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逮捕那个乐师。”
“谨遵命!”燕彼没有问为什么,应得异常干脆。
身为臣下哪有不时刻专注人主的道理?不止是燕彼早早发现吕哲应邀前来之后一直保持着戒备,其实汉国这方面的文武都看在眼中。
整个宴会是赵歇尽力在侍奉,安排也可以说是妥当。应该是很用心也努力在保证宴会过程中规中矩。
在参与宴会时,汉国那边不管是文是武其实都留着心,心态基本是能在发生意外随时暴起的状态。一直到向乐师致谢之前,宴会真的是做到了中规中矩的地步,但是最后的环节偏偏出现了意外。
中规中矩可不是什么贬义词,对于一场君王参加的宴会来说没有比“中规中矩”更好的评价了。
乐师是一种该玩“把戏”的身份吗?以现在乐师的地位不该干出伶人才会去做的事情。事情反常必有妖,汉国的文武其实在那么一刹那已经都将手握住武器,就等待着突发状况发生后蹦起来保护大王进行厮杀。
赵歇或许没有发现汉国文武的异常,但是赵国文武之中的三个人肯定是发现了,他们是陈余、张耳、武臣。
作为即将被合并的国家。也将在日后成为吕哲的臣工,发现汉国那边异常的赵国文武能做的就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将手远远地离开兵器表示没有恶意。
除了遮阳棚的汉国文武很自动地将吕哲围成一个比较散的圈子,赵国文武则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赵歇跟了上去。
赵歇在靠近的时候恰好是听见吕哲在吩咐燕彼将那个盲人乐师逮捕起来,他是听得一愣迈步的动作也僵住了。很快,他又恢复微笑的表情重新迈动步伐,不过这一次他走得很慢,就在他即将穿过郦食其和叔孙通身边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欲行渐离事”的暴喝,随后好像是谁又喊了一句什么,随后是女人们的尖叫声成为一片。
渐离就是给始皇帝嬴政弹筝,然后在筝里偷偷放了铅。既是加重筝重量也是使声音变得低沉怪异。始皇帝是一位极为懂得音律的人,自然是会发现高渐离的筝声音奇怪,高渐离正是想要引起始皇帝的好奇然后进行刺杀。不过别看始皇帝长得高大又胖其实很是灵活,显然高渐离没有砸中始皇帝。刺杀宣告失败。
吕哲哪怕是懂音律也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音律,他又极少去听当代的音乐,自然是不存在发觉那个盲人乐师的筝有问题。所以也就不会发生好奇凑近的事情。他不凑近,想要行刺的盲人乐师只有找个借口,而显然也失败了。
吵杂的动静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平息下去。
赵歇自那之后就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模样,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靠近了吕哲,一直在吕哲多次出声呼唤之后才醒过神来。
“乐师欲行不轨,孤全数逮捕起来,回国之后会交给廷尉署,翁丈不反对吧?”
“汉王……”
“那就这么说定了。”
吕哲不希望赵歇再说些什么不识抬举的话,将话题转到了与赵国合并上面。
执行逮捕命令的不是燕彼,是叔孙通和张耳。他们不但逮捕了所有乐师,还将表演歌舞的艺伎全部抓了起来。
之所以不立刻进行诛杀不是吕哲仁慈,是他秉承的是依照律法办事,因此才没有下达杀绝的命令。而这个其实在当代也不是多么特别,哪怕是曾经的列国也极少发生“口出天宪”的事情。
口出天宪是什么?就是领导说的算,法律和制度不及领导一句话。而口出天宪在某个谁成为奴隶主,天下人都是奴隶的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毕竟奴隶没有人权,而自由人是有人权的。
与赵国合并在齐国和燕国消失之后就已经成为定局,若是赵歇或是赵国的哪个谁反对,到时候哪怕是吕哲不愿意,汉赵战争也必然会爆发,毕竟赵地不属于汉国的一部分,那么齐地和燕地就会被分割成为飞地,而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赵国上下也十分清楚,因此在汉军只用半年不到的时间灭亡齐国逼得齐王儋**后,吕哲提出合并意向,条件也不显得苛刻,他们很快就做出了权衡。
汉军卧藏四年再次出动展现的是强劲的兵锋,将近两百万的齐燕大军有如草芥被碾压而过之后成为粉末,赵国上下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去进行抵挡。无法抵抗并不是赵国大多数人同意合并的理由,比较重要的是吕哲答应赵歇保留赵王封号并有邯郸城作为封地,且吕哲也保证利益共存的同时赵国文武不会受到歧视。
合并势在必行,利益也没有受损,赵氏王族在思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作为文武的臣子绝对没有兴趣搞一场刺杀什么的。
自那声“欲行渐离事”被喊出来之后,现在的事情已经很明显。有人在宴会上要进行刺杀,并且汉王哲很显然早早就发觉不对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一种冷处理。
“赵王,那批人……”司马欣看一眼吕哲,得到肯定的回复后继续对赵歇说:“那些反对者请交给我方。”
赵歇回头看一眼,他的目光扫视过去只有少数人没有闪躲,但是哪怕是没有闪躲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不存在支持。
虽然刺杀因为吕哲的离场并没有成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可是那个盲人乐师喊出那句话就让事情没有办法被压下去,这样一来光是诛杀乐师和舞姬是不够的,幕后的黑手肯定是要为此付出代价。
“廷尉署会依照律法来进行处置,有罪者以罪论处,无罪者也不会遭受牵连。”吕哲看到自己的老丈人脸色非常不好看,也就说了一句。
赵歇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态度?他现在其实应该感到庆幸,既是庆幸刺杀没有发生,也庆幸吕哲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若是吕哲明知道会发生刺杀而让事情发生,那个时候早有防备的吕哲自然是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刺杀发生了事情就绝对会大到捅破天,那个时候已经不是逮捕和交出谁能善后的了,该是赵地变成战场,他说不准也会当场被乱剑分尸掉,毕竟整个山包可都是被汉军围着呢!
