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用玩法圈地,关中用刀剑夺地,本朝不抑兼并之法,难道真的错了吗?”
襄阳府皇城,七十八岁的老蔡京皱着眉头,言语中满是凄凉。
他现在觉得自己有点凉,可是和历史上的他相比,真是不知道好了多少。
因为被奸相纪忆取代,在江宁府坐了好些年的冷板凳,又置身纪忆维新之外,现在可没谁把他当成六贼之首。他的长子蔡攸,现在还是官家赵桓的太宰!而他本人,则被太上赵佶所信用,表为京湖转运大使(所谓京湖,就是京西南路加荆湖南、北二路),实际上就是赵佶身边这个小朝廷的丞相。
父子事二国(赵佶在京湖的局面其实是独立王国),又都当了首相,这份荣光也算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了。
“不抑兼并之法对错难言,但是如今肯定是不得不变了。朕这里也是一样的,虽然九哥儿和岳飞带来2000万金银,但是吃饷的人也多啊!宗子军有两万余人,岳家军有六千人,宗家军差不多有一万人,韩肖胄带来的韩家军也有两万人。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军兵,加在一起不下七万。如果给这七万人发饷,一年不得几百万?现在京湖两路半的地盘,能养得起?靠那2000万支撑又能捱多久?而且拿钱卖命的军队是靠不住的,要不然朕怎么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韩肖胄和宗泽率领的兵马,被解除武装后放归到了太上皇赵佶身边。他们的到来,也意味着半独立的荆楚王府政权拥有了武力上的基础。
但这种基础并不是巩固的,因为赵佶麾下的七万军队都是雇佣军,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而且很容易倒戈。要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就必须将之牢牢固定在土地上!
所以“抑兼并,均田地,行府兵”的改革,对于荆楚政权而言,也关系到生死存亡。
今天在座的除了蔡京,还有王黼、梁师成、余深、蔡翛(蔡京之子)、蔡绦(蔡京之子),都是赵佶在襄阳最信任的文臣。
“荆楚之地倒是不错,江北的荆湖北路有大片水田,肥沃富庶,乃是中原所不能相比的。江南的荆湖南路地盘更大,而且人口稀疏,大片土地都被荆蛮占据。”
蔡翛接过话题,谈起了荆湖南北两路的土地情况。蔡京虽然担着“首辅”的责任,但毕竟老迈昏聩,实际上理政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蔡翛和蔡绦。
在“二蔡”看来,荆楚之地还有许多人稀地阔,土地肥沃的去处,完全没有必要在江汉平原“与民争田”。
“如果能把府兵安置在那里,倒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养兵,又能够拓土。而且还不会得罪江汉一带的士大夫”
“呵呵,”赵佶笑了笑,“宗子军、韩家军、宗家军、岳家军要命,还是江汉的士大夫要命?”
当然是宗子军、韩家军、宗家军、岳家军要命了
七八万手里握着刀把子的汉子,真能要命的!
江汉间的士大夫能怎么样?最多就写文章批评赵佶昏庸呗。
而且如今这天下,也没士大夫的“桃源”了。暴周圈地,西宋圈地,东面的十三州合众之国更不用说了
荆楚的士大夫要是不满意,连个另投明主的机会都没有!
王黼附和赵佶道:“不如就用荆楚的生地补江汉士大夫的熟地吧。”
地有生熟之分的!
所谓生地,就是没有开垦的蛮荒之地。而熟地当然就是开垦好了的土地。
两者的价值完全不是一事儿!
对于新周、东宋和赵佶的“荆楚王府”而言,生地有的是!
但是价值并不是很高,至少在眼下没有多高的价值。
因为生地开垦的代价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清除植被,修建道路和房屋,挖掘沟渠,当然还要教化或清除生地上的蛮夷。
另外,南方的生地上多有瘴痢,移民屯垦是要付出大量生命作为代价的。
而北方的生地又多苦寒,一样会冻出人命的。所以大周共和国在辽东的开发区域主要还限于辽河流域那里并不是完全的生地,是经过辽国近二百年开发的半熟地,所以很容易就发展起了。
府兵的主要职责还是当兵打仗,不是去开垦荒地。如果把他们安置到荆楚蛮荒之土上,那他们还当不当兵?
而且开发蛮荒的投资不小,那些府兵还有多余的财力负担兵役吗?
