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归德府城,府衙。
“禀报大人,刘芳亮及其麾下的一百零七名军官已经回到洛阳府城,其余九千四百余名军官军士正在整编,红娘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帮忙鉴别了军队之中的军官军士,让我们彻底清除了刘芳亮的亲信,李岩单独与刘芳亮谈过,其谈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抵御八旗军的进攻,不过据李岩说,谈话的效果不是很好。”
“从洛阳方面来的情报显示,李自成并未打算抵御多铎的进攻,在获知多铎率领八旗军前往洛阳府城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做好了撤往陕西的准备,其先头部队已经占据潼关。”
“李自成已经给太原府城驻扎的李过与陈永福下达撤离的命令,只不过李过与陈永福暂时不敢撤离太原府城,阿济格率领的大军已经从北直隶所属的真定府方向扑过去,大同方向驻扎的姜骧情况不明,会不会乘势进攻太原府城还说不定,李过与陈永福如果主动放弃太原府城,从西面取道汾州和永宁州进入陕西,则阿济格可以顺势追击,大举进入陕西,直接威胁到吴堡、绥德和米脂等地,动摇李自成的大本营,如此多铎与阿济格就可以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所以李过和陈永福多半会选择死守,就算是要撤离,也是往河南的方向撤离,引到阿济格进入河南境内。”
“四川的张献忠选择不明,张献忠依旧驻扎在成都府城,不过四川副将曾英与参将杨展,力量逐渐壮大,已经对张献忠形成一定的威胁,令张献忠寝食难安,根据我们获取的情报,可能不要多长的时间,张献忠就要被逼主动出击了。”
“湖广方面传来消息,邓世秋总兵和孙明凯总兵基本整合了襄阳大营、武昌军营和黄州军营的军士,最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孙明凯总兵就要赶赴河南上任了。”
“南方的情况,大人都是清楚的,皇上已经恩准云南总兵官沐天波到南京,其他各地总兵官也都给朝廷写去奏折,恳请到南京去觐见皇上。”
朱大典放下手中的文书,看着脸上带着一丝倦色的刘宁,微微点头开口了。
“很好,北方所有的情形,都在皇上和朝廷的预料之中,李自成就算是准备全面撤退,也不可能阻止多铎进攻陕西,这一次李自成怕是要失算了,他以为多铎占领了洛阳府城之后,就可能打道回府,毕竟潼关易守难攻,多铎在潼关尝了苦头之后,很有可能退兵。”
“李自成还有一点估计不足,那就是他觉得八旗军粮草不足,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李自成也不好好的想想,八旗军在北直隶修整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足够筹集到粮草了,秋收季节刚过,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只要下定决心从沈阳调集到足够的粮草,就能够支持多铎与阿济格的征伐了,所以说,多铎与阿济格此次的征伐,绝不会轻易的放弃和撤兵。”
说到这里,朱大典再次看向了刘宁。
“河南的所有情况,给朝廷禀报了吗。”
刘宁点点头。
“大人,已经给朝廷禀报了。”
朱大典轻轻叹了一口气。
“说说开封府城的情形吧,地方官府更迭次数太多,想要短时间扭转过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百姓还是要吃苦,而且开封府城还可能面临多铎的进攻,如果李自成完全放弃洛阳府城,全面撤往陕西,不排除多铎率领大军降服整个的河南之后,再行进军陕西。”
刘宁楞了一下,看着朱大典开口了。
“大人,开封各级官府的事宜,卑职没有过多的关心,卑职与孙千户商议,让李岩暂时稳住开封府城的局势,只要地方的士绅富户不闹事即可,当下的重点,还是整合军队。”
朱大典看了看刘宁,皱了皱眉头。
“刘千户,你和孙千户还是不赞同本官前往开封府城吗,你们要知道,朝廷官员若是不前往开封府城,百姓就觉得朝廷抛弃了他们,地方的士绅更是没有信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大规模的撤离,如此情况之下,河南将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本官就辜负了皇上和朝廷的期望。”
刘宁瘪瘪嘴,对着朱大典抱拳。
“大人,卑职以为,您暂时不要前往开封府城,洛阳的局势不明朗,多铎究竟会如何作战,情况也不清楚,如果多铎真的率领大军进攻开封府城,依照河南境内当下的兵力,基本无法抵御,您若是出现任何的意外,孙千户与卑职罪责难逃,更是无法向朝廷交待。”
朱大典摇头,带着坚定和决绝的语气开口了。