赵国的一些文武也从吕哲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上看到了许多,他们以前一直风闻吕哲待人仁厚,对待臣下更是以臣工而不是臣子待之。在确定赵国会与汉国合并之后,他们更是千方百计的打听任何与吕哲有关的情报,事实上也真的没有吕哲诛杀哪个文武臣工的事情,最严重的也就是革职。探听到那样的情报是赵国文武对合并表示赞同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吕哲从不吃独食,还能与臣工共富贵。说实话,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愿意效忠这种的君王的理由,而赵歇也不会有事,那么也不存在什么失节的障碍了。
现在,吕哲表现出来的姿态更是令人放心,都要被刺杀了还能保持心平气和,更没有想要借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意思,那么也就证明吕哲是对待赵国充满了诚意,他们自此就没有什么迟疑了。
会不会有谁认为吕哲软弱?怀疑吕哲软弱的人应该去南方,去看看与百越交战的那些战场遗址,那里有着大大小小的京观无数……
…………………………………………………………
最近的事情有些多,更新很难有保证,恳请各位多多担待。
荣誉不会说什么保证不太监的话,只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也会证明你们的支持不会白费。(未完待续。。)
“谨遵命!”燕彼没有问为什么,应得异常干脆。
身为臣下哪有不时刻专注人主的道理?不止是燕彼早早发现吕哲应邀前来之后一直保持着戒备,其实汉国这方面的文武都看在眼中。
整个宴会是赵歇尽力在侍奉,安排也可以说是妥当。应该是很用心也努力在保证宴会过程中规中矩。
在参与宴会时,汉国那边不管是文是武其实都留着心,心态基本是能在发生意外随时暴起的状态。一直到向乐师致谢之前,宴会真的是做到了中规中矩的地步,但是最后的环节偏偏出现了意外。
中规中矩可不是什么贬义词,对于一场君王参加的宴会来说没有比“中规中矩”更好的评价了。
乐师是一种该玩“把戏”的身份吗?以现在乐师的地位不该干出伶人才会去做的事情。事情反常必有妖,汉国的文武其实在那么一刹那已经都将手握住武器,就等待着突发状况发生后蹦起来保护大王进行厮杀。
赵歇或许没有发现汉国文武的异常,但是赵国文武之中的三个人肯定是发现了,他们是陈余、张耳、武臣。
作为即将被合并的国家。也将在日后成为吕哲的臣工,发现汉国那边异常的赵国文武能做的就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将手远远地离开兵器表示没有恶意。
除了遮阳棚的汉国文武很自动地将吕哲围成一个比较散的圈子,赵国文武则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赵歇跟了上去。
赵歇在靠近的时候恰好是听见吕哲在吩咐燕彼将那个盲人乐师逮捕起来,他是听得一愣迈步的动作也僵住了。很快,他又恢复微笑的表情重新迈动步伐,不过这一次他走得很慢,就在他即将穿过郦食其和叔孙通身边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欲行渐离事”的暴喝,随后好像是谁又喊了一句什么,随后是女人们的尖叫声成为一片。
渐离就是给始皇帝嬴政弹筝,然后在筝里偷偷放了铅。既是加重筝重量也是使声音变得低沉怪异。始皇帝是一位极为懂得音律的人,自然是会发现高渐离的筝声音奇怪,高渐离正是想要引起始皇帝的好奇然后进行刺杀。不过别看始皇帝长得高大又胖其实很是灵活,显然高渐离没有砸中始皇帝。刺杀宣告失败。
吕哲哪怕是懂音律也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音律,他又极少去听当代的音乐,自然是不存在发觉那个盲人乐师的筝有问题。所以也就不会发生好奇凑近的事情。他不凑近,想要行刺的盲人乐师只有找个借口,而显然也失败了。
吵杂的动静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平息下去。
赵歇自那之后就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模样,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靠近了吕哲,一直在吕哲多次出声呼唤之后才醒过神来。
“乐师欲行不轨,孤全数逮捕起来,回国之后会交给廷尉署,翁丈不反对吧?”
