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边,温暖的海风之下,许正华仍旧在静静的坐着。
他坐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夜已经很深了,他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站起了身。
他将折叠椅收回来,放到了房车之中,然后将折叠床摊开,睡了一觉。
要寻找到那个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虽然自己已经做了许久许久的铺垫,做了许多许多前期工作,进行了许多探索,目前只差那临门一脚,但他仍旧不奢望仅仅一个夜晚的思考,自己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太过困难了。
要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传统的,被科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思想和理念沿袭自量子场论。而标准模型指出,质量之所以存在,原因便在于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被称之为希格斯机制。
希格斯场是一种遍布宇宙的量子场,基本粒子原本没有质量,但它与希格斯场发生了相互作用,便有了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发现了,这个发现有力的证实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因为在理论之中,希格斯玻色子便是希格斯场的振动。
巨石为什么那么沉重,人类为什么搬不动一辆汽车,蚂蚁为什么推不动一块小石头,全都是因为希格斯场的存在。
许正华所提出的特异论,在微观世界更进一步,并且另辟蹊径,独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但在数学模型和理论搭建过程之中,许正华发现了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他的理论无法解释质量是怎么来的。
他的理论其实并不否认希格斯机制,也认同质量来源于基本粒子与希格斯机制的相互作用,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这个解释还不够深入,不够基础。
将希格斯机制带入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加深入,更加细化之后,他发现,其中缺失了重要的一环。
希格斯机制是正确的。质量也确实存在着,就像我们每天所见一样。但这两件事情中间缺少一个过程。
他的理论无法详细的,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以精确的数学和物理语言来描述出这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这一部分,他的理论便不能被称之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数年时间,一直到现在都还未迎来突破。
一夜悄然过去。第二天起来,用车上自带的食物填饱了肚子,他就像是一名游一般,开始在海边漫步,捡拾贝壳,甚至还换上泳衣,走入海中游了一会。
这让孙伟大为紧张,天空中盘旋的两架直升机也如临大敌,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在大海之中游了半个多小时,许正华终于拖着湿漉漉的身躯上了岸。
他始终没有离海岸太远,没有去深水区。他并不想发生什么意外。
这让孙伟等人大大的松了口气。
第三天,许正华拿出一根钓竿,开始海钓。钓上来的鱼拾掇了一番,然后用自己带的酒精炉子煮了,美美的吃了一顿。第四天,他甚至取出了烧烤架,自己做了一顿烧烤。
他在这里过的很悠闲。每一个白天都在安闲舒适之中度过。但每到夜晚,天一黑,他便会雷打不动的搬出折叠椅,面临大海,一直呆到凌晨才会离开。
他心中始终有什么东西在涌动着,酝酿着,越来越剧烈。
一直到第六天晚上。
此刻夜色已经很深了。但他却像是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边的一切,他的精神似乎已经与夜空之中那璀璨的星辰融为一体。
在这极端静谧,精神极端集中的现在,他感觉到,那些往日平平无奇的字符似乎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舞,自由自在的组合、变幻着。甚至于,它们也开始发出淡淡的光来,与星辰一般无二。
正有一些奇妙的、无法描述的变化发生在那些字符之中。而他则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脑袋放空,只静静的看着,不去想,不去动,不去干扰。
那些字符最终交汇在一起,融成了一团。它们不断放大又缩小,如同在孕育着什么。
许正华感觉自己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都在欢呼。他感觉到,自己想要的变化,在经过数天的调整,数天的沉思之后,就要诞生了,就快诞生了。
他热切的等待着。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一点不好的,十分意外的变化。
天地仍旧静谧,除了微风吹过的声音,和海浪轻柔的哗哗声之外再没有别的响动。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十分正常的一切,进入许正华的感官,却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微风的每一次呜咽,都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到了心湖之中。海浪的每一次拍打,都像是心弦被拨动了一下。远方海面的一些光影,也像是有了一些奇怪的意味。
就连空气之中似乎也开始弥漫起一种奇特的,让人不由自主感到恐惧的气息。
潜伏在许正华身后的孙伟感觉情况微微有些不对。
红外观测设备观测到的一些细微肢体运动明确无误的表明,自己的目标此刻似乎正陷入到恐惧之中。但这很奇怪,他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目标这样的成年人害怕的东西。
“他在害怕什么?”
