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和阎应元接受了任务,柳敬亭前往南京城,负责和孙泰接触,阎应元前往凤阳府城,与马士英接触。(小说文学网)应该说这个任务是艰巨的,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万一孙泰和马士英都是死命效忠朝廷,那两人就可有可能被送给朝廷了,直接被斩杀的可行性占据百分之百。
众人对于派出这两人去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也是有些不理解的,按说这两人的身份都不是很高,以前也不是什么朝廷的正式官员,柳敬亭以前是说书的,阎应元以前不过是吏员,没有能够入流,苏天成派出这两人去,是不是有些贬低孙泰和马士英的身份了,会不会让两人感觉到不满意,从而影响到了接触的进程。
苏天成可不是这样看的,派出柳敬亭和阎应元,是他经过了仔细认真的思考的,首先两人的名气不是很大,自然就不会引起朝廷和南京方面的注意,这样两人分别到了南京和凤阳府城之后,完全可以找寻机会与孙泰和马士英接触,其次是两人都属于能说会道的人物,能够分析出来事情的利弊,而且有着打动人的本事,最后是两人的身份虽然不是很显贵,但代表着苏天成,分量自然也就起来了,若是孙泰和马士英两人还想着讲究身份的话,谈判都想着档次问题,苏天成会感觉到失望,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柳敬亭和阎应元不会引发众人的关注,自然也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孙泰和马士英的安全。
接受如此重要的任务。柳敬亭和阎应元两人都是没有想到的,尽管说苏天成和他们单独进行了交谈。也充分鼓励了他们,但两人还是很忐忑,倒不是为自身的安全考虑,主要是想到能不能够完成任务,古人的思维之中,身份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两人都觉得自身的地位太低了。要知道孙泰和马士英,都是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身份是非常显赫的,到时候若是不理睬他们,认为掉价了,岂不是坏了德王殿下的大事情了。
临行之前,两人一同到酒楼去喝酒。互相的鼓励,都是下决心要完成任务的,其实他们面临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在南京和凤阳府城,早就有人在做前面的工作了,两人主要还是代表苏天成。和孙泰等人直截了当的挑明话题,希望孙泰和马士英做出来明确的选择。
面对的危险,两人根本就不在乎了,得到了如此重要的信任,就算是送掉了性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士为知己者死。古来就是如此,苏天成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成为了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柳敬亭进入南京城很是顺利,尽管说南京城戒备森严,但这一切的戒备,对于早就有所准备的渠清泽和苏俊等人来说,绝不算是什么的,苏俊布下的情报网络之中,就有专人可以拿到应天府甚至是南直隶兵部的通行证的。
其实柳敬亭在南京还是有着一定的名气的,只不过在南京的时间太短了,很快就被苏天成征召了,故而南京城内,熟悉柳敬亭的人是不多的,加之柳敬亭当初是说书的,那些知道柳敬亭的人,内心里面想到的也就是娱乐,听听柳敬亭说书,尊重是绝对谈不上的,就好比说很多的士子到秦淮河去**,但要求他们迎娶"ji nv",那就退避三舍了。
柳敬亭的特征还是有些明显,主要是脸上有麻子,这也令柳敬亭的形象打了一些折扣,在明朝这个注重个人仪表的时代,柳敬亭能够得到苏天成的重视,成为朝廷官员,可谓是苏天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结果,所以柳敬亭是绝对忠心的。
进入南京城之后,柳敬亭很快来到了聚仙客栈住下了。
这个聚仙客栈,可有一定的名气,主要也是因为苏天成,尽管诸多的读书人咒骂苏天成,但聚仙客栈与四海酒楼,还是他们的最爱,皆因苏天成在这些地方住过和吃过饭,其实这些读书人的内心,还是佩服苏天成的,将苏天成当做了自身的偶像。
尽管说钱谦益来到南京城之后,对聚仙客栈和四海酒楼都是嗤之以鼻的,可惜人家读书人还是将这里视作圣地,客栈与酒楼的老板,当然也要尽力维持生意的。
柳敬亭住进聚仙客栈,这是早就安排好的,他的求见信函,也通过了秘密的渠道,直接转到了孙泰的手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聚仙客栈等候消息了。
