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洛阳。
随着事情逐渐尘埃落定,权力重新得到了分配,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最大的赢家不是成为骠骑将军,执掌洛阳一半兵权的董卓,也不是掌控朝廷政务的,成为百官之首的袁隗,更不是远赴青州,坐拥一方的诸侯刘备。
而是废掉刘辩,扶持刘协上位的董太后!
历史上董太后扶持刘协失败,被何进兄妹占了先机,提前将她赶出皇宫,最终落得个“激愤而死”的下场。
如今却在有心人的帮助下,竟然躲过了这场灾祸,甚至执掌了权力。
这种情况,显然已经比历史上的下场要强不知多少倍。
永安宫中。
虽是白日,却灯火通明,宫女宦官进进出出,不时端来新鲜的瓜果,太皇太后正在宴请自己的远房侄子,恢弘的宫廷乐队演奏着歌曲,歌伎跳着舞蹈。
为了方便每月的朝议,董太后已经将朝议地点又调回了北宫德阳殿,恢复了光武时在天子在北宫执政的情况。
这日下了朝议,董太后就安排董卓来永安宫享受享受。
一曲结束之后,余音绕梁,数十歌伎下蹲一礼,董太后高兴道:“唱得好,跳得也好,赐百金。”
这个百金并不是真的给一百斤金子,而是铜。因为金子过于贵重,所以常用铜来代替金。一斤铜能造77枚五铢钱,实际上一百斤铜价值不过7700枚,每人七千多钱,那么多乐师歌伎,一场赏赐就是几十万钱,董太后倒也不是太抠门。
“谢太皇太后。”
乐师歌伎缓缓退下。
董卓谄笑道:“再过些日子,就是姑母寿辰,孩儿已经准备大礼,为姑母庆生。”
董太后笑道:“朕已是老妇,过一年少一年,不必太庄重。”
“姑母健康长寿,更应当大操大办才是。”
董卓一门心思想讨好董太后。
“好了好了,仲颖之心意,朕已知晓。”
董太后笑着摆摆手,这个族侄确实是会讨自己喜欢,便说道:“刚才朕在朝廷之上,没有提你为大将军,你不会心生怨恨吧。”
董卓忙道:“怎么会呢,是孩儿自己拒绝的,姑母待孩儿如亲生父母,孩儿怎么可能会心中怨恨。”
之前朝议,有董卓亲信建议应该让董卓担任大将军。
当时董太后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倒是有袁家门生故吏站出来纷纷阻止,两边老大都没有下场,但袁家门生较多,眼看已经把董卓亲信驳倒。
这个时候董卓不得已下场,自称德行不够,拒绝了这件事情,董太后顺势答应,算是暂时将这个争端搁置起来。
董太后缓缓说道:“你之前毕竟是外地刺史出身,初一入京,就被提拔为骠骑将军,升迁速度太快。朕也恐惹人非议,所以朕打算年底提你为三公,明年再让你做大将军。那何进也是熬了四年才担任大将军,仲颖还是要有点耐心才是。”
董卓大喜道:“全凭姑母做主。”
“还有你提议为党人平反,我知道你是想与党人和解,与满朝文武搞好关系,这件事情朕理解你,也都依你。”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董太后又道:“不过那陈子归与张翼德的通缉令,还是撤消。刘玄德毕竟也是朝廷高官,先帝留下的托孤大臣,将来必然是要回洛阳任职。你与他同殿为臣,关系闹得太僵也不好,能够和解,还是尽量和解吧。”
原来的司徒丁宫,司空刘弘被罢免。这两个,一个曾经跟着何进差点把董太后赶出宫,后来虽然也向董太后表忠心,但董太后小心眼记着仇,自然是第一个罢免他。
另外一个刘弘为人还算正直,反对废帝,惹了董太后不高兴。因此现在的司徒为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黄琬是属于被党人们弄回洛阳。
如今董太后执政,朝廷就有了合法性,党人也希望能在董太后与少年天子刘协身上找出政治清明的那一刻,因此已经开始图谋中央集权的事情,第一步就是把豫州牧黄琬弄回来。
黄琬是个厚道人,老老实实就听诏回了洛阳。
党人们第二步是打算把刘焉也从益州召回,不过暂时还没有行动,他们是打算明年年初请太皇太后下令,然后明年年末把刘备再召回来。
这样汉孝康帝时期的两个州牧,前段时间封的第三个州牧就全部回了中央,加大了集权制,方便党人施政。
而党人在董卓那里的卧底,周毖伍琼何颙郑泰等人则是纷纷劝说董卓与党人和解。
董卓听了他们的劝说,于是联合黄琬杨彪,请求平凡当年窦武陈蕃那次九月政变,将宦官诬陷的叛逆改为诛宦,恢复他们的爵位,提拔他们的子孙。
这样一时间,党人与董卓居然还处于一段蜜月期,整个朝廷上下,都一片和谐,政局也是愈发趋于稳定。
董卓听闻董太后让自己与刘备和解,心里很不舒服。
因为他还记恨着刘备陈暮对他无礼的事情。
不过太皇太后的命令他不得不听,只能忍气吞声道:“唯,既是姑母之言,孩儿自当听命,这就去尚书台吩咐,撤销二人通缉令。”
“好了,你去吧。”
董太后笑了笑,挥挥手让董卓退下。
董卓起身,倒退着出了永安宫,带着一身怨气往尚书台去。
等他走后,一旁的王钧才低声说道:“太后真的打算让骠骑将军担任大将军吗?”