孙伟心中满是疑问。
许正华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那种恐惧就像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样,自然而然的就从心底蔓延了出来,就像是身体的本能。
他竭力保持着镇定,以一名科学家的严谨和逻辑,开始分析自己的恐惧究竟来自何方。
简单思考了片刻,他悚然发现,自己的恐惧,竟然来源于面前那些由无数字符组合而成,似乎孕育着什么的“光团”。
那一道道的难题困扰了许正华很长时间,让他的研究迟迟未有重大突破。经过科学界集体丧失信心事件,自己的研究又关系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
而现在,自己无数日夜的积累,无数日夜的殚精竭虑,即将“孕育”出答案,自己却开始感到恐惧了。
似乎如果自己真的知晓了那个答案,就会有很不好的事情发生。这让他发自本能,发自内心的感到畏惧。
他的呼吸开始急促。
他本能的想要放弃思考,想要动一动手指,想要换一种坐姿,想要回到房车中去。
但他知道,任何一种轻微的身体变化,都会导致自己注意力涣散。而错过了这次机会,他不知道下一次自己的思考还能不能迎来灵感的眷顾。
甚至于,此刻的他,只要一想到“寻求答案”这件事情,心中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畏惧。
因为过于强烈的恐惧,自己似乎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为什么?
许正华想不明白。
理智告诉他,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应该感到恐惧。可是身体却在实打实的恐惧着。
就像是,就像是外界强行“赋予”自己的恐惧一样。
就像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欢娱,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平静,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困倦一样,自己此刻的恐惧似乎也是如此。
困扰自己许久,此刻也困扰着人类文明的难题的答案就在眼前,但他现在却根本不敢去取。
他迟疑着,犹豫着,努力克服着自己内心的恐惧情绪。但那恐惧就如同潮水一般,无孔不入,扑面而来,无法抵挡。
“放弃吧,放弃吧,只要回到房车里,你就安全了,就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你的东西了……你的时间还很长,这次没有找到答案,还有下次,还有下次……”
他在内心之中这样想着。但随即,理智便告诉他,失去了这次机会,自己必将不再有下次机会。
心理阴影已经形成,如果自己这次无法战胜它,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一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本能的恐惧便会立刻出现,如影随形。
这一次找不到答案,那就无论什么时候都找不到答案了。甚至于,自己会恐惧于科学,恐惧于研究,自此再也无法从事科研职业。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仍旧抵挡不住本能恐惧的侵袭。
他想了许久,思考了许久,忽然间心中一动。
他明白自己的恐惧来源于何方了。
死亡。
他怕死。一直都很怕死。
每个人都怕死,他也不例外。
他有预感,如果自己真的让意识之中的那团光影“孕育”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死亡就会降临。
原因很简单。救世者文明不杀自己,是因为杀死自己反而会导致自己的研究受到重视,反而会推动自己的理论发展。
但如果……自己此刻的思考取得结果,导致自己的研究取得突破了呢?
这同样会在科学界引起轰动,令整个科学界都开始重视自己的研究,同样会推动自己理论的发展。
两件事情,结果是一样的。
既然结果一样,那为什么不将自己杀掉?
杀掉自己,还能让人类科学界损失一名可能引领潮流的科学家,也算是挽回了一点损失。
自己的显意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潜意识意识到了。所以自己的身体在本能的抗拒自己取得答案。
又或者说,自己早就该想到这一点的,但是,自己下意识的没有去想,不肯去想。
生死之间,生死之间……
年龄越大,越能体会到死亡的恐怖。许正华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生命已经度过了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对于他来说,衰老和死亡都已经是无法再逃避,而是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了。
死亡这个词汇,从来都是沉重的,从来都是能让人发自内心恐惧的。
许正华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拥有足够的勇气对死亡威胁置之不理。
便在他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候,恍惚间,老院长的身影慢慢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那时候自己还很小。某一次,老院长带着自己这帮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一阵风吹过,老院长上衣被吹开,露出了腰腹间一道巨大而狰狞的伤口。
见孩子们恐惧之中夹杂着好奇,老院长笑了笑,暂停了体育课,就席地而坐,给孩子们讲述了这道伤口的来历。
“那是抵抗侵略最艰难的时候,我和战友们奉命坚守一处高地。那敌人啊,就跟潮水似的,怎么打都打不完。打到后来,战友们都牺牲了,就剩我一个。敌人也只剩下俩。”
“子弹打完了,只能拼刺刀了。可不是跟你们吹,那俩人个头都比我大,但我没一点迟疑,嗷嗷叫着就冲了出去。”
“老师老师,你不害怕么?”
