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城堡参将署中,严庆荣禀报着北路各堡仓廪库存的情况,张诚听后十分满意。
他更是坚信,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明末虽是天灾人祸交集,但若是肯努力,总是会有所改变,就算还不能改变整个大明,但救得一方便是一方,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更何况自己也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虽非花花世界,但自己未必就不能玩出一个花花天下来!
就比如蝗灾,北路、东路这边虽不算严重,却也是有所波及,在军户百姓间也是引起极大的恐慌,一时间祭拜“蝗神”之风盛行。
就在这时,张诚再次作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他竟带头吃起了“蝗神”,非但如此,更是变着法的吃,不论油炸、爆炒、烧烤他都吃了个遍,更过分的是他还不偷偷的吃,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吃,在大街上吃。
张诚甚至发动各地军营中的将士们,积极捕捉“蝗神”,吃掉“蝗神”,此时军中早已奉张诚为战神,都已认其为自己的将主爷,为自己效忠的唯一主将。
如今即已有张诚的率先垂范,各营中的军官士卒们只是纷纷效仿之,漫天里捕捉蝗虫,又煎又炒又烤的,就这样无数蝗虫变成一道道菜肴进入了各人的口中。
虽有军民人等也曾忧虑此举会否触怒“蝗神”,引来灾祸,但张诚都已经带头了,北路、东路诸将士卒也都同样如此,余者军民还能有什么话说?
他们也是纷纷效仿起来,没多久,整个北路、东路境内的蝗虫就被吃了个精光。
还别说,这蝗虫的蛋白质含量还是蛮高的,人们吃多了蝗虫,看上去更是显得红光满面,身体强壮。
而烹制蝗虫的各种方法,也在北路、东路这边传播开来,慢慢成为各处堡城的特色菜品之一,甚至有些聪明的商人到别处去捕捉蝗虫,贩运来这边卖给酒肆饭馆。
至于瘟疫,更是未曾在北路、东路这边发生,连旱灾和蝗灾都抗过去了,又怎会有瘟疫发生呢?
尤其是北路作为实土卫所,张诚在这里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治理,几乎集中了整个北路的民力,唯一的优点就是,参加劳动就不会饿肚子,缺点自然就是个人所得很少。
在北路最大的经济来源,几乎除了参军入伍,就是到匠营各工坊里去做工,当然那些垦荒修渠种田的军户们也不会挨饿,但个人吃饱之外,却是所得颇少。
即使如此,北路也已成为周边军户百姓心中的一方乐土,毕竟生活安定,没有匪贼为祸,更没有战乱,还不用忍饥挨饿,至于劳作,他们有得是力气。
“当!”的一声脆响,自官厅东侧传来!
张诚转头望向官厅东侧摆着的自鸣钟,其形制为台式,体积小巧,外罩木框,镶有镀金雕龙,指针是鹰嘴状的,每一刻钟便要鸣叫一次。
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两年多,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也是第一次对时间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
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时辰时刻等古法来计量时间,这使得张诚对时间的感觉一直都比较模糊,总是不适应,但就是没想起来钟表这个概念,或许他始终认为这个时代还制造不出精密计时的钟表。
直到此次返回赤城参将署,一进入官厅之时,他就看到了东侧摆着的自鸣钟,但因心中一直思虑着事情,就未曾在意。
“这自鸣钟可是汤先生为本帅带来的么?”张诚望着汤若望问道。
汤若望很是优雅的起身,他用右手横在胸前,回道:“副帅所料不差,正是我为副帅献上此物,前时来北路匆忙,此钟乃是副帅前往永宁剿贼后,才送过来的。”
“哎!”
张诚叹了口气,才又道:“如此精绝之器物,却被认为是奇淫巧技,真的是千古之笑谈!”
他又接着问道:“汤先生,我欲在云州匠营中制造此种自鸣钟,不知能否?”
