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去魏家除了探病还说了些什么?
七郎无从而知。
只知道过了几天,魏玄成便病逝了。
据说皇帝非常伤心,为此废朝五日,并追赠魏玄成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并下令有司厚葬魏玄成。
但魏夫人裴氏以魏玄成生前简朴,豪华葬礼不是亡者所愿拒绝了。
魏家用一辆小马车装着魏玄成的灵柩出城安葬,皇帝召文武百官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宽敞的朱雀大街上,前方是一辆朴素的马车,简陋的灵柩,后方却是当朝皇帝相送,这也算是死后哀荣了。
京城百姓总是有看不完的热闹,多久前才围观了砍头,如今又来看宰相的葬礼。
罗先生穿了一身素衣,带着弟子们也在人群中,直到送葬队伍出城,才默默地回了家。
他把一群小孩子们都叫到跟前,说道:“今日是魏玄成的葬礼,他的生平,你们想必都有听闻,可算是一代传奇,注定是会青史留名。”
“魏玄成精擅《礼记》,阿全,你来说一说,《礼记》该如何用。”
弟子们明白,罗先生这是借魏玄成的生平,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七郎站起,答道:“《礼记》讲的,就是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要不同的应对方法。这应对方法,包括言行举止。所以精通《礼记》的人,都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要做什么事,面对不同的人要说什么话。”
罗先生微微颔首:“这就是同样做犯颜直谏的谏臣,魏玄成能善终,柳范却被肢解的原因。”
七郎笑道:“直白点说,陛下重名,魏玄成劝谏陛下的时候,就总以‘名’入手。那么我们学《礼记》,就该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跟重情重义之人,就讲情义;跟爱钱财的,就动之以利;跟追求功名利禄的,就讲加官进爵;反过来说,跟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满口仁义道德,那就是不道德,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碗饭一件冬衣而已!”
董月明惊讶地看着七郎,她一直觉得自己读书上不比七郎差……
可如今,她才明白自己不如七郎的地方:七郎常与贵人来往,说话都得三思,在人情世故方面比她练达。
赵仁和赵义听得糊里糊涂的,郭彤笑道:“我爹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做互市监,对商人有一套,对上司有一套,对下属又有一套。”
罗先生微笑:“这就对了,你们读书,要学以致用。将来你们若能达到魏玄成的高度,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京中其他人家,也都或羡慕或感叹地说着魏玄成的生平。
四皇子魏王却面沉如水。
齐王谋反一案,未能如愿把太子拖入死局,反而折掉了纥干承基等好些人手,原本埋在东宫的钉子几乎都被拔掉了。
庆幸的是,彻查“构陷太子案”,最终也没查到他头上。
但是……他得到可靠消息,皇帝带着太子去魏府探病,魏玄成提出建议,让他就藩!
想到这里,魏王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死去的魏玄成拖出来鞭尸!
他才不要就藩,山高皇帝远了,他还是父皇最心爱的儿子吗?
皇帝此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魏玄成临终前都还犯颜直谏,说他过于溺爱魏王、逾越太子之上,才导致近来发生的动乱。
太子地位不稳,会让其他皇子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可人心都是偏的,当爹的也会偏心眼。
尤其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一个越发叛逆,整天被属官劝谏弹劾;一个礼贤下士,还能编书,处处合他心意。
他偏爱哪一个?自然是偏爱处处合他心意的大胖儿子。
想到要将心爱的大胖儿子打发到藩地去,一年也见不到几回,皇帝就觉得“思儿欲死”。
皇帝还没下定决心呢,魏王府传来消息,王妃阎氏有孕了!
皇帝松了一口气……这是天意!
总不能让有孕的儿媳妇长途跋涉吧?