老院长笑了一下:“怕啊,怎么不怕?说实话,当时我怕的要死。我也知道,只要投降就能活命。但没办法啊,看看后边,那是咱们的国土,咱们的父老乡亲就生活在那儿,我要是怕了,投降了,他们就要去杀咱们的父老乡亲去了。”
“那肯定不行啊,我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他们过去啊,我就扑上去跟他们拼刺刀,不是我吹牛,我腰子都被划破了,肠子都出来了我都没退,最终把那俩敌人全干掉了。”
老院长所描述的血腥画面,给当时尚且年幼的孩子们,包括许正华在内,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当时很不理解老院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得多害怕啊,怎么可能还能顶住不退?
老院长一定是在骗人的。
但随着年纪渐长,许正华渐渐明白了。
老院长并没有骗人。
原来真的有一些人,可以不被任何恐惧,哪怕是死亡的恐惧吓倒。因为他们有信念在支撑着。
信念,是高于一切的东西。
老院长的信念,是打退侵略,保家卫国,解放全人类。为了这个信念,他连死都不怕。
“那么……我的信念是什么?”
许正华默默的想着。
伴随着他的思考,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晰。
他的信念,继承自老院长。
老院长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贡献了一生。现在,人类文明再次遭到了侵略。
虽然没有太过关注时局,只醉心于科研,但只言片语之间,他仍旧知晓此刻人类是什么处境。
名为合作,实为附庸。并且未来能否继续延续下去都不知道。
“老院长有老院长的信念。他的信念支撑着他面对死亡威胁,面对强敌都不退一步。我也有我的信念,老院长可以克服恐惧,我也能克服恐惧。”
“我不想看到人类被继续奴役下去,不想看到文明沉沦,不想看到无数人丧失最为基本的尊严,在绝望和痛苦之中死去。我不能容忍这些事情的发生,为了改变这一切,我宁愿付出生命……”
“我怕死,但我不能被死亡吓倒。”
之前因为恐惧而微微有些涣散的心神,在这一刻陡然凝聚了起来。
恐惧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再也无法影响到许正华一丝一毫。
他坚定的向前迈了一步。于是刹那间,心神之中那交汇成一团的奇妙字符陡然爆散开来,有一些许正华期盼已久的东西孕育了出来。
他感到自己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都在欢呼。
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无数个日夜的苦苦追寻,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那个最为重要的突破,他找到了。
虚粒子,是虚粒子。
虚粒子是在量子场论的数学计算中建立的一种解释性概念,指代某些微观物理过程中的数学项。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种概念化的手段。
如果一个单一的粒子被侦测到,那代表了它存在的时间长到了使它不可能成为虚粒子的程度。也即,所有能被观测到的粒子都不是虚粒子,所有虚粒子都永远不可能被观测到。
虚粒子最广为人知的存在形式,来自于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一种关于黑洞蒸发的理论概念,用科普语言表述,便是宇宙真空之中不断凭空诞生出虚粒子对,一个虚粒子拥有正质量,一个虚粒子拥有负质量。在诞生极短时间之后它们便相互湮灭,重归无形。所以在宏观层面并不违反质能守恒定律。
如果虚粒子诞生地附近恰好存在一颗黑洞,那便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携带负质量的虚粒子落入黑洞,造成了黑洞质量的降低,携带正质量的虚粒子无法湮灭,只能向外辐射出去,看起来就像是黑洞在发出辐射,导致质量的降低一样。
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科普语言,并不严谨。它只是对于某一种“无法被探知”的过程的形象化的描述,为了便于计算,才提出了虚粒子的概念。
量子力学就是具有如此奇怪的特质:它会避开关于内部机制的思考,只去探究那些可观测可感知的方面。
当引入虚粒子的概念之后,许正华发现,那困扰自己已久的难题,忽然间迎刃而解。
他坐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夜已经很深了,他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站起了身。
他将折叠椅收回来,放到了房车之中,然后将折叠床摊开,睡了一觉。
要寻找到那个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的答案,并不容易。虽然自己已经做了许久许久的铺垫,做了许多许多前期工作,进行了许多探索,目前只差那临门一脚,但他仍旧不奢望仅仅一个夜晚的思考,自己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太过困难了。