“当然可以,云州工匠的技艺极为精湛,若是制造自鸣钟,却也不难,只是过程稍显繁琐些罢了。”汤若望答着。
张诚沉吟片刻道:“石铁根,你可依汤先生之需求,选调技艺精湛之工匠,组成机械局,专司打制造自鸣钟这类机械。”
“喏!”石铁根已经习惯听命行事,他毫不犹豫就接了军令。
张诚抬眼望着石铁根下首众位工坊主事,他们都比初离京畿,随自己来宣镇之时富态了许多,面色也是十分的红润,可见其在北路的生活还是很如意的。
当然,他们也为北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改进和打制火铳、火炮、盔甲、军器外,更是改良火药,培训出了一批熟练的工人出来,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张诚正确的指导,尤其是他带来的流水线理论。
而且,汤若望到云州这半年时间,他干了三件事,第一就是在云州北白河边修了一座教堂,当然,这个是得到了张诚的允许。
第二就是他选了二十余个孩童,每天在教堂中随他学习拉丁文,其实,汤若望初时是想叫这些孩童在教堂内随他一起同吃同住,但孩童的父母却是极力反对。
最后还是张诚亲自出面,才勉强同意让孩童们,每隔一日可去教堂中学习拉丁文和汤若望的那些机械科学理论知识。
而孩童们不去教堂的时候,除了在各处工坊帮忙外,还要学习忠孝仁义理智信这些儒家思想,张诚可不想他们随汤若望日久,变成黄皮白心之人!
再有一事,张诚听闻汤若望这几个月还与火炮局主事李成茂、火炮靶场试射把总赵金虎等人合作编写了火炮的射表,真真是居功甚伟啊。
张诚满脸都是笑容可掬之态,他看向汤若望满怀关切的问道:“汤先生在我北路可还住得惯嚒?”
汤若望脸上也隐现些许笑意,道:“有劳副帅大人关怀,北路天气凉爽清透,住下极是舒服,这边的孩童们也极乖巧懂事,确非别处可比。”
张诚点着头,又问道:“听闻汤先生还收了三个得意高足?”
他更是坚信,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明末虽是天灾人祸交集,但若是肯努力,总是会有所改变,就算还不能改变整个大明,但救得一方便是一方,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更何况自己也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虽非花花世界,但自己未必就不能玩出一个花花天下来!
就比如蝗灾,北路、东路这边虽不算严重,却也是有所波及,在军户百姓间也是引起极大的恐慌,一时间祭拜“蝗神”之风盛行。
就在这时,张诚再次作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他竟带头吃起了“蝗神”,非但如此,更是变着法的吃,不论油炸、爆炒、烧烤他都吃了个遍,更过分的是他还不偷偷的吃,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吃,在大街上吃。
张诚甚至发动各地军营中的将士们,积极捕捉“蝗神”,吃掉“蝗神”,此时军中早已奉张诚为战神,都已认其为自己的将主爷,为自己效忠的唯一主将。
如今即已有张诚的率先垂范,各营中的军官士卒们只是纷纷效仿之,漫天里捕捉蝗虫,又煎又炒又烤的,就这样无数蝗虫变成一道道菜肴进入了各人的口中。
虽有军民人等也曾忧虑此举会否触怒“蝗神”,引来灾祸,但张诚都已经带头了,北路、东路诸将士卒也都同样如此,余者军民还能有什么话说?
他们也是纷纷效仿起来,没多久,整个北路、东路境内的蝗虫就被吃了个精光。
还别说,这蝗虫的蛋白质含量还是蛮高的,人们吃多了蝗虫,看上去更是显得红光满面,身体强壮。
而烹制蝗虫的各种方法,也在北路、东路这边传播开来,慢慢成为各处堡城的特色菜品之一,甚至有些聪明的商人到别处去捕捉蝗虫,贩运来这边卖给酒肆饭馆。
至于瘟疫,更是未曾在北路、东路这边发生,连旱灾和蝗灾都抗过去了,又怎会有瘟疫发生呢?