“可江汉一带多有强宗大族,”蔡绦说,“如果强迁他们,就怕宗贼作乱,威胁到襄阳的根本。”
余深摇摇头道:“江汉的强宗大族如何能威胁襄阳?襄阳这边七八万的新军才是真厉害啊!不过咱们也不必一味打压,可以分化瓦解,授给其中一些宗族以荆南世袭之地。还可以许他们自练族兵,自备器械。”
他的办法,就是在荆湖南路的“生地”或“半生地”行封建。
其实宋朝也不是完全的官僚治理,封建的成分也是有的。比如西北府麟的折家,西南播州的杨家都是世袭封建的基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荆湖南路也有不少强宗大族,能笼络的,一样可以封他们各家各宗有了地盘,有了名分,就不会和太上为敌了。
安抚好了这些强宗,剩下的就好办了,还真敢对抗太上的七八万强兵不成?”
“官制呢?取士呢?”
沉默了半晌的蔡京忽然提出两个问题。众人一听,都在心里面暗暗佩服。
蔡京虽老,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土地问题是一个,官制取士的问题也是一个。
只有都摆平了,荆楚割据的局面才能长久维持。要不然荆楚政权就只能依靠七八户军户进行军管。总归是一个不接地气的政权。
赵佶道:“北周是学校取士和公民推举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取士和科举有点像,而公民推举则类似察举。而两种出身又能互相转换,还是非常活络的。三郎那边也差不多,只是地方上威权更重。只是不知关中方面是怎么做的?”
这就开始琢磨着抄袭了
“关中那边似乎还是要科举的,”蔡京道,“只是如今关陇武人跋扈,士大夫有志难伸了。”
“关中可以搞科举,咱们却不能开科取士。”梁师成提醒道,“除非太上在襄阳复位”
赵佶叹了口气,“那就是一分为三了父子之间,焉能如此?朕还是继续当太上吧。当个太上,才能把大哥、三哥隔离开来。”
“太上圣明。”
大臣们嘴巴上挎着,心里却都有点忐忑。
赵佶在世,他们这些人自然可以高举太上皇的旗帜在襄阳逍遥。
可太上皇不在了呢?荆楚之地归谁?
官家赵桓?康王赵构?还是东南的赵楷?恐怕少不了一番争斗吧?
赵佶接着道:“如果不能搞科举,就在襄阳重建文武学堂,选取荆楚封臣及诸军聪颖子弟入学吧。”
“那寒门晋升之途怎么办?”蔡京又问。
寒门子弟当然不是指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穷光蛋,而是指不是官户出身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唐朝的时候,寒门则是指非士族出身。
从宋朝开始的“寒门上升之途”,其实就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升官图。
当然了,让非官户出身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入仕做官,打破门阀垄断的确是进步的。
但问题是谁去当兵打仗?
打兵打仗在士族门阀时代,就是寒门子弟的主要上升渠道。当时是“投胎做官”和“立功做官”两条路。而到了宋朝,“投胎做官”的路子窄了一点,但并没有取消,而“立功做官”的路子则被大大压缩,“考试做官”则对“立功做官”形成了替代。
当然,这种替代并不完全。因为宋朝没有举人、秀才功名,考不上进士是得不到报的。而且宋朝的科举也不分南北榜,不搞地域平衡。所以北方沿边的河东、河北、陕西永远是科举考试倒数前三。
对于河东、河北、陕西的地主阶级精英来说,立功上升的路子比靠科举实在。所以才会有西军,才会有岳飞这样的河北猛男岳飞要是能有个秀才、举人功名,还练什么传统武术,从什么军?