“汉王……”
“那就这么说定了。”
吕哲不希望赵歇再说些什么不识抬举的话,将话题转到了与赵国合并上面。
执行逮捕命令的不是燕彼,是叔孙通和张耳。他们不但逮捕了所有乐师,还将表演歌舞的艺伎全部抓了起来。
之所以不立刻进行诛杀不是吕哲仁慈,是他秉承的是依照律法办事,因此才没有下达杀绝的命令。而这个其实在当代也不是多么特别,哪怕是曾经的列国也极少发生“口出天宪”的事情。
口出天宪是什么?就是领导说的算,法律和制度不及领导一句话。而口出天宪在某个谁成为奴隶主,天下人都是奴隶的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毕竟奴隶没有人权,而自由人是有人权的。
与赵国合并在齐国和燕国消失之后就已经成为定局,若是赵歇或是赵国的哪个谁反对,到时候哪怕是吕哲不愿意,汉赵战争也必然会爆发,毕竟赵地不属于汉国的一部分,那么齐地和燕地就会被分割成为飞地,而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赵国上下也十分清楚,因此在汉军只用半年不到的时间灭亡齐国逼得齐王儋**后,吕哲提出合并意向,条件也不显得苛刻,他们很快就做出了权衡。
汉军卧藏四年再次出动展现的是强劲的兵锋,将近两百万的齐燕大军有如草芥被碾压而过之后成为粉末,赵国上下并不认为自己有那个能力去进行抵挡。无法抵抗并不是赵国大多数人同意合并的理由,比较重要的是吕哲答应赵歇保留赵王封号并有邯郸城作为封地,且吕哲也保证利益共存的同时赵国文武不会受到歧视。
合并势在必行,利益也没有受损,赵氏王族在思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作为文武的臣子绝对没有兴趣搞一场刺杀什么的。
自那声“欲行渐离事”被喊出来之后,现在的事情已经很明显。有人在宴会上要进行刺杀,并且汉王哲很显然早早就发觉不对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一种冷处理。
“赵王,那批人……”司马欣看一眼吕哲,得到肯定的回复后继续对赵歇说:“那些反对者请交给我方。”
赵歇回头看一眼,他的目光扫视过去只有少数人没有闪躲,但是哪怕是没有闪躲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不存在支持。
虽然刺杀因为吕哲的离场并没有成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可是那个盲人乐师喊出那句话就让事情没有办法被压下去,这样一来光是诛杀乐师和舞姬是不够的,幕后的黑手肯定是要为此付出代价。
“廷尉署会依照律法来进行处置,有罪者以罪论处,无罪者也不会遭受牵连。”吕哲看到自己的老丈人脸色非常不好看,也就说了一句。
赵歇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态度?他现在其实应该感到庆幸,既是庆幸刺杀没有发生,也庆幸吕哲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若是吕哲明知道会发生刺杀而让事情发生,那个时候早有防备的吕哲自然是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刺杀发生了事情就绝对会大到捅破天,那个时候已经不是逮捕和交出谁能善后的了,该是赵地变成战场,他说不准也会当场被乱剑分尸掉,毕竟整个山包可都是被汉军围着呢!
赵国的一些文武也从吕哲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上看到了许多,他们以前一直风闻吕哲待人仁厚,对待臣下更是以臣工而不是臣子待之。在确定赵国会与汉国合并之后,他们更是千方百计的打听任何与吕哲有关的情报,事实上也真的没有吕哲诛杀哪个文武臣工的事情,最严重的也就是革职。探听到那样的情报是赵国文武对合并表示赞同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吕哲从不吃独食,还能与臣工共富贵。说实话,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愿意效忠这种的君王的理由,而赵歇也不会有事,那么也不存在什么失节的障碍了。
现在,吕哲表现出来的姿态更是令人放心,都要被刺杀了还能保持心平气和,更没有想要借事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意思,那么也就证明吕哲是对待赵国充满了诚意,他们自此就没有什么迟疑了。
会不会有谁认为吕哲软弱?怀疑吕哲软弱的人应该去南方,去看看与百越交战的那些战场遗址,那里有着大大小小的京观无数……
…………………………………………………………
最近的事情有些多,更新很难有保证,恳请各位多多担待。
荣誉不会说什么保证不太监的话,只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也会证明你们的支持不会白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