尤其是北路作为实土卫所,张诚在这里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治理,几乎集中了整个北路的民力,唯一的优点就是,参加劳动就不会饿肚子,缺点自然就是个人所得很少。
在北路最大的经济来源,几乎除了参军入伍,就是到匠营各工坊里去做工,当然那些垦荒修渠种田的军户们也不会挨饿,但个人吃饱之外,却是所得颇少。
即使如此,北路也已成为周边军户百姓心中的一方乐土,毕竟生活安定,没有匪贼为祸,更没有战乱,还不用忍饥挨饿,至于劳作,他们有得是力气。
“当!”的一声脆响,自官厅东侧传来!
张诚转头望向官厅东侧摆着的自鸣钟,其形制为台式,体积小巧,外罩木框,镶有镀金雕龙,指针是鹰嘴状的,每一刻钟便要鸣叫一次。
自打来到这个世界两年多,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也是第一次对时间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
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时辰时刻等古法来计量时间,这使得张诚对时间的感觉一直都比较模糊,总是不适应,但就是没想起来钟表这个概念,或许他始终认为这个时代还制造不出精密计时的钟表。
直到此次返回赤城参将署,一进入官厅之时,他就看到了东侧摆着的自鸣钟,但因心中一直思虑着事情,就未曾在意。
“这自鸣钟可是汤先生为本帅带来的么?”张诚望着汤若望问道。
汤若望很是优雅的起身,他用右手横在胸前,回道:“副帅所料不差,正是我为副帅献上此物,前时来北路匆忙,此钟乃是副帅前往永宁剿贼后,才送过来的。”
“哎!”
张诚叹了口气,才又道:“如此精绝之器物,却被认为是奇淫巧技,真的是千古之笑谈!”
他又接着问道:“汤先生,我欲在云州匠营中制造此种自鸣钟,不知能否?”
“当然可以,云州工匠的技艺极为精湛,若是制造自鸣钟,却也不难,只是过程稍显繁琐些罢了。”汤若望答着。
张诚沉吟片刻道:“石铁根,你可依汤先生之需求,选调技艺精湛之工匠,组成机械局,专司打制造自鸣钟这类机械。”
“喏!”石铁根已经习惯听命行事,他毫不犹豫就接了军令。
张诚抬眼望着石铁根下首众位工坊主事,他们都比初离京畿,随自己来宣镇之时富态了许多,面色也是十分的红润,可见其在北路的生活还是很如意的。
当然,他们也为北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改进和打制火铳、火炮、盔甲、军器外,更是改良火药,培训出了一批熟练的工人出来,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张诚正确的指导,尤其是他带来的流水线理论。
而且,汤若望到云州这半年时间,他干了三件事,第一就是在云州北白河边修了一座教堂,当然,这个是得到了张诚的允许。
第二就是他选了二十余个孩童,每天在教堂中随他学习拉丁文,其实,汤若望初时是想叫这些孩童在教堂内随他一起同吃同住,但孩童的父母却是极力反对。
最后还是张诚亲自出面,才勉强同意让孩童们,每隔一日可去教堂中学习拉丁文和汤若望的那些机械科学理论知识。
而孩童们不去教堂的时候,除了在各处工坊帮忙外,还要学习忠孝仁义理智信这些儒家思想,张诚可不想他们随汤若望日久,变成黄皮白心之人!
再有一事,张诚听闻汤若望这几个月还与火炮局主事李成茂、火炮靶场试射把总赵金虎等人合作编写了火炮的射表,真真是居功甚伟啊。
张诚满脸都是笑容可掬之态,他看向汤若望满怀关切的问道:“汤先生在我北路可还住得惯嚒?”
汤若望脸上也隐现些许笑意,道:“有劳副帅大人关怀,北路天气凉爽清透,住下极是舒服,这边的孩童们也极乖巧懂事,确非别处可比。”
张诚点着头,又问道:“听闻汤先生还收了三个得意高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