经给我们带东西了呢!”
“前天是前天,今天是今天!”苏映巧笑着说,“而且,他来,是代表他!我来,则是代表我!”
还是不一样的!
寒暄了一番,才进入正题,谈了陈三石与徐芳儿的婚事。
谢春娥道:“张姐,我的心思,你是明白的,我肯定是不会反对的。至于芳儿,我也跟她说了,她虽然没什么表示,但是,我看得出来,她也是同意了的。”
苏映巧道:“但愿三儿此次的求婚,没有那么唐突,我还是觉得他准备不足,若有什么不妥的,还望小谢不要介怀。”
谢春娥笑道:“怎么会?我觉得他做得挺好的!就是,他的决定,确实让我觉得来得有些突然!但是,他能这么做,我也很开心!话说,前日,要不是他,我都不好打发唐家的那些人呢!”
苏映巧道:“他这个人,没啥文化,做事唐突,也很正常,我就是怕他处理不当,会做什么越矩的事。”
“没有呢!”谢春娥道,“他没做什么越矩的事。至于文化不文化的,话说,我们家也没什么文化啊!”
又道:“就我们这种乡下,有文化的,可少了!”
苏映巧点头,“说的也是!”
在这种地方,有文化的人,确实很少。
一个村里能找出那么几个识字的,就是很厉害了。
“倒是你们家,旦旦是个读书人,听说,他还教会了你们全家人写字?”谢春娥这是听陈三石酒后说的。
“呃,是这么回事。”苏映巧尬笑,“不过,我们的字,只是小部分跟他学的,大部分是跟阿俊学的。”
关于阿俊,谢春娥也是有一些了解的,笑道:“这么看,你们家,现在可是有两个文化人呢!”
“而且,你们现在也都识字,也算有点文化了。”
眼里不由透着羡慕!
苏映巧道:“我们就认了几个字而已,谈不上文化,只有真正读过书的,才能称为有文化的。”
谢春娥道:“识字总比不识字的好,总之,这方面,你们还是比我们强!我们家是真的全员文盲,没一个是认识字的。”
说着,不由笑。
苏映巧道:“乡下都这样嘛,以前我们家也是这样!其实,若有条件,你们也可以让家里孩子去读书的。”
谢春娥叹道:“小宝都十五、马上十六,已经不适合去学堂了。至于孙子,还太小了。短时间,算了吧!”
一般,读书,都是趁十五之前!
“不过,等小孙子长大一些了,我再考虑一下。”
现在,家里倒也不缺供孩子读书的钱!
就是,暂时没个合适去读书的。
聊着聊着,关于两家的这个婚事,自然是很快都同意了的,最后,也就聊到了聘金的问题上。
谢春娥道:“这个聘金,我看,意思一下就行了,按咱们乡下的习俗来就好,没必要太破费的。”
乡下的习俗,就是二两呗!
苏映巧道:“这可不行,婚姻之事,可是大事!既然有条件,我还是希望,三儿能风风光光地将芳儿娶过来!”
要是没条件,才会遵循乡下的习俗。
二两,几乎是当地的标准!
不过,对苏映巧来说,现在家里赚了钱,而且婚姻乃人生大事,能风风光光地办,自然要风风光光地办!
没必要节约!
钱嘛,赚来,就是花的啊!
当守财奴有什么意思?
谈了谈,最终,苏映巧还是决定,用当地最高规格——十两!作为陈三石迎娶徐芳儿的聘金!
她觉得,芳儿为了等三儿,等了那么长时间,从十五等到了十七,而且马上就十八了,在村里还受了不少非议——不少人觉得,芳儿就是眼光太高,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才拖到了“这把年纪”的!
所以,这几年,芳儿真的是承受了很多很多!
好在,家里一直在支持她!
她才没有去在意那些非议!
当然,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就是不表露出来、不让人知道而已。
苏映巧觉得,三儿是欠芳儿的,所以,这个聘金,必须是——十两!
既然芳儿是陈家未来的儿媳,那么,苏映巧决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谢春娥开始是推辞的,但,在听了苏映巧的理由之后,而且见她坚持,也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觉得很不好意思。
之后,又谈到了婚期。
苏映巧道:“我家是打算在年后重建房子,这个婚事,你觉得,是在新房之后、还是之前合适?”
又道:“我是觉得,新房之后,有点久,至少得等到明年的下半年,才能入住,有点难等。可是,若不等,在新房之前,芳儿嫁过来,就得委屈着跟我们过一段苦日子了,我觉得有点不妥。”
苏映巧虽然是老太太,但她本性到底是年轻的,所以,对这个事,有点拿捏不准,不好决定。
谢春娥也显得有点犹豫,“这个嘛……”
“儿子明白!”陈三石神色认真地道,“我不会对不住芳儿、伤害芳儿的!对于现在的决定,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也不会后悔!”
“好!记住你说的!”苏映巧的神情也跟着严肃起来,“但愿你能说到做到!别只是一时之念,过阵子就变了!”
“娘就放心吧,我说到做到!”他依然是认真着面色。
苏映巧掰了一下指头,道:“今天二十八,明天二十九,后天除夕!这事,明天我过去一趟吧,先跟你谢婶商量一下,至于聘礼什么的,以后再说。”
这一带的风俗,聘礼是可以先送,也可以是商量好了之后再送,主要是看具体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很严格的讲究。
就比如唐家,都还没谈好,就先把部分聘礼搬过去了!
一些大户人家最喜欢这么干了,以此彰显自家的大气!
