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是吃了火锅出来,赵大郎和赵三郎却是饿着肚子的。

    坐在牛车上,赵大郎说:“我进了城,找到三郎说一起去文殊院,三郎说这回应该不用怕,我们先来王府外守着,太晚不出来再去文殊院。”

    七郎笑道:“我来的时候都跟你们说不用担心了。先生说,我现在也有些名声了,蜀王不会轻易把我怎么样。”

    赵三郎骄傲地说:“那是!我幺弟是赵大师!你这几天不在杂货行,不知道城里好多人找你算命,顺道也买了很多东西,杂货行的买卖都更红火了。”

    赵大郎和赵三郎都不问七郎在王府的经历,幺弟要是想说自己会说;幺弟不说,那就是他们不好问的。

    回到杂货行,又有张老太太做的外婆菜,七郎跟着吃第二顿,小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

    既然王爷都召见了他,七郎也不再躲了,回府学销了假,重新回来上学。

    过了两天,同窗杨纯找到七郎,笑道:“你给蜀王献了策?”

    七郎也不奇怪杨纯的消息灵通,他给蜀王算命的事,府学里的同窗能知道得那么清楚,就有杨纯的宣传之功。

    这个他第一天来上学,就热情地介绍府学环境的杨斋长,不仅消息灵通,还是个大嘴巴。

    “那蜀王同意了没有?”七郎反问。

    杨纯笑道:“你还想王爷同意?你献的策,我父亲去年也献过类似的,结果被王爷打了一顿,然后让他献牛。王爷居然没打你,看来还是你的面子比较大。”

    七郎张口结舌,叹道:“你爹也不容易。”

    杨纯微笑:“我家是弘农杨氏,你说我爹不容易?等你当官了,你就知道什么是不容易。”

    看七郎一副害怕的样子,杨纯正色道:“反正你少和蜀王接触吧……这次你献策的事,王府长史写奏折给朝廷,也写上了,说不定陛下又看到了你的名字。”

    人不在长安,长安又有了你的传说。

    七郎也不由得有了一丝激动,问道:“王府长史知道我?”

    杨纯笑道:“王府新长史是柳范,你知道他吗?”

    七郎想了起来,先前蜀王游猎践踏青苗,萧凌上奏折弹劾,皇帝还怪责萧凌居心不良。然后有个谏臣劝说,皇帝才申饬蜀王。

    这个谏臣就是柳范。

    后来柳大人又弹劾吴王和乳母之子“博簺”,导致吴王也被申饬、免职。

    所以说,皇帝把这位柳大人派来任蜀王府长史,和蜀王互相伤害了?

    有这么个长史盯着,难怪蜀王整天阴晴不定、内分泌失调的样子了。

    “我知道他,是位很正直又很会说话的大人,他和陛下的那番君臣对答,我家先生说可记入史册了。”七郎崇敬地说。

    杨纯笑道:“你推崇柳大人。他对你印象也很好呢,说你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献策。”

    七郎谦虚地说:“柳大人真是慧眼如炬。”

    两人正凑在一起说话,大胖子郭彤也凑了过来,问道:“我要回家去过中秋,要帮你捎信和东西给你五哥吗?”

    七郎立刻说:“要!还有和我哥在一起的两位乡邻,他们的家人也要捎东西,麻烦郭大哥了。”

    郭彤笑道:“顺路的事……你要谢我,哪天有机缘给我算一算,我啥时候中状元尚公主!”

    杨纯取笑:“尚公主你没机会,我倒是有可能,毕竟我姓杨。”

    郭彤一愣,猛然觉得杨纯说得很对,看杨纯的目光顿时不善了……抢媳妇的人,快来与我一战!

    同窗少年们笑闹了一会儿,七郎才说:“家里有人服兵役,还要家里寄钱寄衣裳,我们永业田农户的负担可真重。”

    纳税、服徭役、服兵役,一样也少不了。

    皇朝前期有田可分,社会还稳定。

    后期土地兼并,百姓无田可分,又还要纳人头税、服徭役兵役,那就活不下去了,会怎么样?

    郭彤笑呵呵地说:“你家不要紧,你五哥有官田粮饷的,足够他吃用的。等八月粮税入仓,官府就会通知你家去领粮饷了。”

    七郎精神一震,领官田粮饷!他家也是吃皇粮的了!

    想象一下全家齐齐出动,雄赳赳气昂昂地推着板车去官府领五哥的粮饷,他又乐呵呵的笑了。

    七郎掰着手指算日子,总算到了中秋。

    秋收后,赵老汉又让赵大郎和赵二郎负责去纳粮。

    然后全家人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等着官府通知他们去领粮饷。

    赵老汉每天看着准备好的新衣,焦虑地说:“里长咋还不来通知呢?难道把我们家忘了?要不我去提醒提醒?”

    周氏无奈地说:“你天天摩挲衣裳,可别把衣裳都磨出毛了。官府也得把粮税入仓,才发粮饷的,你急也没用。”

    赵老汉想想也是,又说:“我们家只有一辆牛车,怕不够用,要不借村里人的板车,把大牛他们都喊上?”

    周氏失笑:“你就炫耀吧!”

    赵老汉……他就是想炫耀啊!这心情和九岁的七郎简直一模一样!

    这一天天等待的,终于等到了里长的通知,去领赵五郎的粮饷啦。

    “赵五郎的官田,划分下来是六十亩。你们要去领这六十亩田的产出,可以领粮食,也可以换算成现钱。我建议你们要现钱,你们自家也有粮,那么多粮吃不完还得让人去卖。”里长提出建议。

    二转云骑尉,按律可授六十亩田,在实际操作中,能得一半算不错了。赵五郎这是全部按律授田了。

    这六十亩田的产出,扣除给佃户的,就是赵五郎的。

    赵老汉乐呵呵地谢了里长,送走里长后,召集了全家人,手舞足蹈地说:“明天全部换上新衣裳,借了村里人的板车,我们全家人去领粮!”

    领什么现钱,就要领粮!领现钱能有领粮那么威风吗?

    赵仁、赵义欢呼着:“爷爷!我们也去吗?”

    “去!都去!”赵老汉豪气地说,“还有儿媳妇们都一起去,这是我们老赵家的大喜事,领官粮呢!”

    “哎哟!我交了一辈子的粮,还是第一次从官府领粮,也不知这进过官仓的粮是不是格外好吃!”

    全家人都鼓掌欢呼,张氏妯娌也很高兴,她们也可以进城热闹一天了。

    周氏笑问:“英子,你大着肚子能去吗?”

    胡英子大咧咧地说:“能!别看我怀了娃,我能扛两筐粮!”

    这种大喜事怎么能不去呢!

    赵老汉让儿子们分头去借板车,不多时全村都知道老赵家要去领赵五郎的官粮了。

    到第二天,看到赵老汉和周氏穿着新衣,领着六个儿子、四个儿媳妇、一群孙子孙女浩浩荡荡的出发,都羡慕不已……

    瞧这雄赳赳气昂昂阵势,不像去领粮,倒像去劫道了。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山的那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06章 五郎的官粮-一品寒士一本书,一品寒士,一本书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