“此事本官不能听你们的,明日就出发前往开封府城,本官到了开封府城,能够迅速稳定人心,就算是多铎打断进攻开封府城,本官也不会畏惧,皇上和朝廷自有决断,本官若是留在归德府,开封府城就不可能成为阻击八旗军的屏障,到时候多铎亦有可能率领八旗军直扑归德府,如果多铎占领了归德府,徐州、凤阳与山东都危险了,你们可不要忘记了,豪格率领的八旗军,还驻扎在景州一带,时刻威胁到山东德州。”
“李自成若是选择自保,给皇上和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被动,本官心想,多尔衮他们也不是蠢人,看见李自成如此的态度,他们很有可能转变作战的谋划,以我朝廷大军为主要对手,直接对山东和南直隶等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这样八旗军面对李自成采取防御的战略,对于我朝廷大军则是展开主动进攻的战略。”
“所以说,本官是必须要前往开封府城去的,大军的防御重点也要放在开封府城一带,本官不敢奢望打败多铎,不过固守开封府城还是要做到的,只要本官固守了开封府城,多铎就不敢往徐州和凤阳的方向进军。”
刘宁听得连连点头,对着朱大典抱拳。
“大人神断,卑职明白了。”
朱大典对着刘宁摆摆手。
“本官想到的这些,已经专门给皇上和朝廷禀报了,估计两日到三日之后,皇上的旨意就要到了,本官不可能在归德府等候,当初许定国驻扎在归德府,那是怕死,本官可不怕死,绝不会龟缩在归德府,湖广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河南与山东一样,就是抵御闯贼李自成与八旗军的第一道屏障,朝廷将本官放置到河南,本官就要筑牢这第一道防线。”
。。。
刘宁离开之后,朱大典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实他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甚至可能改变皇上和朝廷最终部署的决定。
吴桥之战之后,皇上和朝廷的策略非常明显,那就是将战火固定在北方,让李自成与八旗军拼命的厮杀,皇上和朝廷借着这个时机,一方面稳定南方的局势,一方面壮大自身的力量,等到八旗军与李自成两败俱伤的时候,朝廷趁机出兵,彻底打败八旗军和李自成,收服整个的北方。
应该说,迄今为止,皇上和朝廷的这个作战部署是非常到位的。
不过朱大典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李自成不一定会和八旗军死磕,如果逼得走投无路,李自成甚至可能归顺后金朝廷。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朝廷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多铎、阿济格与豪格都有着率领大军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一旦多尔衮察觉到李自成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威胁,很有可能改变作战的部署,要求八旗军的主力进攻山东、河南与南直隶等地,试图灭掉大明王朝。
这样的情形很有可能出现,朝廷不得不防。
朱大典已经将自身的担忧写出来,写的非常详细,送到南京去了。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朱大典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吴桥之战后,皇上开始了大规模的整合军队,降服湖广总兵官左良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过真正的整合军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想要整合出来能够作战的强悍的军队,至少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朱大典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前往开封府城,率领大军固守开封府城,与多铎死磕,只要能够守住开封府城,多铎就不敢轻易的进攻徐州和凤阳等地,如果能够坚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局势将大为改观,到时候皇上和朝廷有了足够调遣的军队,就不用担心八旗军的进攻了。
所以说,朱大典前往开封府城,其实是保定了已死来报效皇上和朝廷之决心。
朱大典不想死,没有谁主动想着求死,不过形势逼人,他不能够继续耽误时间,务必要迅速前往开封府城,亮明朝廷的态度,稳定河南之人心。
经过了吴桥之战,以及湖广总兵官左良玉归顺朝廷之事,朱大典对于皇上是顶礼膜拜的,是无条件信任的,他觉得,皇上一定会想到化解危机的办法,一定能够彻底打败后金鞑子,收复失地。
