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此时也在跟大儿媳张氏念叨:“曹家看不上我们六郎,我还看不上她家呢!我不过话赶话的问一问,她就说不配!”

    张氏同仇敌忾:“六郎管着德阳那边的甘蔗田、制糖坊,听说砍甘蔗的时候请短工,附近村庄的人都去,几十个人喊他东家。知道六郎没成亲,好些人家要给他说亲呢!”

    “可不是嘛?”周氏生气地说,“难道我家六郎娶不到媳妇?我不过是想着德阳太远,给六郎就近娶一个知根知底的,走亲戚也方便。”

    张氏拉着周氏的手:“娘,按理这话我不该说……大舅那边的亲戚,以后你就少搭理了吧!别说他们没相中六郎,就是相中了,也不能结这门亲!”

    周氏叹了一口气,亲兄妹又哪是说不搭理就不搭理的呢?

    她年幼的时候,爹服徭役修运河去了。娘拉扯着她和哥哥长大,那时候哥哥对她是很好的。

    后来爹好不容易回来,娘生了石头,爹又被征兵了,然后就再也没回来。

    娘养大他们三兄妹,大哥也很辛苦。

    大哥到了成亲的年纪,家里聘礼都拿不出。还是贺家更穷,见周家有一套齐整的院子,人口又简单,大嫂贺氏才嫁过来。

    这几年,周氏见周家闹得不像样,既生气又伤心。

    好不容易周宝娶了媳妇,见曹氏能言会道,周氏想着,大哥一家有个聪明能干的媳妇,撑起家业也好。

    谁知道……这又是个拎不清的!

    七郎小跑着进来,看到母亲和大嫂说话,直接扑到母亲怀里:“娘,你别把我许出去啊!我才那么小,才不要定亲呢!”

    定了亲,就是平白无故多了一层枷锁!

    张氏笑道:“你消息倒灵通,谁告诉你的!”

    刚走到门边的赵琴吓了一跳,连忙逃跑。张氏已经看到女儿了,追了出去骂道:“小姑娘家,就会听壁脚了!”

    周氏见屋里只有自己和七郎了,笑着说:“幺儿放心,娘心里都有数。我家幺儿那么出息,一定要配最好的小娘子。”

    这两年,因为商行、糖坊分成的事,周氏和董夫人的来往也多了。

    要说以前,周氏是不敢肖想士族女郎的,可董夫人温柔可亲,来往时对她都很尊重。

    不知不觉间,周氏觉得自家和董家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了。

    十里八村,再寻不出比董月明更贵气大方的小女郎,要是能给自家幺儿做媳妇就好了。

    存了这样的心思,周氏哪里看得上什么曹家姑娘!

    七郎郑重地说:“娘,我这几年的任务就是读书,然后科举考官,你一定不能给我定亲!”

    “晓得了!”周氏捏了捏他的脸。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都知道了有人给七郎提亲的事,都笑着打趣他和六郎。

    赵大郎说:“老六啊,你还是快点定下来,不然耽搁我们幺弟说亲呢!”

    赵二郎说:“什么曹家?我们幺弟在京城,是和王爷、公主来往的人,就是娶公主都使得!”

    赵六郎埋头吃肉,嘀咕:“五哥都没成亲呢,哪里轮到我们这些弟弟?反正得先把五哥的亲事定下来。”

    周氏和赵老汉互视了一眼,放缓声音对赵六郎说:“六郎也很出息了,种甘蔗收甘蔗都是你在管着。你五哥的亲事也有眉目了,把你的亲事定下来,到时候我们家双喜临门不好吗?”

    六郎从小就跟在五郎屁股后面,五郎服兵役去了,他肯定很难过、很不习惯。

    七郎笑嘻嘻地说:“不如这样吧,六哥送我进京,帮着我先把商铺开起来。甘蔗田那边,先让刘家照应着。”

    把六哥拉出去见见世面,心胸就开阔啦!

    瞧瞧二哥出去一趟,都能够摆龙门阵讲相声了!

    听到进京,赵六郎犹豫地说:“我没做过买卖,真的可以吗?”

    “六哥管那么多长工短工都可以,有什么做不来?先生也跟我一起进京呢!”七郎给赵六郎鼓劲,又说了陪先生回乡的事。

    家里人听说罗先生会陪七郎进京,高兴又感动。

    “罗先生那么大年纪了,为了你离开家乡,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他!”赵老汉认真叮嘱。

    七郎笑着应了:“爹娘,你们也跟我一起去吧,哪怕就住两个月呢?益州到长安也没有多远。回来之后,也好跟人说京城有多大啊!”

    “二哥和四哥帮我翻了花园的地,爹娘去帮我种瓜果好不好?后院还可以养鸡、养猪!”

    赵老汉和周氏犹豫不决……

    赵大郎鼓励:“爹、娘!你们就跟幺弟去吧!我们那么多人,家里的活还怕干不完?整个益州,有几户人家买得起京城的宅子、铺子?这是咱们家的家业,你们不应该去看看?”

    赵老汉心动了……京城的宅子、铺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不亲眼去看看,还是难以相信呢!

    不说他,村里很多人都不信,怀疑七郎在吹牛。

    要不,就去看看?

    “我想想,我再想想。”赵老汉喃喃地说。

    七郎和赵大郎互视一眼,老爹这神情,就是被说服了!

    七郎吃过饭,才带着礼物去董家。

    刘、董两家的人得知七郎要来,都在董家的正厅等候,把他当作贵来看待。

    七郎又是拖着一个大箱子进来……

    刘诚和董夫人看七郎吭哧吭哧拖着大箱子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阿茂说这小郎君多厉害,在皇宫里都侃侃而谈,原来还是他们熟悉的小娃娃。

    刘茂笑道:“怎么那么气?你有什么要给我的,在京里给我不就得了?”

    “才不是给你的!”七郎擦着汗说,“给叔叔、婶婶,还有阿植、师姐、昊儿和小乔的!”

    罗先生的孙女罗乔一直寄养在董家,七郎送礼也送到董家来。

    董昊和罗乔也在屋里,小孩子忘性大,两年没见,他们对七郎有些生疏……虽然好奇,也不好意思来看大箱子里有什么。

    刘植却小跑过来,高兴地说:“我还担心你忘了我,原来还记得!好兄弟,讲义气!”

    七郎笑着打开箱子,给长辈们送礼,是笔墨纸砚和首饰。

    给小伙伴们的礼物是新书和玩具,刘植多了一把小刀。

    “从西州得的,我都没舍得卖,送你了。”七郎大方地把刀给了刘植。

    刘植抱着刀笑得开心,他对小儿玩具都不感兴趣了,只有这把刀很合心意!

    董夫人看着七郎送的西域式样首饰,猜到这是七郎在西州贸易的,有些佩服……那么小的孩子,就能去西域贸易了,多难得!

    见儿女和七郎说说笑笑,欣慰之余……又有些纠结。

    赵七郎很好、很出息,可起点太低了。

    她可以等吗?

    给时间赵七郎,用刘、董两家之力扶持着他长成撑天大树,也就不用去攀附什么贵人了!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山的那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45章 去董家送礼-一品寒士免费阅读,一品寒士,一本书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