两天时间过去,柳敬亭有些着急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进入客栈之后,他足不出户,每日里的饭菜都是伙计送上来的,尽管说南京城内有着很多著名的景点,可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柳敬亭所关心的范围,他需要考虑大事情。
客栈伙计进入房间的时候,柳敬亭就有了预感,看来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了,这两天的时间,他一直都是关注客栈周围的情况,从窗户里观察外面的动静,并没有看见军士包围聚仙客栈,聚仙客栈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
伙计的手里,拿着一份信函。
接过了信函之后,柳敬亭强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了信函,上面只有时间和地点,酉时在四海酒楼三楼的一个雅间里面。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申时了,柳敬亭匆匆做好了准备,调整心情之后出发了。
来到四海酒楼,柳敬亭在伙计的带领之下,径直上了三楼,进入了雅间,这个过程之中,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知趣的伙计也没有开口询问。
酉时,一个带着斗笠的人进入了雅间。
尽管没有走出雅间,但柳敬亭可以感觉到,雅间的外面有人守着。
来人摘下了斗笠之后,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本官就是孙泰,你是柳敬亭吗,好大的胆子,敢进入南京城,不怕本官拿下你问罪。”
柳敬亭微微一笑,站起来给孙泰稽首行礼,接着开口了。
“没有什么害怕的,若是害怕,在下就不会直接到酒楼来了,也不会住在聚仙客栈,给大人写去信函了。”
孙泰仔细的看了看柳敬亭,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你的情况,本官略知一二,以前是说书的,一张嘴很是不错,今日本官应约来了,你是不是想着巧舌如簧,让本官相信你啊。”
这些话就带有讽刺的意味了,不满意的情绪也表露出来了,不过柳敬亭早就做好准备了,根本就不会在意的。
“大人知道在下的过去,这没有什么,就是德王殿下身边的很多人,也知道在下的过去,按说在下这样的经历,想着进入官场,那是痴心妄想了,可德王殿下根本不在乎这些,一力提拔在下,在下是深深佩服的,德王殿下看重的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德王殿下根本不看重每个人的出身,要说德王殿下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江宁营斥候营的卫指挥使刘铁汉大人,乃是在下学习的榜样,德王殿下也正是诚心待人,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
孙泰的神色稍有缓和,但很难看出来。
“本官可不是计较你的身份,看来你是多心了。”
“大人就是计较,在下也不在乎的,临行之前,德王殿下已经吩咐过了,若是大人以身份来取人,有着另眼相看的举措,那今日的商谈就没有必要了,若是心存一丝的怨气,倒是很正常的,德王殿下之所以派出在下与大人联系,也是考虑到大人的安全,若是杨大人和范大人到这南京城来,恐怕刚刚进入南京城,大人就要跟着遭殃了,在下以为,大人若是不能够体会到德王殿下的苦心,那是不应该的。”
孙泰的脸色终于有所变化了,柳敬亭的话语,有理有据,令他无法反驳,而且人家苏天成也的确是为他考虑的,这些细节是能够感动人的,也是最好的谈判手段。
孙泰当然不会忘记今日前来的最主要的目的,投靠苏天成的选择,他不是没有想过,不过内心还是有着很多犹豫的,毕竟背叛朝廷了,这样的名声是非常不好的。
接下来孙泰没有直接说到有关投靠苏天成的事宜,而是询问了柳敬亭的一些个人经历,包括在南京的时候那些遭遇,要知道那个时候,苏天成还是江宁县的知县。
柳敬亭也不着急,一一说明了自身的诸多经历,在这个过程之中,柳敬亭重点突出了苏天成识人用人的优点,特别是用人不疑的大度,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作所为,令苏天成一步步取得了成功,至于说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地的措施,柳敬亭也专门做出来了介绍,特别是浙江的变化,不到一年的时间,浙江秋收之后,老百姓基本上不用饿肚子了,这就是巨大的功劳,也完全证明了苏天成推行的措施是正确的。