随着张让等常侍覆灭,唯一活下来的常侍王钧已经成为宦官之首。
不过王钧极为低调,每日服侍董太后,从不逾矩,这是他第一次在政事上发表意见。
董太后不解道:“仲颖功劳不小,又是朕的子侄,对朕忠心耿耿,提拔为大将军有何不妥?”
王钧脸色阴晴不定,做了好一会儿思想斗争,才缓缓说道:“倒无不妥,只是,一者,太后与骠骑将军毕竟隔了七八代,又如何比得上与羽林中郎将更亲近?”
“那二者呢?”
听了他的话,董太后皱起眉头。
王钧的话,倒不是没有道理,董卓跟董承比起来,自然是亲侄子董承更亲近。
“二者,太后莫非忘了,当初下诏让骠骑将军带兵来洛阳保卫太后,他推三阻四,找了各种借口。最后还是刘玄德进京为太后解围,即便后来进京,也是在洛阳城外驻兵不前,直到宫中事变,才来洛阳。”
王钧一边看着董太后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道:“而且他即便来了洛阳,也不是第一时间进宫保护太后,却四处去寻找天子......若非刘玄德.......”
被王钧一提醒,董太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不舒服起来。
确实。
当初张让让自己提拔董卓以做外援,结果自己下诏让他进京,他却各种借口,差点害自己被何进兄妹赶出皇宫。
后来宫中事变,又是刘备救了自己,董卓居然第一时间去找皇帝,不想着救自己这个族中姑母。
现在自己握有大权,反而处处讨好。
恐怕在他心中,自己这个姑母根本就不重要。他看重的,只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已。
看来。
大将军之位,确实不能给他。
随着事情逐渐尘埃落定,权力重新得到了分配,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最大的赢家不是成为骠骑将军,执掌洛阳一半兵权的董卓,也不是掌控朝廷政务的,成为百官之首的袁隗,更不是远赴青州,坐拥一方的诸侯刘备。
而是废掉刘辩,扶持刘协上位的董太后!
历史上董太后扶持刘协失败,被何进兄妹占了先机,提前将她赶出皇宫,最终落得个“激愤而死”的下场。
如今却在有心人的帮助下,竟然躲过了这场灾祸,甚至执掌了权力。
这种情况,显然已经比历史上的下场要强不知多少倍。
永安宫中。
虽是白日,却灯火通明,宫女宦官进进出出,不时端来新鲜的瓜果,太皇太后正在宴请自己的远房侄子,恢弘的宫廷乐队演奏着歌曲,歌伎跳着舞蹈。
为了方便每月的朝议,董太后已经将朝议地点又调回了北宫德阳殿,恢复了光武时在天子在北宫执政的情况。
这日下了朝议,董太后就安排董卓来永安宫享受享受。
一曲结束之后,余音绕梁,数十歌伎下蹲一礼,董太后高兴道:“唱得好,跳得也好,赐百金。”
这个百金并不是真的给一百斤金子,而是铜。因为金子过于贵重,所以常用铜来代替金。一斤铜能造77枚五铢钱,实际上一百斤铜价值不过7700枚,每人七千多钱,那么多乐师歌伎,一场赏赐就是几十万钱,董太后倒也不是太抠门。
“谢太皇太后。”
乐师歌伎缓缓退下。
董卓谄笑道:“再过些日子,就是姑母寿辰,孩儿已经准备大礼,为姑母庆生。”
董太后笑道:“朕已是老妇,过一年少一年,不必太庄重。”
“姑母健康长寿,更应当大操大办才是。”
董卓一门心思想讨好董太后。
“好了好了,仲颖之心意,朕已知晓。”
董太后笑着摆摆手,这个族侄确实是会讨自己喜欢,便说道:“刚才朕在朝廷之上,没有提你为大将军,你不会心生怨恨吧。”
董卓忙道:“怎么会呢,是孩儿自己拒绝的,姑母待孩儿如亲生父母,孩儿怎么可能会心中怨恨。”
之前朝议,有董卓亲信建议应该让董卓担任大将军。
当时董太后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倒是有袁家门生故吏站出来纷纷阻止,两边老大都没有下场,但袁家门生较多,眼看已经把董卓亲信驳倒。
这个时候董卓不得已下场,自称德行不够,拒绝了这件事情,董太后顺势答应,算是暂时将这个争端搁置起来。