朱大典不会犹豫,关键时刻才能够显现自己的忠心。
归德府城,府衙。
“禀报大人,刘芳亮及其麾下的一百零七名军官已经回到洛阳府城,其余九千四百余名军官军士正在整编,红娘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帮忙鉴别了军队之中的军官军士,让我们彻底清除了刘芳亮的亲信,李岩单独与刘芳亮谈过,其谈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抵御八旗军的进攻,不过据李岩说,谈话的效果不是很好。”
“从洛阳方面来的情报显示,李自成并未打算抵御多铎的进攻,在获知多铎率领八旗军前往洛阳府城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做好了撤往陕西的准备,其先头部队已经占据潼关。”
“李自成已经给太原府城驻扎的李过与陈永福下达撤离的命令,只不过李过与陈永福暂时不敢撤离太原府城,阿济格率领的大军已经从北直隶所属的真定府方向扑过去,大同方向驻扎的姜骧情况不明,会不会乘势进攻太原府城还说不定,李过与陈永福如果主动放弃太原府城,从西面取道汾州和永宁州进入陕西,则阿济格可以顺势追击,大举进入陕西,直接威胁到吴堡、绥德和米脂等地,动摇李自成的大本营,如此多铎与阿济格就可以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所以李过和陈永福多半会选择死守,就算是要撤离,也是往河南的方向撤离,引到阿济格进入河南境内。”
“四川的张献忠选择不明,张献忠依旧驻扎在成都府城,不过四川副将曾英与参将杨展,力量逐渐壮大,已经对张献忠形成一定的威胁,令张献忠寝食难安,根据我们获取的情报,可能不要多长的时间,张献忠就要被逼主动出击了。”
“湖广方面传来消息,邓世秋总兵和孙明凯总兵基本整合了襄阳大营、武昌军营和黄州军营的军士,最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孙明凯总兵就要赶赴河南上任了。”
“南方的情况,大人都是清楚的,皇上已经恩准云南总兵官沐天波到南京,其他各地总兵官也都给朝廷写去奏折,恳请到南京去觐见皇上。”
朱大典放下手中的文书,看着脸上带着一丝倦色的刘宁,微微点头开口了。
“很好,北方所有的情形,都在皇上和朝廷的预料之中,李自成就算是准备全面撤退,也不可能阻止多铎进攻陕西,这一次李自成怕是要失算了,他以为多铎占领了洛阳府城之后,就可能打道回府,毕竟潼关易守难攻,多铎在潼关尝了苦头之后,很有可能退兵。”
“李自成还有一点估计不足,那就是他觉得八旗军粮草不足,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李自成也不好好的想想,八旗军在北直隶修整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足够筹集到粮草了,秋收季节刚过,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只要下定决心从沈阳调集到足够的粮草,就能够支持多铎与阿济格的征伐了,所以说,多铎与阿济格此次的征伐,绝不会轻易的放弃和撤兵。”
说到这里,朱大典再次看向了刘宁。
“河南的所有情况,给朝廷禀报了吗。”
刘宁点点头。
“大人,已经给朝廷禀报了。”
朱大典轻轻叹了一口气。
“说说开封府城的情形吧,地方官府更迭次数太多,想要短时间扭转过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百姓还是要吃苦,而且开封府城还可能面临多铎的进攻,如果李自成完全放弃洛阳府城,全面撤往陕西,不排除多铎率领大军降服整个的河南之后,再行进军陕西。”
刘宁楞了一下,看着朱大典开口了。
“大人,开封各级官府的事宜,卑职没有过多的关心,卑职与孙千户商议,让李岩暂时稳住开封府城的局势,只要地方的士绅富户不闹事即可,当下的重点,还是整合军队。”
朱大典看了看刘宁,皱了皱眉头。
“刘千户,你和孙千户还是不赞同本官前往开封府城吗,你们要知道,朝廷官员若是不前往开封府城,百姓就觉得朝廷抛弃了他们,地方的士绅更是没有信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大规模的撤离,如此情况之下,河南将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本官就辜负了皇上和朝廷的期望。”
刘宁瘪瘪嘴,对着朱大典抱拳。
“大人,卑职以为,您暂时不要前往开封府城,洛阳的局势不明朗,多铎究竟会如何作战,情况也不清楚,如果多铎真的率领大军进攻开封府城,依照河南境内当下的兵力,基本无法抵御,您若是出现任何的意外,孙千户与卑职罪责难逃,更是无法向朝廷交待。”
朱大典摇头,带着坚定和决绝的语气开口了。