孙泰越听越是惊起,到后来,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需要保持什么样的态度,两人之间的交谈,倒像是读书人之间的交流了。
众人对于派出这两人去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也是有些不理解的,按说这两人的身份都不是很高,以前也不是什么朝廷的正式官员,柳敬亭以前是说书的,阎应元以前不过是吏员,没有能够入流,苏天成派出这两人去,是不是有些贬低孙泰和马士英的身份了,会不会让两人感觉到不满意,从而影响到了接触的进程。
苏天成可不是这样看的,派出柳敬亭和阎应元,是他经过了仔细认真的思考的,首先两人的名气不是很大,自然就不会引起朝廷和南京方面的注意,这样两人分别到了南京和凤阳府城之后,完全可以找寻机会与孙泰和马士英接触,其次是两人都属于能说会道的人物,能够分析出来事情的利弊,而且有着打动人的本事,最后是两人的身份虽然不是很显贵,但代表着苏天成,分量自然也就起来了,若是孙泰和马士英两人还想着讲究身份的话,谈判都想着档次问题,苏天成会感觉到失望,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柳敬亭和阎应元不会引发众人的关注,自然也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孙泰和马士英的安全。
接受如此重要的任务。柳敬亭和阎应元两人都是没有想到的,尽管说苏天成和他们单独进行了交谈。也充分鼓励了他们,但两人还是很忐忑,倒不是为自身的安全考虑,主要是想到能不能够完成任务,古人的思维之中,身份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两人都觉得自身的地位太低了。要知道孙泰和马士英,都是朝廷二品以上的大员,身份是非常显赫的,到时候若是不理睬他们,认为掉价了,岂不是坏了德王殿下的大事情了。
临行之前,两人一同到酒楼去喝酒。互相的鼓励,都是下决心要完成任务的,其实他们面临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在南京和凤阳府城,早就有人在做前面的工作了,两人主要还是代表苏天成。和孙泰等人直截了当的挑明话题,希望孙泰和马士英做出来明确的选择。
面对的危险,两人根本就不在乎了,得到了如此重要的信任,就算是送掉了性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士为知己者死。古来就是如此,苏天成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成为了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柳敬亭进入南京城很是顺利,尽管说南京城戒备森严,但这一切的戒备,对于早就有所准备的渠清泽和苏俊等人来说,绝不算是什么的,苏俊布下的情报网络之中,就有专人可以拿到应天府甚至是南直隶兵部的通行证的。
其实柳敬亭在南京还是有着一定的名气的,只不过在南京的时间太短了,很快就被苏天成征召了,故而南京城内,熟悉柳敬亭的人是不多的,加之柳敬亭当初是说书的,那些知道柳敬亭的人,内心里面想到的也就是娱乐,听听柳敬亭说书,尊重是绝对谈不上的,就好比说很多的士子到秦淮河去**,但要求他们迎娶"ji nv",那就退避三舍了。
柳敬亭的特征还是有些明显,主要是脸上有麻子,这也令柳敬亭的形象打了一些折扣,在明朝这个注重个人仪表的时代,柳敬亭能够得到苏天成的重视,成为朝廷官员,可谓是苏天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结果,所以柳敬亭是绝对忠心的。
进入南京城之后,柳敬亭很快来到了聚仙客栈住下了。
这个聚仙客栈,可有一定的名气,主要也是因为苏天成,尽管诸多的读书人咒骂苏天成,但聚仙客栈与四海酒楼,还是他们的最爱,皆因苏天成在这些地方住过和吃过饭,其实这些读书人的内心,还是佩服苏天成的,将苏天成当做了自身的偶像。
尽管说钱谦益来到南京城之后,对聚仙客栈和四海酒楼都是嗤之以鼻的,可惜人家读书人还是将这里视作圣地,客栈与酒楼的老板,当然也要尽力维持生意的。
柳敬亭住进聚仙客栈,这是早就安排好的,他的求见信函,也通过了秘密的渠道,直接转到了孙泰的手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聚仙客栈等候消息了。
两天时间过去,柳敬亭有些着急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进入客栈之后,他足不出户,每日里的饭菜都是伙计送上来的,尽管说南京城内有着很多著名的景点,可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柳敬亭所关心的范围,他需要考虑大事情。