董太后缓缓说道:“你之前毕竟是外地刺史出身,初一入京,就被提拔为骠骑将军,升迁速度太快。朕也恐惹人非议,所以朕打算年底提你为三公,明年再让你做大将军。那何进也是熬了四年才担任大将军,仲颖还是要有点耐心才是。”
董卓大喜道:“全凭姑母做主。”
“还有你提议为党人平反,我知道你是想与党人和解,与满朝文武搞好关系,这件事情朕理解你,也都依你。”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董太后又道:“不过那陈子归与张翼德的通缉令,还是撤消。刘玄德毕竟也是朝廷高官,先帝留下的托孤大臣,将来必然是要回洛阳任职。你与他同殿为臣,关系闹得太僵也不好,能够和解,还是尽量和解吧。”
原来的司徒丁宫,司空刘弘被罢免。这两个,一个曾经跟着何进差点把董太后赶出宫,后来虽然也向董太后表忠心,但董太后小心眼记着仇,自然是第一个罢免他。
另外一个刘弘为人还算正直,反对废帝,惹了董太后不高兴。因此现在的司徒为黄琬,司空则是杨彪。
黄琬是属于被党人们弄回洛阳。
如今董太后执政,朝廷就有了合法性,党人也希望能在董太后与少年天子刘协身上找出政治清明的那一刻,因此已经开始图谋中央集权的事情,第一步就是把豫州牧黄琬弄回来。
黄琬是个厚道人,老老实实就听诏回了洛阳。
党人们第二步是打算把刘焉也从益州召回,不过暂时还没有行动,他们是打算明年年初请太皇太后下令,然后明年年末把刘备再召回来。
这样汉孝康帝时期的两个州牧,前段时间封的第三个州牧就全部回了中央,加大了集权制,方便党人施政。
而党人在董卓那里的卧底,周毖伍琼何颙郑泰等人则是纷纷劝说董卓与党人和解。
董卓听了他们的劝说,于是联合黄琬杨彪,请求平凡当年窦武陈蕃那次九月政变,将宦官诬陷的叛逆改为诛宦,恢复他们的爵位,提拔他们的子孙。
这样一时间,党人与董卓居然还处于一段蜜月期,整个朝廷上下,都一片和谐,政局也是愈发趋于稳定。
董卓听闻董太后让自己与刘备和解,心里很不舒服。
因为他还记恨着刘备陈暮对他无礼的事情。
不过太皇太后的命令他不得不听,只能忍气吞声道:“唯,既是姑母之言,孩儿自当听命,这就去尚书台吩咐,撤销二人通缉令。”
“好了,你去吧。”
董太后笑了笑,挥挥手让董卓退下。
董卓起身,倒退着出了永安宫,带着一身怨气往尚书台去。
等他走后,一旁的王钧才低声说道:“太后真的打算让骠骑将军担任大将军吗?”
随着张让等常侍覆灭,唯一活下来的常侍王钧已经成为宦官之首。
不过王钧极为低调,每日服侍董太后,从不逾矩,这是他第一次在政事上发表意见。
董太后不解道:“仲颖功劳不小,又是朕的子侄,对朕忠心耿耿,提拔为大将军有何不妥?”
王钧脸色阴晴不定,做了好一会儿思想斗争,才缓缓说道:“倒无不妥,只是,一者,太后与骠骑将军毕竟隔了七八代,又如何比得上与羽林中郎将更亲近?”
“那二者呢?”
听了他的话,董太后皱起眉头。
王钧的话,倒不是没有道理,董卓跟董承比起来,自然是亲侄子董承更亲近。
“二者,太后莫非忘了,当初下诏让骠骑将军带兵来洛阳保卫太后,他推三阻四,找了各种借口。最后还是刘玄德进京为太后解围,即便后来进京,也是在洛阳城外驻兵不前,直到宫中事变,才来洛阳。”
王钧一边看着董太后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道:“而且他即便来了洛阳,也不是第一时间进宫保护太后,却四处去寻找天子......若非刘玄德.......”
被王钧一提醒,董太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不舒服起来。
确实。
当初张让让自己提拔董卓以做外援,结果自己下诏让他进京,他却各种借口,差点害自己被何进兄妹赶出皇宫。
后来宫中事变,又是刘备救了自己,董卓居然第一时间去找皇帝,不想着救自己这个族中姑母。
现在自己握有大权,反而处处讨好。
恐怕在他心中,自己这个姑母根本就不重要。他看重的,只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已。
看来。
大将军之位,确实不能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