赵佶苦苦一笑:“如今已是战国乱世,大丈夫当从军杀人,饱读诗能挡住暴周东贼?如果能的话,咱们也不至于流浪荆楚了。
所以寒门上升还是靠投军吧!咱们授出去的田庄以百亩为一所,不可分割,不可买卖,必须和兵役挂钩。但是七八万户有一千万亩就足够了,江汉地阔,估计三分之一都用不上。余下的田都算私田,但是也允许私田投军有百亩就可以立一军户庄,仍然是私田,但是可以享受军户待遇,户主或其子弟当兵即可。只要是军户子弟,读做官都有优待,聪颖者自可上升。
如不愿从军,那就花钱买一个民爵吧。有了民爵,也可以考取学宫,但是不得入军学。前程上也要亚军户官一等。”
襄阳府皇城,七十八岁的老蔡京皱着眉头,言语中满是凄凉。
他现在觉得自己有点凉,可是和历史上的他相比,真是不知道好了多少。
因为被奸相纪忆取代,在江宁府坐了好些年的冷板凳,又置身纪忆维新之外,现在可没谁把他当成六贼之首。他的长子蔡攸,现在还是官家赵桓的太宰!而他本人,则被太上赵佶所信用,表为京湖转运大使(所谓京湖,就是京西南路加荆湖南、北二路),实际上就是赵佶身边这个小朝廷的丞相。
父子事二国(赵佶在京湖的局面其实是独立王国),又都当了首相,这份荣光也算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了。
“不抑兼并之法对错难言,但是如今肯定是不得不变了。朕这里也是一样的,虽然九哥儿和岳飞带来2000万金银,但是吃饷的人也多啊!宗子军有两万余人,岳家军有六千人,宗家军差不多有一万人,韩肖胄带来的韩家军也有两万人。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军兵,加在一起不下七万。如果给这七万人发饷,一年不得几百万?现在京湖两路半的地盘,能养得起?靠那2000万支撑又能捱多久?而且拿钱卖命的军队是靠不住的,要不然朕怎么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韩肖胄和宗泽率领的兵马,被解除武装后放归到了太上皇赵佶身边。他们的到来,也意味着半独立的荆楚王府政权拥有了武力上的基础。
但这种基础并不是巩固的,因为赵佶麾下的七万军队都是雇佣军,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而且很容易倒戈。要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就必须将之牢牢固定在土地上!
所以“抑兼并,均田地,行府兵”的改革,对于荆楚政权而言,也关系到生死存亡。
今天在座的除了蔡京,还有王黼、梁师成、余深、蔡翛(蔡京之子)、蔡绦(蔡京之子),都是赵佶在襄阳最信任的文臣。
“荆楚之地倒是不错,江北的荆湖北路有大片水田,肥沃富庶,乃是中原所不能相比的。江南的荆湖南路地盘更大,而且人口稀疏,大片土地都被荆蛮占据。”
蔡翛接过话题,谈起了荆湖南北两路的土地情况。蔡京虽然担着“首辅”的责任,但毕竟老迈昏聩,实际上理政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蔡翛和蔡绦。
在“二蔡”看来,荆楚之地还有许多人稀地阔,土地肥沃的去处,完全没有必要在江汉平原“与民争田”。
“如果能把府兵安置在那里,倒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养兵,又能够拓土。而且还不会得罪江汉一带的士大夫”
“呵呵,”赵佶笑了笑,“宗子军、韩家军、宗家军、岳家军要命,还是江汉的士大夫要命?”
当然是宗子军、韩家军、宗家军、岳家军要命了
七八万手里握着刀把子的汉子,真能要命的!
江汉间的士大夫能怎么样?最多就写文章批评赵佶昏庸呗。
而且如今这天下,也没士大夫的“桃源”了。暴周圈地,西宋圈地,东面的十三州合众之国更不用说了
荆楚的士大夫要是不满意,连个另投明主的机会都没有!
王黼附和赵佶道:“不如就用荆楚的生地补江汉士大夫的熟地吧。”
地有生熟之分的!
所谓生地,就是没有开垦的蛮荒之地。而熟地当然就是开垦好了的土地。
两者的价值完全不是一事儿!
对于新周、东宋和赵佶的“荆楚王府”而言,生地有的是!
但是价值并不是很高,至少在眼下没有多高的价值。
因为生地开垦的代价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清除植被,修建道路和房屋,挖掘沟渠,当然还要教化或清除生地上的蛮夷。
另外,南方的生地上多有瘴痢,移民屯垦是要付出大量生命作为代价的。
而北方的生地又多苦寒,一样会冻出人命的。所以大周共和国在辽东的开发区域主要还限于辽河流域那里并不是完全的生地,是经过辽国近二百年开发的半熟地,所以很容易就发展起了。
府兵的主要职责还是当兵打仗,不是去开垦荒地。如果把他们安置到荆楚蛮荒之土上,那他们还当不当兵?
而且开发蛮荒的投资不小,那些府兵还有多余的财力负担兵役吗?