腊月二十九,除夕之前。
苏映巧去了一趟芦苇村。
礼物自然是带了一些的。
这是她第一次来芦苇村,进了村,还打听了一下,才弄清徐家的位置,之前是听三儿提过的,但只是听他那么说,她还是有点懵,没搞清楚。所以,来了之后,还是得找人问问。
去了徐家,敲了门,是徐芳儿开的门。
见是她,徐芳儿明显没有想到,惊讶道:“张、张婶!”
苏映巧笑了笑,跟她打了声招呼,然后问:“你娘呢,可在家?”
“在家呢!张婶里面请!”徐芳儿将她请入了院中,然后进了堂屋,并去跟母亲说张婶来了。
谢春娥放下手中的事,就急忙赶过来了,道:“张姐,你来啦?”
苏映巧点头,笑着道:“第一次来你们村,还差点找不到你们家呢!”
谢春娥给她倒了杯水,递给她,笑道:“看来,是三石没有跟你说清楚。”
苏映巧接过了水,笑道:“不是他没跟我说清楚,是我自己没有听清楚。”
抿了口水,然后将手中的一袋东西,往桌面上轻轻一放。
谢春娥见了,不由道:“张姐,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嘛?前天,三石已经给我们带东西了呢!”
“前天是前天,今天是今天!”苏映巧笑着说,“而且,他来,是代表他!我来,则是代表我!”
还是不一样的!
寒暄了一番,才进入正题,谈了陈三石与徐芳儿的婚事。
谢春娥道:“张姐,我的心思,你是明白的,我肯定是不会反对的。至于芳儿,我也跟她说了,她虽然没什么表示,但是,我看得出来,她也是同意了的。”
苏映巧道:“但愿三儿此次的求婚,没有那么唐突,我还是觉得他准备不足,若有什么不妥的,还望小谢不要介怀。”
谢春娥笑道:“怎么会?我觉得他做得挺好的!就是,他的决定,确实让我觉得来得有些突然!但是,他能这么做,我也很开心!话说,前日,要不是他,我都不好打发唐家的那些人呢!”
苏映巧道:“他这个人,没啥文化,做事唐突,也很正常,我就是怕他处理不当,会做什么越矩的事。”
“没有呢!”谢春娥道,“他没做什么越矩的事。至于文化不文化的,话说,我们家也没什么文化啊!”
又道:“就我们这种乡下,有文化的,可少了!”
苏映巧点头,“说的也是!”
在这种地方,有文化的人,确实很少。
一个村里能找出那么几个识字的,就是很厉害了。
“倒是你们家,旦旦是个读书人,听说,他还教会了你们全家人写字?”谢春娥这是听陈三石酒后说的。
“呃,是这么回事。”苏映巧尬笑,“不过,我们的字,只是小部分跟他学的,大部分是跟阿俊学的。”
关于阿俊,谢春娥也是有一些了解的,笑道:“这么看,你们家,现在可是有两个文化人呢!”
“而且,你们现在也都识字,也算有点文化了。”
眼里不由透着羡慕!
苏映巧道:“我们就认了几个字而已,谈不上文化,只有真正读过书的,才能称为有文化的。”
谢春娥道:“识字总比不识字的好,总之,这方面,你们还是比我们强!我们家是真的全员文盲,没一个是认识字的。”
说着,不由笑。
苏映巧道:“乡下都这样嘛,以前我们家也是这样!其实,若有条件,你们也可以让家里孩子去读书的。”
谢春娥叹道:“小宝都十五、马上十六,已经不适合去学堂了。至于孙子,还太小了。短时间,算了吧!”
一般,读书,都是趁十五之前!
“不过,等小孙子长大一些了,我再考虑一下。”
现在,家里倒也不缺供孩子读书的钱!
就是,暂时没个合适去读书的。
聊着聊着,关于两家的这个婚事,自然是很快都同意了的,最后,也就聊到了聘金的问题上。
谢春娥道:“这个聘金,我看,意思一下就行了,按咱们乡下的习俗来就好,没必要太破费的。”
乡下的习俗,就是二两呗!
苏映巧道:“这可不行,婚姻之事,可是大事!既然有条件,我还是希望,三儿能风风光光地将芳儿娶过来!”
要是没条件,才会遵循乡下的习俗。
二两,几乎是当地的标准!
不过,对苏映巧来说,现在家里赚了钱,而且婚姻乃人生大事,能风风光光地办,自然要风风光光地办!
没必要节约!
钱嘛,赚来,就是花的啊!
当守财奴有什么意思?
谈了谈,最终,苏映巧还是决定,用当地最高规格——十两!作为陈三石迎娶徐芳儿的聘金!
她觉得,芳儿为了等三儿,等了那么长时间,从十五等到了十七,而且马上就十八了,在村里还受了不少非议——不少人觉得,芳儿就是眼光太高,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才拖到了“这把年纪”的!
所以,这几年,芳儿真的是承受了很多很多!
好在,家里一直在支持她!
她才没有去在意那些非议!
当然,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就是不表露出来、不让人知道而已。
苏映巧觉得,三儿是欠芳儿的,所以,这个聘金,必须是——十两!
既然芳儿是陈家未来的儿媳,那么,苏映巧决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谢春娥开始是推辞的,但,在听了苏映巧的理由之后,而且见她坚持,也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觉得很不好意思。
之后,又谈到了婚期。
苏映巧道:“我家是打算在年后重建房子,这个婚事,你觉得,是在新房之后、还是之前合适?”
又道:“我是觉得,新房之后,有点久,至少得等到明年的下半年,才能入住,有点难等。可是,若不等,在新房之前,芳儿嫁过来,就得委屈着跟我们过一段苦日子了,我觉得有点不妥。”
苏映巧虽然是老太太,但她本性到底是年轻的,所以,对这个事,有点拿捏不准,不好决定。
谢春娥也显得有点犹豫,“这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