“此事本官不能听你们的,明日就出发前往开封府城,本官到了开封府城,能够迅速稳定人心,就算是多铎打断进攻开封府城,本官也不会畏惧,皇上和朝廷自有决断,本官若是留在归德府,开封府城就不可能成为阻击八旗军的屏障,到时候多铎亦有可能率领八旗军直扑归德府,如果多铎占领了归德府,徐州、凤阳与山东都危险了,你们可不要忘记了,豪格率领的八旗军,还驻扎在景州一带,时刻威胁到山东德州。”
“李自成若是选择自保,给皇上和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被动,本官心想,多尔衮他们也不是蠢人,看见李自成如此的态度,他们很有可能转变作战的谋划,以我朝廷大军为主要对手,直接对山东和南直隶等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这样八旗军面对李自成采取防御的战略,对于我朝廷大军则是展开主动进攻的战略。”
“所以说,本官是必须要前往开封府城去的,大军的防御重点也要放在开封府城一带,本官不敢奢望打败多铎,不过固守开封府城还是要做到的,只要本官固守了开封府城,多铎就不敢往徐州和凤阳的方向进军。”
刘宁听得连连点头,对着朱大典抱拳。
“大人神断,卑职明白了。”
朱大典对着刘宁摆摆手。
“本官想到的这些,已经专门给皇上和朝廷禀报了,估计两日到三日之后,皇上的旨意就要到了,本官不可能在归德府等候,当初许定国驻扎在归德府,那是怕死,本官可不怕死,绝不会龟缩在归德府,湖广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河南与山东一样,就是抵御闯贼李自成与八旗军的第一道屏障,朝廷将本官放置到河南,本官就要筑牢这第一道防线。”
。。。
刘宁离开之后,朱大典陷入到沉思之中,其实他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甚至可能改变皇上和朝廷最终部署的决定。
吴桥之战之后,皇上和朝廷的策略非常明显,那就是将战火固定在北方,让李自成与八旗军拼命的厮杀,皇上和朝廷借着这个时机,一方面稳定南方的局势,一方面壮大自身的力量,等到八旗军与李自成两败俱伤的时候,朝廷趁机出兵,彻底打败八旗军和李自成,收服整个的北方。
应该说,迄今为止,皇上和朝廷的这个作战部署是非常到位的。
不过朱大典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李自成不一定会和八旗军死磕,如果逼得走投无路,李自成甚至可能归顺后金朝廷。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朝廷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多铎、阿济格与豪格都有着率领大军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一旦多尔衮察觉到李自成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威胁,很有可能改变作战的部署,要求八旗军的主力进攻山东、河南与南直隶等地,试图灭掉大明王朝。
这样的情形很有可能出现,朝廷不得不防。
朱大典已经将自身的担忧写出来,写的非常详细,送到南京去了。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朱大典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吴桥之战后,皇上开始了大规模的整合军队,降服湖广总兵官左良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过真正的整合军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想要整合出来能够作战的强悍的军队,至少需要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朱大典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前往开封府城,率领大军固守开封府城,与多铎死磕,只要能够守住开封府城,多铎就不敢轻易的进攻徐州和凤阳等地,如果能够坚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局势将大为改观,到时候皇上和朝廷有了足够调遣的军队,就不用担心八旗军的进攻了。
所以说,朱大典前往开封府城,其实是保定了已死来报效皇上和朝廷之决心。
朱大典不想死,没有谁主动想着求死,不过形势逼人,他不能够继续耽误时间,务必要迅速前往开封府城,亮明朝廷的态度,稳定河南之人心。
经过了吴桥之战,以及湖广总兵官左良玉归顺朝廷之事,朱大典对于皇上是顶礼膜拜的,是无条件信任的,他觉得,皇上一定会想到化解危机的办法,一定能够彻底打败后金鞑子,收复失地。
朱大典不会犹豫,关键时刻才能够显现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