客栈伙计进入房间的时候,柳敬亭就有了预感,看来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了,这两天的时间,他一直都是关注客栈周围的情况,从窗户里观察外面的动静,并没有看见军士包围聚仙客栈,聚仙客栈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
伙计的手里,拿着一份信函。
接过了信函之后,柳敬亭强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了信函,上面只有时间和地点,酉时在四海酒楼三楼的一个雅间里面。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申时了,柳敬亭匆匆做好了准备,调整心情之后出发了。
来到四海酒楼,柳敬亭在伙计的带领之下,径直上了三楼,进入了雅间,这个过程之中,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知趣的伙计也没有开口询问。
酉时,一个带着斗笠的人进入了雅间。
尽管没有走出雅间,但柳敬亭可以感觉到,雅间的外面有人守着。
来人摘下了斗笠之后,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本官就是孙泰,你是柳敬亭吗,好大的胆子,敢进入南京城,不怕本官拿下你问罪。”
柳敬亭微微一笑,站起来给孙泰稽首行礼,接着开口了。
“没有什么害怕的,若是害怕,在下就不会直接到酒楼来了,也不会住在聚仙客栈,给大人写去信函了。”
孙泰仔细的看了看柳敬亭,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你的情况,本官略知一二,以前是说书的,一张嘴很是不错,今日本官应约来了,你是不是想着巧舌如簧,让本官相信你啊。”
这些话就带有讽刺的意味了,不满意的情绪也表露出来了,不过柳敬亭早就做好准备了,根本就不会在意的。
“大人知道在下的过去,这没有什么,就是德王殿下身边的很多人,也知道在下的过去,按说在下这样的经历,想着进入官场,那是痴心妄想了,可德王殿下根本不在乎这些,一力提拔在下,在下是深深佩服的,德王殿下看重的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德王殿下根本不看重每个人的出身,要说德王殿下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江宁营斥候营的卫指挥使刘铁汉大人,乃是在下学习的榜样,德王殿下也正是诚心待人,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
孙泰的神色稍有缓和,但很难看出来。
“本官可不是计较你的身份,看来你是多心了。”
“大人就是计较,在下也不在乎的,临行之前,德王殿下已经吩咐过了,若是大人以身份来取人,有着另眼相看的举措,那今日的商谈就没有必要了,若是心存一丝的怨气,倒是很正常的,德王殿下之所以派出在下与大人联系,也是考虑到大人的安全,若是杨大人和范大人到这南京城来,恐怕刚刚进入南京城,大人就要跟着遭殃了,在下以为,大人若是不能够体会到德王殿下的苦心,那是不应该的。”
孙泰的脸色终于有所变化了,柳敬亭的话语,有理有据,令他无法反驳,而且人家苏天成也的确是为他考虑的,这些细节是能够感动人的,也是最好的谈判手段。
孙泰当然不会忘记今日前来的最主要的目的,投靠苏天成的选择,他不是没有想过,不过内心还是有着很多犹豫的,毕竟背叛朝廷了,这样的名声是非常不好的。
接下来孙泰没有直接说到有关投靠苏天成的事宜,而是询问了柳敬亭的一些个人经历,包括在南京的时候那些遭遇,要知道那个时候,苏天成还是江宁县的知县。
柳敬亭也不着急,一一说明了自身的诸多经历,在这个过程之中,柳敬亭重点突出了苏天成识人用人的优点,特别是用人不疑的大度,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作所为,令苏天成一步步取得了成功,至于说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地的措施,柳敬亭也专门做出来了介绍,特别是浙江的变化,不到一年的时间,浙江秋收之后,老百姓基本上不用饿肚子了,这就是巨大的功劳,也完全证明了苏天成推行的措施是正确的。
孙泰越听越是惊起,到后来,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需要保持什么样的态度,两人之间的交谈,倒像是读书人之间的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