要解释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传统的,被科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思想和理念沿袭自量子场论。而标准模型指出,质量之所以存在,原因便在于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被称之为希格斯机制。
希格斯场是一种遍布宇宙的量子场,基本粒子原本没有质量,但它与希格斯场发生了相互作用,便有了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发现了,这个发现有力的证实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因为在理论之中,希格斯玻色子便是希格斯场的振动。
巨石为什么那么沉重,人类为什么搬不动一辆汽车,蚂蚁为什么推不动一块小石头,全都是因为希格斯场的存在。
许正华所提出的特异论,在微观世界更进一步,并且另辟蹊径,独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但在数学模型和理论搭建过程之中,许正华发现了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
他的理论无法解释质量是怎么来的。
他的理论其实并不否认希格斯机制,也认同质量来源于基本粒子与希格斯机制的相互作用,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这个解释还不够深入,不够基础。
将希格斯机制带入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加深入,更加细化之后,他发现,其中缺失了重要的一环。
希格斯机制是正确的。质量也确实存在着,就像我们每天所见一样。但这两件事情中间缺少一个过程。
他的理论无法详细的,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以精确的数学和物理语言来描述出这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这一部分,他的理论便不能被称之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数年时间,一直到现在都还未迎来突破。
一夜悄然过去。第二天起来,用车上自带的食物填饱了肚子,他就像是一名游一般,开始在海边漫步,捡拾贝壳,甚至还换上泳衣,走入海中游了一会。
这让孙伟大为紧张,天空中盘旋的两架直升机也如临大敌,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在大海之中游了半个多小时,许正华终于拖着湿漉漉的身躯上了岸。
他始终没有离海岸太远,没有去深水区。他并不想发生什么意外。
这让孙伟等人大大的松了口气。
第三天,许正华拿出一根钓竿,开始海钓。钓上来的鱼拾掇了一番,然后用自己带的酒精炉子煮了,美美的吃了一顿。第四天,他甚至取出了烧烤架,自己做了一顿烧烤。
他在这里过的很悠闲。每一个白天都在安闲舒适之中度过。但每到夜晚,天一黑,他便会雷打不动的搬出折叠椅,面临大海,一直呆到凌晨才会离开。
他心中始终有什么东西在涌动着,酝酿着,越来越剧烈。
一直到第六天晚上。
此刻夜色已经很深了。但他却像是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边的一切,他的精神似乎已经与夜空之中那璀璨的星辰融为一体。
在这极端静谧,精神极端集中的现在,他感觉到,那些往日平平无奇的字符似乎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舞,自由自在的组合、变幻着。甚至于,它们也开始发出淡淡的光来,与星辰一般无二。
正有一些奇妙的、无法描述的变化发生在那些字符之中。而他则如同一个旁观者一般,脑袋放空,只静静的看着,不去想,不去动,不去干扰。
那些字符最终交汇在一起,融成了一团。它们不断放大又缩小,如同在孕育着什么。
许正华感觉自己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都在欢呼。他感觉到,自己想要的变化,在经过数天的调整,数天的沉思之后,就要诞生了,就快诞生了。
他热切的等待着。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一点不好的,十分意外的变化。
天地仍旧静谧,除了微风吹过的声音,和海浪轻柔的哗哗声之外再没有别的响动。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十分正常的一切,进入许正华的感官,却有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微风的每一次呜咽,都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到了心湖之中。海浪的每一次拍打,都像是心弦被拨动了一下。远方海面的一些光影,也像是有了一些奇怪的意味。
就连空气之中似乎也开始弥漫起一种奇特的,让人不由自主感到恐惧的气息。
潜伏在许正华身后的孙伟感觉情况微微有些不对。
红外观测设备观测到的一些细微肢体运动明确无误的表明,自己的目标此刻似乎正陷入到恐惧之中。但这很奇怪,他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目标这样的成年人害怕的东西。
“他在害怕什么?”