“可江汉一带多有强宗大族,”蔡绦说,“如果强迁他们,就怕宗贼作乱,威胁到襄阳的根本。”
余深摇摇头道:“江汉的强宗大族如何能威胁襄阳?襄阳这边七八万的新军才是真厉害啊!不过咱们也不必一味打压,可以分化瓦解,授给其中一些宗族以荆南世袭之地。还可以许他们自练族兵,自备器械。”
他的办法,就是在荆湖南路的“生地”或“半生地”行封建。
其实宋朝也不是完全的官僚治理,封建的成分也是有的。比如西北府麟的折家,西南播州的杨家都是世袭封建的基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荆湖南路也有不少强宗大族,能笼络的,一样可以封他们各家各宗有了地盘,有了名分,就不会和太上为敌了。
安抚好了这些强宗,剩下的就好办了,还真敢对抗太上的七八万强兵不成?”
“官制呢?取士呢?”
沉默了半晌的蔡京忽然提出两个问题。众人一听,都在心里面暗暗佩服。
蔡京虽老,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土地问题是一个,官制取士的问题也是一个。
只有都摆平了,荆楚割据的局面才能长久维持。要不然荆楚政权就只能依靠七八户军户进行军管。总归是一个不接地气的政权。
赵佶道:“北周是学校取士和公民推举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取士和科举有点像,而公民推举则类似察举。而两种出身又能互相转换,还是非常活络的。三郎那边也差不多,只是地方上威权更重。只是不知关中方面是怎么做的?”
这就开始琢磨着抄袭了
“关中那边似乎还是要科举的,”蔡京道,“只是如今关陇武人跋扈,士大夫有志难伸了。”
“关中可以搞科举,咱们却不能开科取士。”梁师成提醒道,“除非太上在襄阳复位”
赵佶叹了口气,“那就是一分为三了父子之间,焉能如此?朕还是继续当太上吧。当个太上,才能把大哥、三哥隔离开来。”
“太上圣明。”
大臣们嘴巴上挎着,心里却都有点忐忑。
赵佶在世,他们这些人自然可以高举太上皇的旗帜在襄阳逍遥。
可太上皇不在了呢?荆楚之地归谁?
官家赵桓?康王赵构?还是东南的赵楷?恐怕少不了一番争斗吧?
赵佶接着道:“如果不能搞科举,就在襄阳重建文武学堂,选取荆楚封臣及诸军聪颖子弟入学吧。”
“那寒门晋升之途怎么办?”蔡京又问。
寒门子弟当然不是指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穷光蛋,而是指不是官户出身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唐朝的时候,寒门则是指非士族出身。
从宋朝开始的“寒门上升之途”,其实就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升官图。
当然了,让非官户出身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入仕做官,打破门阀垄断的确是进步的。
但问题是谁去当兵打仗?
打兵打仗在士族门阀时代,就是寒门子弟的主要上升渠道。当时是“投胎做官”和“立功做官”两条路。而到了宋朝,“投胎做官”的路子窄了一点,但并没有取消,而“立功做官”的路子则被大大压缩,“考试做官”则对“立功做官”形成了替代。
当然,这种替代并不完全。因为宋朝没有举人、秀才功名,考不上进士是得不到报的。而且宋朝的科举也不分南北榜,不搞地域平衡。所以北方沿边的河东、河北、陕西永远是科举考试倒数前三。
对于河东、河北、陕西的地主阶级精英来说,立功上升的路子比靠科举实在。所以才会有西军,才会有岳飞这样的河北猛男岳飞要是能有个秀才、举人功名,还练什么传统武术,从什么军?
赵佶苦苦一笑:“如今已是战国乱世,大丈夫当从军杀人,饱读诗能挡住暴周东贼?如果能的话,咱们也不至于流浪荆楚了。
所以寒门上升还是靠投军吧!咱们授出去的田庄以百亩为一所,不可分割,不可买卖,必须和兵役挂钩。但是七八万户有一千万亩就足够了,江汉地阔,估计三分之一都用不上。余下的田都算私田,但是也允许私田投军有百亩就可以立一军户庄,仍然是私田,但是可以享受军户待遇,户主或其子弟当兵即可。只要是军户子弟,读做官都有优待,聪颖者自可上升。
如不愿从军,那就花钱买一个民爵吧。有了民爵,也可以考取学宫,但是不得入军学。前程上也要亚军户官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