就藩的事先搁置,魏王暂且留在京城。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暗暗骂了几句……他亲耳听到魏玄成建议四弟就藩,还以为这回终于可以把碍眼的老四打发走了。
“有孕?可真是巧啊!”太子恨恨地骂了一句。
这至尊父子之间的暗潮,暂时还未波及到外界……长安城仍是一片歌舞升平。
亲者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个世上,哪天不死人呢?除了至亲之人,对其他人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
七郎这日去了长安图书馆。
前些日子,晋王终于抽空见了他,命他这新上任的典签负责管理长安图书馆。
就这样,七郎成为了最有前途的图书管理员。
长安图书馆,整理书籍、日常借阅登记、管理秩序等,是由国子监优秀学生来轮值的。
七郎这管理员,就是一众“勤工俭学”学生的头目,负责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决定图书馆收藏什么书,定期向名誉馆长晋王汇报工作。
唐璿等人到图书馆轮值,就看到小同窗赵七郎穿着一身碧油油的官服,似模似样地在查阅图书馆的书目。
“你们来了!”赵大人站起,嘴角微微勾起。
同窗们早就听说赵七郎当官了,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实在不在这群官二代们的眼里。
可如今赵七郎骤然成为他们的“上司”,这心情就有些微妙。
其中一个同窗笑道:“哟!赵典签好!学生见过赵典签!”
说着,装模作样的行礼。
七郎故作正经地说:“免礼!”
“哈哈~~”同窗们笑道,“赵全!你小子穿官服还真挺像样的,该请才是!”
七郎笑道:“好说!这不放田假了,找个时间一起去安氏楼吃饭。”
“不去平康坊了?”同窗笑问。
七郎捂着钱袋:“你们休想敲诈我!”
少年们说笑了一会儿,见有人要进图书馆了,立刻保持安静,一个个文质彬彬的样子。
唐璿跟七郎走到角落里,小声说:“现在你负责管理图书馆?那就太好了!去年魏王修好的《括地志》,这套书已经献给了陛下。我想把这套书印出来,收录在这图书馆里,让读书人了解天下风土人情,以后去地方做县令,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七郎想了想,觉得唐璿的主意不错,他对《括地志》也挺感兴趣的。
“原书献给陛下了,我们要印书,就得把书借出来,我跟晋王提议一下吧。”七郎沉吟着,看着唐璿:“我帮你这件事,你也得帮我一个忙。”
唐璿笑了笑:“这可不算是帮我……好吧,你有什么事?”
七郎正色道:“我听说,孙神医曾发明一种叫‘火药’的东西!”
东北战局不明,高句丽总是不老实!和尚师父和三个师兄都在那里……如果有火药这种大杀器,是不是能更快平定东北呢?
七郎无从而知。
只知道过了几天,魏玄成便病逝了。
据说皇帝非常伤心,为此废朝五日,并追赠魏玄成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并下令有司厚葬魏玄成。
但魏夫人裴氏以魏玄成生前简朴,豪华葬礼不是亡者所愿拒绝了。
魏家用一辆小马车装着魏玄成的灵柩出城安葬,皇帝召文武百官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宽敞的朱雀大街上,前方是一辆朴素的马车,简陋的灵柩,后方却是当朝皇帝相送,这也算是死后哀荣了。
京城百姓总是有看不完的热闹,多久前才围观了砍头,如今又来看宰相的葬礼。
罗先生穿了一身素衣,带着弟子们也在人群中,直到送葬队伍出城,才默默地回了家。
他把一群小孩子们都叫到跟前,说道:“今日是魏玄成的葬礼,他的生平,你们想必都有听闻,可算是一代传奇,注定是会青史留名。”
“魏玄成精擅《礼记》,阿全,你来说一说,《礼记》该如何用。”
弟子们明白,罗先生这是借魏玄成的生平,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七郎站起,答道:“《礼记》讲的,就是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要不同的应对方法。这应对方法,包括言行举止。所以精通《礼记》的人,都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要做什么事,面对不同的人要说什么话。”
罗先生微微颔首:“这就是同样做犯颜直谏的谏臣,魏玄成能善终,柳范却被肢解的原因。”
七郎笑道:“直白点说,陛下重名,魏玄成劝谏陛下的时候,就总以‘名’入手。那么我们学《礼记》,就该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跟重情重义之人,就讲情义;跟爱钱财的,就动之以利;跟追求功名利禄的,就讲加官进爵;反过来说,跟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满口仁义道德,那就是不道德,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碗饭一件冬衣而已!”