孙伟心中满是疑问。
许正华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那种恐惧就像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样,自然而然的就从心底蔓延了出来,就像是身体的本能。
他竭力保持着镇定,以一名科学家的严谨和逻辑,开始分析自己的恐惧究竟来自何方。
简单思考了片刻,他悚然发现,自己的恐惧,竟然来源于面前那些由无数字符组合而成,似乎孕育着什么的“光团”。
那一道道的难题困扰了许正华很长时间,让他的研究迟迟未有重大突破。经过科学界集体丧失信心事件,自己的研究又关系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
而现在,自己无数日夜的积累,无数日夜的殚精竭虑,即将“孕育”出答案,自己却开始感到恐惧了。
似乎如果自己真的知晓了那个答案,就会有很不好的事情发生。这让他发自本能,发自内心的感到畏惧。
他的呼吸开始急促。
他本能的想要放弃思考,想要动一动手指,想要换一种坐姿,想要回到房车中去。
但他知道,任何一种轻微的身体变化,都会导致自己注意力涣散。而错过了这次机会,他不知道下一次自己的思考还能不能迎来灵感的眷顾。
甚至于,此刻的他,只要一想到“寻求答案”这件事情,心中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畏惧。
因为过于强烈的恐惧,自己似乎对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为什么?
许正华想不明白。
理智告诉他,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应该感到恐惧。可是身体却在实打实的恐惧着。
就像是,就像是外界强行“赋予”自己的恐惧一样。
就像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欢娱,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平静,注射某些东西能让人感到困倦一样,自己此刻的恐惧似乎也是如此。
困扰自己许久,此刻也困扰着人类文明的难题的答案就在眼前,但他现在却根本不敢去取。
他迟疑着,犹豫着,努力克服着自己内心的恐惧情绪。但那恐惧就如同潮水一般,无孔不入,扑面而来,无法抵挡。
“放弃吧,放弃吧,只要回到房车里,你就安全了,就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你的东西了……你的时间还很长,这次没有找到答案,还有下次,还有下次……”
他在内心之中这样想着。但随即,理智便告诉他,失去了这次机会,自己必将不再有下次机会。
心理阴影已经形成,如果自己这次无法战胜它,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一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本能的恐惧便会立刻出现,如影随形。
这一次找不到答案,那就无论什么时候都找不到答案了。甚至于,自己会恐惧于科学,恐惧于研究,自此再也无法从事科研职业。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仍旧抵挡不住本能恐惧的侵袭。
他想了许久,思考了许久,忽然间心中一动。
他明白自己的恐惧来源于何方了。
死亡。
他怕死。一直都很怕死。
每个人都怕死,他也不例外。
他有预感,如果自己真的让意识之中的那团光影“孕育”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死亡就会降临。
原因很简单。救世者文明不杀自己,是因为杀死自己反而会导致自己的研究受到重视,反而会推动自己的理论发展。
但如果……自己此刻的思考取得结果,导致自己的研究取得突破了呢?
这同样会在科学界引起轰动,令整个科学界都开始重视自己的研究,同样会推动自己理论的发展。
两件事情,结果是一样的。
既然结果一样,那为什么不将自己杀掉?
杀掉自己,还能让人类科学界损失一名可能引领潮流的科学家,也算是挽回了一点损失。
自己的显意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潜意识意识到了。所以自己的身体在本能的抗拒自己取得答案。
又或者说,自己早就该想到这一点的,但是,自己下意识的没有去想,不肯去想。
生死之间,生死之间……
年龄越大,越能体会到死亡的恐怖。许正华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生命已经度过了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对于他来说,衰老和死亡都已经是无法再逃避,而是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了。
死亡这个词汇,从来都是沉重的,从来都是能让人发自内心恐惧的。
许正华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拥有足够的勇气对死亡威胁置之不理。
便在他几乎想要放弃的时候,恍惚间,老院长的身影慢慢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那时候自己还很小。某一次,老院长带着自己这帮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一阵风吹过,老院长上衣被吹开,露出了腰腹间一道巨大而狰狞的伤口。
见孩子们恐惧之中夹杂着好奇,老院长笑了笑,暂停了体育课,就席地而坐,给孩子们讲述了这道伤口的来历。
“那是抵抗侵略最艰难的时候,我和战友们奉命坚守一处高地。那敌人啊,就跟潮水似的,怎么打都打不完。打到后来,战友们都牺牲了,就剩我一个。敌人也只剩下俩。”
“子弹打完了,只能拼刺刀了。可不是跟你们吹,那俩人个头都比我大,但我没一点迟疑,嗷嗷叫着就冲了出去。”
“老师老师,你不害怕么?”