董月明惊讶地看着七郎,她一直觉得自己读书上不比七郎差……
可如今,她才明白自己不如七郎的地方:七郎常与贵人来往,说话都得三思,在人情世故方面比她练达。
赵仁和赵义听得糊里糊涂的,郭彤笑道:“我爹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做互市监,对商人有一套,对上司有一套,对下属又有一套。”
罗先生微笑:“这就对了,你们读书,要学以致用。将来你们若能达到魏玄成的高度,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京中其他人家,也都或羡慕或感叹地说着魏玄成的生平。
四皇子魏王却面沉如水。
齐王谋反一案,未能如愿把太子拖入死局,反而折掉了纥干承基等好些人手,原本埋在东宫的钉子几乎都被拔掉了。
庆幸的是,彻查“构陷太子案”,最终也没查到他头上。
但是……他得到可靠消息,皇帝带着太子去魏府探病,魏玄成提出建议,让他就藩!
想到这里,魏王就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死去的魏玄成拖出来鞭尸!
他才不要就藩,山高皇帝远了,他还是父皇最心爱的儿子吗?
皇帝此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魏玄成临终前都还犯颜直谏,说他过于溺爱魏王、逾越太子之上,才导致近来发生的动乱。
太子地位不稳,会让其他皇子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可人心都是偏的,当爹的也会偏心眼。
尤其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一个越发叛逆,整天被属官劝谏弹劾;一个礼贤下士,还能编书,处处合他心意。
他偏爱哪一个?自然是偏爱处处合他心意的大胖儿子。
想到要将心爱的大胖儿子打发到藩地去,一年也见不到几回,皇帝就觉得“思儿欲死”。
皇帝还没下定决心呢,魏王府传来消息,王妃阎氏有孕了!
皇帝松了一口气……这是天意!
总不能让有孕的儿媳妇长途跋涉吧?
就藩的事先搁置,魏王暂且留在京城。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暗暗骂了几句……他亲耳听到魏玄成建议四弟就藩,还以为这回终于可以把碍眼的老四打发走了。
“有孕?可真是巧啊!”太子恨恨地骂了一句。
这至尊父子之间的暗潮,暂时还未波及到外界……长安城仍是一片歌舞升平。
亲者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个世上,哪天不死人呢?除了至亲之人,对其他人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
七郎这日去了长安图书馆。
前些日子,晋王终于抽空见了他,命他这新上任的典签负责管理长安图书馆。
就这样,七郎成为了最有前途的图书管理员。
长安图书馆,整理书籍、日常借阅登记、管理秩序等,是由国子监优秀学生来轮值的。
七郎这管理员,就是一众“勤工俭学”学生的头目,负责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决定图书馆收藏什么书,定期向名誉馆长晋王汇报工作。
唐璿等人到图书馆轮值,就看到小同窗赵七郎穿着一身碧油油的官服,似模似样地在查阅图书馆的书目。
“你们来了!”赵大人站起,嘴角微微勾起。
同窗们早就听说赵七郎当官了,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实在不在这群官二代们的眼里。
可如今赵七郎骤然成为他们的“上司”,这心情就有些微妙。
其中一个同窗笑道:“哟!赵典签好!学生见过赵典签!”
说着,装模作样的行礼。
七郎故作正经地说:“免礼!”
“哈哈~~”同窗们笑道,“赵全!你小子穿官服还真挺像样的,该请才是!”
七郎笑道:“好说!这不放田假了,找个时间一起去安氏楼吃饭。”
“不去平康坊了?”同窗笑问。
七郎捂着钱袋:“你们休想敲诈我!”
少年们说笑了一会儿,见有人要进图书馆了,立刻保持安静,一个个文质彬彬的样子。
唐璿跟七郎走到角落里,小声说:“现在你负责管理图书馆?那就太好了!去年魏王修好的《括地志》,这套书已经献给了陛下。我想把这套书印出来,收录在这图书馆里,让读书人了解天下风土人情,以后去地方做县令,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七郎想了想,觉得唐璿的主意不错,他对《括地志》也挺感兴趣的。
“原书献给陛下了,我们要印书,就得把书借出来,我跟晋王提议一下吧。”七郎沉吟着,看着唐璿:“我帮你这件事,你也得帮我一个忙。”
唐璿笑了笑:“这可不算是帮我……好吧,你有什么事?”
七郎正色道:“我听说,孙神医曾发明一种叫‘火药’的东西!”
东北战局不明,高句丽总是不老实!和尚师父和三个师兄都在那里……如果有火药这种大杀器,是不是能更快平定东北呢?