老院长笑了一下:“怕啊,怎么不怕?说实话,当时我怕的要死。我也知道,只要投降就能活命。但没办法啊,看看后边,那是咱们的国土,咱们的父老乡亲就生活在那儿,我要是怕了,投降了,他们就要去杀咱们的父老乡亲去了。”
“那肯定不行啊,我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他们过去啊,我就扑上去跟他们拼刺刀,不是我吹牛,我腰子都被划破了,肠子都出来了我都没退,最终把那俩敌人全干掉了。”
老院长所描述的血腥画面,给当时尚且年幼的孩子们,包括许正华在内,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当时很不理解老院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得多害怕啊,怎么可能还能顶住不退?
老院长一定是在骗人的。
但随着年纪渐长,许正华渐渐明白了。
老院长并没有骗人。
原来真的有一些人,可以不被任何恐惧,哪怕是死亡的恐惧吓倒。因为他们有信念在支撑着。
信念,是高于一切的东西。
老院长的信念,是打退侵略,保家卫国,解放全人类。为了这个信念,他连死都不怕。
“那么……我的信念是什么?”
许正华默默的想着。
伴随着他的思考,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晰。
他的信念,继承自老院长。
老院长为了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贡献了一生。现在,人类文明再次遭到了侵略。
虽然没有太过关注时局,只醉心于科研,但只言片语之间,他仍旧知晓此刻人类是什么处境。
名为合作,实为附庸。并且未来能否继续延续下去都不知道。
“老院长有老院长的信念。他的信念支撑着他面对死亡威胁,面对强敌都不退一步。我也有我的信念,老院长可以克服恐惧,我也能克服恐惧。”
“我不想看到人类被继续奴役下去,不想看到文明沉沦,不想看到无数人丧失最为基本的尊严,在绝望和痛苦之中死去。我不能容忍这些事情的发生,为了改变这一切,我宁愿付出生命……”
“我怕死,但我不能被死亡吓倒。”
之前因为恐惧而微微有些涣散的心神,在这一刻陡然凝聚了起来。
恐惧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再也无法影响到许正华一丝一毫。
他坚定的向前迈了一步。于是刹那间,心神之中那交汇成一团的奇妙字符陡然爆散开来,有一些许正华期盼已久的东西孕育了出来。
他感到自己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都在欢呼。
无数个日夜的殚精竭虑,无数个日夜的苦苦追寻,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那个最为重要的突破,他找到了。
虚粒子,是虚粒子。
虚粒子是在量子场论的数学计算中建立的一种解释性概念,指代某些微观物理过程中的数学项。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种概念化的手段。
如果一个单一的粒子被侦测到,那代表了它存在的时间长到了使它不可能成为虚粒子的程度。也即,所有能被观测到的粒子都不是虚粒子,所有虚粒子都永远不可能被观测到。
虚粒子最广为人知的存在形式,来自于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一种关于黑洞蒸发的理论概念,用科普语言表述,便是宇宙真空之中不断凭空诞生出虚粒子对,一个虚粒子拥有正质量,一个虚粒子拥有负质量。在诞生极短时间之后它们便相互湮灭,重归无形。所以在宏观层面并不违反质能守恒定律。
如果虚粒子诞生地附近恰好存在一颗黑洞,那便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携带负质量的虚粒子落入黑洞,造成了黑洞质量的降低,携带正质量的虚粒子无法湮灭,只能向外辐射出去,看起来就像是黑洞在发出辐射,导致质量的降低一样。
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科普语言,并不严谨。它只是对于某一种“无法被探知”的过程的形象化的描述,为了便于计算,才提出了虚粒子的概念。
量子力学就是具有如此奇怪的特质:它会避开关于内部机制的思考,只去探究那些可观测可感知的方面。
当引入虚粒子的概念之后,许正华发现,那困扰自己已久的难题,忽然间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